书城励志女人要懂的口才心理学
16541900000004

第4章 话儿美不美,全在分寸之间(2)

人们常说“话不要说满,事不要做绝”,这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在谈话时,即便这件事我们绝对有把握,也不要把话说得太满。话太满便容易有漏洞,绝对的东西容易引起他人的反驳,还不如把话说得委婉些,给自己留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去承受变化。

4.任何时候都要顾及别人的面子

人都是要面子的,尤其是中国人,把面子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要。你给了一个人面子,他就会给你一切。但是在生活中,有些女人一旦激动起来,便会在公众场合下对别人大加指责,丝毫不留情面。其实,当你不给别人面子的时候,你自己的处境也必定是极其艰难的。也许有人会问:“面子是个什么玩意呢?”面子就是一个人在众人眼中的形象。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别人就会对你赞扬,对你恭维,这就称之为“有面子”;反之,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别人对你否定,对你批评、谩骂,称之为“没面子”。

一个聪明的女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懂得顾及他人的面子,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别人造成的影响。《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意思是说,当我们发现别人的缺点时,要懂得委婉地为人家掩饰。如果故意暴露宣扬,那就是在证明自己的无知,是用自己的短处来攻击别人的短处;对于别人的固执要善于教诲劝解,如果因为别人的固执而怨恨,这不仅不能使他改变,同时还等于用自己的固执来对抗别人的固执。

这就要求女人在为人处世中,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说话的分寸,要懂得保全对方的面子。如果说话不照顾对方的情绪,即便是关系很铁的朋友,也会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再亲密的关系也会瞬间闹僵。

小樱和男朋友小钟坐公共汽车去郊外旅游。因为小樱忘记提醒小钟带相机了,两人瞬间从浓情蜜意变成了恶语相向。本来只是忘记带相机,结果两个人在吵嘴中又开始翻旧账。只听小樱在车上大声地说:“真是受够你了,背着我给你的前女友买衣服,还花我的钱,你怎么不去死?”由于车上的人多,小樱的声音又很大,大家都纷纷侧目观看,窃窃私语。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骂,而且还被揭短,小钟怎么受得了?他尴尬地看了一眼众人,挥手就给小樱一个耳光,然后拿着自己的包裹,立马下车走掉了。只留下小樱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座位上哭泣。

显然,文中的小樱话语伤害小钟的面子。也许小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是小樱在众人面前不给小钟面子,让他成为大家窃窃私语下的讨论对象,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圣经·马太福音》中说:“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当你想说有损别人面子的话的时候,你何不反过来,将心比心,想一想这些话自己会愿意听吗?但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以至于每每把和他人之间的关系闹僵,甚至让对方和你撕破脸皮,反目成仇。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虚荣感,这与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毫无关系,就连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失败者也有这方面的需求。而对于如何保全他人的面子这么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却很少考虑到。一个人在着急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口不择言地说一些伤害他人自尊的话,例如说:“我永远不会办你所搞砸的那些蠢事。”“谁像你那么不开窍,要是我几分钟就做完了。”“你跟某某一样缺心眼儿,看他那巴结相。”人人都爱惜自己的面子,这些话无论是谁听了,心里都会不痛快。

著名歌手毛阿敏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傻,我会很给人面子,有事自己承担,这是我最牛、最有品格的地方。”可见,一个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照顾别人面子的女人是受欢迎的女人,同时也是聪明智慧的女人。受人欢迎的女子有一条特性:在别人犯了错时,她不会马上趾高气扬地说“你错了”,而是懂得给人留面子。中国有句老话叫:“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学会为别人保住面子,是魅力女人说话时的一条基本原则。而那些在生活中得理不饶人的女人,总是给人一副“悍妇”的形象。

我们都知道刺耳的话一出口,谁听了都不会痛快。纵然这个女人长得漂亮,穿着得体,在别人眼中她仍然是一副刻薄丑陋的样子。聪明的女人让嘴巴成全自己,愚蠢的女人让嘴巴伤害自己。只有懂得给人留面子的女人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够让事业和生活、爱情越来越顺利。

5.点到为止,有些话不能说得太透

古人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对人要有防备之心,不可把自己的底牌全部透露,否则就很容易陷入被动的地位。其实,这句话还有另外一种意思,那就是强调说话的分寸,要点到即止,避免说得太直白、太透彻,让人下不来台,造成尴尬。

一天傍晚,正值下班高峰期,地铁里拥挤不堪,偏偏这个时候上来一位抱小孩的老太太。大家上了一天的班,都非常疲惫,没有人起身让座。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年轻小伙子起身示意那位老太太去坐。

小伙子还没完全站起身,那位老太太就冲了过去,马上一屁股坐下来。一旁的小伙子被挤得失去了平衡,但老太太坐下来之后,只顾喘气定神,丝毫没有道谢的意思。

一旁的林女士看不下去了,她假装不经意地逗小孩:“小朋友,叔叔给你让座,你还不谢谢叔叔啊?”这一句话提醒了那位老太太,她忙对孩子说:“快,谢谢叔叔。”同时,她也对小伙子表达了谢意。

那位小伙子听到了她的感谢后,忙笑着说:“不客气,不客气。”

看似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却提醒了不懂礼貌的老太太。在公共场合,林女士既传播了文明礼貌的概念,又不至于让老太太没面子,这一句提醒可谓高明。

试想一下,如果林女士在一旁用责怪的口气说:“这位老人家怎么一点都不懂礼貌啊?人家小伙子给你让座,你那么粗鲁,而且一句感谢都没有。”那么,老太太非得和她大吵一架。可见,要想劝服别人,需要保护别人的自尊心,这样才能把话说到别人的心坎里。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话要注意场合,不能把话说得太透,这样才能给人留有回旋的余地。无论你是提忠告,还是劝说别人,都不能把别人的退路堵死,切勿将别人批评得一无是处,该委婉的还要委婉,否则很容易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搞得大家不欢而散。这就是说话的智慧。

曾有一位书生向一位高僧求教说话的艺术,高僧给他开了一副药方,药方的内容是:“热心一颗、温柔两片、三分说理。”这副药方是什么意思呢?具体而言,“热心一颗”和“温柔两片”说的是要心怀好意、与人为善、语言温柔,而“说理三分”则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说理三分”指的是一种说话技巧。如果你的话有道理,而对方又不傻,那么你无须把道理讲得过于透彻、详细,只要一点,对方就会顿悟过来。所以,话说三分就足够了,根本没有必要讲得面面俱到。

第二,“说理三分”指的是一种处世态度——宽容。因为人无完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点。对待别人的缺点时,你只需巧妙地点几句,对方自然就明白你的用意。而且你点醒他还给他留了面子,他还会感谢你。

事实上,“说理三分”就是教我们说话不能太露骨,不能太咄咄逼人,而要学会半含半露。这是一种大气,是一种涵养,还是一种风度,是说话办事的大智慧。你在批评别人的时候,需要这种智慧;你在忠告别人的时候,也需要这种智慧;你在提醒别人的时候,更需要这种智慧。当你参透了这种说话的智慧之后,你就不再是一个胸无城府、口无遮拦的招人烦的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