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16289800000003

第3章 生存不仅仅是活着

拥有属于你自己的活生生的意见

若是想拥有一条活生生的鱼,就只得亲自出门钓鱼。同理,若想拥有自己的意见,就必须开动脑筋、挖掘内心,将其转化为语言。

这要比买鱼化石的家伙们强多了。他们觉得拥有自己的意见实在太过麻烦,便花钱购买盒中的化石。所谓化石,便是他人的旧意见。

接着,他们会把买来的意见当成自己的意见。他们的意见毫无生气,也毫无变化可言。不幸的是,这类人在世间比比皆是。

——《漂泊者及其影子》

尼采是思想的巨人,他以深邃思想洞察人生的哲理,其智慧之光在穿透百余年的历史依旧照亮着人们的生活。尼采曾说过:“要成为一名善良的哲学家,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清晰并且没有虚无色彩。一个相当财主的银行家,必然具有相当的哲学认知能力——对存在之物的必备之见。”由此可见,独立思想和独到见解是任何一个强者的必备素质。

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长,是因为我们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人要忠于自己,不必总是顾虑他人的想法,或者为了取悦别人顺从附和,那样到最后不仅什么都得不到还会丧失了自我。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虽然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但是大多数人却并没有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而是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成为权威们慷慨陈词的倾听者。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但是当我们在走别人走过的路时,回头是否发现根本没有留下自己任何的脚印呢?很多人都把别人的生活意见和经验拿来当做自己的座右铭,甚至是顶礼膜拜,但是那毕竟是别人在历经磨难后得出来的,并不一定适合你自己的生活。韩寒执导的电影《后会无期》中有句台词:懂得了很多人生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历史上有太多的伟人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人生道理和经验,不可否认这使我们能够尽量少地走弯路,但是并不意味着能够指引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路,拥有属于自己快乐的人生。所以我们要想成为生活的强者,使自己的生活大放异彩,就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活生生的意见。

尼采也曾追随过很多的哲学家,叔本华和瓦格纳对他的影响最大,曾经也成为两位权威的狂热追随者。他曾为了读叔本华的书而每天凌晨两点才上床睡觉,甚至在参加战争时祈祷:叔本华保佑。尼采将叔本华的哲学视为复兴精神和文化的权威,并且极力维护和推广,但是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彻底的精神解放,于是在深入思考之后逐步对叔本华的悲观哲学提出质疑,并由其完成了酒神哲学和强力意志。1868年尼采与瓦格纳也因为对于叔本华哲学的共鸣而成为挚友,并且尼采成为瓦格纳音乐的追随者。但后来瓦格纳艺术中宗教性使尼采惊醒,那并不是真正的音乐,不能够带来未来精神的觉醒。1879年尼采终于摆脱了叔本华和瓦格纳对思想的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哲学思想《人性的,太人性的》。尼采的骨子里一方面是哲学家,追求真理,另一方面是艺术家,虚构和创造真理,因此他并不为前人思想和意见所左右,而是在自由中找到真正自己的声音。在尼采的眼里,他不能忍受被动的接受知识,在前人的研究上反复咀嚼,学者是缺乏创造力和乐趣的,他们是精神上的驼背。因而他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大学教授的工作,而是过起了四处漂泊的生活,在无牵无挂的自由漫游中创作出自己的哲学,拥有自己活生生的意见。在尼采生前,对于他的非议和排挤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在同时代人来看尼采就是一个“疯子”,因为他自说自话,但经过时间的淘洗证明这些疯言疯语正是不随波逐流的智慧格言。

也许你的意见在一段时间内并不能够获得认同,但是这属于自己的活生生意见,总比那些淹没在众人喧哗中的随声附和要有价值得多,自己的意见也许并不是最好的,但永远是最适合自己的。

每个人都有上帝赋予的不同天赋,如果只是按照他人的意见来生活,其实是抹杀了个性和创造的权利,逐渐忘记了在面具下真实的自己。在生活中很多人羡慕别人的生活,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如意,这其实是用别人的生活标准来要求自己,丧失了自己的生活主见。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每个人所拥有的想法也都千差万别,但是如果只是一味模仿别人,即使模仿地再像也始终都不是自己的。“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是强者发出的声音,模仿是弱者的行为,即使模仿地再成功也只是没有主见的弱者而已,强者会另辟蹊径以独特性立足。著名影星章子怡在出道的时候被人认为长相酷似巩俐,才得到很多人的吹捧。但是她并没有在这个高人气的基础上继续模仿巩俐来获得更多支持,而是不断提高演技,并依据自己的表演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最后华丽转战好莱坞,成为第一位被好莱坞公认的华人女星。正是因为按照自身独特性来发展才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如今再也听不到章子怡被称为“小巩俐”的声音了,而是与巩俐齐名甚至更具知名度的“章子怡”。

成为强者首先就是要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独特之处来决定发展的道路。在家庭教育中经常会出现家长来为孩子选择人生之路的情况,有些父母将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完全不考虑是否适合孩子天性和兴趣。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们才能够保持积极性,从而做出一番事业。父母、上司等常会依仗自己丰富的经验来为你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时候你所要做的绝不是逆来顺受,而是要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意见,并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才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别人的见解只能最为参考,最适合自己的意见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够给出,要想拥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意见和能力,就要在实践中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爱因斯坦没有按照老师为他安排的路走,而是在孤僻的世界中发现了物理的乐趣,开创了物理界的奇迹;尼采也没有完全听从语言学导师李契尔让他专一研究语言学的建议,而是跟随自己的兴趣对艺术和哲学不断探索,最终成为了影响整个西方哲学界的哲学家。

为自己的独特而鼓掌,不要被别人的意见而左右,勇敢地欣赏自己,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尼采曾说过:“自我放逐不是一个成功者的表现,但是自我迷失的人就更加可耻。”有自己活生生的意见才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实现自由发展,成为人生的强者。

像艺术家一样设计生活

在现实中,舒适的生活总是被设计出来的。就如同艺术家在构造一幅幅美丽画面的时候,总是会用一种独特的视觉和方式来摆放物品,让画面变得更和谐更美丽。——《快乐的知识》

歌里有唱道“生活就是那一团麻,有解不开的小疙瘩”,是的,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一地鸡毛,是一堆琐事。虽然每个人生活的组成成分都相似,但是如何排列组合的艺术技巧并不是每个人有能掌握。就如同我们都知道赤橙黄绿青蓝紫各色,但是却只有画家才能把各种颜色重新组合为美丽的画卷;我们会唱简单音符,可是没有艺术地排列组合就不能称之为一首优美的曲子。生活也是如此,我们只有像艺术家一样去设计生活才能够认识自己,认识生活,拥有幸福和愉悦。生活并不仅仅是生存,满足生理的需求,而应该在生活中找到快乐、艺术。对生活艺术家般的设计才是最重要的,想要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充实而精彩,就要解密生活的编排密码,使生活灵活多变,用艺术家敏感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尼采在《快乐的知识》中也告诉我们,当在摆放家具时,只有充满艺术感的装潢和摆设,才能够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美丽。否则,那些乱七八糟的摆设只能够让我们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而从更高层面来说,我们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处事方式也都要不断进行艺术的设计实现融洽和谐。

尼采的一生是充满激情而浪漫疯狂的,充满了哲思的艺术设计,没有谁能够复制他的生活,这正是因为他总是能够追随内心的意愿并且从中抽取出所需要的艺术元素。1987年,普鲁士在政治上扩张急需大量士兵,尼采因为高度近视一直免于服兵役,但这一次尼采被招入了驻扎在瑙姆堡的炮兵团。也许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但是尼采却不这样认为,他像一个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一样将这次的从兵看做是生活中的一次机会。尼采告诉他的朋友,在生活中总是有着各种机会,面对这些机会,人们应当像艺术家一样,从众多元素中提取出命运所需要的元素,生活才会因此而绽放异彩。虽然尼采并不习惯在炮兵团的生活,但是从中抽出能够锻炼身心的积极因素。“这种生活是有益的,就好像正餐之外的点心一样,虽然不能够填饱肚子,但是却可以补充营养。短短的时间中我的感受非常深刻,服兵役对人的精神活力有着持久影响。”尼采如同一个画家从兵役的杂乱颜色中挑出了最明亮的一抹颜色涂在了自己的生活画板上。

其实不管我们怎样去改变和设计生活,都是为了拥有幸福和快乐。生活并不是按照你的设想来编排,这就需要你用艺术家的审美心态来看待、设计,追随自己的意愿和内心的召唤。如果你热爱经商,并且总能从中获得乐趣,但是却要受社会家庭的固定观念做着一份毫无挑战性的固定工作,那一定没有快乐可言。尼采在没有正式毕业就在导师李契尔的推荐下成为了巴塞尔的大学教授,那时候他刚二十四岁,资历尚浅。但很快,在尼采的精彩就职演讲《荷马与古典语言学》后,众多青年语言学家就对这位资质超人聪慧的青年表示了赞同。作为教师的尼采在巴塞尔受到了同事们及导师的认可,学生们的欢迎,并且在一年后,就被提升为正教授,薪水也大幅提高,上流社会也开始频频向他示好。如果尼采安于现状,将会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生活安稳、舒适,但是他并不感到快乐。尼采受不了学者们没有创造力、没有活力的生活,对于条分缕析的语言学研究也感到枯燥乏味,他渴望哲人般自由思考、艺术家一样的灵性创造。他希望能跟随内心,像一个艺术家一样用创造性的思维来设计自己的生活,当他得知巴塞尔大学空出一个哲学教授的时候,便立刻去申请。但并没有成功,加之后来身体健康状况恶化,尼采便辞去了受人敬重的大学教授一职,从此走上了没有职业、没有家室的孤独漂泊生活。然而,也正是在这十年的自由漫游中才释放了尼采惊人的创造力,写出了《朝霞》《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著作。

生活是一门艺术,我们要用艺术的心、发现美的眼睛去勇敢追寻新鲜的生活。只有通过亲自的尝试,才能知道哪一种是适合自己的充满乐趣的生活方式。比如我们可以去尝试认识一些新的朋友,参加一些不曾参加过的聚会,改变一下常规的生活,这些创新性的生活设计都会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新鲜和美妙。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短短百年的生存,而是为了体会生活中的乐趣。现代社会在工业化、信息化的压力下,人们的身影变得匆匆忙忙,每天被工作都压地喘不过气,更没有心思来好好善待下自己,寻找生活的乐趣。都市白领们不少都有着“亚健康”,甚至不少患有心理疾病,他们眼中的生活变成了灰色,没有了五彩斑斓的生机。真正的智者并不是整日埋头于工作之中的,而是能够用艺术地心合理设计生活,在忙碌的空隙感受休闲的美好。

在设计生活时,要听从内心的声音,追随爱好、特长,正如诗人拜伦的格言:“追溯自己的内心去生活,胜过万千崇拜的目光!”为自己生活设计一幅独特的蓝图,规划出理想的生活状态,并为之而努力是充满动力和幸福的。生活的规划将成为内心的衡量尺,若日常事务都遵循着这个尺度,那么理想的艺术生活便会一步步朝你走来。当然理想的艺术生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生活经验来作为底色的。就像一个画家,如果没有上一幅画的经验,他将不会知道下一幅画应该在哪里进行修改才能达到最美。

大胆地设计你的生活,用艺术的画笔绘出内心理想的生活,用细腻的心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如尼采所说:“人们要想在这里活得轻松快乐,就需要设计自己的生活,而这个标准就正是你自己的知性良知。”生活是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通过艺术地设计才能够获得自信的满足感、幸福感,赢得更多的掌声和呐喊。

在有限度的生命里全力向前

人终究会面临死亡,所以我们应该将幸存的生命活出它的精彩。总有一天,死亡会到来,所以我们要全力向前拼搏。生命固然有一定的限度,而我们要好好地珍惜手中的机会,把那些叹息和无病呻吟都留给舞台上的演员们吧。

——《权力意志》

生老病死,是人类最寻常不过的生存法则,谁都无法拒绝死亡,再多的财产再大的权利,在生死面前人人平等。我们没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生命会在什么时候突然终止,当然这不包括对自己生命不负责任自杀的可悲人们。终有一天我们要面对死亡,人生匆匆,最长不过百余年,除去少小不更事,年老力不足,仅剩下几十年的时间由我们来支配,去实现梦想和人生价值,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呢。

尼采对于生命曾发出感叹:“可能不久的某年某月我们也会离开人世。”这不是人生的悲观主义,而是对于生命和时间的珍惜。尼采的眼疾与头痛病使他更加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和时间的紧迫性,他身体常常陷入病痛,有时竟一年有两百天不能够工作。但是,只要身体能够允许,尼采便会利用一切时间来学习、思考和创作。1870普法战争,尼采加入了战地医疗队,并在进军、战争和死亡中感受到了庄严和爱国激情。但因为战争的困苦环境使他也染上了白喉和痢疾,在卧病期间他还一直在思考,构思着那部有关古希腊的著作《悲剧的诞生》。尼采虚弱的身体一直没能从战争的磨难中得到恢复,严重的失眠和神经痛折磨了他半年之久,医生只能建议他停止工作。在创作《不合时宜的思想》第一部时,尼采的身体状况也十分差,剧烈的头痛使他难以忍受,眼睛也不能够忍受一点光亮。但是他却没有就此放纵自己,他深刻的认识到生命的延续不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全力向前,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尼采躺在床上,脑子却没有停止思考,朋友格道斯夫把他的口述记录下来,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在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著作。生命的价值在于奋斗不息,把握手中的机会全力向前,而不是贪图享乐,得过且过。

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掌握,只能去拓宽生命的宽度,用饱满的激情和上进的精神全力向前。或许在你的身边有人胆怯、颓废,一定要练就一颗强大的心灵,突破死气沉沉的氛围,大步向前去追去自己的梦想。现实中也许有人对于埋头苦干的行为表示嘲讽,劝你要今朝有酒今朝醉,何必去在乎明天。但是请勇敢的迈出年轻的步伐,在若干年后,他们会叹息当初的放纵,正如古诗中所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到后悔没有把握机会和时间去实现梦想的时候,一切就太晚了。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芭芭拉·史翠珊想成为一位表演家,但是因为长相不够出众被别人嘲笑是异想天开,但是她并没有就此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抓住自己青春年华的机会,通过独特的表演方式赢得了人们的认可。生命是短暂的,青春的年华是宝贵而不可复制的,用青春的勇气全力向前,将会拥有精彩人生。

人生终究要面临死亡,但却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之分,有人青史留名,有人归于历史不留一点痕迹,究其原因,正是对于生的把握和努力不同。尼采热切的呼唤着:“年轻人啊,请不要将自己的人生局限于小小的胜利,也不要局限于追求安全与稳定的生活。年轻的人们啊,请不断地、不断地、不断地挑战人生吧!满载着成功与失败的人生,正是你生命不息的证明。”生命不停止,奋斗不停止,这是强者的智慧。年少轻狂,常在酗酒、欢唱中迷失了方向,丢掉了前进的动力。凭借《小鬼当家》红遍全球的美国童星麦考利·卡尔金,少年得志,但是后来却酗酒、打架、旷课,不思进取,只依靠着过去的光环过着浑浑噩噩的生活,如今已经没有一家影视公司愿意与他签约,只能过上了流浪的生活。年轻人珍惜时间,奋力前进,在学习和工作中积极上进,这才是应有的生活状态,才不枉费了青春正好的年华。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古语道出了人生的两种状态。人性中潜藏着惰性和贪婪,如果不能够以强大的内心来约束自己,激励自己全力向前,就有可能被暂时安逸的生活所迷惑。“雁过留痕,人过留名”,我们从世上走一遭,如果只是在安逸中虚度了时光便是最愚蠢的事情了。每一个成功者都不是安于现状的等待者和享乐者,而是有着强烈进取心的人。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患有“拖延症”,也就是在明知道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旧把计划往后推迟的一种懒惰行为。甚至有一项调查显示,大约有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症。青年正处在人生的蓬勃发展时期,但是却因为懒散和懦弱来逃避责任和计划,这是一种十分危害成长的现象。要克服“拖延症”首先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充分认识到青春可贵、时间宝贵,要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昂扬的斗志,全力向前创造美好的未来,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时间是最守信用的,他总会按时到来;等待是徒劳的,等来的只有年龄的徒增。“守株待兔”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明知道等待是不能够得到成功的,却还总是怀着侥幸的心理放任自己的懒惰。天上不会掉馅饼,千万个成功故事都在告诉我们,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如果什么都不做呆在原地等待成功机会的到来,这是最愚蠢的行为,因为在等待中一切机遇都会悄悄溜走了。

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对真理的探索是无限的,这也正如俗语所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一种生命不断向前拼搏的方式,学习不仅是在学校里的事,学习的精神应该伴随着人的一生。古代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一生并不长,但是直到波斯大军攻入城中,在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刻他仍旧抓住生命最后时间来验算物理题,为探索真理而不懈努力。历史上那些强者的生命长度并不一定比普通人长,但是却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了超人的成就,原因就是他们能够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全力向前,不断探索。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生命还在延续,但是追求梦想的上进心已经死了,虽处少年却暮气沉沉。尼采的强者哲学向我们发问“你要在那里站到什么时候,是在等着有什么事情发生,还是等待别人的帮助?你是不是认为只要在这里一直等待着,或许真有一天奇迹发生,就能将自己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你的人生即将在这等待中结束。你应该做的是重振旗鼓开始新的人生。”如果你还在等待中“拖延”,浪费着美好的青春,不要在犹豫了,跟随尼采哲学为我们照亮的积极前进的人生路,用朝气蓬勃的姿态全力向前,去成为生活的强者,人生的赢家。

胆怯就是毁灭

对手太强,困难太多,状况太差,扭转败局的条件没有凑齐……这些都不是你失败的理由。当你心怀恐惧、变得胆怯时,就等于主动选择了毁灭和败北的道路。——《玩笑、欺骗与复仇》

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往往万事开头难,要迈出第一步必须要克服内心的恐惧,才能够成为强者,向着梦想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尼采认为,胆怯是弱者的表现,因为人一旦胆怯就会选择逃避,或者里寻他路,这便与自己的梦想渐行渐远了。

当想到“啊,前面的路太难了,已经没有路可走了”,那么原本存在的前路就消失了;当想到“太难了,就这么结束了吧……”,其实你的一只脚已经踏进了终点的路口;当犹豫“这怎么办啊……”,你便会错失最好的处理方法了。弱者在挑战还没有到来便预想会有多困难,在心里假想了战胜困难的艰巨性和不可实现性,唯恐自己会失败受伤。其实当胆怯和恐惧占据了你的心,你已经从心理上被打败了,这怨不得客观条件,完全是主动选择了毁灭。

尼采的哲学体系得以不断完善,为20世纪西方哲学界所看重,并且以巨大的哲学贡献成为声震人间的精神领袖,这完全是取决于他毫不畏惧、胆怯,以强者的勇气和信念不断探索的结果。尼采出生在一个宗教气氛浓烈的家庭,并且受过神学教育,但是在后来的哲学中却一直都反对基督教。在面对真理和自小宗教理念的重大选择上,尼采没有胆怯,他克服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徘徊,坚定地站到了怀疑宗教的立场上。他写道:“我们往往的本应直面我们命运的当口软弱,服从于上帝的意志或是服从于谦卑的态度,这不是信仰,只是懦弱和胆小的借口。”尼采不再参加家庭复活节的宗教仪式,这令母亲和姑姑都十分震惊,但他依旧拒绝去参加圣餐,即使这意味着对于自己过去及父亲宗教信义的放弃。尼采心中没有胆怯和畏惧,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谈到宗教信仰与追求真理的关系,他认为追求真理就不能够胆怯,要勇敢面对,即使前方是痛苦可怕的,也要用强大的心将其融化。“人生的道路有这样的不同:如果你祈求灵魂的安宁和幸福,就去信仰吧;如果你要做一个真理的追求者,就得去探索!”尼采一生都以勇敢的强者姿态探索真理,即使他早已经知道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但他从来没有胆怯、逃避过。尼采因独特的哲学思想而受到当时社会的不理解和排斥,他经历了常人不堪忍受的冷遇和孤独,但是最终却给我们留下了震惊全世界的哲学智慧。

尼采在探索人生哲理的艰难路途上从来没有胆怯过,而是以超人的勇气和毅力坚持自我,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人生智慧。但是在婚恋方面,尼采在遇到中意的情人莎乐美时却因为胆怯而不敢告白,甚至让朋友李代为表白。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李也对莎乐美一见倾心,最终莎乐美和李走在了一起。爱情上的胆怯使尼采丧失了最初表白的机会,也错过了一生中最心仪的女性,之后虽然也想找一位女士相伴,但却再也没有出现,孤独一生。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胆怯,对陌生事物、新环境、新挑战都会不敢向前。有的人在面对上司或者陌生人的时候,会心生胆怯,从而使交流不畅;有的人预见了商机,但却因为胆怯迟迟不敢行动,结果让别人抢占了先机;有的人自身实力很强,却害怕自我推销,于是总得不到用武之地。胆怯对生活和工作产生着不能估量的负面影响,如果想要实现梦想,就要毫不犹豫地强大内心,用追求真理的勇气将胆怯驱逐出去,让自信的阳光充溢心间。尼采在《曙光》中有一段话:“因为你心怀恐惧,才会为经历过的众多事情而苦恼。不仅如此,它还会让你恐惧尚未经历过的事情。然而,恐惧的真面目,正隐藏在你当下的内心之中。你可以轻而易举做出改变——因为那是你自己的心。”失败很多时候其实不是对手太强大,而是在内心因为恐惧而把对手形象无限放大,把自己的能力缩小了。面对困难和强敌,不要慌乱,用冷静的思考去战胜内心恐惧,你会发现其实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胆怯的人常常会表现为想得太多,而不落实于行动。不情愿与高层或长辈接触,不愿意当众推介等等。每年报考公务员、研究生入学考试都有很多人,但是真正到考试的时候却发现会有近四分之一的考生没有来考试,除了那些特殊原因不能参加的人,多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临阵脱逃。因为胆怯而不去尝试,这将永远无法踏上通往梦想的道路,只能够蜷缩在门边幻想着外面世界的样子。面对胆怯第一采取的行为并不是试图逃避来保护自己,而是要勇敢面对,认识自己之所以胆怯的原因,并设法克服,否则一切计划都只是空想而已。要克服胆怯就要有坚定的信念,不要因为旁人告诉你前方的路有多难,就犹豫着不再前进了,要冷静思考,用超人的强意志力去尝试体验。尼采说过获得巨大成功的保证是永远忠实于自己。没有到过前方,就永远不知道这条路有多远;没有去尝试挑战,就没有资格去谈论困难所在。面对未来要放宽胸怀,坦然面对,不要畏手畏脚害怕失败,正如歌词里唱的“论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人生没有后悔药,没有重复性,如果因为胆怯错失了机会,那就是永远错失了,也许那次尝试将会为你带来巨大的成就。

只有心灵强大的人才是生活的成功者,畏惧胆怯的心是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如果不能克服胆怯,你将永远迈不出通往梦想的第一步。前方的路有多宽多长,只有勇敢地去探索才能知道光明所在,胆怯者只能终日蜷缩在阴暗的角落。

静观乃现代人最必要的修养

在烦躁和繁忙的生活压力下,高等文化的果实犹如季节的转换般,过于迅速,以致无法开花结果。活跃者,也就是那群一直无法静下来的人,他们的高声疾呼,并未能使情况稳定下来。所以我说——静观乃现代人最必要的修养。

——《人性的,太人性的》

街道上是人们匆匆的脚步,橱窗里是目不暇接的商品,心中是接连不断的欲求,现代社会中一切都处在浮躁中,包括人心。以前需要需要几天的日夜兼程,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的飞机就行,以前需要十几天的飞鸽传书,现在只需要几秒中拨通电话,现代社会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更加便利、快捷。但是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也失去了曾经等待的耐心,和平心静气的冷静。浮躁的社会中人们很少能够真正沉下心来做事,而总是试图寻找成功的捷径。不仅是对于成功,在待人方面出于功利目的来交友的现象也不在少数,“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当用功利浮躁的心态来对待人和事,也许当时会获得暂时的满足,但是从长远来看,将是一无所有。静观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尼采是一个性格敏感、赋予激情和勇气的哲学家,他有重估一切的勇气和孤独漫游的创作激情,但同时,他还是一个懂得静观和沉默的人。尼采和瓦格纳曾经是亲密的朋友,并且尼采一度追求瓦格纳。但是自从1872年瓦格纳开始筹备在拜洛特的剧院,尼采发现瓦格纳已经逐渐改变的,不再是曾经那个严肃而纯粹的英雄,而变得世俗、霸道。越来越多的政治家和陌生人出入瓦格纳的家,那里失去了平静,这让尼采感到不理解,也有意疏远了瓦格纳。当剧院建成后,尼采在那里完整看完了演出,此时他洞察了瓦格纳艺术的危险,在日记中写道:“没有明确的思想做支撑的宗教信仰招人反感。”虽然尼采对此已经看透了,但是他对于瓦格纳追随者还是表示了沉默,只是在内心衡量着自己的评语。演出结束后尼采和瓦格纳在索伦托偶遇,交谈中瓦格纳依旧在谈论自己的剧作和想要表达的宗教思想。在那场交谈中尼采几乎一直都在保持沉默,即使被带入了交谈,也只是勉强地说几句。尼采选择沉默和静观,因为只有在静观中才能够褪去曾经对瓦格纳崇拜的主观情感色彩,用冷静深刻的思想使人们看到瓦格纳艺术思想的欺骗性。与瓦格纳的决裂不仅意味着失去了一位朋友,还意味着失去了曾经的信仰,因此尼采需要时间来冷静下来,从静观中逐渐找回自己,看清内心的真实想法。也正是从那时起,尼采和瓦格纳之间真正出现了裂痕,直到后来的断绝联系。

静观是认识自我的前提,也是迈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台阶。老一辈人对于工作的看法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于是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一辈子。但是新一代人认为这是一种固执和不懂的变通的智慧,所以他们总是在“跳槽”,试图寻求最适合自己的。积极争取、变通行事,这当然是一种创新思维和勇于挑战,但是在这背后却也呈现出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太浮躁。在一个岗位仅仅工作了几个月就凭着兴趣断定自己不适合,然后再去不断的尝试。实质上,“蜻蜓点水”式的尝试根本不能深入工作核心和本质,也就更谈不上在理性冷静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上来决定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了。“静观”是年轻人所缺乏的一种修养,在面对工作或者其他事的时候,不要盲目下断言,而是要冷静地看待工作的性质及发展前景,如此才能够获得成功。

俗话说:“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青史留名的历史人物中,无一不是心存淡定之气,以静观来应万变的。在大是大非面前,从容应对,才能不自乱阵脚,成就大事。当年罗斯福总统上任不久就遭遇经济大萧条,举国上下人心惶惶,但是他却泰然处之,冷静分析国情并反复研究经济复苏策略,最终使国家在几年中经济逐渐复苏。遇到事情,不要妄下结论,而是要在细致地观察分析原因之后,才能够做出稳妥的决定。事态是变化的,如果因为突如其来的变动而惊慌失措,不仅容易出现低级错误,还会给对手带来可乘之机。静观是一种大智慧和大气度,空城计中诸葛亮在千兵万马面前淡定自若地抚琴静观战事,以一人之力吓退千军万马,获得大胜。

静观是一种缓冲的方式,它能够使你在静观过程中冷静下来用客观的思维来看待一件事,从而避免极端的冲动或者不必要的误解。佛学中提倡打坐,其实就是静观的一种,使自己能够平心静气去看待一切。现代社会人们仿佛都很忙,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忙着出名,忙着升官,但是在忙忙碌碌中却忘记了停下脚步,冷静地思考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有权有势,但是却感觉不到幸福的原因。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求快”的心理使得人心浮躁不定,这更需要一种“静观”的生活态度。只有静观万物发展及事态变化,才能够在悠然自得中幸福生活,在从容淡定中获得成功。

曾有一位哲人说过: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人生也是同样的道理,遇到事情弱者是慌乱无措的,而强者则是静观其变的。在变动面前,不能够冷静观察、认真思考对待不仅会暴露了自身能力的局限性,而且还容易感情用事或者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这些都是于事无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时间淘洗才能够留下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处在变化万千的社会中,静观是我们现代人所必须素质,在静观中筛选出人生真正发光的金子。

眼里只有目标,便会迷失人生

无论是生活还是日常里的工作,专注于一件事中,而忘了其他的一切。这样的愚蠢之事时有发生。心灵失去了从容,之认为合理的行动才是最重要的,甚至把人性做必需的事物也看做徒劳,最终会迷失人生。

——《漂泊者及其影子》

如果在登山时,你只是一味地攀登,一心向着山峰前进,仿佛不顾一切的野兽一样。当你大汗淋漓、精疲力尽地到达山顶时,却发现并未留意一路沿途的美景,也没有结识在登山的朋友。那么登山的意义又在何处呢?其实人生也是如此,当眼里只有目标的时候,便丧失了全局的眼界和感悟生活的心灵,到头来反倒迷失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尼采成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将目标的实现看做唯一的价值,却忽视了在这个过程中其他美好和重要的东西。

尼采和瓦格纳曾有着一段传奇的友情,两人都有着复兴德国精神的理想,对艺术和哲学的敏感和激情,因而尼采对于年长些的瓦格纳十分敬佩和热爱。瓦格纳自成年开始就有个理想,那便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剧院。他为这个理想奋斗和坚持了四十年,并且一直坚信必然能够战胜厄运实现梦想。尼采对于瓦格纳的伟大理想也十分叹服,那将是一个象征着自由精神的独特剧院。然而在后来的相处中,尼采发现瓦格纳变了,不再是那个有着最初梦想和自由精神的英雄了,而是为了剧院的建设而抱怨烦恼的舞台演员。1873年复活节,尼采到拜洛特拜访瓦格纳,像以往一样,他准备和瓦格纳一同探讨哲学和艺术。但是瓦格纳却对此全然不感兴趣,只关心自己的在拜洛特剧院的建造和歌剧作品的筹备情况,他喋喋不休地抱怨着资金的短缺和排演的忧虑。尼采发现瓦格纳的家中已经不像从前一样安静了,很多政治家来来往往,谈论构想剧院的建造,但是瓦格纳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精神和思想上的变化,心中只有建设剧院这个目标而已。在拜洛特的公演获得了成功,狂热的信徒们的呼喊声和掌声响荡在剧场之中,尼采看见瓦格纳沉浸在欢呼之中,但在心里默默想到:他在那里,我的同盟者,我的老师。他原本是荷马,但已经被柏拉图的精神滋养了。瓦格纳对于理想的执着和对于目标的坚持让我们钦佩,但是他只一心追求实现目标而丧失了精神的独立自由,迷失了自我,同时也失去了尼采这样一位挚友。

当眼里只有目标的时候,往往会变得固执己见,不能够以开放包容的心来对待他人的建议,迷失了最初的意义。正如瓦格纳对于尼采的善意提醒不理会一样,只在乎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对于自己精神自由的丧失似乎已经不再看重了,而这才恰恰是最重要的东西。历史中不少故事都在告诫我们眼中不能够只有目标,否则只能够自食恶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工作中,我们常会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来激励自己能够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实现目标中的额度,不注重和同事的合作交往,不在乎工作经验的积累,那么便会丧失了最初想要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期待。

尽管一个人不能够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会使人生的航船失去了方向,在茫茫的大海中不知所措。但是如果眼里只有目标,只想着尽快的到达彼岸,那么就会忽略了感受海风、海浪的美好,忘记了自己为什么开启这段路程。实现目标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真正的价值是在追求的过程中所获得,不要舍本求末,忘记了最初的梦想,迷失了自我。

远方的目标解不了眼前的困难,却常会迷惑了最初的心。目标实现前有很长的一段路,充满着艰辛和挑战,如果眼中只有远方的目标,不顾脚踏实地的路程,往往会被恶念所迷惑。比如有人的目标设为富裕的生活,这无可厚非,对于物质的追求也是人的本能的一种,但是如果眼中只有这个目标,就可能会出现不顾法律的可怕行为,诈骗、抢劫、谋财害命、偷窃、贪污等等。凡是能够达到目标的事情都会铤而走险,但是却忘记了当初的目标是能够享受富足幸福的生活,如今却不得不面对法律的惩罚。真正的强者是不会只将目光注视在树立的目标上,而是将视野打开,注重过程中的收获,从中汲取经验,最终不仅实现目标而且超越目标。真正的成功不是不择手段达到目标,而是在享受奋斗中获得成功。亚洲首富李嘉诚曾说过:“我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如果这样,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够长久。”实现目标,获得成功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不能急于一时,如果眼中只有目标,即使暂时达到了也不会长久的。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亲情友情、娱乐运动这些都是乐趣的来源,如果眼中只剩下工作目标,那么还有什么生活乐趣可言。现代生活压力大使得不少家长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工作中,希望能够达到更高的工作目标来为孩子创造幸福优越的生活,但是却往往适得其反。这些没有父母陪伴长大的孩子并没有因为比其他小朋友多一件新衣服、一个新玩家而感到快乐,反而会因为缺少陪伴而变得性格孤僻、脆弱、叛逆。同样有些年轻人总想着趁年轻多工作挣钱来孝顺父母,放弃了回家团聚的机会来加班加点工作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可是当有一天却发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眼中只有目标并不能获得幸福,而是要放宽眼界,看到生活中除了目标以外的幸福,有时那才是更重要的。目标是催人上进的动力,是完善自我的方向,但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人生的意义是享受追求目标的过程,在挫折中的成长,在帮持中的友谊,在磨砺后的成熟,当我们去感受过程的美好时,成功就自然而然来到你的门前。如尼采所说:“一心想要到达目的地的人,与其说是想要成功,不如说是为了取悦自己内心的虚荣。他们的眼里只有目标,却忽视了过程中最美丽的风景。”眼里只有目标的人,不但不能够获得成功,而且还有迷失自我,乃至整个人生的危险。

更诚挚地关注衣食住行

我们很容易忽视习惯了的事物,也就是所谓的“衣食住行”。我们应当将更诚挚的眼光投向衣食住行,因为它们正支撑着人生的基础。多思考、多反省、多改良,在基本的生活中加入更多知性与艺术感性。

——《漂泊者及其影子》

有人认为注重生活的衣食住行是“堕落”的表现,不是高尚的,甚至认为人类是为了活着才吃饭,为了****才生子,为了保暖才穿衣。在他们的眼中哲学是形而上,只关心云之上的事情的,从来不会在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但是尼采这位世纪哲学家却以哲学的方式诠释了衣食住行作为人类生存基础的重要性和艺术独特性。

衣食住行是我们生存的基础,不仅为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提供物质保障,更能够从中体现出一个人对于生命的理解和创造。如果一个人连生活都不热爱,那谈何追求理想,实现精神的满足呢。衣食住行就如同绘画中的纸张,只有有了载体,才能够将思想、精神等色彩呈现出来。因此,我们应该更加诚挚地看待衣食住行,用感恩的心来回馈生活,通过思考、反思来使生活更加知性和富有艺术感。

在会面中整洁的着装不仅体现着对对方的尊敬,也能从着装中体现出一个人的气质。尼采就是一个很注重自己的着装的人,优雅的着装、干净的皮鞋总能在不同场合显示出儒雅智慧的气质。第一次去拜访瓦格纳,尼采还特意去裁缝店制作了精致合身的燕尾服,但是因为不能全额付款没有能够拿到衣服。他只好穿了另一件黑色礼服,但是却总觉得这件衣服无法被穿着“合适地去见理查。”由此可见尼采对于着装的看重,因为一件合适的燕尾服会使他看起来更潮气蓬勃、充满智慧,更是对偶像瓦格纳的尊重和会面的重视。注重着装并不是流于外貌的堕落表现,合适的着装是一种智慧。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着装要求,加入你要去公司应聘,但是却穿着邋遢、随便,即使你有独到的见解和超人的能力,但是总会给公司留下不够重视和尊重他人的印象,而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接下来他人对你的看法。

生活的环境,也就是“住”,作用绝不是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那么简单,舒适的住所环境会影响人的心情和创作的灵感。尼采出生在德国一个僻静的小村庄,那里景色秀美,青山绿水,美好的乡村风光熏陶着他的心灵。他喜欢和朋友旅行,在不同的地方暂住下来,体验风土人情,谈论艺术和哲学。从1879年开始,尼采干脆从巴塞尔大学辞去了教职的工作,开始了为期十年之久的漫游,在欧洲的不同城镇中寻求适合的居住场所。因为尼采身体状况不好,他总是依据气候来选择最适宜的居住地,而风景优美的住所常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灵感。1884年在给加斯特的信中写道:“我发现到现在为止,威尼斯是唯一一个让我感到甜美、对我有益的城市。”他曾在威尼斯获得灵感创作了《曙光》,并且还称那儿的圣马克广场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工作室”。由此可见,“住”的意义有多重要,它能够给予人们生活的乐趣和工作的动力。在当下,有很多的年轻人为了能够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而甘愿成为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房奴”,虽然这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也同时会成为奋斗的动力和慰藉心灵的港湾。

诚挚地看待衣食住行,一方面是不要否定生活物质基础的重要性,只是虚无地追求精神,同时也不要将衣食住行看成是生活的全部,被物欲迷失心性。如何诚挚地看待衣食住行,如何赋予衣食住行以艺术的色彩和精神的意义,其实本身这就是一种哲学。穿昂贵的衣服、吃珍稀食物、住豪华的房子、开奢侈的豪车,这些并不是真正艺术、令人愉悦的生活,反而给人留下虚荣浮夸的印象。衣食住行应该是适度而且舒适的,衣橱里不必有很多衣服,但是总有几套适合自己的;餐盘中不必有山珍海味,但是却是营养健康的;住的地方不必装修堂皇,只要安心舒适就好;不需要私家豪车,只要便利环保就好。生活给予我们生存的基础,要以感恩的心来看待,用思想来升华生活,用智慧使生活更美好。

衣食住行是艺术的来源,发现生活的美好,才能拥有创意的人生。生活中,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勇于创新的心。国际名牌古驰的创始人古驰奥·古驰在巴黎和伦敦旅居期间,对于当地时尚人士的衣着很有心得,于是在1921年开了一间出售由当地最好工匠制作的精美皮具的商店,这便是品牌的起步。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古驰在保持自身品质的同时也不断创新,成为了国际知名品牌。对于古驰品牌,我们不能仅仅说是一种生活用品,因为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品牌文化和艺术创造。正是诚挚地看待衣食住行,才能够从中发现创新点,使生活变得更加充满智慧和意义。

海子曾在诗中写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中的生活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做,但是却依旧成为许多人所向往的未曾得到的幸福,这是因为缺乏一颗对待生活诚挚的心。能够真正诚挚关注生活中衣食住行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他有着一颗感受美的心,在他的眼中生活的每一处都充满着美好,幸福简单而自然。同样的生活但是在不同的眼中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面对一碗白粥,有人会觉得生活太单一清贫,而有的人却能够在品尝粥中感受煮粥人的用心。很多人走过了世界各地,尝遍了全球美食,但是却总是难忘故乡的味道,妈妈拿手菜的美味,这与情感投入的多少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更诚挚地对待生活,在日常衣食住行中体会乐趣和美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生活并不是活着就行,而是一种充满乐趣和智慧的旅程。如果多一些思考、改变、创意,衣食住行绝不仅仅是生存的基础,生活自身就是一种创造和哲学。只有在感恩生活,诚挚看待衣食住行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创造出高于生活的艺术,收获超越物质基础的精神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