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传宗接代
16271600000002

第2章 外迁坝上坡

那是靠近河边的一片茅草地。在王秋妮的几个堂兄的帮助下,两间屋顶用茅草覆盖的土坯房很快就搭建好了。

王秋妮和姚根发看着两间茅草屋,就像见到了自己的天堂,虽然仅仅是两间普普通通的土坯墙茅草房,但不知要比姚家拥挤不堪的破房子强多少倍。姚根发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激动得差点把王秋妮几个堂兄的手握碎,他心里明白,没有王秋妮当村长的大堂兄的面子,也不会有那么多村民来帮他脱坏,房子也盖不了那么快。看到他们王家人心这么齐,姚根发也打着自己心中的小九九:今后再也不能随便打王秋妮了,否则自己可能会被扔进浪河里去喂鱼!

住进新房的那年秋天,姚根发和王秋妮的第二个孩子降生了,是一个女孩,姚根发虽然心中有些失望,但因时常来看产妇和孩子的都是王家的人,姚根发也不敢把不悦挂在脸上,对王秋妮的照顾还算周到,他这样一来,反倒让王秋妮觉得,姚根发这次对自己比当初生儿子时照顾得还好。

一天,王秋妮趁没人的时候笑着问他:“你是不是喜欢女孩呀?我看你对这丫头比对儿子都上心。”

姚根发阴着脸说:“谁不喜欢家里多添几个续香火的,傻瓜才愿意生一些赔钱货!”

王秋妮刚刚温暖的心又陡然掉进了冰窖。她这才明白了:姚根发的强颜欢笑都是做给外人看的。这时,门帘掀起,走进了王秋妮的小妹王秋妮,她是个伶牙俐齿的姑娘,是个远近闻名的小辣椒。她走到门口时正好听到姐夫的这番话,便唬着脸走到床边递给大姐一个小包袱:“这是咱娘给丫头做的棉袄棉裤,怕天冷了你来不及做,别冻着孩子。”

姚根发深知这个小姨子的厉害,平常就怵她几分。他忙陪着笑说:“你看,这些都该我们自己准备的,还烦她姥姥忙。”

王秋妮抢白道:“我姐不争气,生了这个赔钱货,我们娘家不帮谁帮啊?孩子都快满月了,我还没看见你们姚家一块布头呢。”

姚根发知道刚才的话被小姨子听去了,自知理亏,对于小姨子的抢白他也敢怒不敢言,便对王秋妮笑着说:“我那是跟你姐开玩笑呢。”

王秋妮杏眼一瞪:“月子里开这种玩笑,你不觉得过份!再说了,我姐不是给你生了一个儿子吗?还嫌不够哇。”说完,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撩开门帘转身走了。

姚根发随后悄悄掀起门帘一角看她走远了,才转过身来朝地上吐了一口吐沫:“呸!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片子,没听谁家嫌儿子多的,你就是连着给我生十个儿子,我姚根发都不嫌多!”

王秋妮气愤地说:“没想到你姚根发这么重男轻女!才一个女孩你就怨成这样,你……”

不等王秋妮把话说完,姚根发转过身来冲着她大吼起来:“闭上你的臭嘴!给你两天好脸就不是你了?有本事你也像我大嫂一样,一连生四个儿子出来给我看看!没本事吧?没本事那就没你说话的份!”说完,拎起王秋妮送来的包袱狠狠地摔在地上,并一脚上去踢出老远,气呼呼地摔门出去了。

王秋妮搂着怀里被吓得哇哇大哭的女儿暗自流泪:“丫头呀,你好命苦呀,咋摊上这么一个狠心的爹呀!”

自从生下这丫头后,姚根发的爹妈倒是来看过一次,因为孙子孙女多,他们对于添下这个孩子也不足为奇了,更何况是个女孩,他们吃完饭放下两斤香油就走了。大哥家人多底子薄,只拎了一只老母鸡,大嫂还坐在王秋妮的床头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这是我家正在下蛋的母鸡呀,没有办法,家里也实在没钱买东西,只好把这个最值钱的老母鸡给你送来了。”临走时还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望着那只鸡。王秋妮知道,只要自己说一声让她拿走,大嫂会毫不客气地抱起来就走的。三弟四弟家更不用说了,每家拿了十五个鸡蛋,还都是挑的小不点,个个像个鸽子蛋。

姚根发的爹妈觉得最孝顺的二儿子搬走了,是给弟弟妹妹腾出了地方,帮他们解决了困难,但是这三个儿子、媳妇们却经常在老俩儿面前骂老二是白眼狼,娶了媳妇忘了娘,把老人扔给他们养着,自己却躲得远远的享清福。开始两个老人还为老二辩解一下,后来三个媳妇倒把他们骂了个狗血喷头:“老家伙!你们就是偏心眼!让老二独立门户开开心心的过日子,却让我们十几口子挤在一起鸡飞狗跳吵吵闹闹。还口口声声说老二搬走是为我们大家好,既然你们二儿子那么好,你咋不搬去跟他过。有本事你们也走呀!”骂得老两口再也不敢提起二儿子家一个字,更不敢帮他们说一句好话了。

自从搬到坝上坡住,姚根发和王秋妮的争吵打骂就少多了。姚根发平常参加坝上坡生产队的集体劳动,等天一黑吃完饭,夫妻俩就忙乎家里养的十几只鸡、两头小猪和两只羊,因为离村子远,来串门的人也少,这给姚根发一家腾出了不少时间偷偷发展自己家的小副业,日子过得倒还平静安逸。

虽然王秋妮生了一个丫头令姚根发心中不满,但是在王家人眼皮子底下他还是不敢妄加造次。他知道王家不仅在此地亲戚多,族里还有两个是公社的干部,并且大多数家中过得都还富足,比自己的亲戚家强多了。王家的亲戚们还经常给两个孩子送一些自家小孩穿小的旧衣服和旧鞋子,拿一些自家做的好吃的补贴他们。俗话说:“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软。”更何况自己的兄弟姐妹,除了伸手来要东西,从来没人帮过他们家一分钱一寸布,姚根发越发地不敢硬气了。慢慢地女儿长大了,不满周岁就能甜甜地叫爹了,姚根发对女儿的态度才好转起来,便高兴地给她取名叫姚存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