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一班忠魂之木棉花开
16017800000305

第305章 那三眼

有人说死也要死在体制内,楷却是通道第一个逃离体制的。

从部队转业到通道,转业办的看也没有看,“陆院老师,你去县党校教书吧。”

也许如果当时将楷分到公安系统,说不准楷还能安下心来好好干一干,中国公安系统说不准又多了一个神探,但历史总是不按规矩和假设出牌。

楷连报道也没有去,在张家寨混吃混喝三个月后,就着92年经商大潮下海游泳去了。

利用李桦那当后勤的老子的关系(虽然退居二线,但现任的后勤部长,还是挺给面子的),从部队倒腾一点军品,在解放路租了个不大不小的门面,开了间军品商店。

“戒歁”是楷开店的理念。

店没多大,楷却抱着很大的雄心壮志来开这家店,特意找了当年红顶商人胡雪岩的理念来鼓励自己,在店里面的正墙上用毛笔写了大大的两个字。

听旁边做建材生意的老太太跟楷说了,这做生意有讲究,熬码头就得熬半年。

好在楷的东西绝对是军品,虽然都是换装后淘汰下来的,但质量放在那儿,所以虽然楷不太会做生意,但军品店的生意做得不温水火,每个月除了租金,水电,养活自己倒是没问题。

但仅仅也只是活着而已,远远谈不上挣大钱。

挣不上钱,活也不多,整条街让做生意的就属楷最轻闲,当然还有隔壁那三眼开的古玩店。

都是开店的,又是隔壁邻居,加上两大闲人,用了不到一个月,两人便成了朋友,楷每天在店的时间还不如在那三眼店里喝茶的时间长。

那三眼开店很是神奇,就他那破店,面积不小,足足四十平,但全是摆着一些不上眼的破烂儿,什么毛主席像章、红宝书、架子鼓、老牌匾、老灯笼、老玉镯等等,只要是老物件,他全都收,收来也不捣鼓,不象其它几家古玩店,给它上上漆,抛抛光,打扮打扮,他全是原样扔在店里面,没想到这反而生意兴隆,每天找上门来的人总是不少。

过了好多年,他才告诉楷,那老物件最怕捣饬,越是原样越值钱。

也不知道他赚了多少钱,有一次楷看到他前脚刚从一个老乡手里用二百块钱收下一个破碗,转眼有一个老干部模样的人进来就用五千块钱给买走了。

楷后来才知道,他为什么叫那三眼,这小子收古物有一点绝活,很少打眼,就象长了三只眼一样,行里叫他那三眼,久了他原名叫什么也就没有几个人知道了。

那三眼是一个人物,不仅仅是因为他能赚钱,还因为他敢花钱,这不这条街上最早用上大哥大,最早开上212吉普车的也是他。

秋风起,黄叶舞。

不顾秋凉,一大早楷便到那三眼店前转了一圈,这小子没到日上三杆是不会开门营业的,楷当然知道他的这个臭习惯,只是今天心中有事,有点着急呆不住。

第三遍到那三眼的店前,还没有开门,楷也不管他三七二十一,抬脚就朝铝合金卷扎门上踢去。

“谁呀?这么早扰大爷清梦?”震天响的嘎嘎声自是让他恼火万分。

“那三,快开门,我有要紧事找你。”楷接着用拳头锤了几下卷扎门喊道。

“老吴呀,什么事?稍等一下。”那三眼听到楷叫他,在里面消停的客气回道。

“哗。”过了半响,卷所门打开一半,楷钻了进去,那三眼就一个人,在店里搭了一个行军床,从楷那里买的一床行军被散乱的铺在床上。

“快起来,给我看看这些东西,值多少钱?”楷有点兴奋的抱着小坛子对那三眼说道。

“在什么地方挖到一窖?”看到楷手上的小坛子,刚才还睡眼朦胧的那三眼,瞬间眼前一亮。

“来,来,来,这边坐。”那三眼将楷让到店中的茶几上。

这茶几据他说是什么明朝万历年间的梨花木的,不知是真是假,但从外表一看就倒是象上了年头的老物件。

楷将小坛子小心的放在茶几上,那三眼却并没有先上手看里面的东西,反而是打开蜂窝炉子,将水烧上。

“你是怎么得到这东西的?”那三眼一边清洗着紫砂壶,一边一搭没一搭的问楷道。

和那三眼交往久了,他平时也时不时的教楷一些淘古货的方法,这自是问字诀,从问当中发现货物是不是真货的蛛丝马迹。

“这阵子不是闲着没事,回了趟老家,听你说了那么多寻老东西的方法,我就着磨着这村头老屋场,原是地主老财的宅子,五几年解放分浮财时,几个刚闹翻身的穷人第一次住进这大宅子,也许不太习惯,这不一不小心,一把火将宅子给点着了,听说大火烧了好半天,这残砖断瓦的地方,几十年下来,也没有人去翻弄过,所以我在那里下了点功夫,还没想到还真有东西,这不找到这玩艺儿,不知值几个钱。”

楷当然不能将女鬼相托之事说出来,即便说出来人家也只会认为你在说鬼话而已。

那三眼听楷这一说,点点头“这地主老财过去信的是什么有财不露白,倒是喜欢将这黄白之物藏于地下。”

蜂窝炉上的水壶昨晚上已经烧得半开,这早上一打开炉门,不一会儿就冒出白汽。

那三眼,不慌不忙的洗茶,泡茶,沏好茶后,美美的品上一口茶,才慢慢打开坛盖,将里面的铜钱和银元倒了出来。

“这些铜钱都是清朝天命通宝,还好是老满文的,还是值几个钱,银元都是袁大头,二十多块钱一个,这些全加起来几千块钱吧。”那三眼很快将里在的东西分成两堆,摊开铜钱看了看,又听了听银元的成色说道。

“倒是这个坛子,初步看应该是明早期的一个老物件,这如果是真的倒是值点钱。”那三眼反而提起小坛子所复看起来到。

“这东西,我也不是很在行,你看要信得过小弟的话,人带走找个人看看,你是让人看一下落个放心,还是想出手?”那三眼倒是很热情说到。

“我想出手,换几个活钱。”楷想这东西给老太太送去,人家也没法换成活钱,帮忙帮到底,给人兑成钱是最好的,老太太用着也方便不。

“那行,对方要是相上眼了,出的价合适,我就给你脱手,咱亲兄弟,明算帐,按行规,我抽2个点的佣金。”那三眼真是在商言商,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的说到。

“行,我还信不过你那三?脱手了,2个点辛苦费,另加老石门撮一顿。”楷将东西全部推给那三眼说到。

“好,楷们一言为定,我这就找人去,成于不成我明天给你准信。”那三眼和楷一起将东西装入小坛中说道。

“好嘞,我且等你好消息。”那三眼这雷厉风行的风格倒是挺合楷胃口。

老石门的手磨豆腐用的是正宗龙脊上的黄豆所磨,用香油煎得两面焦黄,上面简单的撒上点嫩香葱,别提有多香。

这次点还有荔浦芋头扣肉、灵川狗肉,外加一个酸炒田螺,将将把一张四方桌上堆得满满的。

是三个人,不是两个人,除了楷和那三眼外,还多了一个龙山。

龙山今天早上刚从广州回来,这一次他紧跟邓公南下的脚步,玩得有点大,看着金在股市里捞钱如拾土,忍不住眼红,不顾金的劝阻,非要开户做什么股票,号称做投资,开始有金罩着,没到三个月,帐户的资金便已翻番,龙山便觉自己天生就是一个炒股的,不是股神,怎么也是一个股仙,早已将金的劝告忘到爪哇国去了,让金给自己弄了一个大户室,开始亲自动手操盘,没想到风水轮流转,没到三月,不仅赚到钱赔了个精光,连老本也全搭了进去,这不回家的路费还是金给他出的,临了还塞给他五千元,让他还是回家老老实实的做原来的小买卖。

龙山嘴上答应得好好的,但心中却十万个不服,都是当兵出来,金又不比自己多一个脑袋,凭什么炒股票,他能赚钱,我就不能够?

多少年后,龙山才明白那是为什么?金他们玩的是超级资金,做的是控盘的买卖,也就是做庄,小散怎么能玩过他们呢?

龙山一门心思回来弄点资金再过去一搏,这不过来桂城倒车回通道,想起楷前些日子跟他说的,在陆院附近开了一家军品店便过来看看。

怎么也快有小半年没见到龙山,所以两人见面还是比较激动和开心的,中午楷特意让小李炒了几个菜,温上一壶米酒,两人便撒开了喝上。

这酒一喝就刹不住话题,天南海北吹嘘一通后,拜师学艺这一节楷是死忍着没有说出来,却还是忍不住将挖到一坛子铜钱和银元的事告诉了他。

当然说法还是和那三眼说的一样,楷可不想为了一个谎言不停的用更多的谎言去弥补它。

说一个谎言,说得多了,自己也就相信它是真的了。

“山牙子,你不知道那破罐子值多少钱,我开这店,每天进货、点货、卖货,满打满算快一年了,也没挣几个钱,没想到那三眼帮我出手,你猜猜,给了我多少钱?”酒劲上来后,楷喘着粗气说到。

“一千?”龙山试探着回答到。

“不对,你再猜?”楷摇摇头端起杯和他碰了一下说到。

“难到值三千块不成?”龙山试着往高了想。

“我量你也想不到,加上铜钱,银元,总共给了三万块,整整三万块。”楷咐着龙山耳朵低声说到。

“这么多?”龙山也有点吃惊,虽然他也是见过大钱的人,但那些都是自己这几年一分分挣出来的,还没见过一个破罐子值这么多钱。

“晚上,我在老石门请那三眼,你和我一块去。”楷知道龙山心里怎么想的,生意人,讲究的是多一个朋友多条道,更何况楷觉得那三眼这人是一个值得一交的朋友。

楷只是没想到龙山更是有他的小打算。

人与人交往,男女讲对上眼,这男人得对上脾气。

龙山和那三眼就属于那种臭味相投的主,楷才给他俩介绍了一下,他俩已经象老熟人一样吹开了。

三个人两瓶三花老酒下去后,龙山脸红耳赤站起来说到。

“三爷,你是老吴的兄弟,我也是老吴的兄弟,那我们俩也就是兄弟,三爷,你说对不对?”

那三眼光然说对了。

“今天小弟有一件事还得麻烦您。”

“龙兄弟,你这就见外了,叫我一声三爷,有什么事尽管吩咐。”那三眼酒劲一上来,豪爽之情油然而生,这时你叫他上******插国旗,楷想他也不会皱一下眉毛。

“你看看,我这只小碗能值几个钱?”龙山小心翼翼的从随身携带的牛皮老板包里掏出一个小碗。

“山牙仔,你从哪儿捣腾出这只破碗?”楷看着那碗有点眼熟,但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你先别打岔,让三爷看看,这东西值不值钱?”龙山向楷挥挥手,满脸堆笑的将碗递给那三眼。

这小子就是一个财迷,真是见财忘义,早将兄弟楷撂一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