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穿越魂归大秦之殇秦恋
15973500000039

第39章 吕不韦拜相出战东周(2)

吕不韦突然觉得自己应该看看这个儿子对政治有多大的敏感。嬴政略一思考,随即道

“历朝历代国家君王更替之时都是国家不安之时,我大秦一年之内两位国君丧世,定有些不知好歹的小人以为我大秦气势衰弱,这个时候如果君王能够树立威信,让天下知道君王的气魄和胆识,自然就化解了所有的问题”

吕不韦眼中惊喜,没有想到小小年纪的政儿遇事竟然这般沉着,他的想法和自己的竟然不谋而合!吕不韦深深的感觉不愧是自己的儿子,有智慧,有胆识!

“嗯,政儿言之有理,不过你年纪尚小,还是学业为重,好生学习吧”吕不韦转身离去,脸上的笑容始终没有离去。

嬴政看着吕不韦的身影颇为得意,明明赞同自己的想法并为之震惊,非要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怕我骄傲?我有骄傲的资本。

嬴政收敛去笑容,他对祖父的死并不伤怀,因为他们之间和陌生人无异,只是这个吕不韦的心机非常深,旦夕之间就结果了一个亲王,他不是一个容易把握的人。嬴政眯起眼睛,年少的心里已经把吕不韦定位成了一个敌人。

经过一番商议,子楚接受了吕不韦的建议,这个时候定要杀一儆百,一举断了所有人的妄念,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开疆拓土,柿子要挑软的捏,自然韩国成了首要攻打的对象。

“大王,韩国距离秦国最近,在六国之中如今最弱小,当初合纵之时他是六国的先锋,合纵解散的时候,它又屈服在我君威之下,纳贡割城。如今情景,不能再让其左右摇摆,举棋不定,该一举拿下取其地为郡县,既能开疆拓土,又能使其成为对付六国的一把尖刀,实在是一举数得”

“那么丞相认为该派谁领兵呢”

“大将蒙骜。蒙骜是既白起之后秦国的另一员猛将,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足智多谋”

看着吕不韦的胸有成竹,子楚当下拍板。

蒙骜率领五万人马攻打韩国,势如破竹,韩国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打得措手不及,所以蒙骜以风卷残云之势夺了韩国成皋,荣阳,消息传回,秦廷欢快,子楚有了胜战做后盾,威信扶摇之上,妄想趁机恢复政权的宗族势力的人不再敢妄议。

子楚听从吕不韦的意见将成皋荣阳置为秦国三川郡,以此为秦国向东发展的前沿阵地,且有了这三川郡,秦国再无敌兵兵置咸阳的威势。

就在蒙骜准备向东继续挺进的时候,边境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东周君眼见秦国一年内丧失两位国君,国内紊乱,以为有机可乘,想要兴兵讨伐,一举恢复昔日周室荣光。其余六国也想趁机分一杯羹,也都相应东周君的映照,就连被蒙骜打得节节败退的韩桓惠王爷出兵参与这次联盟攻秦。

闻此消息,庄襄王先前高兴的心思又被焦急取代,正在和赵姬商议派谁去出征,正在此时,吕不韦出现

“丞相都知道了,你说该派谁去出征?”

“大王不必着急,东周偏于洛阳一隅,早已没有昔日的繁华,且西周在五十二年之前都被秦国灭掉,何惧他一个小小的东周?臣毛遂自荐,愿去平定这次叛乱”

“丞相去?”

子楚不禁哈哈大笑,暂且忘却了战事告急,吕不韦忍着心中被忽视的怒气听着他笑,撇了一眼赵姬,只见她亦是含笑不语

“丞相是文人,总理朝政那是没的话说,可是兴兵打仗,可不是儿戏,还是另寻他人吧。当年赵括纸上谈兵,损失了赵国40万兵士,丞相可不能步其后尘呐”

吕不韦压下心中怒火,竟然将他和那个草包赵括相较,若不是碍于此刻的君臣关系,他早就发飙训斥他一番了。吕不韦压住怒气,咬咬牙,豁出去了

“大王昔日武王姬发成就百代周业,靠的不也是姜子牙这个文士吗?齐国中兴不也是靠了孙斌那一轮上之残将吗?微臣既然能周游猎国而赚取钱财,自然也能审时度势,率千军万马御辱与国门前。大王,臣愿下军令状,如果不能打败东周,愿领罪自刎于朝前”

庄襄王见吕不韦从来没有的决绝,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此时,一直默不作声的赵姬连忙说道

“大王,丞相既然愿意舍身一战,您何不就成全了他,且丞相也不必立此军令状,小小一个东周,即使一战不能胜之,我们也可以另图他策,又何必急于一时呢”

庄襄王对赵姬一向是言听计从,听着王后如此说,自然也就欣然同意

“丞相,你此次出战虽然是对付一个小小的东周,可是他背后却有六国合兵,你如果能一战而胜,自然会使六国震惊惊骇,不再轻言战事,你要加倍小心,路上汇合蒙骜将军,与其戳力同心,一致对外,本王在咸阳等候你的好消息”

“大王放心,臣一定不辱使命。臣还有一请,不知道大王和王后觉得是否可行”

“哦?丞相请讲”

“臣想此次带着太子一起前去,就当是稍加历练!”

“这····”子楚有些为难,

“政儿小小年纪····”

“大王”赵姬打断了子楚的话,

“大王小小年纪的时候已经在为国吃苦,政儿身为太子,应该以身作则,早做历练,对我大秦的千秋万业有益无害,政儿自幼随我在困难中吃苦,他不是一个经不得风霜雨露的孩子,身为大秦太子,多加锤炼对他没有害处,就让他跟着丞相去吧”

“这···”子楚看着心爱的王后也是这般说,不由点点头

“也好吧··就依你的意思”吕不韦看了看赵姬,躬身退出

“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