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抗日英烈
15925400000008

第8章 除奸之战(4)

这仗一下子打乱套了。伪军只是一群乌合之众,立即溃败下去,四散奔跑。”停止追击,打扫战场,马上转移!”长景命令道。民兵肩背着步枪,腰中掖着手榴弹,麦收抱着机枪,大伙高高兴兴地钻进了青纱帐。队伍象一阵旋风一样,一直冲南就下来了,也不知跑了多远,直到后面没有敌人的追兵,众人这才停下来,一个个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坐在地上,光剩喘了。

队伍渐渐聚在一起,一点人数,两名重伤员和抬重伤员的战士不见了,民兵还差三个,再等等,等了好长功夫,民兵又来了两个,不能再等了,得赶紧走呀!远处传来鬼子装甲车的轰隆声,鬼子的快速部队追来了,没办法,魏队长带着战士们和民兵继续向南转移。

这时候,就见孟尝村方向火光冲天,烟灰飘得满天都是。原来敌人兵分三路,从南,东,北三面包围孟尝村,长景队长带着队员们一走,孟尝村的村干部召集民兵们,组织全村的人转移!这时南庄炮楼的一部分敌人出现在东村口,伪军在前,鬼子在后,黑压压的一片;另一部分的鬼子从北边路口冒出来,刺刀闪着寒光。唯独南面,西面没有发现鬼子,一部分没来得及跑出村的老百姓从南面跑进了庄稼地里。

鬼子进了村,发现是一个空村,人没有一个,粮食也都藏起来了,立即气急败坏地放火烧起房子来,也有的在院子里,屋子里乱挖乱刨,有找到粮食的,有找到衣服的,立即都带在身上。鬼子伪军烧掠一翻,终于离开了孟尝村。

咱们再说两位战士,他们抬着伤员,迷了路了。走来走去,走去走来,天傍晌午了,还没碰到一个老百姓,也不知道这是哪,两个战士没办法,把担架放下,喘口气。这时候,一阵阵饥饿冲来,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嗓子眼里象要冒出火来。两个人解下干粮袋,拿出面疙瘩来咬几口,可是没有水咽不下去,找几个没结高粱穗的高粱棵子,据说这样的庄稼秸杆是甜的,水份很大。两名战士正嚼着,庄稼叶子一响,走来一个正做农活的老大爷。

“同志,你们怎么在这窝着,敌人马上就过来啦,快跟我走。”这时,就听马路上鬼子的装甲车,呜呜地开过来啦,“哒哒哒……”一边开着一边向两边胡乱扫射。伪军们都钻了庄稼地,反复地拉网,两位战士跟着老大爷巧妙地躲开敌人的搜索队伍,来到了村里。在哪藏呀,老人家赶紧把院里盛水的大缸搬开:”同志们,赶紧下去躲躲吧。”几个人刚下去,老人家才把水缸复原,敌人就开始敲门:”开门,开门!”

长景带着战士们终于回到了家里,进屋第一件事,就是派出村干部去附近四邻八村找跑丢的同志们,战士们带着一身的疲惫躺在炕上休息了,长景在村口安上岗哨,检查一遍没有疏忽的地方,这才回到自己的屋子里,虽然很累,但他那双深邃的眼睛,仍然是那么炯炯有神,举动还是那样有力,仿佛有使不完的劲。这是三间北屋,母亲住西屋,长景住东间屋,此刻他坐在炕沿上,心如油煎,两个同志跑哪去了?迷了路了?被敌人抓去了?心里这个后悔。

当太阳的光辉再一次爬上窗台,新的一天开始了,帘栊一挑,王梅端着一个粗瓷大碗,一个洋瓷盘子走进来,碗里是两个老玉米,黄澄澄的,冒着香味儿,盘子里是一盘炸小鱼。

“小魏,开饭了!”王梅的眼里闪着莫名的兴奋,一双晶亮的眼睛珍珠般地闪耀着。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称呼队长为”小魏”不妥,脸就开始红了,但是她发现队长并没有在意,正剑眉紧锁,望着屋顶发愣,知道他还在为走散的同志担心,就把玉米和小鱼放在炕头柜上,拿起一个玉米递给队长,善解人意地说:”咱们的同志已经接应去了,你放心吧,不会出事的。快吃饭吧,这是民兵到小白河里抓的小鱼,说是给队长改善一下。”

“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坚壁’起来,不让他们随队,就不会出这样的事了。”队长接过玉米,咬了一口,一边咀嚼,一边不无懊悔地说。虽然煮玉米很嫩,吃起来很香,但显然长景食不甘味。

“坚壁也不保险,先不说敌人前去围捕,就算安全过了关,住在群众家里,三天两头有鬼子、特务、警备队们在周围转悠,真不如跟部队活动好。”

长景低着头,自顾自地吃着,没吭声。鬼子实行连坐法,一家有事,街坊四邻跟着遭殃。孟尝村虽然不是治安区,但战争年代,人心多变呀。

“队长,县里来信了,叫咱们加紧行动,务必把叛徒刘家碧尽快除掉。同时肯定了咱们的地道战的想法,认为这种战法符合平原游击战的实际情况,要咱们多动脑筋想办法,尽快把游击队组建起来,依靠地道和敌人战斗。”王梅兴奋地说。

“是啊,是该想想办法,叛徒至今还逍遥法外,日伪军如此的猖獗。”队长心不在焉地说。心里还在想,除掉刘家碧,可是怎么才能把这个可耻的叛徒除去呢?

王梅望着面前这个优秀的男人,那双眼睛闪着智慧、坚毅的光芒,虽然经过一夜的休息,眼睛里却布满血丝。想着昨夜民兵们围着新缴获的机关枪,兴高彩烈的情景。讲述队长如何指挥若定、机智勇敢地伏击敌军;讲述战士王小虎托肠夺机枪,如何地英勇顽强,令人佩服;再有麦收一杆红缨枪如何神勇,听得一群年轻人个个热血沸腾,纷纷嚷着要报名参军打鬼子。现在这个领头人就在自己面前,明眸不由异彩连闪,唉,几年不见,谁知人家会不会变心?

长景忽然感到身边热了起来,这才发现,王梅的脸象个红布一样,那双眼睛泛着水样的柔情,两腮象初开的桃花一艳丽,丰满的双胸急剧地起伏着,象里面有一只小鹿在奔跑。

“走散的同志还没有消息?赶紧派人去找呀,多派些人,一定要找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长景心乱了,说话有点语无论次。

长景心里也很爱王梅姑娘,说起来两人是一个村的,从小就认识,王梅虽然说生长在地主家庭,但并没有一般地主小姐的那种坏脾气,反而特别喜欢和这个长工的儿子在一起。玩泥巴,过家家,从小两人就十分合得来。长大了,长景参加了革命,在高蠡暴动时,和同志们一起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后来起义失败,在敌人的疯狂屠杀下,于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离开了家乡,投奔南方的红军去了。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又被派回来和孟庆山司令一起组织民军,收编地方武装,组织抗日。在全国抗战的大形势下,王梅也冲破家庭的阻力,勇敢地参加了抗日。两个昔日的小情人在火热的战斗中再次走到了一起。

两个人相互望着,心与心撞击着,产生了绚丽的火花,荡起阵阵甜蜜的涟漪,一刹那分不清哪是你,哪是我,那是两颗爱的心走到了一起……

“队长,队长,伤员有消息了。”麦收风风火火地闯进门,一眼看见在一起的两个人,不由一愣。

“快说,伤员怎么样了?”队长不由紧紧抓住麦收的袖子,急切问道。

“牺牲了……”麦收耷拉着脑袋,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两名同志抬着伤员迷了路,被一个老乡救了,藏在家里的地道里,由于汉奸告密……”

“唉,来啦,来啦。”老人故意慢腾腾地打开门。

刘家碧领着人一进门,就用手枪指着老大爷骂:“老东西,大白天插门子干什么?是不是窝藏着八路军的伤员?”

那位说了,刘家碧不是让长景给打伤了吗?怎么这么快就没事了,其实这小子当时只是被吓晕过去了,子弹只是贴着身子飞过去,只划破一层肉皮。这小子被手下救醒之后一想,如果这样回去,被鬼子知道了,那还有个好,最好的办法是抓住个八路,那样鬼子问起来也有得说。实在不行,就杀几个老百姓,冒充八路。因此他带着人在这一带转来转去,想找八路军的伤员,正转着呢,周大炮的儿子周小三来报告:“队长,我看见八路的伤员啦。”刘家碧一听喜从天降:“前头带路,抓住了八路,皇军重重有赏!”所以刘家碧带着人就直接找上门来了。

“老总,什么八路军的伤员,您可别瞎说,这可是要杀头的。”

“别装蒜了,有人看见你领着两个人抬着担架进村了,快说藏哪了?不说,老子毙了你!”刘家碧凶神恶煞地说道。

“没有哇,老总,你们可不能冤枉人呀!”

“老东西,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搜出来我剥了你的皮,给我搜!”刘家碧用手枪一摆,一群伪军立即冲进了屋去。这群二鬼子就在屋里折腾开了,锅也给砸了,被子也扯了,桌子也掀了,米缸也打了。

“报告,没有!”

“肯定在,再给我仔细搜!”

搜来搜去,就搜到了水缸旁边。伪军刚一推水缸,叭叭,从里面射出飞出两颗子弹。扑通!扑通!两个伪军立时丧命。刘家碧等人立即趴下,打枪的打枪,扔手榴弹的扔手榴弹,末了,洞里没动静了。刘家碧派一个伪军去查看,这个伪军哆哆嗦嗦地走过去,对着洞口喊:“里面的八路军听着,你们被包围了,快出来投降吧。”喊了半天没动静,后来下到里面一看,四名战士已经被炸死了。

刘家碧仍不肯罢休,为了达到震摄的效果,他决定杀一儆百。于是把年过五旬的老人捆起来,吊到树上,把村民们挨家挨户地逼到操场上,大声喧布:“这名罪犯,窝藏八路军伤员,被皇军发现,当众处以极刑。以后谁要是再给八路军作事,同样下场,对于向皇军举报者,皇军重重要赏。”接着逼问:“说,还有谁是区、村抗日干部,藏在哪,说了可以饶你不死。”老人轻蔑地望着他:“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刘家碧气极败坏,两眼冒出兽性的凶光,他命令一个伪军将老人剥光上衣,捆绑着吊在大槐树上,从伪军手里拿过一支步枪,慢慢腾腾地上好刺刀,举着在老人的全身比划着。

在场的群众远远地望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尤其是老人的老伴,更是火烹油煎一样。猛然,刘家碧照着老人胸口就是一刺刀,抽出刺刀,鲜血喷出来,顺着老人的腿流到地上,老人疼得咬碎钢牙,呼吸急促。刘家碧狞笑着说:“说不说,不说,老子今天就宰了你!”面对着死忙,老人并没被敌人的凶焰吓倒,英勇不屈,大义凛然地回答:“不知道!”刘家碧用刺刀猛刺他的肚子,鲜血迸流,到最后,肠子都流出来了,耷拉到了地上,老人呼吸困难,感觉到生命仿佛在不受控制地往外跑,渐渐昏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