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浮躁:淡定宁静的悠然生活智慧
15858300000008

第8章 修炼好心灵,告别浮躁(4)

自卑让人在矛盾中变得极度浮躁

生活中,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这些“不能”引发的挫败感若不能及时地得到恰当的处理,就会让人心生自卑,因此,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自卑感。自卑感并不可怕,但是当它成长到足够强大,足以与自尊匹敌,相互碰撞、冲突,就会让我们成为一个自卑的人,让我们变得异常浮躁,让我们被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诸多负面情绪困扰,从而内心煎熬,生活辛苦。

一般来说,自卑的人非常敏感,外界一点点风吹草动就足以在其内心掀起波澜,让人感到焦躁、痛苦。

林月从小就特别胖,而她的一张脸使她看起来比实际还胖。她经常为自己的肥胖而苦恼,有时候还会因为别人额外的关注而大发脾气。林月总是穿着宽大、款式古板的衣服一个人待在角落,她不希望有人注意到自己。如果有人多看她几眼,她就会觉得他人是在嘲笑自己,然后就会非常焦躁、忧郁。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那么胖,觉得全世界都瞧不起自己,内心无比煎熬。

长大之后,林月嫁给一个比她大好几岁的男人。丈夫一家人对她都很好,每个人都很热情,非常快乐。林月尽最大的努力要像他们一样,可是她做不到。为了使林月能开心,大家都尽量不触碰她的自卑心理,不提身材、胖瘦之类的话题。谁知这样反而使她更加退缩,她变得紧张不安,躲避所有的朋友,情形坏到她甚至怕听到门铃响。林月知道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又怕她的丈夫会发现这一点,所以每次他们出现在公共场合的时候,她都假装很开心。但只要别人一个打量的眼神就会让她原形毕露,马上变得抑郁气闷。

林月讨厌这样的自己,讨厌这种片刻不得安宁的生活,渴望宁静、平和,却不知如何才能实现。

显然,林月的生活之所以这样痛苦,内心之所以如此躁乱,其根源在于自卑心理。如果她没有因为肥胖而变得自卑,那么她就不会将他人投向她的眼神视为歧视、嘲笑,也不会一见到陌生人就紧张不安。如果她能够摆脱自卑,那么内心不会如此浮躁,生活也会悠然得多。

当然,自卑让人变得浮躁,还有更明显的体现,比如,自卑的人往往很容易放弃,做事没有恒心,见异思迁。而这也注定了他们将会遭遇更多的挫败,在自卑中陷得更深,也活得更累。

陈康是公司的老员工,已经在公司工作了7年。按理说,这样的资历早应该是中层管理人士了,但是他还只是一名基层职员。看着身边的同事一批一批地升上去,陈康也着急上火,久盼晋升而不得,内心渐渐地滋生出了抱怨、不忿。他想跳槽,却又担心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他想好好表现一下自己,让上司对自己刮目相看,却不敢主动承接任务,怕自己会搞砸……就这样,只要想到公司、事业上那些事儿,内心就难有片刻安宁。

好在他运气不错,联系到一个大客户,对方还有长期合作意向。欣喜之余,陈康当天就向上司汇报了,心想,如果能够与那位客户签下合同,就肯定能晋升了。

第二天,陈康又去拜访了那位客户,三句话不离签合同的事儿,这让对方非常反感,客户很快以有事为由将他打发走。陈康也察觉到了对方拒绝的态度,心里沮丧极了,想着:“是啊,我怎么可能有那么好的运气,能遇见大客户?人家不过是耍着我玩而已……”

就这样,陈康再也没勇气去拜访那位客户。几天后,上司询问,他才耷拉着头,支支吾吾地说:“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那位客户忽然就没有了合作意向。经理,对不起,是我错估了形式。”

经理也很沮丧,但一想到这样大的一个客户就这样没了,心有不甘。于是他问陈康要来客户的联系资料,自己去联系。

通过和客户联系、交流,经理才知道,客户只是对陈康的急切态度有些不满,但还是很有合作意向的。最后,经理成功地和这位客户签订了长期合作合同。

陈康是自卑的,他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敢承接任务;好不容易机会来了,却不能淡定地处理,一开始急功近利,后来又轻易放弃,这种种都是浮躁的表现,是自卑催生的浮躁,而正是这些导致了陈康生活得如此不如意。

由此可见,一个自卑的人,必然是浮躁的,难享安宁,难以悠然地生活;而要想告别浮躁,就一定要超越自卑!

告诉自己“我可以”,不再轻易放弃

一个自卑的人,遇事总是认为“我不行”、“这事我干不了”、“这个工作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这样一来,往往只需要一点点挫折或诱惑,就会放弃既定目标,活得奔波、忙碌,很累,却一事无成。

其实,我们应该给自己一点自信,应该告诉自己“我可以”,这样才能摆脱自卑带来的浮躁,才能专注于事务,淡定地走人生的路。生活也能多一些“如意”和悠然,少一些“不如意”和沉重。

美国著名动作影星史泰龙高中辍学后,一直梦想着当一名演员。可他显然不是天生的演员,很多条件都不具备,单看长相就很难让人有信心,况且他又没受过专业的培训,更谈不上天赋。然而,一定要成功的信念支撑着史泰龙走上了他的演艺之路,他认为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成功。

于是,他来到好莱坞,找导演,找明星,找制片人……凡是可以让他当上演员的人都被他找遍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看好他。每一次他都十分诚恳地说:“请给我一次机会,我要当演员,我一定能成功!”可是史泰龙诚恳的态度换回的只是冷漠的目光和嘲讽的讥笑。

不过,这并没有使他气馁。他想自己的失败一定有自己的原因,于是他在一次又一次地自我反省、自我检讨中进步着。后来,身无分文的史泰龙只好到好莱坞做一些笨重的体力活来维持生计,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他遭受了千百次的拒绝。

他也曾伤心、彷徨,却没有放弃,因为他不服气,他坚信自己可以做演员。于是他开始写剧本,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剧本给自己换回一次当演员的机会。一年后,史泰龙拿着写好的剧本拜访了众多导演,结果几乎没有人赏识。即使有一两个感兴趣的,一听说他要当男主角,也都纷纷摇头回绝。

一般情况下,多数人遭受这样多的拒绝也该死心了。可是史泰龙却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他不灰心、不沮丧,反而更加频繁地给自己鼓劲儿:“我能行,我一定会成功!”果真苍天不负有心人。一天,一个拒绝了他20多次的导演对他说:“我实在不知道你是否能演好,可是你执著的精神让我感动,所以,我打算给你一次机会。不过,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剧,先拍一集,由你来担任男主角,效果好,我们就继续,否则,就请你从此断绝当演员的念头吧!”

为了这一刻,史泰龙已经准备了整整三年的时间,他告诉自己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然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拍摄中。结果,出乎除他本人以外所有人的意料,他成功了!这部电视剧第一集就创下了当时全美的最高收视纪录。至此以后,史泰龙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明星。

如果史泰龙没有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能行”,恐怕在那么多挫败和讽刺的打击之下早就自卑了,而自卑的他则很有可能放弃梦想,变得彷徨,失去人生的方向。或许多年后他仍然在不同行业中辗转,饱尝生活的艰辛,而不会淡定地自省,更不能从容地去准备、去争取机会,自然也就不会有后来“春风得意”的人生。

生活中,我们要学学史泰龙的这种智慧:当遭遇挫折,告诉自己“我能行”,这样我们心中就会少一些仓皇失措,多一分淡定自若;少一点沮丧,多一分坚定;生活也少一些沉重,多一分悠然。

相信我们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让自己开开心心地生活呢?”同样,我们也可以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不过要换一种说法,“自卑是一天,自信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自信地过好每一天呢?”

漫漫人生路,我们必须带着自信前行。在困难和逆境面前更是如此,告诉自己“我可以”,对自己说一声“加油”,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避免我们走进自卑的阴影,避免因为自卑而浮躁。这何尝不是一种悠然生活的艺术呢?

把自卑扔到天外

自卑是人生最为沉重的包袱之一,只有将其甩掉,把它扔到天外,才能逐渐建立自信,驱逐由自卑带来的浮躁,获得悠然的生活。

美国国会参议员爱尔默·托马斯就是一个深谙甩掉自卑、建立自信的智慧的人。

曾任美国国会参议员的爱尔默·托马斯在15岁的时候总是被忧虑恐惧和一些自我意识所困扰。

与周围的同龄人相比,他不但长得太高了,而且瘦得像竹竿。他从来不参加棒球比赛或赛跑等活动,同学们总是取笑他,封他一个“马脸”的外号,他非常自卑。

托马斯自我意识极强,有了自卑的心理之后,他不喜欢见任何人,再加上本来他们家就住在农庄,离公路比较远,也碰不到几个人,所以平常只与自己的家人打交道。

长时间的自我封闭,他更加自卑了。

托马斯在回忆那段生活的时候说:“假如我任凭烦恼与恐惧占据我的心灵,心浮气躁的话,那我恐怕一辈子都无法翻身了。一天24小时,我除了随时为自己的身材自怜外,不可能再去想别的任何事,我的尴尬与惧怕实在难以用文字形容。那段时间,浮躁把我绊住了。还好母亲了解我的感受,她对我说:‘孩子,你得去接受教育,你的身体既然已经这样了,自卑也没有用。你应该靠智慧把自卑扔到天外。’”

听了母亲的话,他去学校读书了。紧接着发生的几件事帮助他克服了自卑,让他有了勇气、希望与自信,从而使他的人生得以改变:

第一件事:入学后八周,托马斯通过了一项考试,取得了一份三级证书,这张证书说明他具备到乡下公立学校授课的资格。尽管该证书的有效期只有半年,但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份除了母亲以外别人对他也有信心的证明。

第二件事:一个乡下的学校以月薪40美元的工资聘请他去那里教书,这再一次证明了别人对他的信心。有了别人的肯定,他也开始相信自己了。

第三件事:第一张支票一到手,他就到服装店买了一套合身的衣服。有了合适的衣服穿在身上,他看上去精神多了,这也增强了他的自信。

第四件事:在一年一度的集会上,母亲敦促他去参加集会上的演讲比赛。这对当时的他而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甚至没有独自跟人说话的勇气,更何况是面对那么多人。可是母亲坚持要他报名,于是他开始为这次演讲精心做准备。为了把演说内容记熟,他对着树木与牛群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结果出乎他本人的预料,他得了第二名,并且还赢得了一年的师范学院奖学金。这次成功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是他战胜自卑的最大胜利。

托马斯在回忆自己的人生历程时,曾不止一次说道:“这四件事改变了我的一生。”

在这里,我们也不妨用上一个假设。假如托马斯没有甩掉自卑之心,一直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下,他的人生会是什么样子呢?他依然会生活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依然会恐惧、会焦虑。生活依然像以前一样沉重,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卑情绪的加深,会更浮躁,生活也会更累。但是应该庆幸的是,这并不是托马斯的结局。

其实,自卑同自信一样,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感觉。不要以为别人会看不起你,会轻视你,不要因此而恐惧、浮躁。其实没有人看不起你,只有你看不起自己。既然你有一千个理由自卑,那就应该有一万个理由自信!只有这样,丑小鸭才能变成白天鹅。把自卑扔到天外吧,别让它成为你人生路上沉重的包袱。

甩掉自卑、带上自信,你就能迎来成功与快乐,自由轻松地飞翔。

不要让嫉妒来摧毁你

莎士比亚说过:“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是的,善妒的人是可怕的,他们无法容忍别人的优秀,也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幸福。他们的生活不是忙着攀比,就是急着破坏、报复、踩压,不得片刻清闲。他们的内心要么害怕被人比下去,时刻担忧;要么为自己鸣不平,充满了抱怨、愤怒;要么猜疑、算计,即使冒险也要把对方打倒。试问,这样的生活如何会悠然,内心又如何能够淡定、宁静?

因此,尽管“竞争心理”是人所固有的本性,但我们一定不能任其壮大成“嫉妒”,要控制好它,否则生活就会变得浮躁、忙累,内心也会难有安宁。

做一个豁达而非善妒的人,我们的内心会更淡定宁静,生活会更悠然。否则,只会在嫉妒中挣扎,在浮躁的深渊里痛苦煎熬。

嫉妒让人在浮躁中走向痛苦

嫉妒是一种不良心理,会让人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地位、名誉、财产等方面不如别人的时候,产生羞愧、自责、怨恨等一系列情绪波动,让心变得浮躁,不淡定也不宁静,更不快乐。因而,如果想要悠然地生活,我们需要远离嫉妒。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说过:“在嫉妒心重的人看来,没有比他人的不幸更能令他快乐的,亦没有比他人的幸福更能令他不安的。”换言之,善妒的人,心境总是以别人的幸福为转移,当别人不幸的时候,他就很开心;当别人幸福的时候,他就煎熬、纠结。试问这样怎么能拥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改于色”的淡定呢?

通常来说,嫉妒的心理表现是憎恶、忿忿不平、郁郁寡欢。这些不良的情绪经常困扰一个人,会让人心生浮躁,无法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为了超过对方,甚至激进、轻率地冒险,最后,或者击败了他人,在短暂的高兴和满足后背负上良心的谴责,然后又陷入新一轮与更优秀的人一比高下的忙碌算计中;又或者败给对方,更加不忿、仇视对方,冲动地做出更加激进、冒险的事来。显然,无论结果是前者还是后者,都算不上好结果,会让我们更浮躁,背负更多的包袱,活得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