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祝您健康:老年人常见病的检查与防治
15548400000008

第8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组织的慢性疾病引起的心脏病变,表现为肺动脉高压、左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右心衰竭。

其中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为主要病因。

【主要症状】

本病发病缓慢,首先是原有的胸、肺疾病的表现,逐渐出现肺、心功能衰竭的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心慌、气短,劳动耐心下降,下肢可有轻度浮肿,下午明显,次晨消失。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随着病情发展,或者由于支气管感染,导致肺、心功能的进一步减退,以致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加重,呼吸节律变得浅而快,口唇、指甲青紫,精神神经方面可表现为发困、嗜睡,也可表现为失眠、烦躁等。

同时还有紫绀进一步加重,心慌、胸闷,不能平卧休息,上腹胀痛、食欲低下、恶心、呕吐,尿少,下肢浮肿。

3.并发症:肺性脑病、心律失常、休克、上消化道出血等。

【检查项目】

1.胸部x线检查,除显示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还有肺动脉高压征。

2.心电图:主要为右心室肥大的改变。

3.超声心动:通过测定右心室流出道内径、右室壁厚度,协助诊断肺心病。

4.心电向量图。

5.血气分析:诊断和评价呼吸衰竭程度。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降低,或伴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上升,是呼吸衰竭诊断的指标。

6.血常规:红细胞数目(RBc正常值3.5~5.5×1012/L)和血红蛋白(Hb正常值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可升高,血黏度增加,合并感染时,白细胞计数(WBC>;4.0~10.0×109/L).中性粒细胞(GRH)升高。

【治疗原则】

1.抗感染治疗:肺心病的急性加重往往由于上呼吸道的感染所致选择敏感抗生素,注意剂量个体化,尽量避免其他重要脏器的损害。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变换体位,帮助拍背,无力咳嗽者或意识不清者可吸痰,加用止咳、祛痰、平喘药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

3.氧疗:采用低流量吸氧,还可以缓解肺小动脉的痉挛,减轻肺动脉高压。

4.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力。此类药物有“酸妥拉明”、“硝苯吡啶(心痛定)”、“硫甲丙脯酸”等及中药“复方丹参”、“川芎嗪”等。

5.控制心力衰竭:

(1)利尿:可以消肿、减轻心脏负担,选择作用较缓和的药物,不可过快过猛,尤其对于老年人,更应慎重。以免引起血液浓缩,痰液粘稠,此类药物有“双克”、“安体舒通”。

(2)强心:肺心病人由于对洋地黄类强心剂耐受性差,易发生中毒,出现心律失常,且疗效差,所以应慎用,应在医生指导下用,以便随时监测心脏情况,不宜私自在家用药。

6.控制心律失常:对于一些房性心律失常者可以随病情的好转而消失。室性心律失常,可药物治疗者,在医生指导和监测下进行,药物不能控制者,可用电击治疗。

【家庭护理及预防】

1.积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能引发慢性肺心病的疾病,停止吸烟,促使受损的支气管上皮细胞和免疫功能的恢复,是防治肺心病的重要环节。

2.注意随气温变换随时加减衣物,预防感冒。

在冬季多发季节更应防寒。

3.在饮食上注意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豆浆、小米粥、米饭、面条、淡水鱼、鲜瘦肉等。烹调时注意味要清淡,绝对不能太咸。

4.避免过度疲劳和重的体力活动。

5.远离一切烟雾刺激,避免或防止粉尘、煤烟、石油液化气和炒菜的油烟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