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冰凝血热
15367100000008

第8章 武陵山上融坚冰抗冰保电真本色(1)——酉阳供电公司抗冰抢险保供电先进事迹

也许,2008年1月中旬的那场历史上罕见的,持续时间最长的暴雪凝冻天气正从人们的记忆中慢慢褪去,但雪灾带给我们电力人的却是难以忘怀的伤痛。

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的干部员工风餐露宿,顶风冒雪,在铺满冰凌的崇山峻岭中穿行。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的干部员工与“冰魔”顽强地进行殊死搏斗。

渴了就抓一把雪放进嘴里,饿了就啃一包方便面,摔倒了再爬起来,手划破了用胶布缠一下,嘴唇吹裂了用舌头舔一舔……

50年不遇的暴雪凝冻灾害,县境内大量的配电线路倒杆、断线,电网电力设施损失惨重,主干供电网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全县39个乡镇供电中断,县城曾一度被外界称为“孤岛”。

迅速决断,主动出击!

灾情发生后,酉阳供电公司广大党员干部员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电力公司的正确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感,万众一心、全力以赴,众志成城,大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电力铁军精神,在长达半个月的电网保卫战中,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城乡居民万家灯火通明,在酉州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凯歌。

冰魔肆虐酉州大地供电事故频发

自1月12日以来,酉阳境内遭受了1947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一次持续时间最长、强度最大的特强降温和暴雪冰凌天气。期间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5摄氏度,平均积雪40厘米,高山地区积雪达50多厘米。

1月14日,县气象局发布了特强降温天气消息,霜冻蓝色预警、暴雪蓝色预警信号和道路结冰蓝色预警信号。19日,首次发布了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

恶劣的天气,让野外的供电线路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穿越高山大盖的输电线路已远远超过最大的设计覆冰值。多条10千伏线路断线,35千伏线路多处接地,110千伏线路告急……全县大面积停电,其中县城就停电7次,时间最长的一次竟达16小时。

1月18日22:00左右,阳城板线35千伏线路跳闸,高压线断线,造成全县大面积缺电。

19日23:22,龙潭110千伏变电站出线终端杆跳线烧断,造成全县78万人民群众缺电。

20日21:20,110千伏大(河口)酉(阳)线、县城河西、酉西片区电力的主动脉受雪灾影响,位于小坝矿山的22号杆塔导线突然短路,一声如雷巨响,矿山上空腾出一团火球,整个酉西和县城河西地区,顿时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20日22:47,35千伏主供电线路阳城北线位于板溪安家盖14号高压线烧断,造成全县78万人民群众缺电。

25日7:40,35千伏大(溪)兴(隆)线33—40号杆,覆冰包裹,导线无法承受,位于武陵高山之颠的39号耐张杆首先坍塌,接着40、38、37……33号杆如多米诺骨牌效应般,接二连三倒下,兴隆、木叶两乡供电中断。

26日18:40,龙(潭)四(级站)线74号杆跳线烧断,造成全县78万人民群众缺电。

26日18:40,四(级站)三(级站)线马槽口处导线烧断,冰冻灾害造成全县78万人民群众缺电。

……

电力人面临严峻考验

暴雪肆虐的日子,酉阳供电公司客服中心、调度所的电话频频响起,公司领导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主管部门在询问,县委县政府在关注,78万酉阳人民群众在关注……瞬间,所有的责备、期盼、希望和责任都降临在酉阳供电公司和全体员工身上。

公司党委一班人快速反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在市电力公司党组和当地党委政府领导及业务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不畏艰难困苦,召开紧急会议,全面部署抗冰救灾工作,团结和带领全体员工,群策群力,力战冰魔,用鲜血和汗水忠实地履行着国家电网公司神圣的社会责任。

为确保抢险工作的有序开展,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各相关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抗击冰灾的专项工作领导机构。同时,领导机构下设物资组、宣传组、运输组、抢险组、后勤保障组,小组各司其责,在酉阳县境内迅速展开抗击冰灾保供电的抢险工作。

全体电力人在保证人员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不惜一切代价,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供电。

“雪战”安家盖

1月18日22:00左右,酉阳县城突然停电,几次试送均未成功。“阳城板线35千伏线路出故障。”据各方面情况汇总判定确认,故障点在该线路所经过的最高点,海拔1200多米的安家寨后山附近。

零下5摄氏度的寒冬夜晚,立即抢修难度非常大,但面对整个县城整晚无电照明取暖的险情,又刻不容缓!

“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公司领导果断决策。“各部门紧密配合,抢修队伍马上查清故障原因,天明开始施工,以最短的时间恢复供电。”

抢修人员深夜冒着风雪赶赴现场。由于地处高山,抢修车无法到达,他们在漆黑的冰凌小路上步行两个多小时才爬上山顶。一条被覆冰压断的高压线掉在地上,危及着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样的故障,要在漆黑的夜里排除,是根本无法进行施工作业的,现场抢修人员立即向公司报告情况,公司领导深夜组织制定抢险方案。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抢修组的人员驱车赶赴板溪。各种工具和所有材料就靠抢修人员肩扛手提,你一样我一件,个个身负重担,将抢修工具和材料扛在肩上,一步一滑地向故障点进发。

由于山路崎岖,加上厚厚的冰凌积雪,脚底打滑,走起路来非常艰难。“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急关头豁出去。”队员们相互鼓励着。

从早上6:00开始整整大半天,除冰、上杆、拉绳、紧线、对弧度、接点,一切都在风雪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头盔上结冰了,衣服变硬了,但大家咬紧牙关坚持施工,渴了喝口冰冷的矿泉水,没水了抓把雪塞进嘴里……

17:00,高压电线成功连接,试送电成功,电网终于恢复了正常运行。

此时的队员们肚子早饿得咕咕直叫,但看到电网运行正常,心里美滋滋的,眼中闪烁出喜悦的光芒。

夜上大坟堡

19日晚上8:00多,当安家盖故障抢修任务完成,队员们拖着疲惫的身子,艰难地回到家里。正当大家希望好好休息一下时,又被一阵阵电话铃声惊醒。

“迅速集合,10:30准时上车去抢修线路!”

35千伏龙(潭)四(级站)输电线路断线,得马上去抢修。接到电话,队员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龙潭110千伏变电站,爬上变电站前几百米处的大坟堡上。

尽管劳累了一整天,筋疲力尽,却没有一个队员闹情绪。他们心里很清楚:“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抢修现场,昏暗的手电筒发出的微弱光亮,校的校电线杆,搬材料的搬材料,有的“叮当叮当”清理报损材料,有的喊着“一、二”拉电线……井然有序。

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个不停。

昏暗的手电光照下,除了抢修人员忙碌穿梭的身影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安全帽上“国家电网”四个字,它们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鏖战马槽口

1月26日,当四(四级站)三(三级站)线马槽口段导线被烧断的事故发生后,供电公司生技部负责人和线路专责在向公司汇报后,立即带领抢修人员迅速赶到事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