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80年代后女孩
15355600000008

第8章 有点小资,有点BOBO(3)

这个“快乐的单身女孩”的感受,道出了中国当代都市社会的一种单身滋味:职业上的才能,经济上的独立,任性与享乐的欲望,再加上那么一点孤独。在交友与享乐这两点上,这个叙述强调了一种比较随意的、自由的西化方式:听音乐会、泡酒吧、出入高级餐馆、有多个异性朋友等等。在这里,所谓快乐,就是一种个性化和自由的感觉。不过,这个快乐的女孩,当她孤单无助的时候,还她在等待着那个理想的他来终结她的这种状态是有一个希望,那就是逃避自由带来的痛感,“希望有一双强有力的手臂紧紧抱住我”。读了这个故事——我们暂且假定其为真,上了年纪的人也许会为她叹息:“这个女孩,真是怪可怜的。”其实,这个女孩虽然快乐,但十分明显,她给人的感觉是一种飘泊的不定状态,就像一条小小的船儿在水面飘荡;富有诗意,但经不起风浪;她在等待着那个理想的他来终结她的这种状态。不过,她年轻、有钱、有才能,这是中国当代都市社会的发展对女性的一大贡献,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自由啊!想想那苏姐儿,那样一个精明果敢的女子,也被经济的、生活的、舆论的压力压迫得失去尊严,如果她在今日之北京或上海,是个白领,想必会是独身一族的中坚呢,所谓范柳原,那是个什么东西!

八哥评论:

80年代女孩们,一个人的世界有点孤独,既然女孩们要做、想做小资,那就得用心去体会小资们的孤独。别一味地被自由快乐冲昏了头脑。

6.做BOBO一族,读《WALLPAPER》

BOBO一族,是走在时尚前沿的一族,而80年代后女孩也时尚、潮流。在BOBO一族的身上可以看到新新女孩们的影子,有时她们是新新女孩,也是BOBO一族。

提高生活层次,懂得欣赏传统BOBO一族,他们对于引领时尚的书不可不读,号称全球生活典范的《WALLPAPER》就是其中经典之一。《WALLPAPER》是英国出的月刊,内容涵盖时尚、生活、潮流,时尚最棒的是排版与摄影处理风格。

《WALLPAPER》可以说是当代杂志的佼佼者,它的一举一动都是无数潮流追逐者的学习对象。对,就像要追看每一期才能与世界同步一样。干设计的、办杂志的、写稿的,都实在需要《WALLPAPER》的启发。

究竟谁有这样的远见,去创造《WALLPAPER》这本影响全球的生活杂志呢?他就是泰勒·布鲁尔(TylerBrule)。泰勒·布鲁尔出生于加拿大,儿时在5个城市就读了11所学校,伴随当设计师的母亲四处游历生活,期间看母亲设计,当中他开始学会了欣赏设计与建筑,当然还有旅行。他于1994年在阿富汗服兵役期间,因为受伤而进了医院,就在此时,他开始构思他的新类型杂志,一本关于设计、旅游和享受的潮流杂志,而一切都以生活为大前提。

随着替多家时装及室内家居杂志、报刊写稿的经历,两年后泰勒·布鲁尔向出版人提出他的全新意念:一本讲求摩登品味的杂志。1996年,《WALLPAPER》诞生了。

由最初的小众到现在的大众,《WALLPAPER》其实没有什么大变化,惊喜还是有,口味还是一样,变的可能是我们,是我们的个人喜好被《WALLPAPER》带走了。

一切由泰勒·布鲁尔的个人喜好开始,他的世界可以就是你我的理想世界,其力量带动英国的设计艺术,令全球的设计文化再次注视英国这一个永远都有新意的地方。

终于,CONRAN FOUNDATION COLLECTION选了这位国际潮流领航人泰勒·布鲁尔作为主角,给他30000英镑,自由发挥他的购物主义,买他喜爱的东西,并把他的精选展览出来。

展览会中泰勒的口味还是那么的出众、那么的温馨,而当中他也做足了功课,每一个产品都做足资料搜集的功夫。他选择的家具系列,简洁得令人温暖,价钱却颇大众化。

品牌永远不是主题

从他的精选来看,他的喜好会是一些高水准的产品,而从不是高级品牌主义者,所以大家应该明白,高素质的设计才能提升我们的生活层次,懂得欣赏传统的事物就是《WALLPAPER》教我们的品味,品牌永远不是主题。

《WALLPAPER》日前在欧美几乎是所有最前卫时尚人的生活准则,主要的内容包含建筑、室内装璜、高级厨房厨具、美食等等的介绍,视觉设计的极简主义几乎已经让大部分的欧美杂志跟从。

它是走在时尚的尖端、全世界的BOBO族每个月必读的刊物,所以几乎当今世界所有的名牌服饰、运动产品一定都会在这一本杂志上刊登广告。

《WALLPAPER》选择不同的题材,例如旅游、时尚、建筑、室内设计等,将其渗入我们的生活中。《WALLPAPER》会带大家往高处去,去山上一样的建筑,去高处生活,改变目前所处的高度,也改变我们的态度,当然在精彩的文字内容之余,也别忘了《WALLPAPER》拿手的版面编排及影像处理,当中的精密构图,常是很多潮流人们的重要参考原典。

没有框架的生活,就没有真正的生活享受,当电视上充斥着新闻广告时,别忘了世界其实是那么的大,《WALLPAPER》为你选取了各地值得注目的事物,介绍各都市的真实面,别企图以为他会带给你一本旅游手册,如果这样,倒建议你去买《LONELY PLANET》,以没有框架的方式生活,才是《WALLPAPER》真正想传达的生活态度。

八哥评论:

女孩们读《WALLPAPER》,了解不同的生活态度,对她们会有帮助,也是她们成为BOBO一族的前提。

7.BOBO族的时尚运动

新新女孩们,读了《WALLPAPER》后,你是否找到了真正的生活品味?想成为BOBO族一员,可又不知如何是好呢?那我们现在就从BOBO族时尚运动说起吧。

(1)时尚街舞,一起来HOP

要问此时健身房里最热的健身项目是什么?恐怕大多数人都会问答:街舞。作为健身圈新的流行单元的街舞正在浮出水面,热衷体验新奇感受的健身男女们渐渐从街舞中品出另类味道,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种蹦迪似的健身操的运动中来。街舞也许要成为健身俱乐部流行项目榜上的首位上榜节目,BOBO族们早已是迫不及待,蠢蠢欲动。

时尚街舞,大家一起来,街舞凭其轻松随意、个性自由和反叛精神而理所当然地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在过滤掉原有街头舞蹈的痞味和夸张之后,街舞名正言顺地登上了大雅之堂——健身房。

在中国各地的健身俱乐部里,街舞也大模大样地闯了进来,成为颇受瞩目的新卖点。大量的健身操教练兴致勃勃地跃身于街舞教练的行列,惟恐被这股潮流所遗弃。广大健身爱好者对街舞的狂热更出人意料,其反响的强烈程度几乎不亚于欧美。

进入健身房的街舞作为一种变化了的健身形式,自然肩负着促进身心健康的重任。原汁原味的街头舞蹈中,颓废的风格和情绪经常会被表现出来,如果也被搬进健身房,将与健身房里特有的生机活力难以兼容。

这样一个小问题摆在眼前,解决办法非常简单,即有取有舍:取精华、去颓废;多点儿帅气、少些病态;不求发泄哪种情绪,只要拥有健康就好!当然,愉悦的感觉和心境也是万万不能少的,因为健身街舞同时也是一种娱乐。如果谁见到哪个教练把街舞当成一节“严肃的课程”来教授的话,那就赶紧换一间教室,去寻找真正的健身街舞吧。

有人说,街舞流行是必然的,因为时代规范将被个性代替,口号会被节奏冲垮,BOBO族的崛起就可以说明。个性热潮不可阻挡地席卷了所有年轻人,而街舞则是应运而“热”。它以特有的轻松、随意和个性化的特点,很快成为年轻健身者的新宠。

“随意”是崇尚朝气的街舞给人的第一印象。在这里看不到紧身的健身衣,取而代之的是大家日常生活中随意穿着的休闲服饰。相对于一般的有氧健身操,街舞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自由的风格和步伐的迅速多变。没有条条框框约束,街舞让工作生活紧张的上班族们随心所欲地发挥,沉浸于毫无拘束的运动中。

练习中采用节奏感较强的说唱音乐让人听来也有几分随意性,最主要的是在那种氛围下,你的脚趾头也会发痒痒,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对于在压力中挣扎的都市人来说,轻松心情和强健身体同等重要,而街舞无疑解决了他们的双重需要。这是街舞很快能够形成时尚的重要原因。

(2)极限,我为卿狂

轻松的心情和健康的身体同样重要,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极限运动是BOBO族最积极参与的一项运动,他们在极限运动中挑战自己,证明自己。

BOBO族的成年仪式是独自征服一项挑战,可以是蹦极,也可以是攀岩。BOBO男女和你我一样,都是血肉之躯,他们一样会害怕,但是他们能够克服。

等到大功告成,可能没有人会对他们喝彩。他们不会沮丧,因为成功就是最大的喜悦。

极限运动(Extreme-sports)又被世界各国誉为“未来体育运动”。极限运动最初是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儿童的滑板小轮车等街头游戏,目前风靡欧美各国。随着成人的加入,运动项目大大地扩展,现在已有攀岩、高山滑翔、激流皮划艇、冲浪、蹦极跳、滑板(轮滑、小轮车)的U台跳跃赛和街区障碍赛等陆上和水上运动项目。

极限运动似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它可能是挑战身体极限的运动,比如命悬一线的徒手攀岩、无装备深潜;也可能是挑战机械的极限,比如时速超过300公里的直线竞速赛车;还可能指把一项疯狂的运动的技术发展到极限,比如让人眼花缭乱的花样自行车。总的说来,所有堪称极限的运动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疯狂。

对于普通人来说,真正的极限运动都是不容易参与的,因为它需要异常的执着、专门的技术和似乎不可理喻的胆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量。然而,现在的人们虽然过着安逸的日子,却又不太甘于平静乏味的生活,总希望找点“过把瘾就死”的冲动,给太过一般化的日子添上点冒险色彩。

极限运动的感觉正好迎合了人们这种心态,但真正的极限运动不是太过复杂、就是过于危险,人们不会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真的过完瘾就死。于是,又出现了一类“极限”运动,这种极限运动能带给人无比的刺激感受,但其实不但安全得和坐在家里看电视差不多,而且连一点汗都不用流。蹦极是典型的这类运动的先驱,非常刺激,也非常安全。类似的运动还有空中滑索、太空球、飞天蹦极、空中自行车、火箭蹦极、空中飞人、极限塔等。

从一方面来说,这种刺激而无害的东西既不是真正的极限,也不是真正的运动,充其量算是一种刺激好玩的娱乐节目罢了,冠以“极限”似乎有名无实。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人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鼓足勇气挑战一下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极限,倒也是一种挑战的方式。所以,把这种娱乐项目称作极限运动,也有一定道理。

姑且不去管它极限不极限,反正图个高兴刺激、增加一些肾上腺激素分泌,对于生活在劣质空气之下,因为常感到绝望而失去乐趣的现代城市人来说,总比边吃垃圾食品边靠肥皂剧消磨时光强得多了。

极限运动还有一个备受BOBO族喜爱的原因是:它可以减缓身心压力。

每天早晨起来,面对第一抹阳光,你可能想到的是办公室的人事纷争、营业业绩、老板莫名其妙的态度……一股焦躁感油然而生,久而久之,所有这些便成为你的一块心病,成为各种心理疾病的温床。如果你能适时让这些压力得以释放,便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自我。

阿月是个业务经理,每天人们只看到她身着职业装出门,潇潇洒洒地应对客户,从无任何抱怨。其实,她每日如坐针毡,毕竞商场如战场。好在她有她的减压方式,她和几个业务经理每天夜里11点,准时驱车去工人文化宫院内一个网球场。一到那儿,也不多话,2人或4人一组,只是一味挥拍,尽力奔跑,让身体痛快地流汗,不问胜负。半小时后,大家离场,去洗桑拿,然后各自畅快地回家。

曾云,丈夫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已经4年了,当初她为了支持丈夫,主动辞去单位的铁饭碗,干起了医药代表。现如今,年纪一天天大了,压力自然接踵而来,早该回来的丈夫已杳无音讯,可她坚信丈夫还会回来。闲暇时,她不跟同事一起玩,经常自己一个人上电视塔去。原来她每周都要去跳降落伞,只有从高空中跳下时,她才感到一种梦幻般的眩晕,那种自由落体般的失重感受令世间一切挫折都黯然失色。

叶子和阿科是人形保龄球的爱好者。这种运动是把人装在一个圆圆的壳子里,被同伴推出去,撞击另一些装人的瓶子。在头一次被推出去时,叶子在翻滚的壳子里,只觉得天眩地晕,胃里有一种翻江倒海般的难受。当她从壳子里出来时,面如死灰,嘴里吐着白沫,但是眼睛雪亮,有如获得新生一般。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烦恼,此时一股脑地忘了。

攀岩、蹦极、潜水、夜泳……这些极限运动都受到渴望排解压力、获得全新自我的BOBO族们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