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959

第959章 又是一年春天了

明信侯泰然回答说:

“当年王爷带着微臣、和夏宇国十余万将士出征幽独国。王后娘娘一介妇人,飞马赶到大军面前,冒着生命危险阻止王爷出征。如果不是这样,微臣之命都已经丧生火海,夏宇国不知结果如何?哪有今天的霸业?王后娘娘不负夏宇国,夏宇国却负了王后娘娘!如今王后娘娘亲自来传命,王爷不念王后之恩,还想如何?”

襄王不吭声,扭头就走了。

明信侯对我说道:“请王后娘娘稍等。容臣去劝解王爷。”

我说:“拜托侯爷了!”

明信侯吩咐引琴等招待我,自己返身去找襄王了。

我默默无声,等待了有半个时辰,明信侯赶过来,对我认罪说道:

“都是臣等之罪,带累娘娘。杞国邢国之事,遵照娘娘旨意照办就是。这是文书请娘娘带回,给陛下复命。还有修筑城墙之事,都是外界讹传,夏宇国绝无僭越之事,请王后娘娘替莫要信了外面的传言,替臣等在陛下面前明辨才是。”

我知道,明信侯已经说服了襄王。我接了文书,致谢说:“多谢侯爷,臣婢告辞了!”

我出了凤池阁。翻身上马!

我打马扬鞭,迅速离开了宫苑,向着京城方向的官道一路去了!

我不愿意回首,不愿意多想,不愿意再想象一下襄王的样子。在我这样疯狂飞奔的时候,我意识到我又一次受到了伤害。

陆风在后面,带着随从跟从我。但是我的马非常快,把他远远甩在后面了。耳边的风声,飘零的叶子,似乎在一层一层洗刷着我的羞辱。我感觉到被我甩在后面的那座宫殿,还会出现在我的心里,还会给我带来那份伤痛。

走出夏宇国,走到往京城去的那个岔路口的时候,我意外发现前面路边停留着一些人。走近一些,我看出来,是宫里的仪仗。再往前走些,我看到路边一张桌案。有个人坐在桌案边上,若无其事地喝茶。

那是昭明啊!

我翻身下马,来到桌案前面,给昭明行礼。

“陛下怎么会在这里?”我问他。

“等着王后回来。”昭明说道。

“陛下还有什么不放心吗?”

“有点后悔,不该让王后出来。”

真是一个知心的人啊!

我在他对面坐下。这个时候,我不由自主就想去当年我在凤凰城落难的时候,昭明给我的无私的怀抱!昭明是一个安全的人,只要他在我身边,我就感觉踏实安心。

“杞国和邢国的分封文书要回来了。还有城墙修筑的事情,明信侯说都是外面的谣言,请陛下不要相信。”

我说着,就把文书取出来,递给昭明。

昭明命人收起来,说道:“王后辛苦了。”

我说:“臣婢无所用。是明信侯之功。”

“已经出人意料了。朕以为:王后会无功而返。”昭明说道。

“是这样。明信侯最后还是说服了襄王。”我解释说。

昭明给我斟了一杯茶,笑了笑说:

“襄王如今睥睨群雄,带甲雄兵数十万,兵车甲胄无以从数。一挥手而天下诸侯恐惧,一召唤而无敢不追随跟从,一震怒而流血千里,伏尸百万。谁是他的对手?除了王后,他还在乎谁?”

襄王扩张的步伐我不是不知道。灭滑、蔚,兼蔡、柏,收觅衡,设南阳城,沟通南北。然后北吞幽独国,南并兀竺土。别说整个中原,加上南北的列强诸侯,都没有夏宇国的对手了。

我说道:“襄王如今的势力,天下为之侧目。就是臣婢,他也看不到眼里。”

昭明看我无精打采的样子,说道:

“真是不该让王后去了。他修筑城墙就让他修,他灭诸侯就让他灭。走吧,朕带你散散心。天平山上去吧。又是一年春天了!”

昭明挽着我的手,到天平山上去。天平山上又一年的绿意葱茏,可是我却几乎失去了昭明一次。

对于他逝去的那段日子,他潦草给我说了几句,剩下的就不说了。我怎么追问他也不告诉我。

“陛下很喜欢这里吗?”我问他。

“说不上。这里有一些回忆,所以会感觉有点留恋。”昭明望着起伏的绿意劲发的峰峦说道。他问我,“王后心里会在想什么?”

我说:

“臣婢心里会有一些感触:感觉到一种变化。什么都会变。人事会变,人的思想情感也会变。时间不一样了,人的感觉也会变。”

“爱是不会变的。”昭明对我说,“我一直爱着你!”

“臣婢就是靠陛下的爱活着。陛下不在的那些日子,臣婢觉得支撑不下来。真想追随陛下去了算了。”我有些伤感说。

“怎么说出这么伤感的话。王后没有我,还有襄王。他是我的对手,也是王后可以托付的人。如果我这次没有回来,你还是要跟着襄王才是。只有把你交给他,我才会放心。”昭明说道。

我摇摇头。

“襄王已经放弃了臣婢了。正是因为陛下这道遗诏,重新给了他希望。如今觉得手到擒来的事情突然破灭,他才会那么愤怒。说到底,还是陛下的不是。”

昭明笑道:

“说了半天,竟然说起朕的不是了。”

“就是这样!”我悻悻说道。

昭明叹了一口气,他坐在我身边,说道:

“王后知道不知道?就是这道把你托付给襄王的遗诏,救了我的命。”昭明说道。

我惊诧地看看他。不可思议地望着他。“怎么可能?”

昭明对我说:

“我的对手劫持了我。他想要的是王位。可是襄王扶持太子登基,他就得不到王位了。这时候他的第二步,就是攻击襄王,以襄王‘谋夺王后、挟持天子’的罪名,怂恿天下诸侯进行讨伐。天下就混乱了。可是我留下了这道遗诏,襄王辅政,迎娶王后,都变得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堵住了他所有的阴谋。在这个时候,他杀我,不杀我,都一样,所以我才能侥幸活了下来。”

我有点诧异,“陛下怎么会想起,早早留下那样的密诏,连臣婢都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