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907

第907章 风向随时都会变

礼仪官上前宣布说:

“按照朝廷文书,凡是纳贡称臣的诸侯,包括朝廷上任用的大臣亲贵,品阶在子爵以上的,每人获得一个推举的竹签,上面有名字,品阶,已经发放到各位手中。具有推荐资格的,共有一百九十四位。路远未到或者各种原因缺席的不算,今日到场的一百八十七位。现在就请这一百八十七位诸侯大人,各位侯爷,公伯上前投签。”

礼仪官宣布完,诸侯开始陆陆续续上来投签。昭晖公子和昆仑太子前面各有一个竹子编织的筐子,专门盛放竹签的。有专门的仪礼官进行梳理并当场记录。

这个时候最能够看出人心。深藏不露的,居心叵测的,表面谦恭、内心阴暗的,随缘就势、趋炎附势的,人世间的人心,真是奇妙无比的东西啊!

西乞封、南郭岳、神武侯,这些都是昭明的人,毫无疑问倾向于太子。闻讯赶回来的昊翼,也脚步匆匆,过来拜见我,将竹签投给了昆仑。他是注重声名的人,“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很明白,自然要感谢昭明当年的拜相之恩。

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人,将竹签投给了昭晖公子。

齐国、鲜虞国、祝其国、鲁国、随国,这些都是姻亲国,毫无疑问站在太子殿下这一边。但是我也不得不看到,王室一些旧臣,亲贵,过去的枝枝蔓蔓,将支持的力量给予了昭晖。

我有些茫然。抬头看了一眼前面。我看到神威侯,我的大兄走过来了。

凨国,我的母国,毫无疑问会支持昆仑。凨国初建国,又忙于边事,同盟国不多,主要在北方。但是大兄还是联络了一些,支持给昆仑。

大兄对我拜了一拜,慨然下去了。

这时候,我看见公孙茂满面春风,缓步走上前来。

这个人我几乎毫不怀疑,他会支持昭晖公子。他南方附属很多国邦,都是最近才纳贡称臣的。可是这也记录在朝廷文书上面。所以他拥有的推举的势力相当大。

公孙茂笑容满面,他今天穿着一身白衣,虽然骨骼清瘦,有点领不起衣衫。但是他高大挺拔的个头,还是让他的气质有些儒雅的味道。

有点出乎意料,公孙茂迈着步子,竟然向我这边走过来了。

难道我猜错了?他会一反常态推举昆仑?

我有点怀疑。公孙茂对我笑了笑,施了一个礼说道:“儿臣见过母后娘娘!多日不见,母后娘娘辛苦了!”

我这才想起公孙茂曾经认我为义母,昭明答应的事情。他是来见我这个义母的。我心存侥幸,希望能够争取他,对他笑了笑说道:“国君大人辛苦了!”

公孙茂说道:

“陛下遭遇不测,儿臣十分意外震惊,悲伤不已。母后娘娘节哀。当今推举新天子乃大事。本应顺应陛下心意,推举太子殿下。然而多事之秋,为了天下稳定之故,臣以为还是应该推举一个年纪沉稳,能够统帅天下诸侯的天子为好。所以,儿臣想拥戴昭晖公子,请母后娘娘能够理解。”

我听了公孙茂这话,真恨不得狠狠抽他两个巴掌。这个败类贱狗!明明知道昭晖是谋害陛下的凶手,还故意在我眼前装清白样子。既然要推举昭晖,直接推举就是!还要在我面前惺惺作态。

真是令人作呕!

可是这是众目睽睽、大庭广众之下,我不能因为人家不顺从我的心意就变脸。我强忍住内心的愤怒和恶心,堆着笑容说道:

“国君大人既然有主张,臣婢只能悉听尊便。不过有一句话臣婢不得不说:如果站错了队伍,可能会成落败之犬。国君大人如此明智,自然会三思而后行!”

公孙茂笑道:

“臣自然知道其中的利害。如果昭晖公子成为天子,那么母后娘娘不知道何以自处?臣的兀竺国虽然僻远,可是珍珠美璧,配得上母后娘娘。随时欢迎!”

我黯然看着他。他那双狡黠的眼睛里带着觊觎之色。公孙茂真是愚蠢至极而又自以为是!

我不得不说,公孙茂从外表看来是风流倜傥的,人也足够聪明。不过他那种聪明总是让我感到蹩脚。他是那种自以为是的小聪明!他觉得昭晖公子得了王权,他不仅能够得到好处,还能够想办法占到我的便宜。真是太荒谬可笑了!

这就是公孙茂和昭明、襄王的差别。

昭明、襄王都知道:要得到一个人,要先得到她的心。他们做事的原则,首先就是想办法俘获人心。公孙茂比他们直直差了一个档次,他觉得只要能得到人,就什么都得到了。

真是愚蠢之至!

看到我的黯然又冷漠的表情,公孙茂感到很满意。我心里的想法他一无所知,他一定妄自尊大,以为我很失望,很难过,因为他没有支持我的缘故。

为这种人怎么可能有一丝丝的难过和失望?人是有看不见的品类的,这种人渣根本就不在我的视野之内。

公孙茂得意洋洋,将手中的竹签投给了昭晖公子。

公孙茂就是一个标牌。他投掷的方向,就是南方兀竺国诸多会盟国的方向。一时之间,诸多诸侯王都上前来,将手里的竹签纷纷投给了昭晖公子。

昭晖公子面露得意之色。他此时的竹签明显多于昆仑了。礼仪官宣布:“昭晖公子,现在已经有六十九位诸侯的推举了!昆仑太子殿下,现在刚好是五十位诸侯的推举。”

到这个时候,下面的诸侯开始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我的心里也开始狂跳起来。广场中央也出现了一阵难得的安静,正常的喧嚣之中此时竟然出现了中断一般,暂时没有诸侯上来投竹签了。似乎是在考虑到底投哪边合适。

风向随时都会变。投中未来的登基者,好处就显而易见的,那是襄助天子登基的有功大臣。投错了,就容易成为佞臣,逆党,首先被新天子清除。所以下面的诸侯王犹豫不决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