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008

第8章 考试再过两关

另有一个教引女官走过来,把我带到另一个挨着的厢房,那上面的匾额上写着“妇功局”三个大字。

“妇功”之意,无非相夫教子,尊老爱幼之类的妇德。不过这些话都是对母亲那样的妇女而言。我们十一二岁的女孩子,自然是考察女工、才艺之类。

我走了进去,果然看见厢房里面放着琴瑟之类,针线之类,另有纺车织机之类,主考官说也可以乐舞一段。

乐舞从小母亲也训导的,但是当着这些人的面觉得不妥,就在琴台前坐下,随手抚弄一段琴操。

我生性喜欢弹琴。不需要名师教导,天然一段灵巧聚于指端,泠然妙然,能得曲中之趣。因为这个父亲大人夸赞我好几次,说我的琴艺可以和大兄的箫声媲美。

我轻轻坐下来,用手抚弄那琴弦,高山流水,沥沥淙淙,自然弹出了一段古意。一个主考官赞道:“这是最能体会琴音的,果然把山中之色味带到红尘之中了。”

我想说的是:在我们大周王朝的天下,乐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圣人说道:“礼以立异,乐以和同。”这礼、乐两个字,是圣天子最为重视的两件事。

国朝上至天子、王后、太子,下至诸侯王爷、世子、公子,到了年纪必然要学习礼乐。即使是我们这样的士族普通人家,乐也是到了年龄必学的。

我的父母、兄长各有一手琴技,嫂子的箜篌最能动人。所以不说我会一段琴技,这主考官们其实个个都是知乐懂乐的高手。

那个竭力称赞我琴艺的,不说我琴技高超,殊非凡俗,倒出口称赞说是“把山中色味带到红尘”,只此一句,便知她是识音的高手了。我忍不住钦敬地看她一眼。

这一关我也容易就过了。下面我被引到的地方,竹林摇曳,清幽非常,一般能够到达第三关的人已经不多,所以这里倒比前面两个厢房更加安静些。

而我能够驻足于此,心中不免三分得意两分激动。我抬眼前面望去,上面是第三关的牌子——妇德局。

“妇德”这东西,自小至大真是如雷贯耳的词汇。我对这两个字甚是无言。

参加庠序考试之前,已经先由乡里的啬夫、三老大人将本乡本里士族以上的女子的品德进行上报。

我们乡里的啬夫、三老大人都很敬重我的父亲大人,想必按照“孝子贤孙”的观念,他们不至于将我的妇德说得太坏。

况且这些啬夫三老大人也多少有点护着本乡本里的私心,都盼着自己乡里出一些英俊之才,自然在妇德上面大书特书,我这样一个娇惯成性丝毫谈不上妇德的女子,在他们面前呈现的汇报竹简上面,想必也是“正身正本,温柔敦厚”这样的良言嘉句。

我轻轻行礼,正代表着我的妇德甚好,当得起这样实至名归的评语。

“防风氏,莫离。”主考官叫道。

“是。”

“都读过什么书?”

“读一些风雅之诗,也读过琴操、艳歌之类。三坟五典略知一二,连山归藏也粗疏晓得。”

说起读书我自然有些自信。从我记事以来,我就不知道父亲大人什么时候离开过书简,就是大兄长也是整夜里秉烛而读。母亲谈吐也是清雅不俗的,她的风诗能说出三四百篇不在话下。耳濡目染我自然通晓许多。

但是对方似乎对这些书并没有兴趣,而是直接问我:“易书可曾读过?”

易书当然也是读过。乾坤离坎之类,两仪四象阴阳和合之术,我天生就不是很喜欢。所以读得隔三岔五,我真的没想到:他们竟然会用易书来考我。

我心里有些惊慌,不过还是佯作镇定说:“粗略知道一些,请大人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