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623

第623章 天下的祥瑞

如果是以前,我感觉对襄王的操控力还行,我的话还管用。现在,我是越来越没有底了。

派去的人过了几天回来了。过来给我复命说:“王爷的话,王后娘娘之命不敢不遵,已经宽恕了舟来国的国君大人,请娘娘放心!”

我这才松了一口气,派使臣去京城给叶犁玄霜送信。不管怎样,也算帮了紫叶夫人,维护了昭明的体面。

半个月之后,襄王回来了。我在凤池阁那里坐着迎接他。他现在外出太频繁了,不让我那么多礼,我基本上就不出昭华苑。

襄王过来抱了抱我,说道:“好长时间没有见到王后了吧。怎么感觉有一年了?”

我说道:“臣婢也是这样的感觉。感觉有一年没有见到王爷了!”

襄王说道:“怎么还是这种怏怏不乐的样子?不是按王后的意思办了吗?还对我不满意?”

我说道:“哪里的话?臣婢对王爷感激不尽呢!”

襄王说道:“感激就不用了。我要是不听王后的,回来没有好脸子给我瞧!怎么会觉得王后对我越来越冷呢?”

我说道:“哪里的话?是王爷的心先冷了吧。臣婢怎么会呢?”

襄王说道:“让我试试。”

他把我抱起来,往昭华殿里去。放到床帏里面,解开衣裳就要行事。我说道:“王爷刚回来,就不需要休息吗?”

襄王说道:“王后是不是不愿意?”

我的脸上确实没有笑容。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会这样情绪低沉。我问他:“王爷这次到南边去,又杀了几个国君大人?又积了多少怨气?”

襄王说道:

“我们不说这个好吗?一说这个话题,我们又要争吵!你不要管我那么多事!我这次已经给你面子了!为什么要给舟来国的国君大人求情?我怎么不知道你和他内眷有什么情分?”

我知道瞒不过他,就一五一十告诉他,“那个内眷,是紫叶夫人的妹妹!”

襄王冷笑道:“怪不得,用死威胁我!原来还是因为昭明!”

“王爷,臣婢是在为你积德好不好?王爷如今杀伐太重,那些人摄于王爷之威谁敢说什么?可是,‘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谁知道以后的事情?如果王爷哪一天走了背运呢?那些人就会出来反咬一口,栽赃陷害、恶毒攻谖,什么样的事情做不了?王爷,你听臣婢的话……”

我苦口婆心对他说。我发誓我这辈子没有这样用过心。

“莫离,你到底是为了我还是为了昭明?你的心被他彻底迷住了!你睡在我的身边,心里想的全都是他!说出来的话都一样。莫离,你忘不了他,是吗?我们夫妻这么多年你还是忘不了他,是吗?”襄王怀着愤怒说道。

“王爷,”我委屈极了,说道,“王爷这么想臣婢,你干脆废了臣婢好了!把臣婢当成什么人了?臣婢自从嫁给王爷,什么时候做过非分的事情、说过非分的话?臣婢跟昭明是有一段感情,那是以前的事了,可是臣婢从来没有越过轨!天地可鉴!”

襄王沉默了一会儿。他应该想到在他假死的那段日子里,我是宁愿一个人呆在昭华殿里,也不肯入宫的。他明显是冤枉了我。

“看你,说一句气话你就这样!算了!不说了!”襄王先服软了。他在外面不管多威风,回来以后还是我们之间的原则,他得让着我。

襄王为我擦擦眼泪,哄我说道:“王后,这么大的气性?玩笑话好不好?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来,感谢一下!”

他改换了模样,亲昵地过来搂住我,爱抚我。他越是这样子我越爱他;他越疼我我也越心疼他。

我们拥抱在一起,亲吻在一起,然后交融在一起。他的欲望像是一瞬间被点着了一样,炽烈得如同火焰。他抱着我的双手几乎一刻都舍不得离开。在这个时候,我感觉我们回到了从前,回到了我们甜蜜无间的美好时光。

那种感觉真的让我心醉。

这次争吵以后,我和襄王的关系在争吵中反而和好了一些。襄王这时候出去征战的时间也渐渐少了。天下正在朝向一个平稳安定的方向发展,会盟的诸侯也越来越多,敢于背叛和谋逆的诸侯大臣越来越少。在这样的局面下,襄王的日子似乎变得悠闲多了。

很多时间,襄王都可以坐在凤池阁里面,仰着脸看着我坐在那里绣花样,做衣裳了。我那一次剪碎他的衣裳让他很伤心,很不舒服。他说要亲眼看着,让我把剪碎的衣裳重新做出来。

正在这时,听见外面一阵热闹。几个宫里的宫人跟随着官吏进来给襄王回禀事情。

“回禀襄王:陈国、莽国、宋国、曹国、戴国几个国君派使臣过来呈献祥瑞!”官吏回禀说。

“好,让他们进来吧。”襄王吩咐道。

风调雨顺,物阜民丰,天下大治,上天才会降下祥瑞。所以听说有祥瑞到来,襄王自然很关心。他坐在殿阶上面,让我坐在他身边,等候几个国君的使臣到来。

那几个使臣面带喜色,欣欣然进来给襄王行礼。

“启禀襄王!陈国今岁出现嘉禾,一支禾杆上生出双个谷穗,金黄饱满,此乃吉兆祥瑞。陈国国君乃襄王所立,有此祥瑞特来报知!”

戴国使臣也来禀报说:“江淮之地出现灵茅!一茅发七脊,当地人称为‘灵茅’!此乃受命之兆,特来呈献。”

莽国使臣回禀说:“莽国国内捕获六角麒麟,六角麒麟是最大的祥瑞,如今出现在国中,这必是襄王的祥瑞,所以来禀报!”

曹国使臣回禀说:“徐国一位百姓从山林中走,看到一只金鸡,浑身金光闪闪,飞到山里去了!金鸡者,预示物阜民丰,天大的吉祥,所以来禀报!”

襄王听了,自然很高兴。

莽国信使奏道:

“今年夏宇国国运昌盛,凡是附属夏宇国的,国内吉兆、祥瑞一起聚来,岂不是上天在暗示襄王受命于天。襄王如今会盟天下五十余个诸侯,声威著于天下,即使是天子也不过如此。臣以为应当准备宏大典礼,汇集诸侯,共同祭祀天地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