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540

第540章 关雎之诗

这时候,刑狱司里的女御大人准备了一些饭食送上来。昭明端起一碗羹汤,递给我吃。

我才不吃呢。我听见他说:“莫离!吃点东西!”

他的声音不高,却把我吓了一跳!“莫离”是我的乳名啊!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叫我了!我下意识抬起眼睛看了看他,那种熟悉却不再的乱七八糟的感觉一起袭上心头。我的鼻子都酸了!眼睛里也开始出现那种亮亮的东西。

我连忙把碗接过来,埋着头吃了一个大概。我都不知道那碗里到底装的是些什么东西。

“明天继续背诵,直到背出来为止!”昭明说了一声,起身离开了。

第二天的明德堂,局面形势和昨天差不多。宫妃们两壁厢端坐着,甚至还是昨天那样的位置。唯一不同的是:渌姜夫人的位置这一回放在一边了,正中央改成昭明了!

昭明知道我不好对付,所以亲自坐镇来了!

有了昭明的坐镇,渌姜夫人的脸色可从容多了!还是昨天的模式,她当众咏读了“圣母之德”的文章。

“周室三母,大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太媤最贤,号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太媤嗣徽音,则百斯男。”

我又被逼着听了一遍。然后教引女御又重复讲道:

“自古女子之贤慧有德,没有超过太媤王后的!”

讲过一遍之后,教引女御问道:“襄王后,您有什么不懂,需要请教的地方吗?”

我说道:“臣婢愚钝,好多地方都听不懂呢!”

“哦,”教引女御的脸上露出一点学识渊博的样子,问道,“不知道襄王后有哪些地方不懂?”

我开口请教说:“为什么说‘自古女子之贤慧有德,没有超过太媤王后的!’”

这个问题对于教引女御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她开口说道:

“太媤天生姝丽,聪明淑贤,先王在渭水之滨遇到太媤,惊为天人,造船为桥梁,迎娶太媤王后。所以后世才会有关雎之诗。此万代景仰之佳话!”

她这话听起来有理,但是漏洞很多。

我开口问道:

“容颜者,先天而生,父母所赐!貌美者为贤良,貌丑者为不贤良吗?臣婢听说齐国先君娶钟无盐丑女为后,其为贤乎?其为不贤乎?”

教引女御正色说:

“太媤王后不仅美貌过人,而且仁爱而明理,生活俭朴,身上穿的衣裳都是洗过了再穿,穿过了再洗!非常懂得节俭!身为一国之后,节俭如此,不能称上贤慧吗?”

我说道:

“臣婢听说太媤王后非常节俭,住在深宫不穿绫罗,不用绸缎,缯布麻衣常洗常换。这个固然是贤慧!民间有女子,亲自捋麻做衣服,自知艰辛,缝制一件,长子穿过传给次子,次子穿过再传给三子。衣服袖子褴褛成四条,勉强缝补才舍得自己穿!若说节俭即是贤慧,那么太媤王后更贤惠,还是民间贫女更贤惠呢?”

教引女御有点着急了!她底气十足,用洪亮的声音说道:

“太媤王后为先王生下德才兼备的皇子,继承大统,难道不是为国建功吗?”

“太媤王后生下皇子继承大统,固然为国建功;然民间女子出嫁,哪一个不为夫君生下儿子继承祖业?哪一个没功?臣婢听说边境之上有一民间妇人,生了十个强健儿子!国家有难,送儿子上战场,五子战死又送五子,而最终孤老无靠、断绝子嗣!敢问教引女御大人!此民间妇人以自家十个儿子赴国难,她不贤慧吗?如果太媤王后为先王生下皇子,就是贤慧有德无人超迈,民间女子生十个儿子赴国难,就不是贤慧有德。这贤慧有德的标准,就是看女子嫁的什么人吗?嫁于国君就贤德,嫁于民间凡夫俗子就不贤德吗?”

我这一番狂妄大胆的话,说得教引女御脸都憋红了!也早把渌姜夫人激怒了!

渌姜夫人强压怒气,表面上还要做出温柔敦厚的样子。她上前一步,代替教导女御正色说道:

“太媤王后以身作则,化天下以妇道。所以先王才会宫妃众多,子孙昌盛,有一百多个男子继承宗室。太媤王后宽容如此,毫无嫉妒之心,难道这还称不上是万古贤德之母吗?”

渌姜夫人说这话,明着是冲我来的!我不能容人,我没有妇德啊!我假装听不出来,故作糊涂说道:

“上天之道,乾坤归位,阴阳和合。所以《周礼》才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天下男女之数,原本是相对的。先王一人得两千宫妃,则必然有民间两千男子不得妻室!太媤王后甘愿民间两千男子没有妻室,而让自己夫君一人独得两千女子!这就是宽容之德,爱民之德吗?”

“你放肆!你竟然敢当着陛下的面,如此诋毁太媤王后!”渌姜夫人再也忍不住怨气了,含羞忍怒,当众指责起我来了。

太媤王后是周室的圣母王后,一向作为妇德表率的。我这些叛逆的话足够给我定罪的。我承认太媤王后是个贤德的王后!但是要封她为古今最贤德的王后,无人能够超越,我就不服气了!我根本不相信这个世界有什么贤慧的品德是不能超越的。判断贤惠与否的标准也太不堪一击了!

我就不明白了:明明是个假话,明明站不住脚,为什么每个人都理所当然去听从,顺从,并且深信不疑呢!

昭明必然会想到我是这种态度,所以他才来坐镇。现在教引女御退后了,他的妇德妇容为表率的渌姜夫人也气急败坏了,他想必该出场了!

事实上,那些旁听的人都忍俊不禁,都碍着昭明的面,不敢表现出来罢了!她们此时都恭恭顺顺望着昭明。

“襄王后倒是勤学好问,”昭明开口了,先夸赞了我一句。

他要是真心夸赞我才邪门呢!我保证他后面没有一句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