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484

第484章 疏影依稀似襄王

当我流连在那条环形的小路,走到我和襄王初遇的那块花圃下面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忍不住思绪万分,吟咏说道:

“天有数兮命无常,疏影依稀似襄王。昭华苑里芙蓉落,犹带伊人齿颊香。

人杳杳兮云凄凉,魂梦归兮忆襄王。昭华苑里芙蓉色,犹借夜月半簌凉。”

我仰脸看着天,看着静静的扑簌簌坠落的木芙蓉花,神情呆呆的。

这期间,昭明过来看过我一次。

昭明这一次是一个人来的。载启聿明陪着他走到宫苑里,看见我一个人在花苑这边流荡。昭明就冲着我走过来了。

他还是一身白衣,飘飘洒洒的样子。在艳丽又零落的落花满径中,显得那么闪亮、显眼。

他迈步向我走过来的时候,我还没有反应过来。我的表情是木木的,我的眼神是呆呆的。

过去,我们之间隔着襄王一座高山。现在,那座高山一下子没有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显得多么空荡啊!

“莫离,不要这么悲哀!还是注意身体。”昭明对我说道。

“臣婢没事。”我说道。

“襄王,一世豪杰。谁也没有想到会突然出事。对于朕来说,失去的也很多。襄王对你来说是个天,对朕来说,是个重臣,是个支柱,也是朋友。朕心里和王后一样悲痛。不过,人不能胜天。顺天应人,才是道理。”昭明说道。

“谢陛下安慰。”我说道。

昭明没有多说话。他陪着我在花苑里面走了走,坐在凤池阁那里说了一会儿闲话。我的那些句子横七竖八在桌案上面放着,昭明拿起来看了看,叹了一声说道:

“太悲凉了。莫离,难道因为失去了一个人,还要再赔上一个吗?”

昭明中午在载启聿明陪同下用了一顿餐,餐后就告辞回去了。他的话很少,除了两句安慰话,多余的一个字都没有。

昭华苑的白天还勉强能够。斜风骤雨之后,满径满池子的红色花瓣,还能够给日子增添一点鲜艳的凄凉。到了晚上,色彩给人视觉上的错觉完全褪去,黑夜笼罩的时候,没有襄王的冷清和恐惧孤独,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以前襄王出征的时候,昭华殿里虽然没有他的身影,可是他的充满阳刚之气的灵魂似乎还留在这里。议论他的笑语,憧憬他的愁思,还有为他归来准备的美酒和衣裳,还会把昭华殿充斥得满满的。

因为,他还会如期回来啊!

可是,他现在不在了。

襄王在的时候整个宫殿都是活泛的,充满生机的。襄王不在了,整个宫苑里凉森森的阴气就开始浮上来了。

昭华殿里没日没夜明烛高照,再也没有熄烛的时候了。

风声,雨声,落叶声,还是夜的不知名的低吟声,刺棱棱从窗口经过的时候每次都让我胆战心惊。有几次还吹灭了床榻前面的蜡烛。

我不知道多少次念着襄王,哭晕在这个空荡荡的昭华殿里。

孤独、恐惧、鬼影、鬼愁,这,就是我以后的生活吗?

我一遍一遍回忆着我们的经历。结识襄王,被他爱,被他伤害,被他打骂,然后被他呵护!像爱护自己的心脏那样细致无微地呵护!我真的好疲倦!

我这时候会有一种渴望:我想跟他去了!襄王现在去哪里了?天上吗?还是在看不见的什么地方?我多么希望还能够和他在一起。人死后有灵魂吗?如果我也死了,能不能就和襄王重新在一起了?

那是一种甜蜜的琼浆,那是一种值得期盼的诱惑!我想追随襄王去了!

我不是要做贞节烈女!我对那些愚弄人的东西没有信念!我是想念襄王啊!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他!我想要躺在他的怀抱里!我想要去陪他!如果他泉下有灵的话,他会不会感到寂寞?孤单?会不会也这样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我?

我含着热泪,又一次哭昏了过去。

秋去冬来,天空开始飘飘洒洒,落起雪花来了。襄王的灵位已经归了太庙。半年时间已经过去了,整个夏宇宫没有了一点欢声笑语,到处一片沉寂。

载启聿明前些日子到京城里去了。他说有事要去拜见父王母后,还要去见一下昭明。我悲哀地对他说:“侯爷随意吧。”

载启聿明的做事真是让人敬慕。他兢兢业业,尽心尽力,一如襄王在时。他态度恭谨,细致周到,也真是襄王没白看待他,是国家的栋梁。

载启聿明回来后,直接到宫里来见我。我看到他的身影出现在昭华苑外面,慢慢向这边行走。

他好像也瘦些了。太辛苦了!

我在凤池阁那里坐着,目无表情,看着他。

“有一件事情需要给娘娘回禀。我前些日子已经到京城里,先回禀了伯父伯母大人,也回禀了陛下了!”载启聿明恭恭敬敬说道。

“看座吧。有什么事情?侯爷说吧。”我说。

“此事关系到娘娘!”他回禀说。

“侯爷只管说吧。”我说道,“要臣婢做什么?”

“是这样。娘娘可曾记得:去年襄王坠崖遇险,陛下曾经说他不为惠王和王后考虑。襄王触动了心事,所以当时经过考虑,给臣留下了一道旨意!”载启聿明说道。

襄王生前还留有旨意?我一下子激灵起来。已经去了半年的人了!忽然有他生前的消息,我不能不如获至宝一般。

“王爷的旨意?是什么旨意?”我问道。

载启聿明说道:

“襄王的意思是:如果哪天有了不测,就命臣把这道旨意呈递给陛下和伯父大人!我已经呈递过去了!如今呈给娘娘看!”

载启聿明说着,把襄王生前的一道诏令拿了出来给我。

我接过襄王的诏命,如同触摸到了襄王的手那样激动。

我急忙看了下去:

“寡人戎马倥偬,飘忽去来,生死灾祸旦夕会至。幼子卓仑未满一岁,圣德王后尚在年轻。幼子爱妻不忍抛舍,更不忍死后无所依傍,虽死不安。特留下此旨意!一旦寡人身有不测,将幼子卓仑与爱妻圣德王后,俱托付给昭明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