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381

第381章 孤竹国报丧

襄王问我,昭明给我的感觉。我对他说:

“昭明完全不一样。”我说,“臣婢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他就好像天边的云,只可以远远看着,但是却不能接近。他只要轻轻皱一下眉头臣婢就慌乱得不知所措,他冷淡不说话臣婢就感觉心里没底。更不用说违抗他了!臣婢如果真的和他在一起,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臣婢对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你们当初不是很好吗?要死要活的!”襄王问道。

“那时候臣婢眼里他就是臣婢的学谕大人啊!他就是那样简单温柔一个公子,似乎不染一点尘土,总是恬淡自如的样子。谁会知道他是这么复杂又说不清楚的一个人。”

“他复杂不复杂不重要。他太爱你了!他又不会算计你!他如果简单,在宫廷里连自己都保不住,更别说为天下之主了!”襄王说道。

“这个臣婢也知道。陛下一直对臣婢很好,很少大声对臣婢说话,臣婢都不知道为什么他要这样对臣婢。只是臣婢现在就是感觉,和陛下越来越陌生,越来越隔膜。他封了防风氏建国臣婢从心里感激他,可是这么大的事情他事先什么都没有透露给我们。更说不出来,他下一步要做什么?他做事的风格,往往到了结果你才知道他要做什么,真是让人惶惑不安,好像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襄王笑了笑。他很奇怪我说出这样的话。他跟我不一样,也许他更了解昭明。

“他下一步要加强王室的势力。防风氏没有二十年起不来。他要支持防风氏建国,还要想办法联络各方诸侯,增强王权,振兴王室。他每一步都走得很准确,我不能不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天子!”襄王说道。

我陷入了沉思。襄王说的话,我还是懵懂不知的。这里面的事情,也许对于我这样一个出身民间的女子来说有些距离太远。襄王出生在宫廷,这样的事情他见惯不惊,所以比我看得透彻多了。

襄王轻轻搂着我说:“闭上眼睛睡觉吧。这些事情和女子无关!不是王后应该考虑的事情!”

襄王这些日子也一直很忙碌。栢国的事情让他很操心。毕竟一个新君被立起来,朝堂上的文武大臣未必就信服,栢国的百姓未必就亲附,需要新君采取很多政策稳定国家。

襄王因为昭明训诫的话,对这个炽蹈的任命很是谨慎,一再吩咐炽蹈要谦虚谨慎,采纳贤臣的意见。炽蹈新君感激襄王的恩典,又是即位之初,所以各项政策都是步步小心。这个人果真很有才能,脑子里面的主意很多,他制定的几个国策都大得臣民之心,栢国的政务初步稳定下来。

处理完栢国的事务,襄王又忙着操练军队的事情。他命令召关张贴纳贤榜,凡是四方有才能的人都要举荐过来,不分身份卑贱,不论来自何国,只要是有才能的,都可以引荐。

襄王的用意我明白:“得人才者得天下!”如果没有贤才参与到治国的大略当中,仅靠几个人的力量难以振兴国家。所以贤才比任何东西都更加可贵。襄王通过“招贤榜”这个方式,据说前前后后得了几个能用之才。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两个:

文臣中,襄王用了一个叫做晟收的人,此人出身王族名门,是陈国国君的大公子。因为陈国国君昏庸无道,不听劝谏之言,把善于谄谀的二公子扶上世子之位,反而把忠直敢言的大公子晟收赶出国门。晟收很有才能,却被迫四处流离,后来投奔夏宇国,被襄王拜为大夫,留下重用了。

武臣中,襄王拜了一员大将,名唤钟涛,此人出身民间贫寒之家,但是求学于贤才之门,苦心钻研兵法,曾经游走于各个诸侯之门,名气很大。投奔夏宇国之后,襄王很爱其才,拜他为南门关太守,命钟涛镇守南门关。

除了这两个名臣武将,襄王还招纳了一些贤士,担任各洲邑的邑宰大夫。这些被招来的贤士来自各处,他们的才能并没有得到证实,所以都肯尽心尽力,通过治理洲邑的政绩来向襄王证实自己的才能。

中午在昭华殿用餐的时候,襄王问我:“你的莲花洲要不要我派人帮你治理?”

我说:“臣婢已经得了一个人,是神威侯给我举荐的。这个人出身草间,却很有治理能力,名唤西门翼铎。既然大兄认为这个人有才能,我就信用他为我治理莲花洲。”

“是对我的人不信任,还是对我不信任?”襄王问道。

“王爷选用的人,自然会对王爷效忠。当然不如我自己选用的人更合适。”我直截了当。

“好!翅膀越来越硬了!连我都不信任了!随你!”襄王说道。

“聿明将军还没有回来吗?”我问他,“王爷派人再催一下呗。”

“我催多少次了!他这个人倔强起来很难对付!我不是说了,他的性子跟昭明有得一拼!”襄王说道。

我跟襄王正在说这话,外面忽然有人说话议论的声音。似乎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过来禀报。过了一会儿,宝树进来回禀:

“孤竹国的信使来了!奴婢恐怕是有不好的消息过来回禀的,因为信使穿着孝服。”

孤竹国?紫陌嫁去的国度!信使穿着孝服?我吓了一大跳,心里扑通扑通狂跳起来。襄王命令:“让使臣进来回禀。”

身穿孝服的信使不一会儿就进来了,脚步刚刚踏进门槛,人就跪下,膝行上前,叩头行礼。

襄王问道:“身穿孝服,是什么消息?”

信使回禀说:“启禀襄王,敝国的国君大人薨了!如今敝国由世子主丧,等待国葬之日入葬!所以来给襄王报信!”

我听到这个消息才稍稍松了口气。原来是国君没有了!可怜紫陌年纪轻轻就守了寡了!这个国君大人我见过几次的,当年在天裕关的时候;后来册封典礼的时候还和紫陌一起来的,年纪也不大,怎么就这么突然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