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316

第316章 美人怒

昭明听闻世子大人已经明白真相带兵救援,冷笑说道:

“世子大人的动作是够快的!怒也怒得快,迷也迷得快,醒也醒得快!哼!朕本来还要怪罪他误听误信中了人家奸计,可是既然朕自己也中了别人的奸计,朕就不说了!不过夫人这边,朕也管不着!他自己做的孽,看他怎么收拾!”

杨毅说道:“世子大人错怪夫人,后悔不迭。自从夫人走后,世子大人每天也是思念夫人……”

我说道:“不要在我面前提他!不要为你的主子说话!我不想听到这个名字!”

杨毅看我的脸色不好,他是忠厚人,不再说下去了!

我们在路上行了有几天路程,最后来到了京城。昭明把我们带到了他的王宫里。他吩咐他随身的蒲棠女御收拾距离他宫殿比较近的一个殿宇让我居住。安排杨毅就住在我殿宇外面的偏殿里。

“把这个殿宇的匾额换掉,赐名梧桐殿。以后圣德王姬再进宫就住在这里。世子大人有引凤阁,朕有梧桐殿!”昭明笑道。

蒲棠女御答应着吩咐人去做了。蒲棠女御春风满面,她也多次见过我的,所以感觉很亲切。她唤来几个女御在梧桐殿里服侍,然后安排里面的衾被用具去了。

昭明说:“二位辛苦了!一起用点餐就休息吧。”

我和杨毅在王宫里休息了几日。昭明每天去上朝回来,他会带着我们到京城各处看一看。他最喜欢的地方是“典史府”和“辟雍堂”。典史府里面保存着珍贵的书简,各种各样的奇书杂谈都有,我也喜欢这些。

“辟雍堂”是京城里面的大庠序,京城贵胄子弟和各诸侯国荐拔过来的最优秀的人才在这里学习。这里教授学徒的都是穷经皓首的渊博宿儒,他们高冠峨带,仪表庄严,坐在这里讲经论道。这里面有一种很温暖和辽远的东西,似乎能够穿越古今,窥测到先人的一种温度。我和昭明伫立在这里的时候,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陛下很喜欢这里吗?”我问他。

“是的,所以带你过来。”昭明说道,“朕有时候希望自己是这里的一个学谕大人,将朕心里的一些奇妙的想法,超越的观念传授给朕的学徒。尤其是你这样聪颖,能够理解、认同朕思想的人!”

“可惜,你做不成学谕大人!我也做不成你的学徒!”我有点叹惋说道。

“这也没有什么可惜的!”昭明含笑悄悄对我说道,“这里的规定:学谕大人和他的学徒是不能够谈恋爱的!”

“请陛下自重呢!”我笑道。

昭明带着我回来的时候,昭霰姐姐刚好过来和我说话。这些日子她倒常常陪着我,教我一些飞针走线的细活,她的手也是灵巧的,懂得也多。有时候给我讲一点塞外的事情风俗,我也喜欢听,因为很新奇。

我问她:“戎狄那边的风俗怎么样呢?”

昭霰姐姐说:

“那边的风俗和这边完全就不一样了!这边女子出嫁前规矩少一些,嫁了夫君规矩就多了,再嫁还会有人议论;那边完全不同,年轻女子从来不知道什么是规矩,未婚就生许多孩子。孩子都被当成财富用的,如同牛羊一样。我是不习惯的!”

“那么,”我问她:“那边也是几个女子共侍一夫吗?”

“那边不是的。那边风俗极乱,没有禁忌的。人尽可妻,人尽可夫,没有亲戚、兄弟、男女之别呢。”昭霰姐姐说。

“就算是这样,那女子也是自由的,也不像这边非要压制得女子忍气吞声活着。”我说。

昭霰姐姐笑笑,不吭声了。她可能也听说过我善妒之类的恶语。只是她性子好,敦厚能容,不当面说破罢了。

中午昭明回来和我们一起用餐,北边的战报过来了:“世子大人带着人马向北边进逼,连下五座城池,开拓疆土百余里。戎狄已经被赶到边漠一带。”

昭明笑道:

“世子大人想立功赎罪吗?你传朕的话:他误信谗言,妄图谋害天子,已经犯下大逆不道之罪!朕念在他曲郾城解围将功补过,如今又驱赶戎狄,朕就不与他计较了!但是他险些错杀王姬,其罪不轻。要他自己想办法弥补才行!世子大人可曾带兵回来?”

信使说道:“世子大人如今火气大得很!怎么肯轻易回来?如今带着数千精兵深入漠北一路追赶逆党谟诘去了!”

昭明叹道:“谟诘老贼,这次真是把世子大人激怒了!我看他要把一把骸骨留在漠北了!”

信使说道:

“可不是嘛。此时漠北已降大雪,酷寒难忍。世子大人夜宿毡房之内,裘皮御寒,燃火取暖,一人独食,也不与人言,万般艰苦也不肯回来。下面人都知道世子大人是因为夫人的缘故,所以称世子大人为‘美人怒’!”

昭明听罢哈哈大笑起来。说道:

“世子大人果然是个英雄!敢作敢为有担当!哈哈!可惜!再怎么辛苦美人也不会买他的账!你告诉世子大人,就说朕这边静候佳音了!”

又过了有一旬的日子,捷报果然传过来。当时已是黄昏用餐时分,蒲棠女御摆好了菜肴羹汤,昭明、昭霰王姬和我,我们三个人坐在一起用餐,信使飞马进宫过来给昭明送信:

“谟诘逆党已经被世子大人一刀杀死在大漠里面!”

昭明问道:“什么时候?”

信使禀报说:

“十一月二十四申时,世子大人带着精兵二百,三副快马一路沿踪迹追击,逆党谟诘只有一匹快马,马困力竭,被世子大人赶上,一刀毙命!”

昭明沉吟一会儿,对随身服侍的宫内文官发布命令说道:

“向天下诸侯发布谕令,告知逆党谟诘被诛杀之事。余党从者尽行搜捕,不可遗漏。天下诸臣皆当以此为戒,今后敢于结党叛逆对抗朝廷的人,皆如此例,虽远必诛!”

那位文官大夫低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