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绝美凤凰目
15262300000204

第204章 感昭明憔悴伤落叶

名心这才收下。我让名心挑选一些给昔悦姐姐和紫陌姐姐备好,方便的时候托往北边的信使给她们送过去,以表思念之情。其他的凡是我昭华殿的女御们,各自有份。包括秋祈我也一样赏。

颜芮女御,宛如女御,夏耘女御,我也一样赏到。刚好我要到颜芮女御那里去。颜芮女御掌管着典史司的钥匙。宫里储存的一些古书竹简都在典史司里面保存着。我天性喜欢看书,所以想去典史司里面看看。

我带着名心、名琴,还有一些送给颜芮女御的赏赐,到了颜芮女御这里,将我挑选的一些物件赏赐给她。颜芮女御自然欢喜。听说我要到典史司看一下,她马上准备了钥匙,带着宫娥女御一起跟我过来。

我在宫里住着也有一些日子了!可是大部分时间也就在昭华殿里,最多到元华殿里坐坐,其他殿宇外面走走。这宫里的大部分地方,我竟然也没有来过的。典史司在宫里偏北角的一个地方,位置是偏僻一点,所以这里看上去冷清许多。

颜芮女御带着我走到典史司,意外发现这里竟然是有人在的。听到回禀夫人到了,典史司里面正在做事的几个宫娥过来行礼。

我问她们在做什么?宫娥回禀说:“竹简定期要晾晒一下,防止发霉。正好这几天太阳还好,所以将一些竹简翻晒出来。”

宫娥回复我的时候,从内间里面走出一位翩然的女子。颜芮女御见了那位女子,连忙规规矩矩给那女子行了一个礼。我就觉得奇怪了!颜芮女御在宫里的级别已经是很高的了!她对那女子行礼,说明那女子的级别更在颜芮女御之上。

我正在疑惑,那女子已经走到我面前,恭恭敬敬给我行礼。我说道:“你起来吧!只是我还不认得你!不知是哪位大人?”

颜芮女御回禀道:“这位是宫里的女史大人!宫里的祭祀、诸侯之间往来的礼仪、还有典史司,都是这位女史大人管着呢!”

我平时懒得管事,所以这些我并不知道。女史大人说道:“没有想到夫人今日来此,所以典史司十分凌乱,污了夫人耳目,这都是臣婢的罪过了!夫人再来,请奴婢们通传一下,臣婢整理好再接待夫人!夫人想看什么样的书,也只管让奴婢们通传,臣婢让人给夫人送去就是了!”

我看她说话谦卑有礼,纹丝不乱,是个有教养的,也难怪能够执掌宫里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我说道:“有劳女史大人了!我只是随意来看看,不知道典史司里都藏有什么样的书?”

女史大人叫宫娥拿过来一个书目。我翻看了一下,除了国史典籍,易书经传,还有山鸟地理,阴阳农兵,各种各样。我指了其中几本,让名心记着,将这几本竹简回头给我送去。女史大人应承,命宫娥们按照目录去查找出来,给我送过去。

我离开了典史司,女史大人给我致礼送行。我特地多看了她几眼:她身材颀长,披一件特别柔软的衣裳,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柔的美感。论相貌虽然不是特别妍丽华贵的,但是却别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尤其是她态度典雅,不卑不亢,似乎与别个不同。

我出了典史司问颜芮女御说道:“这个女史大人是个什么人?我到了这里也有一些日子了,她既然主管祭祀礼仪,怎么从来没有去见过我?也不曾去问过我什么?”

颜芮女御笑道:

“夫人向来不爱管闲事,这宫里的女御夫人除了宛如、夏耘和我,还认识几个?自然是不认识的。这位女史大人进宫比我还要早呢,她和召薙女御是同时进宫的,年龄比召薙要小一些。夫人没来之前,宫里很多事,也都是她和召薙女御管着呢!”

原来这位女史大人和召薙女御是同时进宫的。也难怪她脸上说不出有一种抑郁不得志那样的表情,和召薙女御竟然是有些相像的。大约她们那时的女御都这样!看不惯我这样没规没距不守礼法的民间出身的女子吧。

只要和召薙女御联系起来,我就感到不开心。但是召薙女御如今似乎越来越灰暗了!自从我被世子大人册封为“圣德夫人”,宫里宫娥女御们看见我时远远都停下行礼,加上昭华殿女御和颜芮、宛如、夏耘女御的加入,我也似乎成了王宫里的一棵小树,偶尔也有枝繁叶茂的风光了!虽然远远比不得世子大人,但是也有一定的势力了!

有一次进餐时,载启聿明过来给世子大人回禀京城那边汇报过来的情况。说京城的刑狱司正在调查太子遇刺的事情,也抓了一些人,但是最终并没有查出什么明细。

“我料他们也查不出。射箭的是一个人,参与的可能是一个团伙。这么多人庇佑,自然查不出来。”世子大人说道。

载启聿明说道:“刑狱司里还未必干净呢!调查也只是做个样子。瞒一瞒众人的耳目。”

世子大人带着载启聿明上朝去了。我一个人留在昭华殿,想起昭明的处境和遭遇,不由得为他伤心。

想想我们两个人,倘若不是因为各自的身世被迫分开,而是平平常常的人,他做他的学谕大人,我做他的妻子,留在虚宇城里能够过着一般人的生活,同道相合,琴瑟知音,未必不是一件乐事。

而今却活生生被命运分隔两地,各人有各人的苦楚,彼此也难以眷顾。一种离愁,两处相思,可咏可叹!

如今正是冬日暖阳,桐华殿外衰草枯败,令人伤怀。落叶如此,人又何堪?

我命名心、名琴捡拾一些落叶来,团秭、纪耘磨墨,触心里所想,感叹人际无常,寥落之悲,想起昭明,慨然良久。

提笔咏道:

“落叶者,天下知秋之物也;惆怅者,天下情失之故也。同为灵性而伤,见落叶而惆怅,岂不更助天下失意者之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