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15205400000002

第2章 一月 制人,先修其身(1)

第一周 敏于事而慎于行

星期一 前苦而长利,偷乐而后穷——实干家更易成就大业

韩非子箴言

今家人之治产也,相忍以饥寒,相强以劳苦,虽犯军旅之难,饥馑之患,温衣美食者,必是家也;相怜以衣食,相惠以佚乐,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故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仁之为道,偷乐而后穷。

——《韩非子·六反》

折射道理:只有吃得了苦,忍得了穷,才能在逆境到来的时候泰然自若。如果一味地享受安逸,就会失去抗击困难的能力。

案例引导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小时候体弱多病,到了10岁时,其父亲朱世珍为了躲避沉重的赋役而搬家,在太平乡的孤庄为地主刘德种地,这时候朱元璋就以给大户人家放猪放牛为生,吃尽了苦头。

1344年,朱元璋家染上了瘟疫,父母相继去世,朱元璋一下子成了孤儿。家破人亡的惨痛,深深地影响着朱元璋的心境,使他仿佛跌进了无底深渊。实在走投无路之下,他去投奔了高彬和尚,做了小行童。他在寺里每日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烧饭洗衣,整天忙得团团转。后来,寺里的粮食不够吃了,朱元璋只好扮成和尚的样子,离开寺院托钵流浪。这时朱元璋年仅17岁。

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

25岁的时候,他投入了农民起义之中,由于他作战勇敢、机智灵活、粗通文墨,成为一名将帅之才,并最终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

管理智慧

从孤儿到和尚,从和尚到士兵,从士兵到将领,从将领到一代帝王,朱元璋的成功之路曲折又漫长,到底是什么成就了朱元璋的传奇人生呢?很多人认为是机遇,也有的人说是命运,但是如果没有从小忍饥受寒的经历,没有吃苦耐劳的奋斗,没有恶劣环境的锻炼,朱元璋是不可能创造这样辉煌的业绩的。

吃苦耐劳是一个人、尤其是管理者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的优良品质之一。从现实生活中来看,大凡在单位里得到同事尊重、在事业上有大发展的领导,莫不是那些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实干、苦干者。

作为一名管理者,首先必须自己能吃苦,否则如何驭下?所以管理者不仅要把这一宝贵财富永远记在心上,更要把这种美德发扬光大,将其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沉下心来,从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干起;扎扎实实,从一件件琐碎的小事上做起,不畏艰辛,不辞劳苦,坚持下去,必会大受其益。如果一个人没有一点吃苦的精神,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那么只能是温室里的花朵,遇到风浪就会夭折,干不成任何事情。连自己都管理不好的人,又怎么能管理别人呢?。

行动指导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每实现一个目标,都需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需要有一种勇于吃苦的精神。不仅在艰苦的环境中需要具有一种吃苦的精神,在物质生活优越的环境中,也要能经受挫折和磨难,不断磨练意志,顽强奋斗,对待任何一件小事都不妥协,不退缩,不让步,遇到困难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星期二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积小成大,更易走向成功

韩非子箴言

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故曰“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欲制物者于其细也。故曰:“图难于其易也,为大于其细也。

——《韩非子·喻老》

折射道理:天下的难事一定开始于简易,天下的大事一定开始于细微。所以,解决困难的问题要从简单的开始,做大事要从细小的地方做起。

案例引导

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做大事,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但对小事从来都是不屑一顾,甚至连收拾房间都觉得掉价。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陈蕃欲“扫天下”的胸怀固然不错,这证明都有做大事的理想,但他错在没有意识到“扫天下”正是从“扫一屋”开始的,“扫天下”包含了“扫一屋”,如果连“扫一屋”这样的小事都不能做到,是断然不能实现“扫天下”的理想的。

管理智慧

俗语说得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既然一天建不成辉煌的罗马,那我们就应当专注于建造罗马的每一天,每一个细节。

纵观历史,那些优秀的、成就非凡的管理者,总是于细微之处用心,在细微之处着力的人。因为正是有这些毫不起眼的小事的完成,才为做大事积累了资本。

如果你整天抱怨,不满足于现在所从事的简单琐碎的问题,对手边的事情不屑一顾,而是竭力寻求做“大事”的机会证明自己的“不平凡”,那么只能让自己一败涂地。

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大师之一密斯 凡 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自己成功的原因时说:“魔鬼藏于细节之中。”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管理中,很多细节看上去毫不引人注意,却恰恰是一个人能力的最好证明。不管做什么,即使一个细节没有做好,也不算完成任务。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将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才能让自己获得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才能具备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

行动指导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耐心把握好每一个平凡的细节,脚踏实地地做事,将每一个细微之处做到最好,这样你就有机会先于别人走向成功。

不要忽略细节,要养成注重细节的好习惯。因为能否注重细节,直接决定你的成败。决定命运的有时不是大事,而是一个很小的细节。有时机会就在你的手里,就看你有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实际上,每一件小事都是展现你不平凡的最好机会。如果你能去扔一件垃圾,如果你能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如果你能把自己的办公桌收拾的整整齐齐,并能够天天坚持下去,那么就会变成习惯。当你习惯了在自己的工作中把每一个细节做得尽善尽美的时候,你就是在为自己的前途储存更多的资本,你也能够更快地达到目标。

星期三 千丈之堤,溃于蚁穴——防微杜渐,细节决定成败

韩非子箴言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故曰:“白圭之行堤也塞其穴,丈人之慎火也涂其隙,是以白圭无水难,丈人无火患。此皆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者也。”

——《韩非子·喻老》

折射道理:千丈之堤,溃于蝼蚁,我们要谨慎地对待细小的漏洞以避免更大的灾祸。

案例引导

这是一口痰“吐掉”一个合资项目的事例,也许听起来有点大题小做,但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据上海《文汇报》载文披露,某省一家医疗器械厂与全球某药品器械生产巨头关于引进“大输液管”生产线的谈判已结束,第二天就要正式签订协议了。可是,就在厂长陪同外商参观车间时,这位厂长不注重形象,随口便向墙角吐了一口痰,然后用鞋底去擦。这一幕让美商目瞪口呆。那天晚上美商彻夜难眠,然后他让翻译给厂长送去一封信:“恕我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要生产的是用来治病的输液皮条。贵国有句谚语: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

管理智慧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最真实的考察,也是区别于别人的独特之处。很多时候,正是细节显出的奇特效果,才能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人羡慕的佼佼者。

古往今来,很多的人眼看就要成功了,却因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功亏一篑,也有的人因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抓住机会,一举成功!

世上无小事,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一滴水可见太阳,窥一斑而知全豹。细节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管理者的素质和境界。管理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他的形象,直接影响着他的下属,也决定着他的成败。所以,管理者如果想成功,就应该注意每一个小的细节,不让小事毁掉自己的成功。

行动指导

小问题包含大智慧,我们要多一点细心,多几分敏锐,善于发现细节,观察细节,细化每一项工作,把每个环节都做到完美,让细节为自己提升更大的价值,那样即使我们现在不是一个管理者,也能具备管理的能力!

星期四 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排除分散精力的习惯

韩非子箴言

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

——《韩非子·解老》

折射道理:“治人”要调适人的动静节奏,不能竭尽视力、听力和智力的承受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集中精力,劳逸结合,排除分散精力的习惯。

案例引导

有个老师给学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只猎狗在追一只松鼠,松鼠走投无路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于是三只猎狗在洞口堵着这只松鼠。过了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了一只白色的兔子,三只猎狗见势,马上把目标锁定了兔子,对兔子围追堵截,兔子被狗吓得蹿上了树。树上正好有—窝鸟,结果被震下了树,砸中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兔子乘机逃跑了,三只猎狗又对掉下来的小鸟感兴趣了,可是猎狗虽然凶猛,又怎么能追得到“会飞”的小鸟呢?

故事讲完后,老师让学生提问,直到学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考虑到,那就是松鼠哪去了?别忘了狗一开始就是为了躲老鼠才进的森林呀!”

学生都低下头,开始思考。

老师接着说:“松鼠,猎狗最初追求的目标,可是由于兔子、鸟窝的出现,猎狗便分散了精力,改变了目标。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被表面的风光迷住,有时会被一些琐碎的事情分散精力,从而使自己迷失方向,走上歧路。”

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不简单的道理: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要用自己有限的精力做最有价值的事情,不让自己的精力浪费在不相干的事情上。

管理智慧

这种错误不只有小孩子才会犯,很多管理者也会犯这样的错误,比如一开始还能集中精力为了目标而努力,但是当诱惑出现,就会分心,久而久之,就不能集中精力做好手头的工作,不是耽误了时间,就是错过了机会,结果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很多追求、很多欲望,但是“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不要被一些事情分散精力,忘记自己最初的目标,而是要努力把握住自己最初的目标,努力维护住我们最初的追求,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同时想着另一件事,而应该清除头脑中那些分散注意力、产生压力的想法,排除分散注意力的人和事的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在此时此刻所发生的事上,使自己的思维完全集中到当前的工作状态,专心致志地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提高效率。

行动指导

歌德说过:“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首先,我们要学会挤时间,能充分利用零散时间集中做事;其次,要注意劳逸结合,因为人不是机器,精力总是有限的,已经筋疲力尽了,还要继续干下去,不仅影响效率,身体还会受影响,“张”而不“驰”、“劳”而不“逸”并不是珍惜时间,只有有张有弛才能更好地节省精力;再次,要科学的分配和合理地支配利用时间,凡事分清轻重缓急,并按正确的顺序做事;最后,面对生活中众多吸引我们注意和耗费我们精力的事情,要快速找到最容易处理且不耗费精力的办法,避免自己被没必要的事情所吸引,然后把自己的精力更多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星期五 夔有一,足——建立自己的特长

韩非子箴言

一曰:“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折射道理:通过夔没有其他独特之处,唯能精通声律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要有特长的道理。

案例引导

为了和人类一样聪明,森林里的动物们开办了一所学校。开学第一天,来了许多动物,有小鸡、小鸭、小鸟,还有小兔子、小山羊、小松鼠。学校为它们开设了5门课程,唱歌、跳舞、跑步、爬山和游泳。

当老师宣布今天上跑步课时,小兔子兴奋地一下在体育场跑了一个来回,并自豪地说:“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欢做的事!”而再看看其他小动物,有撅着嘴的,有搭着脸的。放学后,小兔子回到家对妈妈说:“这个学校真棒!我太喜欢了。”

第二天一大早,小兔子蹦蹦跳跳来到学校。老师宣布,今天上游泳课,小鸭子兴奋地一下跳进了水里。天生害怕水的小兔子傻眼了,其他小动物更没了招。接下来,第三天是唱歌课,第四天是爬山课……以后发生的事情,便可以猜到了,学校里每一天的课程,小动物们总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这个寓言故事寓意深远,它诠释了一个通俗的哲理,那就是“不能让猪去唱歌,让兔子学游泳”要成功,小兔子就应跑步,小鸭子就该游泳,小松鼠就得爬树。不管从事何种职业的人,都必须充分认识、挖掘自己的潜能,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否则有可能虚度光阴,埋没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