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习是不需要教的:发现与解放的教育
15184800000008

第8章 伙伴学习,多方受益

所谓“心理饱和”,就是人已经处于一种非常厌烦的,不想再继续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心理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这是连续重复单调作业造成的结果。有些孩子的厌学情绪,就是这种心理饱和造成的。孩子们如果总是一个人埋头学习,气氛过于沉寂,遇到问题,没有人可以请教,自己冥思苦想,就会感到孤独。时间稍长,就会感到疲倦,产生厌烦感,从而积累产生厌学情绪。

东晋医学家葛洪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为了让孩子在学习中重新找到乐趣,父母可以让孩子和小伙伴们一起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叫做伙伴学习。

伙伴学习是指几个同学在一起学习,一起探讨问题,不会有孤独感。遇到难题,还可以互相争论,共同探讨。累了,偶然开一两个玩笑,还能活跃气氛,消除过分沉寂带来的倦怠感。大家一起学习,学习气氛很浓,无形之中就会形成一种约束力,刺激孩子更加努力地学习;共同探讨问题,能够在争论中相互学习到对方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些父母可能会有这样的担心,学习本来就是一件需要安静环境的工作,两个人一起学习,玩玩笑笑的,能学习好吗?如果自己的孩子学习好,找的同伴不如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影响?

对此,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的教授做了一个实验,他从学生中选择成绩差的和成绩好的两人分成一组,座位也在一起,同时学习同样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相互激励,相互帮助。教授告诉每组学生说:“最后成绩以两人的平均分数计算。”学生们为了提高成绩,全力互相帮助和鼓励。

结果,不分组的学生,成绩拿到A的20人,B的85人,C的40人,最差的D、E有18人。

分组接受“同伴指导”的学生,成绩拿到A的36人,B的148人,C的20人D、E则完全没有,平均分数比未分组的高得多。

这个实验说明,由于同学间的相互激励和帮助,不仅差生的成绩大幅度提高,好学生的成绩也更上一层楼。

可见学习好的孩子在同学习不好的孩子一起学习的时候,学习成绩不仅没有下降,相反还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是因为他们帮助学习差的同伴学习时是以一种教师的身份出现,这种体验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为了把问题讲清楚,这些学习好的孩子就要更深入地研究功课,否则就不能给别人讲明白,因此学习更为努力,所以学习好的与学习差的组成同伴学习,是一种双赢的方法。

伙伴学习,多方受益。

首先,学习的伙伴对孩子来说可以起到约束作用。一个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磨磨蹭蹭、心不在焉,但是给他找来一个学习的伙伴就好像给他找来了一个参照物一样。有比较就会有竞争,两个孩子一起学习就形成了一种小的竞争环境,谁也不愿落在后面,谁都会自觉克服自身的毛病。

其次,伙伴学习可以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经常遇到自己不会的问题,在单独学习的时候,孩子很可能思考一下就放弃了,问题得不到解决。两个人一起学习就不同了,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有人马上讲解,如果这个问题两个人都不会就会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和相关的资料,如果还是解决不了,第二天也会互相提醒着去问老师。这样就会慢慢地养成孩子探求知识的欲望,产生学习的兴趣。

再次,伙伴学习可以增强趣味性,防止心理饱和状态出现。两个孩子在一起学习,肯定不会是各干各的一言不发。当学习的疲劳期出现的时候,两个孩子会进行一下轻松的交谈,这样可以很快缓解学习的疲劳。

最后,伙伴学习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现在的家庭中,多是独生子女,虽然从小就被大人们万般宠爱,但由于缺少伙伴,还是会感到孤独,同时与人合作的意识也十分淡薄。两个人一起学习,不仅可以填充孩子寂寞的精神世界,还会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因为两个人一起学习就不可能像自己一个人学习那样随便,要互相协调、互相帮助,这样合作意识就慢慢地养成了。

兴趣并不只是个人的事情。在一个有相同兴趣的群体中,孩子更容易保持自己的兴趣。兴趣是可以共享的,伙伴学习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兴趣的共享和拓展。父母如何帮助孩子进行伙伴学习呢?我的建议是:

一起学习的孩子人数不宜过多。因为孩子们一起学习的地点一般是在某一个孩子的家里,这样就不像在学校那样有约束力,孩子多了,出现的问题也就多了,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情况也就多了。如果有几个自觉性较差的孩子在一起,就会产生小的不良团体,对整个小组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那么几个孩子一起学习合适呢?一般来说,在家庭学习中两个孩子是最好的组合。这样既便于父母的遥控,又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起学习的孩子,在各个方面最好互补。在找学习伙伴时,父母应该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学习对象。因为孩子的年龄还比较小,自我控制的能力还比较差,他所选择的学习伙伴往往是和他志同道合的好友,这样两个人在一起学习,很有可能只是嬉笑打闹,效果还不如单独学习。在选择学习伙伴的时候,最好两个孩子性格、能力等方面互补。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一组,性格活泼的和性格沉静的一组,这样在学习中可以互相调控、互相帮助,性格沉静的可以让性格活泼的静下心来学习,而性格活泼的也可以活跃学习气氛。

最好和老师取得联系。最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是孩子的老师,在帮助孩子选择学习伙伴时,家长最好能和孩子的老师取得联系,让老师帮助一起挑选。同时孩子对老师的话比较听从,这样教师就可以帮助父母来约束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而且有了教师的参与,两个孩子一起学习更有针对性和任务性,便于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