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景岳全书
15174900000231

第231章

长集·小儿则古方

小儿

(《秘旨》)补脾汤(一) 治小儿久病,面黄肌瘦,切牙目札,头发稀少,误药所致。

人参 白术(各一钱) 白芍药(酒炒) 白茯苓(各八分) 川芎 陈皮(各六分) 炙甘草黄(蜜炙) 当归(各四分)上每服二三钱,姜、水煎。

调中汤(二) 治伤乳食泻后,脾胃虚哕吐泻。

人参 茯苓 干姜(炒) 藿香 白术 甘草(炙) 木香 丁香 香附(炒,去毛)砂仁(等分)上水煎。食前服。

调中丸(三) 治脾胃虚寒吐泻。

人参 白术(炒) 甘草(炒,各五钱) 干姜(炮,四钱)上为末,蜜丸,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汤下。薛按云:前二方乃本经自病之药,即人参理中丸也。若肾水侮土而虚寒者,当加半夏、茯苓、陈皮,或呕吐,更加藿香,泄泻加木香。

人参理中丸(四) 治中气虚热。

人参 白术(炒) 炙甘草(等分)上为末,姜汁糊丸,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汤下。

(《局方》)观音散(五) 治内伤呕逆吐泻,不进饮食,渐至羸瘦。

人参(一两) 神曲(炒) 茯苓 炙甘草 绵黄 白术(炒) 白扁豆(炒) 木香(各一钱)石莲肉(去心,钱半)上为末。每服一二钱,入藿香三叶、姜、枣,水煎服。

助胃膏(六) 治脾胃虚寒,吐泻,饮食不化等证。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甘草(炙) 丁香(各五钱) 山药(一两,炒) 砂仁(四十个)木香(三钱) 白豆蔻(十四个) 肉豆蔻(面煨,四个)一方无木香,名香砂助胃膏。

上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十丸,米饮化下。

(钱氏)七味白术散(七) 一名人参白术散。治虚热而渴。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炙甘草 藿香 木香(各一钱) 干葛(二钱)上为末。每服三钱,水煎温服。如饮水多,多服之为妙。按:此方治小儿虚热而渴,如无气滞吐泻等证,则当减去木香、藿香,以避燥而耗气。

白术散(八) 方在和阵三十。治自汗盗汗极效。

太和饼(九)人参 白术 白茯苓(各五钱) 山药(炒,四钱) 木香 炙甘草(各一钱) 肉果(面煨,四个) 白豆蔻(十四个) 砂仁(十四个) 山楂肉(一两) 使君子肉(六十个)炼蜜捣和为小饼。量儿大小与服。或再对证加减药味用之。

团参散(十) 治心虚血热,自汗盗汗。

人参 当归(等分)上为末。用雄猪心一个,切三片,每服二钱,以猪心一片煎汤调服,或用水煎服亦可。

止汗散(十一) 一名败蒲散。治睡而自汗。

故蒲扇(烧存性)上为末。每服三钱,温酒调下。

调元散(十二) 治小儿变蒸,脾弱不乳,吐乳多啼。

人参 白术 陈皮 浓朴(制) 香附(各一钱) 炙甘草 藿香(各五分)上每服一二钱,姜、枣煎服。

平和饮子(十三) 治小儿变蒸,于三月后,每三日进一服,可免百病,百日内宜服。

人参(一钱半) 白茯苓(一钱) 炙甘草(五分) 升麻(二分)上咀,水半盏,煎三分。不时服。弱者加白术一钱。

调气散(十四) 治变蒸吐泻,不乳多啼,欲发慢惊。

人参 陈皮 木香 藿香 香附 炙甘草(各一钱)上为末。每服一钱,姜、枣、水煎服。

(钱氏)当归散(十五) 治夜啼不乳。

人参 当归 白芍药(各二钱半) 炙甘草(钱二分) 桔梗 陈皮(各一钱)上每服一二钱,水煎灌之。

(《撮要》)当归散(十六) 治变蒸有寒无热。

当归(二钱) 人参 炙甘草 木香 官桂(各一钱)上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

人参黄连散(十七) 治心经蕴热夜啼。

人参(二钱半) 黄连(钱半,炒) 炙甘草(五分) 竹叶(二十片)上姜、水煎服。

(无择)灯花散(十八) 治心躁夜啼。

灯花(二三颗)上研细,用灯草煎汤调涂口中,乳汁送下,日三服。一法用灯花涂乳上,令儿吮之。如无灯花,用灯草烧灰,加辰砂少许亦妙。一法用灯花七枚,硼砂一字,辰砂少许,蜜调涂唇上,立安。

(《宝鉴》)天麻散(十九) 治小儿急慢惊风,发热抽搐,痰涎壅盛,或脾土虚弱,肝木乘侮,吐泻不食,嗜卧困倦。

半夏(七钱) 天麻(二钱半) 甘草(炙) 白茯苓 白术(各三钱)上为末。每服一二钱,姜枣汤调服。

(汤氏)异功散(二十) 止渴,消暑,生津,补脾胄。

猪苓 泽泻(各三钱) 人参 白术 茯苓(各五钱) 陈皮(二钱半) 朱砂(一钱)上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灯心竹叶汤化下。

柴胡散(二一) 治变蒸骨热,心烦啼叫不已。

人参 炙甘草 麦冬(各二钱) 龙胆草(酒炒黑) 防风(各一钱) 柴胡(五分)上每服二三钱,水煎。

柴苓散(二二) 治壮热来去。

柴胡 赤茯苓 人参 麦冬 甘草(各半两) 黄芩(一两)上每服二三钱,入小麦二十粒,青竹叶三片,水煎服。

惺惺散(二三) 治小儿伤寒时气,风热头痛目眵,多睡痰壅,咳嗽喘急,或痘疹已出未出,疑似之间。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甘草 北细辛 川芎 桔梗(炒,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入薄荷五叶,水煎服。一方有防风、天花粉。

星苏散(二四) 治诸风口噤不语。

南星(略炮,切)上每服五七分,紫苏五叶,姜四片,水煎入雄猪胆少许。温服。

(钱氏)黄龙散(二五) 治发热不退,或往来寒热。

柴胡(五钱) 赤芍药(三钱) 黄芩(炒) 甘草(炙,各二钱)上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

人参羌活散(二六) 治伤风惊热。

人参 羌活 川芎 白茯苓 柴胡 前胡 独活 桔梗 枳壳 地骨皮 天麻(各等分)炙甘草(减半)上用生姜薄荷水煎。治惊热加蝉蜕。

牛黄散(二七) 治温热壮热,或寒热往来。

牛黄(研) 甘草(各半两) 柴胡 栀子(酒炒) 龙胆草(酒炒) 黄芩(炒,各二钱半)上为末。每服五七分,以金银薄荷汤调下。

(钱氏)生犀散(二八) 治心经风热。

犀角(镑三钱) 柴胡 葛根 赤芍药 地骨皮(各一两) 甘草(五钱)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煎。

二黄犀角散(二九) 治温热心神不安,火腑秘结。

犀角屑 大黄(酒浸蒸) 钩藤钩 栀子仁 甘草 黄芩(等分)上为末。每服五七分,热汤调下,量儿加减。

柴胡饮子(三十) 解肌热蒸热积热,或汗后余热,脉洪实弦数,大便坚实者。

柴胡 人参(各五分) 黄芩 芍药(各七分) 当归(一钱) 甘草(四分) 大黄(八分)上每服一二钱,水煎。按:此方用药颇善,但大便如常者,勿得轻用大黄。

地骨皮散(三一) 治虚热壮热。

地骨皮 知母 人参 柴胡 茯苓 半夏 甘草(等分)上姜、水煎。有惊热,加蝉蜕、天麻、黄芩。

天麻定喘饮(三二) 治喘嗽惊风。

天麻 防风 羌活 白术 甘草(炒) 人参 桔梗 川芎 半夏曲(等分)上每服二三钱,水煎服。

补肺散(三三) 一名阿胶散。治肺虚恶心喘急,久患咳嗽有痰。

阿胶(两半,炒) 鼠粘子(炒) 马兜铃(各半两) 杏仁(七粒) 糯米(一两) 甘草(三钱)上每服二三钱,水煎服。

(钱氏)阿胶散(三四) 治小儿肺病,咳嗽喘急,或咳而哽气,喉中有声。

阿胶(蛤粉炒,一两) 鼠粘子(炒香,二钱半) 炙甘草(一钱) 马兜铃(半两) 杏仁(七个,去皮尖) 糯米(一两)上每二三钱,水煎。

(丹溪)保和丸(三五) 治饮食酒积停滞胸膈,痞满腹胀。

神曲(炒) 陈皮 半夏 茯苓(各一两) 山楂肉(蒸晒,三两) 连翘 萝卜子(炒,各五钱)上为末,粥丸,绿豆大。一方尚有炒麦芽一两,黄连五钱。

大安丸(三六) 治证同前。即前保和丸加白术二两。

(杨氏)消食丸(三七) 治乳食过多,胃气不能消化。

砂仁 陈皮 神曲(炒) 麦芽(炒) 三棱 蓬术(各半两) 香附(炒,一两)上为末,面糊丸,麻子大。白汤送下,量儿加减。

消乳丸(三八) 治呕吐,消乳食。脉沉者,伤食不化也。

香附(炒) 砂仁 陈皮 神曲(炒) 炙甘草 麦芽(炒,等分)上为末,米糊丸黍米大。每服二十丸,姜汤下。

白饼子(三九) 治伤食腹中有癖,呕吐肚疼。先用此药一服,推下食积,然后调治,不可服冷药。

滑石 轻粉 半夏(汤浸焙) 南星(各一钱) 巴豆(二十四粒,去皮膜,用水一升煮干,研烂)上为末,糯米饭丸,绿豆大。捻作饼,每服二三饼,煎葱白汤、紫苏汤下,忌热物,量儿加减。

薛曰:凡用此方及利惊丸、紫霜丸、三味牛黄丸、褊银丸之类,乃斩关夺门,起死回生之重剂也,必审形病俱实,方可施之,巩至失手,命在反掌。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乃实,实者病气实,而形气则虚也。东垣先生云:形病俱实者,当泻不当补;形病俱虚者,当补不当泻。治者审焉。

宣风散(四十) 治湿痰、去积滞,通秘结,攻黑陷里实,以代百祥丸、牛李膏。

槟榔(二个) 陈皮 甘草(各五钱) 牵牛(四两,半生半炒,取头末一两)上为末。每服一钱,量大小增减与服,白汤调下。一方有大黄、木香,连前三味煎成后,加牵牛末调服。

人参养胃汤(四一) 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寒热如疟,或呕逆恶心。

人参 浓朴(姜制) 苍术(炒) 半夏(制) 草果仁 藿香 茯苓(各五钱) 橘红(二钱半)炙甘草(二钱)上每服二三钱,姜三片,乌梅一个,水煎。

人参安胃散(四二) 治脾胃虚弱,伤热乳食,呕吐泻痢。

人参(一钱) 黄 (二钱) 生甘草 炙甘草(各五分) 白芍药(酒炒,七分) 白茯苓(四分)陈皮(三分) 黄连(炒,一分)上每服二三钱,水煎。

生附四君汤(四三) 治吐泻不思乳食,凡虚冷病,宜先与数服以正胃气。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附子 木香 橘红(等分)上为末。每服一二钱,姜、枣、水煎服。

酿乳法(四四) 治胃虚吐泻,睡中吐舌摇头,呕乳,额上汗流,惊啼面黄,令儿饥饮。

人参 藿香 木香 沉香 陈皮 神曲(炒) 麦芽(炒,各等分) 丁香上每服四五钱,姜十片,紫苏十叶,枣三枚,水煎。每服半盏。令母食后捏去旧乳方服,卧少时却与儿饮。

按:小儿不能饮药者,凡用补泻诸剂皆宜此法。

银白散(四五) 治胃虚吐泻。

糯米(炒,二两半) 扁豆(蒸,二两) 白术(炒,一两) 炙甘草(三钱) 丁香 藿香(各二钱)上为末。紫苏米饮调下。《直指方》加炮白附子、全蝎、木香、石莲子、姜,水煎。

朱君散(四六) 治吐泻后而为惊为泻及粪青者。

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钩藤钩 朱砂(各一钱) 麝香(半分) 灯心(一团)上为末。每服一钱,白汤调下。

二顺散(四七) 治中暑霍乱吐泻,烦闷燥渴,小便赤涩,便血肚疼。

白术 炙甘草 茯苓 猪苓 泽泻 干姜(炒) 肉桂 杏仁(去皮尖,炒,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五七分,不拘时水调下,或用水煎服。

香朴散(四八) 治积冷呕吐。

藿香叶 浓朴(姜汁炒) 陈皮(各七钱) 半夏(汤泡七次,一两) 炙甘草(一钱)上每服三钱,姜、枣、水煎。泻甚者,加木香、肉豆蔻。

沉香散(四九)顺胃气,止呕吐。

茯苓(二钱) 沉香 丁香 木香 藿香 浓朴 炙甘草(各一钱)上为末。每服一字,米饮汤调服。

玉露散(五十)治伤热吐泻。

石膏( ) 寒水石(各五钱) 甘草(一钱半)上为末。每服五分,白汤调下。

六神散(五一) 治面青啼哭,口出气冷,或泄泻不乳,腹痛曲腰,四肢厥冷。

人参 白术(炒) 山药(炒,各五钱) 炙甘草(二钱) 白茯苓 白扁豆(炒,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三钱,姜、枣、水煎。

香橘饼(五二) 治伤冷积泻。

木香 青皮(各一钱) 陈皮(二钱半) 浓朴 神曲(炒) 麦芽(炒,各半两)上为末,蜜和为饼。每服一枚,米饮调下。

(钱氏)黄芩汤(五三) 治挟热下痢,头痛胸满大渴,或寒热胁痛,脉洪大而实者。

黄芩(一两半) 芍药 甘草(炒,各一两)上每服二三钱,姜、水煎。如呕,加半夏二钱。

涩肠散(五四) 治小儿久痢,肠头脱出。

诃子(炮) 赤石脂 龙骨(各等分)上为末,腊茶少许和药掺肠头上,绢帛揉入。

破故纸散(五五) 治膀胱虚冷,夜间遗尿,或小水不禁。

破故纸(炒)上为末。每服一钱,热汤调下。

(陈氏)肉豆蔻丸(五六) 治泻痢水谷,或淡黄或白,不能止者。

肉豆蔻 诃子肉 白龙骨(各半两) 木香 砂仁(各二钱) 赤石脂 枯白矾(各七钱半)上为细末,面糊为丸,黍米大。周岁儿每服三五十丸,三岁儿服百丸,温米饮下。泻甚者,煎木香散或异功散送下,不止,多服。薛按:前方治阳气虚寒肠滑之涩剂,盖肾主大便,若因肾气不固而致前证者,宜用木香散送四神丸;如不应,急煎六君子汤送四神丸补之,盖豆蔻丸涩滞之功多,补益之功少也。

宁神汤(五七) 治心虚火盛,热躁惊搐等证。

人参 当归身 生地 麦冬(各一钱) 山栀仁 黄连(炒) 炙甘草(各二钱) 石菖蒲(三分)辰砂(入二分)上加灯心半钱,水一盏,煎七分,调辰砂搅匀。食后温服。

当归养心汤(五八) 治心虚惊悸。

归身 麦冬 生地(酒洗) 人参 炙甘草 升麻(少用)水一钟半,加灯草一团,煎七分。食远服。

(钱氏)养心汤(五九) 治心血虚怯,惊痫,或惊悸怔仲,盗汗无寐,发热烦躁。

人参 黄 远志 当归 川芎 枣仁 五味子 柏子仁 肉桂 白茯苓 茯神 半夏曲(各三钱) 炙甘草(四钱)上每服二三钱,姜、水煎。

茯神汤(六十) 治胆气虚寒,头痛目眩,心神恐惧,或者惊痫。

人参 黄 (炒) 枣仁(炒) 熟地 白芍(炒) 柏子仁(炒) 五味子(炒) 茯神(各一两)桂心 甘草(炒,各五钱)上每服二三钱,水煎。

清神汤(六一) 治惊痫,心虚血热。

犀角(镑屑) 远志(姜汁焙) 白鲜皮 石菖蒲 人参 甘草(等分)上为末。每服五七分,麦门冬煎汤调服。

(钱氏)酸枣仁汤(六二) 治心肺虚热,烦躁惊啼,痘疹血热血燥等证。

枣仁 炙甘草 人参 生地 麦冬 当归身 栀子仁(等分)上加灯心,水一盏,煎六分。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