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乱世红颜(牡丹篇)
151700000086

萧史弄玉

时间转眼便如流水般逝去,大宴之期已道,今日确是吉日良辰。

君不见,春风拂柳,半碧云天;

君不见,柳腰款摆,芙蓉粉面;

君不见,君王带笑,群臣同欢;

君不见,英雄立马,美人含笑,

香车宝马,灯火阑珊。

在皇宫专门设立的大殿内,皇帝韩恪、蒙古阿日斯兰王子、西夏怡亲王冷天奇、南朝文王朱子虚都在随从的陪伴之下团团坐好,在他们下首,自然是丞相杜如风、董长袖、白文玉三人,在他们之后,则是其他的文武官员们,因了这种盛事,人人脸上不管或真或假总是含着三分喜色。见众人皆已做好,韩恪向阿义示意,阿义立即高喊道:“请太后娘娘,关睢宫如妃娘娘,西宫怜妃娘娘、北宫媚妃娘娘。”

慈眉善目,无上高贵的太后娘娘出来后,就坐在了皇帝的左侧一个专属案之前。如妃出来后,见皇帝身边尚摆了个座位,心中本一喜,以为是留给自己的,刚把走上去,不想执礼太监却引她向右首下方走去,怜妃柳若惜自是不会多行,静静走向自己座位,最后走上来的媚妃见如妃被引向下首,心中狂喜,不免有些忘形,娇笑着就向上首走去,引领的执礼太监赶忙将她拦住,“媚妃娘娘请坐这里。”

“你说什么?”

“娘娘,陛下吩咐了,请娘娘坐在这里。”太监说完指了指怜妃柳若惜下首的一个位置。媚妃依然不愿意就范,抬头看向韩恪的方向,不想韩恪也看着他,却不笑,神情上似是非常不满她这种恃宠而娇的行为,她无法,只得转身坐下。

接着请出的是公主韩琳素,这天生贵胄,皇宫内最尊贵的长公主,自然是高贵典雅仪态万方,她一出现,众人皆安然,独有坐在位置上的朱子虚睁大了双眼,公主双目微微掠过几人方向,款步之中在扫到朱子虚时,脚下也是一滞,继续走向自己的座位。

见宴会之中,所有主人均已坐定,韩恪说道:“朕亲政几年来,对各位邻邦自是心怡已久,今时今日能得见各位王子王爷,幸甚。又得各位王子王爷均对皇妹长公主甚是垂青,朕心中欢喜,今日宴会便是为皇妹择一佳婿,也希望各位王子王爷得佳丽而归。”说完停了一下,看向太后,太后又看看韩琳素,向韩恪略点点头。韩恪接着说道:“尊母后旨意,先请各位王爷王子欣赏一下我天朝歌舞。”歌停舞止,

阿日斯兰率先站了起来,一挥手,属下之人便是一箱箱的礼物抬了上来,自然都是稀奇之物,阿日斯兰说道:“本王慕公主之名久已,若得公主下嫁,必以诚待之。”却并不再多言。

冷天奇见状也站了起来,自然也是先奉上礼物,然后冷天奇说道:“公主乃尊贵之人,我皇帝陛下提过,若得公主下嫁,不啻天人来归,便敬之。”

朱子虚最后一个站起来,礼物自是不会少的,却是表情最为激动:“本王失偶有年,彷徨失意,不意在有生之年,还能得如此红颜知已,足慰平生,即使公主不许婚,子虚亦无憾矣!”

众人皆对此语有些摸不着头脑,此时但见韩琳素盈盈上前,对皇帝说道:“皇妹感念皇兄与母后之意,今日皇妹当殿选夫,多谢皇兄成全。”

听她话语,冷天奇与阿日斯兰就是一愣,原来这宴会是由韩琳素先选啊,冷天奇倒不觉什么,只是阿日斯兰本为求得公主下嫁,如今之势令他稍觉不快而已。但此事已无箭在弦,发无可发,也只能静待事态发展。

韩恪慈爱一笑,算是应允了。韩琳素盈盈起身,走向三位王爷王子处,冷天奇是没什么想法,毕竟他代兄求婚,阿日斯兰心想,自己与冷天奇比起来是不如他俊美,但比朱子虚却强上很多,再说冷天奇代兄求婚,看来还是自己胜算大一些。不想韩琳素先优雅的向冷天奇行了一礼:“怡亲王千里来访为兄求婚,韩琳素能感念亲王的忠心一片,在此琳素先谢谢亲王。”说完施了一礼。然后又走到阿日斯兰面前:“王子远慕琳素薄名,至履千里之行,琳素更是感激。”也正正式式的行了礼,最后走到朱子虚面前,轻声道:“只以为从此与君关山万里再见难期!不想天意弄人,希望王爷永远记得今日之语。”

朱子虚道:“素妹,本王虽无皇后宝座,但本王一片诚心可鉴日月。”

韩琳素随转过身来,向韩恪娇羞一礼,“琳素愿嫁南朝文王,请陛下成全。”

太后、韩恪与如妃、媚妃皆一愣,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长公主韩琳素放着阿日斯兰这样的帅哥不选,放着可母仪天下的西夏宫皇贵妃不当,而选了貌不惊人的朱子虚,可见她意志坚决。也只是点点头,笑道:“皇兄自然不会食言。就将长公主韩琳素嫁与文王朱子虚,文王希望你善待皇妹。”

朱子虚走上前来,自然是感激涕零,“本王向来语出如山,本王在此当着长公主的母亲与兄长发誓,本王此生此世愿与长公主长相厮守,如违此言,叫本王乱箭。。。”

长公主韩琳素上前,娇柔说道:“王爷不必说了,本公主相信。”

看了二人你侬我侬的样子,韩恪与太后于明白了些什么。阿日斯兰的脑海中则闪现着不同的女人,心想不知她们那个能与自己白头偕老,突然他想起了杜若,如不能得长公主韩琳素,或许杜若是本王最好的选择。

冷天奇看着二人,心中却想,自己与杜若似乎很得杜丞相的默许,也许不久自己便可与杜若跃马扬鞭,同游天山了。

“好好好,朕立刻为皇妹办理婚事。”

韩琳素倒不好意思,面红耳赤:“但凭皇兄。”朱子虚心愿得偿:“多谢陛下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