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乱世红颜(牡丹篇)
151700000057

梅领风骚

明月清风各不关情,后宫争斗却是全无止休。

天朝的皇帝在前朝刚刚议事完毕,近来蒙古王子在朝,其它事情又诸事纷杂,心情本已烦乱,回到后宫的御书房刚刚翻开一张奏折,尚未细看,突听得外边一声娇媚的声音间杂着一个稚嫩的吐字不清的童音响起,接着是太监总管阿义力劝的声音:“请娘娘恕罪,陛下已吩咐不让人打扰,老奴实在没有办法。”

“阿义,大胆奴才,难道我也不行吗?”声音在娇媚中凭添了无限威严。

“娘娘恕罪。”

又听得女声响起,却是直接对着御书房:“陛下,宛儿求见陛下。”

韩恪此时心情烦乱不已,皱了一下眉头,决定保持沉默。董宛见书房内悄无声息,知道皇帝是真的不想理自己。只得娇声说道:“陛下万事烦乱,臣妾本无意打扰陛下,只是担忧陛下身体,再加上咱们的福儿一直哭闹着喊父皇,即然陛下有事在忙,臣妾就不打扰陛下了,臣妾这就带着福儿回去,但臣妾亲手做了一碗冰糖莲子粥,还请陛下尝尝看。”

韩恪听到提及自己的儿子福儿,心中一宽,微皱的眉头舒展开了一些,眼中带了些笑意。

又听到门外一群人渐行渐远的声音,心中刚一宽怀,笑着对外边的太监说道:“阿义,我正好有些饿了,把媚妃的粥端进来吧。”阿义边答着是边走了进来,媚妃的厨艺也是大有讲究的,这碗冰糖莲子粥散发着清新的香气扑面而来,韩恪尝了一口,口中赞到:“这媚妃不光貌美,这厨艺也是越来越精湛了。”

阿义见皇帝吃得开心,也在旁边随声附和的笑着。突然一声清冷的声音说道:“陛下遇到何事,如此开心啊!”

再见书案前,精心打扮过的如妃娘娘,不光一身装束清雅别致,而且似是嫌脂粉污颜色,保持着一张素面朝天,在后宫的姹紫姻红之中,却是别具风格。

这如妃娘娘未带任何随从,手中却托着一个托盘,盘中也是一些精致的茶点。说完话,如妃注意到案上的韩恪正在喝着粥,突然脸色微变,却强压着火气:“陛下原来已经在吃啦,看来臣妾的茶点是送的不是时候啦。”

说完转身欲走,韩恪见了,却并不阻拦,任她离去。

阿义偷眼看了看韩恪,见他眼中仍是注意着如妃的背影,似乎深情又夹着些许愧意,皇帝注意到阿义在偷看自己,叹了一声:“阿义,你是不是在奇怪我如今为何对表妹如此?”

阿义忙低头“阿义不敢,只是。。。”

“只是以前朕很少拒绝很少能抵御如如的小脾气是吧?”

阿义见皇帝没有生气的表情,也附和着嘿嘿笑了两声。

“其实我心中对如如的感情依然如故,只是作为皇帝。。。唉”

听了这种话,阿义也只能低下头,二人正在沉默,一太监进入御书房,说道:“陛下,太后请您过去一下。”

长乐宫内,太后似乎正在沉思着什么,突听得太监来报,说陛下驾到,太后慈爱的笑了笑,对着走进来的韩恪说:“皇儿好久不来了,如今政事辛苦吧,快坐下。”

“母后,孩儿还好。”

“别硬撑,做皇帝也要知道休息,这样吧,你今天就在母后这里用膳吧,我把各妃与你的兄弟姐妹们都叫来,咱们就开一次家宴吧,你也放松放松。”

“谢谢母后。”

然后太后就吩咐太监:“去把各妃与各王子公主、长公主都叫来。”

倾刻,如妃带着小公主娉婷,柳妃,媚妃带着王子泰福,几位贵人,以及长公主韩琳素都拥了进来,长乐宫内一片其乐融融的和睦景象。太后左边揽着娉婷,右边揽着泰福,一幅慈爱的祖母形象,轻声对着皇帝说:“恪儿,看这两个皇儿多讨人喜欢。”

韩恪陪着笑,连连点着头。突听得太后话锋一转:“恪儿,此次招待蒙古王子宴会的事,我看就由如妃主理吧!”说完深深看了皇帝一眼,听得太后的话,原本有点儿热闹的宴会突然变得静悄悄地,似乎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到,也更显得太后的声音越发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显然皇帝有些措手不及,吃惊地看着太后,太后接着说:“一则,现在皇后的职权由如妃在行使,二则如妃大家出身在这方面经验丰富,三则长公主韩琳素也是这个想法,毕竟这次宴会的主角是她。”说到此,众人皆看向韩琳素方向,只见她此刻面色微红,却无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有阿义注意到韩琳素乍听此主的一愣怔。

说完太后向众妃方向看去,如妃于惊讶中含着一丝笑意,口中却谦虚到:“母后夸奖了,恐孩儿难当此重任啊。”柳妃面无表情,似乎事不关已,媚妃脸上依然挂着一丝笑容,眼中却分明分无半点喜色,有的只是不屑与不甘,其它贵人也是表情各异。未及皇帝接言,太后接过如妃的话说道:“如妃不必如此谦虚,这原是你该担当的责任,你要仔细了,宴会虽是以接待为名,却涉及到多方的利益,你要有差池,本宫可要拿你试问。”

如妃赶紧福了下去,说道:“谨遵太后懿旨。”

太后对着如妃点了点头,接着转过头去对着皇帝投去询问的眼上,韩恪赶忙笑道:“但听母亲吩咐。”

“很好,不过呢,考虑到此事关系重大,如妃还需有人协助才好,皇帝你看谁比较合适呢?”

韩恪沉吟一下,心中想到媚妃对此事企盼已久,不想母后终是拿出杀手来,如果自己再提媚妃恐怕母后也未必会同意,但若是不提,媚妃自会心有怨言,心中犹豫不决,口中说道:“还请母后拿主意吧。”

“嗯,如此,本宫想柳妃是个比较合适的人选。”媚妃本来以为这次一定会是自己,没想到太后提也不提自己这个于皇室有功的妃子,却提到平时连贵人都不愿放在眼中的柳妃,本来还带着笑意的脸上却再也挂不住了,罩上了一层寒霜,冷着脸。不想此刻突然柳妃跪在地上,拒绝道:“还请太后收回成命,臣妾才疏学浅,实在难当此大任。”

太后与皇帝,媚妃及众贵人都惊讶于她拒绝这种机会,吃惊地看向她,只见柳妃一身淡绿色素衣,恰如弱柳扶风,俯身在地,太后略带心疼地说:“快快起来。”

柳妃娇声回道:“请太后收回成命,否则臣妾绝不起来。”

太后对左右喝道:“你们都呆了吗!赶紧将柳妃扶起来。”左右不敢怠慢,纷纷上前去扶起柳妃。太后看着柳妃心疼地说:“你这个孩子啊。也罢,本宫知道你身体不好,既然如此,就让你与媚妃一同协助如妃吧。希望你们好好办理此事,万不可失了我朝威仪,又不可怠慢了蒙古王子。”

柳妃见无法只得应了,媚妃自也是满心欢喜的应承,虽然心中对白氏一门怨恨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