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言情乱世红颜(牡丹篇)
151700000039

重起

丞相府后门把臂相携走出两人,二人谈话的声音并不高但是看上去就像一对老朋友一样,时常会交换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正是丞相杜如风与当朝镇国将军林识务,也就是丽妃林落与禁卫军侍郎将军林朗的父亲,远远听得林将军说:“如风兄如今真是惬意啊,每日把酒临风不尚俗务,令老朋友们好生羡慕啊。”杜如风笑笑说:“这种日子过得的确很开心,这么多年了,还从来没过得像现在这样的舒心畅快呢。”林将军又说:“好,丞相趁此机会好好养病吧。”杜如风说道:“那是,那是,如今也该退位让贤,让年青人显显身手了。”说话间两人已行至门外,正有一辆朴素的马车恭候在外,二人随即拱手告别,神情都非常愉快。待得杜丞相刚返回书房,却见一人早已等候在外,正是一个太监(正是太后宫的主事太监)与一个太医,虽说丞相称病多时,但余威尚在,就连传旨的太监尽管等候了一刻,却也不敢造次,依然恭谨的说:“陛下有旨,请丞相接旨。”

待得杜丞相率家人跪定,太监宣讲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丞相养病已近二载,朕与太后甚是关怀想念,特命太医为丞相精心诊治,并于稍愈之时,尽快来朝。钦此。”

杜丞相谢过隆恩后,太医欲上前,杜丞相摆了摆手,“我的病本宜静养,并无大碍。”然后吩咐管家:“管家,安排太医去后边休息一下,一会儿再行诊治。”

边与宣旨太监说道:“公公还请里边奉茶。”

杜如风与太监在书房坐定后,杜如风问道:“但不知太后何意?”

太监回道:“自丞相病后,太后日夜悬心,然又恐打扰丞相休养,但来前太后着我告诉丞相,近日接到蒙古特使传信,言明蒙古王子阿日斯兰正在来天朝拜谒的路上,不日将到达天朝,欲与天朝共商大事。但并未言明何事,太后言:天朝之中,如此大事还需决于丞相,望相国以国家为重。太后娘娘切切盼您返朝主持此事。”

杜如风自是早已从自己的消息渠道探得阿日斯兰一行,此刻听到太后坦白恳切的话,沉吟片刻:“请公公回奏太后,臣必不负太后厚望,但此等大事,非本相一人之力可为,还请奏明太后,臣原与左相董长袖与白侍朗一同处理此事。”

说完叫管家取来给公公的辛苦费。公公笑纳的同时说道:“丞相放心,您的意思我肯定带到。”

杜如风也笑了:“如此甚好,管家送送公公。”

“那太医?”

“公公放心,太医自会回去向太后复命的。”

“好好,丞相向来不打逛语,那咱家就先行一步了。”

“好。”

太后与皇帝此刻俱在长乐宫中等候太监复旨,原来此刻蒙古来使并未讲明来意,因此天朝倒有些草木皆兵,但论起此等大事处理,白侍朗的功底,太后知之甚深,不便起用,但若起用董长袖,一则董宛刚诞育一子后宫风头正劲,而董左相在朝庭上也是势力日大,这一措施必会对白家在后宫与朝堂势力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太后严辞拒绝了皇帝的提议。太后想来想去,此刻怕只有杜如风能当此大任,从多年的经验来看,又不会对白家造成影响,但只是杜丞相赋闲在家,自己未加关怀,不知杜如风是否仍肯卖命,而皇帝在面对白家与董家时,也是左右为难,不能偏了任何一方。所以听得太后之意,到也觉得是个好主意,因此才有了这封旨意,但他也知自己对丞相过于苛待。二人正各怀心事沉默着,突然见宣旨的太监已返回,未及行礼,太后便说道:“不必行礼了,说,丞相如何说的?”

“回太后,回陛下,丞相说:他为天朝鞠躬尽瘁,只是此事尚需二人的协助,丞相才肯出来主理。”

太后与皇帝同声问道:“哪两人?”

“是董左相与白侍郎。”

太后与皇帝听得此言,都心内惊疑,万想不到这杜如风如此善体人意,俱很高兴。太后先对皇帝说:“皇儿,你看杜相的建议如何?”

“母后,朕觉此意甚好。舅舅正管京城防务,此刻蒙古王子到来自是少他不得,而董左相此刻分管的正是户部与礼部,当然也是必须由他参与较佳。”

太后向皇帝点了点头赞到:“如此甚好,丞相思虑甚是周全。”

皇帝说道:“好,就准杜丞相所奏,从即日起就由杜丞相,白侍朗与董左相共同处理蒙古王子来访一事。拟旨吧。”

正说着,也见太医来复旨:“丞相身体劳乏,并无大碍,将养数日即可。”

太后对太医说道:“知道了,那你就负责为丞相好好调养身体,近日丞相公务会非常繁忙,别再把丞相累坏了。”

“是。”

“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