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水经注疏
14953700000244

第244章

颍水洧水潩水潧水

渠沙水朱无渠沙水三字,戴增,赵作渠水,无沙字。

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

秦始皇十七年,灭韩,以其地为颍川郡,守敬按:见《史记 始皇纪》,郡治阳翟,见后。盖因水以著称者也。守敬按:《释名》[《释州国》]颍川,因颍水为名也。汉高帝二年,以为韩国。守敬按:《汉志》颍川郡,高帝五年为韩国,六年复故。考《史记 高祖纪》五年,立韩王信为韩王,都阳翟,六年,徙太原。《信传》同。此二年为五年之误,无疑。王莽之左队也。《山海经》曰:颍水出少

室山。《地理志》曰:出阳城县阳干山。守敬按:《山海经》文见《海内东经》。《淮南》[《说山训》]、《类聚》八引《博物志》,并云出少室。《地形志》阳城郡,阳城有少室山。《元和志》,少室山在告成县西北五十里。在登封县西十里,颍水源出焉。《地理志》文见阳城县下。《续汉志》刘《注》引《地道记》亦云出阳干山。《说文》及杜氏《释例》、《山海经》郭《注》作出干山,脱阳字,《寰宇记》引《说文》,《左传 宣十年 正义》引《释例》,并有阳字,则郭《注》亦当本有阳字。《元和志》,阳干山在颍阳县东二十五里,颍水一源出此。是少室、阳干并有颍源,《经》、《注》举少室尚未备,故郦氏援《山海经》以明《经》之所自出,称《地理志》以补《经》之所未及,下即就当时之水,分出于阳干、少室者,一一实指之。今颍水有三源奇发,右水出阳干山之颍谷。守敬按:合以为三源之西源。《括地志》,颍水出嵩阳县东南三十里阳干山,俗名颍山,泉源出山之东谷,其侧有古人居处,俗名颍墟,故老人云,是颍考叔故居,即郦元所谓颍谷也。今颍河出登封县西南。《春秋》颍考叔为其封人。守敬按:见《左传 隐元年》。其水东北流。中水导源少室通阜,守敬按:此水在三源之口,为出少室之西源。今水出登封县西。东南流,径负黍亭东。守敬按:《续汉志》,阳城有负黍聚,即此。《左传》杜《注》,阳城西南有负黍亭,与下京说合,在今登封县西南。《春秋 定公六年》,郑伐冯、滑、负黍者也。守敬按:见《左传》。冯敬通《显志赋》曰:求善卷之所在,守敬按:冯衍,字敬通。赋载《后汉书》本《传》。在作存,误,当以此正之。遇许由于负黍。京相璠曰:负黍在颍川阳城县西南二

十七里。会贞按:《史记 周本纪》、《郑世家》《正义》引《括地志》并云,负黍亭在阳城县西南三十五里。《秦本纪 正义》同。《韩世家 正义》引《古今地名》,在阳城县西三十七里。俱作三十,足征此二为三之误,惟五七错出,未知孰是。世谓之黄城也。会贞按:景日《说嵩》七,今其地有聚落,曰黄城沟。亦或谓是水为 水,会贞按:见《 水》篇。东与右水合。会贞按:此处当增又东流三字,方合。左水出少室南溪,守敬按:左水为三源之东源,亦出少室之东源,今水出登封县西。乃《明一统志》载颍水三源,以出阳干者为左源,出少室山为中源,出少室南溪者为右源。《方舆纪要》沿之,与此适相反矣。东合颍水,守敬按:三源于此合为一水。故作者互举二山,言水所发也。朱互讹作乃,山讹作三,赵同。《笺》曰:宋本乃作于。戴改互、改山。守敬按:明钞本作互举二山。此东上文,二山谓少室及阳干也,以二山为水所发,见非仅少室之源也。《吕氏春秋》曰:卞随耻受汤让,自投此水而死。张显《逸民传》、嵇叔夜《高士传》 言,投泂水而死,未知其孰是也。朱《笺》曰:《吕览》作颍水,《庄子》作稠水,司马《注》本作泂水,云泂水在颍阳。 按:颍、泂古字通用,故《礼》顈衣一作絅,是其例也。稠、洞二字皆误耳。守敬按:吕说见《离俗览》。《隋志》,《逸民传》七卷,张显撰。两《唐志》作《逸人传》三卷。《御览》五百九引嵇康《高士传》又作桐水,《庄子》司马《注》见《释文》云,本或作桐水。《文选 长笛赋 注》引《庄子》作桐,《史记 伯夷传 索隐》作桐,桐亦泂之误。

东南过其县南。朱东上衍又字,全、赵同,戴删云,又字,后人所加。

颍水又东,五渡水注之。其水导源 高县东北,太室东溪。朱、赵 作崇。《笺》曰:一作嵩。赵云:按《汉书 地理志》, 高,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为中岳,有太室,少室山庙。古文以崇高为外方山也。师古曰, ,古崇字。全、戴改 。守敬按:《说文击传》引《国语》韦《解》,崇与嵩古字通。《初学记》五引戴延之《西征记》,嵩高山东谓太室,西谓少室,相去十七里,嵩其总名也。《中山经》郭《注》,泰室山即嵩高山。《汉书 武帝纪》,元封元年,令祠官加增太室祠,以山下户三百为之奉邑,名曰嵩高。《地理志》属颍川,后汉省县入阳城,故《续汉志》阳城有嵩高山。《地形志》同。《元和志》,山在登封县北八里。 高故城即今登封县治,山在县北。《通典》,登封有五渡水。[一]今水出登封县北嵩山东谷。县,汉武帝置,以奉太室山,俗谓之崧阳城。守敬按:《尔雅》[《释山》]山大而高,崧。《释文》崧,又作嵩。《初学记》五引《释名》,嵩字或为崧,山大而高曰嵩。《魏书、出帝纪》永熙二年,车驾狩于嵩阳,即崧阳也。盖地有嵩阳之称,俗因以名城,又变嵩作崧耳。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预而迭相灌澍,崿流相承为二十八浦也。守敬按:梁中大通元年,陈庆之自河阳败还,尔朱荣追之,会嵩高水涨,庆之军士死散略尽。据《通鉴》在夏闰六月,可为此春夏雨泛云云之证。《元和志》,鄂岭 在缑氏县东南三十七里。《通典》,登封有崿岭故关。鄂、崿音同。然则崿岭在今偃师之东南,登封之北。此《注》崿流殆谓崿岭之流乎?乃《方舆纪要》以登封东南之箕山,当崿岭失之。旸旱辍津,朱旸讹作汤,《笺》曰:宋本作阳。戴赵改旸。而石潭不耗,道路游憩者,惟得餐饮而已,朱餐讹作 ,赵

同,戴改。无取澡盥其中,苟不如法,必数日不豫,是以行者惮之。山下大潭周数里,朱潭作泽,赵同,戴改。守敬按:明钞本作潭,《名胜志》同。《说嵩》十,今沙屯石铺,但细流轧轧。而清深肃洁。水中有立石,高十余丈,广二十许步,上甚平整。缁素之士,多泛舟升陟,取畅幽情。朱幽作山,《笺》曰:当作幽。赵、戴改。其水东南径阳城西,朱南径讹作流南,赵改南作径,戴改南径。石溜萦委,溯者互涉,故亦谓之五渡水。守敬按:旧志缘溪有五渡村。东南流入颍水。守敬按:《明史 地理志》,五渡水入颍,亦曰三交水。今水自登封县北,东南流至县东南入颍。

颍水径其县故城南。守敬按:汉县属颍川郡,后汉属河南尹,魏、晋因,后废。后魏复置,为阳城郡治,在今登封县东南三十五里。昔舜禅禹,禹避商均,伯益避启,并于此也。守敬按:《史记 夏本纪》,禹辟商均于阳城。益辟启,居箕山之阳。《孟子》阳作阴。张守节云:阴即阳城也。箕山见下。亦周公以土圭测日景处。守敬按:《周禮》,大司徒以土圭之 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謂之地中。《注》,郑农云,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景适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疏》,颍川郡阳城县是周公度景之处,古迹犹存。《元和志》,测景台在告成县城内西北隅,高一丈。唐告成即旧阳城县治。汉成帝永始元年封赵临为侯国也。

赵云:沈氏曰,本表封成阳,不封阳城。成阳属汝南,不属颍川。会贞按:赵临,飞燕父,封见《汉书 恩泽侯表》。郦氏沿荀悦《汉纪》之误。县南对箕山,山上有许由冢,尧所封也。守敬按:《吕氏春秋》[《慎行论》],尧属天下于许由,由遂之箕山之下,颍水之阳。皇甫谧《高士传》,由没,葬箕山之巅。亦名许由山,在阳城之南十余里。尧因就封其墓,号曰箕山公神。《地形志》,阳城郡康城有箕山,阳城有许由墓。盖后魏分阳城置康城,故山与墓两县互见也。《隋志》,阳城有箕山。《元和志》,许由山在告成县西十三里。《九域志》,登封有箕山。山在今登封县东南三十里,古许由冢在山上。故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有许由墓焉。朱其作之,赵同,戴改。守敬按:此《史记 伯夷传》文,作箕。山下有牵牛墟。会贞按:《名胜志》称山上有牵牛墟,上为下之误。侧颍水有犊泉,是巢父还牛处也。朱《笺》曰:《高士传》,尧召许由为九州长,由洗耳于颍水滨。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之,知其故。曰,子君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乃浮游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又曰,巢父一作樊父。赵云:按《困学纪闻》云,《古今人表》,许繇、巢父为二入。谯周《古史考》,许由夏常居巢,故一号巢父,则巢、许为一人。应休琏又谓之山父。会贞按:《事类赋注》七引《逸事传》,尧让天下于许由,由逃之。巢父,闻而洗耳于池滨。樊 ,字仲父[原误文]方饮牛,乃驱而还,耻令牛饮其洗耳之下流。此又以洗耳为巢父,而以还牛为樊仲父,即朱所谓樊父者也。《后汉纪》,顺帝永建四年,载樊仲父。石上犊迹存焉。又有许由庙,会贞按:《汉书 鲍宣传》颜《注》引张宴曰,

阳城有许由祠。《唐书 隐逸传》田游严,入箕山,居许由祠旁。《说嵩》十三,祠,明知县侯泰重建。是世世奉祀不绝,今士人称许真人祠,误甚。碑阙尚存,是汉颍川太守朱宠所立。守敬按:《后汉书 邓骘传》,宠迁颍川太守,治理有声。元初五年,《嵩岳太室石阙铭》称颍川太守朱宠,此碑当亦元初时立。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颍水径其北,东与龙渊水合,其水导源龙渊,东南流径阳城北,又东南入于颍。会贞按:今有水出登封县东北之黑龙潭,东南流至县东南入颍,即此水也。

颍水又东,平洛溪水注之。水发玉女台下平洛涧,世谓之平洛水。会贞按:石淙水即平洛水。唐薛曜《宴石淙诗 序》作平乐,乐,洛通。水出今登封县东北。吕忱所谓勺水出阳城山,会贞按:明钞本、黄本作汋水,考《集韵》,汐,水名,出阳城山。一曰,海潮汐池也。据一曰之文,足征字确作汐。然则吕忱当本作汐。郦书作汋者,汐、勺形近致讹,勺又汋之省耳。阳城山见《洧水》篇盖斯水也。又东南流注于颍。会贞按:水自今登封县东北,南流至县东南入颍。

颍水又东出阳城关,赵删城字,云:《后汉书 光武帝纪 注》,阳阙,聚名。下亦云阳关聚,戴删同。守敬按:《地形志》阳城郡康城县有阳城关,与此同,则城字非衍,不谓赵误以为即阳关聚而删之,致戴为所惑,刻全书者亦沿其讹。在今登封县东南。历康城南,赵康下增亭字。会贞按:明钞本作康城。《寰宇记》,康城,《洛阳记》云,夏少康故邑也。接引此作康城。《名胜志》同。《晋书 石勒载记》,石生陷攻康

城。《地形志》,阳翟县有康城,至孝昌中,因置康城县,属阳城郡。是康城无称康亭城者,赵臆增,失之。《括地志》,故康城在阳翟县西北三十五里。在今禹州西北三十里。魏明帝封尚书右仆射卫臻为康乡侯,守敬按:见《三国 魏志》,本传言转右仆射,在封侯后。此即臻封邑也。

又东南过阳翟县北。

颍水东南流径阳关聚,守敬按:《后汉书 光武帝纪》,王莽遣王寻等将兵百万,到颍川,光武将数千兵徼之于阳关,《注》,聚名也。在阳翟县西北。在今禹州西北。聚夹水相对,俗谓之东西二土城也。颍水又径上棘城西,又屈径其城南。守敬按:《左传》杜《注》但言将涉颍,于水边权筑小城。《寰宇记》阳翟载上棘城。《一统志》在今禹州西北,与《注》合。又《方与纪要》在州南。盖以《左传》先言城上棘,后言涉颍,城当在颍之南,故以为在州南也。《春秋左传 襄公十八年》,楚师伐郑城上棘以涉颍者也。县西有故堰,会贞按:在今禹州西。堰石崩褫,颓基尚存,旧遏颍水枝流所出也。其故渎东南径三封山北,会贞按:《寰宇记》系三封山于阳翟。《金史 地理志》阳翟有三封山。《一统志》,上有三 ,亦名三 山。在今禹州西南二十里。今无水。渠中又有泉流出焉,时人谓之嵎水,会贞按:《名胜志》,三封山峰岭泉出,时人谓之嵎水。《一统志》,山有二泉分流,疑即此水。东径三封山东,东南历大陵西。《归藏易》曰:启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