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五灯全书
14910900000045

第45章

蟠龍文禪師法嗣

廬山永安淨悟禪師

僧問。如何是出家底事。師曰。萬丈懸崖撒手去。曰如何是不出家底事。師曰。逈殊雪嶺安巢節。有異許由挂一瓢 問六門不通。如何達信。師曰。闍黎外邊與誰相識 問脫籠頭卸角馱來時如何。師曰。換骨洗腸投紫塞。鴈門切忌更銜蘆 問。從上諸聖。將何以示人。師曰。有異祖龍行化節。逈超棲鳳越揚塵 問如何是解作客底人。師曰。寶御珍裝猶尚棄。誰能歷劫傍他門 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海底泥牛吼。雲中木馬嘶 問。眾手淘金。誰是得者。師曰。黃帝不曾遊赤水。神珠罔象也虗然 問雪覆蘆華時如何。師曰。雖則沍凝呈瑞色。太陽暉後却迷人。

袁州木平山善道禪師

初謁洛浦問。一漚未發已前。如何辨其水脉。浦曰。移舟諳水脉。舉棹別波瀾。師不契。乃參蟠龍。語同前問。龍曰。移舟不別水。舉棹即迷源。師從此悟入 僧問。如何是西來意。師曰。石羊頭子向東看 問如何是正法眼。師曰。拄杖孔 問如何是不動尊。師曰。浪浪蕩蕩 問如何是木平一句。師曰。畐塞虗空。曰畐塞虗空即不問。如何是一句。師便打 凡有新到。未許參禮。先令運土三擔。而示偈曰。南山路側東山低。新到莫辭三轉泥。嗟汝在途經日久。明明不曉却成迷 師肉髻螺紋。金陵李氏。嚮其道譽。迎請供養。待以師禮。甞問。如何是木平。師曰。不勞斥斧。曰為甚麼不勞斤斧。師曰。木平 法眼有偈贈曰。木平山裏人。貌古言復少。相看陌路同。論心秋月皎。壞衲線非蠶。助歌聲有鳥。城闕今日來。一漚曾已曉。滅後門人建塔。宋真宗敕諡真寂禪師。塔曰普慧。

崇福志禪師

僧問。供養百千諸佛。不如供養一無心道人。未審諸佛有何過。無心道人有何德。師曰。雪深宜近火。身煖覺春遲 問貧子獻珠時如何。師曰。甚麼處得來 問如何是道。師曰。回車有分。

陝府龍溪禪師

上堂。僧問。如何是無縫塔。師曰。百寶莊嚴今已了。四門開豁幾多時。師乃曰。直饒說似箇無縫塔。也不免老僧下箇橛。作麼生免得去。眾無對。師曰下去。

黃山輪禪師法嗣

郢州桐(或作潼)泉山禪師

參黃山。山問。天門一合。十方無路。有人道得。擺手出漳江。師曰。蟄戶不開。龍無龍句。山曰。是你恁麼道。師曰。是即直言是。不是直言不是。山曰。擺手出漳江。山復問。卞和到處荊山秀。玉印從他天子傳時如何。師曰。靈鶴不於林下憩。野老不重太平年。山深肯之 住後。僧問。如何是相傳底事。師曰。龍吐長生水。魚吞無盡漚。曰請師挑剔。師曰。擂鼓轉船頭。棹穿波裏月。

韶山普禪師法嗣

潭州文殊禪師

僧問。如何是祝融峰前事。師曰。巖前瑞草生 問仁王登位。萬姓霑恩。和尚出世有何祥瑞。師曰。萬里長沙駕鐵船 問如何是本爾莊嚴。師曰。菊花原上景。行人去路長。

耀州容行禪師

僧問。密室之言。請師垂示。師曰。南方水濶。北地風多。曰不會。乞師再指。師曰。鳥棲林麓易。人出是非難。

思明禪師法嗣

襄州鷲嶺善本禪師

浴次僧問。和尚是離垢人。為甚麼却浴。師曰。定水湛然滿。浴此無垢人 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師曰。鷲嶺峰上。青草參天。鹿野苑中。狐兔交橫。

青原下七世

藤霞禪師法嗣

澧州藥山禪師

上堂。夫學般若菩薩。不懼得失。有事近前。時有僧問。藥山祖裔。請師舉唱。師曰。萬機挑不出。曰為甚麼萬機挑不出。師曰。他緣岸谷 問如何是藥山家風。師曰。葉落不如初 問法雷哮吼時如何。師曰。宇宙不曾震。曰為甚麼不曾震。師曰。徧地娑婆。未甞哮吼。曰不哮吼底事如何。師曰。闔國無人知。

雲葢景禪師法嗣

衡嶽南臺寺藏禪師

僧問。遠遠投師。請師一接。師曰。不隔戶 問如何是南臺境。師曰。松韻拂時石不點。孤峰山下壘難齊。曰如何是境中人。師曰。巖前栽野菓。接待往來賓。曰恁麼則謝師供養。師曰。怎生滋味 問如何是法堂。師曰。無壁落 問不顧諸緣時如何。師良久。

潭州雲葢山證覺禪師

僧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四海不曾通 問如何是一塵含法界。師曰。通身體不圓。曰如何是九世剎那分。師曰。繁興不布彩 問如何是宗門中的的意。師曰。萬里胡僧。不入波瀾。

烏牙賓禪師法嗣

安州大安山興古禪師

僧問。亡僧遷化。向甚麼處去也。師曰。昨夜三更拜南郊 問維摩默然意旨如何。師曰。黯黑石牛兒。超然不出戶 問如何是那邊事。師曰。黑漆牧童不展手。銀籠鶴畔野雲飛。

蘄州烏牙山行朗禪師

僧問。未作人身已前作甚麼來。師曰。海上石牛歌三拍。一條紅線掌間分 問迦葉上行衣。何人合得披。師曰。天然無相子。不挂出塵衣。

青峰楚禪師法嗣

西川靈龕禪師

僧問。如何是諸佛出身處。師曰。出處非干佛。春來草自青 問碌碌地時如何。師曰。試進一步看。

京兆府紫閣山端己禪師

僧問。四相俱盡。立甚麼為真。師曰。你甚麼處去來 問渭水正東流時如何。師曰。從來無間斷。

房州開山懷晝禪師

僧問。作何行業。即得不違於千聖。師曰。妙行無倫匹。情元體自殊 問有耳不臨清水洗。無心誰為白雲幽時如何。師曰。無木挂千金。曰挂後如何。師曰。杳杳人難辯 問如何是塵中師。師曰。荊棘林中隨處到。旃檀林裏任縱橫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月隱澄潭。金輝正午。

幽州傳法禪師

僧問。教意祖意。是同是別。師曰。華開金線秀。古洞白雲深 問別人為甚麼徒弟多。師為甚麼無徒弟。師曰。海島龍多隱。茅茨鳳不棲。

益州淨眾寺歸信禪師

僧問。蓮華未出水時如何。師曰。菡萏滿池流。曰出水後如何。師曰。葉落不知秋 問不假浮囊便登巨海時如何。師曰。紅觜飛超三界外。綠毛也解道煎茶 問如何是自在底人。師曰。劒樹霜林去便行。曰如何是不自在底人。師曰。釋迦在闍黎後。

青峰山清勉禪師

僧問。久醞蒲萄酒。今日為誰開。師曰。飲者方知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耨池無一滴。四海自滔滔。

南嶽下二世

馬祖一禪師法嗣

荊州天王道悟禪師

渚宮崔氏子玉之後裔也。年十五。依長沙寺曇翥律師出家。二十三。詣嵩山受戒。三十參石頭。頻沐指示。曾未投機。次謁忠國師。三十四。興國師侍者應真南還。謁馬祖。祖曰。識取自心本來是佛。不屬漸次。不假修持。體自如如。萬德圓滿。師於言下大悟。祖囑曰。汝若住持。莫離舊處。師蒙指已。便返荊門。去郭不遠。結草為廬 後因節使顧問左右。申其端緒。節使親臨訪道。見其路隘車馬難通。極目荒榛。曾未修削。覩茲發怒。令人擒師。拋於水中。旌斾纔歸。乃見徧衙火發。內外烘焰。莫可近之。惟聞空中聲曰。我是天王神。我是天王神。節使回心設拜。烟燄都息。宛然如初。遂往江邊。見師在水都不濕衣。節使重仰懺悔。迎請在衙供養。於府西造寺。額號天王 僧龍潭信問曰。從上相承底事如何。師曰。不是明汝來處不得。潭曰。這箇眼目。幾人具得。師曰。淺草易為長蘆 師常曰。快活快活。及臨終時。呌苦苦。又曰。閻羅王來取我也。院主問曰。和尚當時被節度使拋向水中。神色不動。如今何得恁麼地。師舉枕子曰。汝道當時是。如今是。院主無對。便入滅。當唐憲宗元和戊子十月十三日也。年八十二。坐六十三夏。嗣法一人。曰崇信。

(宋大川云。以丘玄素符載二碑參合。應以天王道悟嗣馬祖。龍潭崇信嗣之。始為不差悞矣 按指月錄云。天王道悟嗣馬祖。龍潭崇信嗣之。丘玄素撰。唐聞人歸登有南嶽碑。圭峯答裴國宗趣狀。權德與馬祖塔銘。皆以天王為馬祖嗣。佛國白。達觀頴。呂夏卿。張無盡。皆有著辯。以證傳燈之悞 按正名錄云。諸家證據。由在事跡。證據中。惟張無盡之言。最為深切。無盡云。石頭得藥山。山得曹洞。教理行果。言說婉轉。天王道悟下。出周金剛。呵風罵雨雖佛祖不敢嬰其鋒恐皇字差悞。後得丘玄素符載二碑。徧示諸方曰。吾甞疑德山洞山。同出石頭下。因甚垂手處。死活不同。今以丘符二碑證之。朗然明白。方知吾擇法驗人之不謬耳 此則直從施設處勘出。一言而定千古之疑。譬如世人子嗣有訛。考覈宗譜。固可辯明。若一滴血。則真偽立剖。無盡之言可謂滴血。而得其真者矣。按三刻所載。考據的確。討論精詳。千載疑案。一時冰釋)。

南嶽下三世

天王道悟禪師法嗣

澧州龍潭崇信禪師

渚宮人也。其家賣餅。師少而英異。初天王悟。蒙馬祖記莂。後居天王寺。人莫之測。師家於寺巷。常日以十餅餽之。悟受之。每食畢。常留一餅曰。吾惠汝以蔭子孫。師一日自念曰。餅是我持去。何以返遺我耶。其別有旨乎。遂造而問焉。悟曰。是汝持來。復汝何咎。師聞之。頗曉元旨。因投出家。悟曰。汝昔崇福善。今信吾言。可名崇信。由是服勤左右。一日問曰。某自到來。不蒙指示心要。悟曰。自汝到來。吾未當不指汝心要。師曰。何處指示。悟曰。汝擎茶來。吾為汝接。汝行食來。吾為汝受。汝和南時。吾便低首。何處不指示心要。師低頭良久。悟曰。見則直下便見。擬思即差。師當下開解。復問。何如保任。悟曰。任性逍遙。隨緣放曠。但盡凡心。別無聖解。師後詣澧陽龍潭棲止焉 僧問。髻中珠誰人得。師曰。不賞玩者得。曰安著何處。師曰。有處即道來 尼問。如何得為僧去。師曰。作尼來多少時也。曰還有為僧時也無。師曰。汝即今是甚麼。曰現是尼身。何得不識。師曰。誰識汝 李翱刺史問。如何是真如般若。師曰。我無真如般若。李曰。幸遇和尚。師曰。此猶是分外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