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五灯全书
14910900000276

第276章

臨濟宗

南嶽下三十五世隨錄

紹興雲門孤卓浚禪師

福州長樂劉氏子。幼投龍山脫白。因參鼓山。聞鷄鳴有省。後禮報恩賢。賢問庭前柏樹子意旨。師曰。蠱毒之家水莫甞。又問。恁麼也得時如何。師曰。何似江南三月裏。鷓鴣啼處百花香。賢即撾鼓陞座。囑師曰。舊衣一頂。可以衛身。付子歸閩。為眾中尊。適天台通玄虗席。雪竇雲親送入山 上堂。羅漢嶺頭。雲深萬丈。鐵船湖畔。水演千尋。海內推龍象窟宅。台嶺稱衲子叢林。松檜參差。韶國師之遺風現在。樓臺突兀。悟老人之面目儼然。於此薦得。一任淨明堂前。點胸點肋。騎佛殿出山門。撞倒香爐峰。踏斷金地嶺。其或未然。不得動著。動著打折你腰 上堂。欲登泰山絕頂。一步為初。欲涉萬頃洪波。先從此岸。勿憚勤苦。勿厭疲勞。日久月深。及至山窮水盡之際。背翻筋斗。豎亞摩醯。[囗力]。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僧參。師曰。那裏來。曰嘉定。師曰。城中兵馬冗雜。汝作麼生過得。曰不曾見。師曰。汝豈不是城中來。曰是。師曰。喪身失命也不知(浮石賢嗣)。

江西寶藏範圍澤禪師

吉安五雲人。族姓陳。年十四。投邑東塘山祝髮。二十一。參西陽老宿。開示。披剝四大。何者為身。追究六根。何者為心。令日夜參尋。一日喫飯次。見飯中黑殼蟲。忽然有省。說偈曰。米裏蟲。元來面目與我同。呵呵一笑平生樂。諸佛眾生俱夢中。呈陽。陽曰。參方去。乃上天童。問百骸俱潰散。一物鎮長靈則不問。百骸潰散俱歸土。一物長靈甚處安。此意如何。悟曰。你這樣癡。師無對。次日入室。復問曰。某昨日問話。亦不錯。和尚如何說某癡。不知那裏是某癡處。悟連棒打出。痛不能忍。疑愈不解。後參報恩賢。問。不疑諸方舌頭。己事畢因甚不疑言句。是為大病。賢曰。不愁劒戟從空下。只恐藕絲絆殺人。師於言下。豁然領旨。一日賢問曰。汝字範圍。即今在甚麼處。師曰。徧界不曾藏。賢曰。汝範圍耶。範圍汝耶。師曰。唯我獨尊。賢曰。低聲低聲。遂付囑。迨賢主天童。命師繼席。 結制上堂。赤肉團上。壁立千仞。只此靈鋒。阿誰敢擬。這裏薦得。結解迷悟。向甚處著。而今事不獲已。起模畫樣。於無圈繢處立圈繢。於無繩索處立繩索。要使諸人。九十日中。驀地跳出圈繢。迸斷繩索。直得萬象森羅起舞。百川大海騰波。到這箇時節。正好喫寶藏拄杖。何故。太平寰宇斬癡頑 示眾。非思量處。識情難測。九峰波浪滔滔。三泖層波疊疊。漁者一網松風。樵人滿擔魚鱉。黃浦傍觀笑不徹。良久曰。無端虗空釘箇橛 僧參。師問。般若如大火聚。作麼生近傍。僧無語。師曰。却也道得親切(浮石賢嗣)。

蘇州雲巖天鼓震禪師

郡之譚氏子。初復雲巖禪席。備歷艱辛。旋游匡廬翠巖諸剎。讓席相延不受。後主廣福。上堂。威音那畔。萬象歷然。覿面當陽。一機不立。豁開元路。虎驟龍驤。別轉宮商。曲高和寡。若端的一回汗出。裂脫祖師鼻孔。入荒田不揀。信手拈來。照用齊行。賓主互換。直饒千聖到來。也描邈不得。今日山僧不捨慈悲。與他通箇消息。卓杖曰。三生六十劫(浮石賢嗣)。

浙江鹽官洪衍灝禪師

上堂。我宗無語句。實無一法與人。雲門紅旗閃爍。臨濟熱喝雷奔。良久曰。剛刀雖快。不斬無罪之人 上堂。前月結本不結。驀把虗空釘一橛。今日解本不解。緊峭草鞋真脫灑。不曾解兮不曾結。秤錘元來是生鐵。臨期痛與頂門鎚。試問諸人瞥不瞥。若也瞥。一任天下橫行。如未瞥。更為諸人細徵別。井底蟾蜍吞却月 上堂。白雪消殘臈。梅花放早春。的的西來意。誵訛不可論。既是誵訛。因甚不可論。疎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上堂。古今拈槌豎拂。彈指謦欬。猶若華藏世界飛一微塵。又何曾舉著宗門中萬分之一。要會麼。華藏世界在一微塵裏 上堂。揑空拳與龍神鬥富。當場未肯輸籌。終日靠著飯籮呌饑。決定不知米做。擲剎海於他方。本不動搖。日費斗金非分外。置毫芒於地上。展轉躊躇。寸絲粒米也難消。直得百千異境。移換不得。千人萬人。籠罩不住。到者裏。敢教一槌粉碎。汝等諸人。還委悉得麼。莫怪從前多意氣。他家曾踏上頭關 上堂。雪峰輥三箇木毬。俱胝豎一箇指頭。石鞏張弓架箭。華亭短棹孤舟。山僧無許多伎倆。一味坐地看揚州。風悠悠浪悠悠。兩岸蘆花笑點頭。青箬笠前無限事。綠蓑衣下一齊休 問妄心無處即菩提。正當妄時。還有菩提也無。師曰。敲冰不見水 問如何是清淨法身。師曰。尿桶子。曰不會。師曰。倩人擡 問如何是法身。師曰。甎頭土塊。曰我會也。師曰。塞溝填壑 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曰。東方日出卯 師問士。你尋常做甚工夫。曰一切無心。師曰。還聞窗外草蟲鳴麼。曰聞。師曰。有心聞耶。無心聞耶。士擬答。師震威一喝。隨後便掌(浮石賢嗣)。

鹽官法喜千雲湛禪師

吳江黃氏子。報恩賢問曰。禮拜且止。日用事作麼生。師曰。穿衣喫飯。賢曰。除却穿衣喫飯聻。師曰。請和尚道。賢曰。老人道的與汝何干。師曰。殃及兒孫(浮石賢嗣)。

崇勝白嶠[泳-永+皛]禪師

上堂。昨日搥鐘。今朝擂鼓。好箇圓通門。幾人曾覺悟。未透祖師關。勿行知解路。雪峰弄鱉鼻蛇。玄沙是汝虎。南嶽將磚石上磨。金牛[掜-儿+丌]飯堂前舞。妙用神通非等閒。當今著著超今古。參學人須子午。莫將雜毒藏心腑。甘草本不甜。黃連亦非苦。西風落葉萬山秋。一亘晴空飛玉兔 小參。獅子兒超羣類。一聲哮吼震三千。野犴狐狼俱倒退。大方獨步任縱橫。踞地翻身無怖畏。若是同生同死人。當機著著離情謂。且道。如何是離情謂底句。卓拄杖曰。空合空兮水合水 小參。開眼也見。合眼也見。且道。見箇甚麼。若道無所見。山河大地。從何處得來。明暗色空。又向何處安著。若道有所見。猶是妄認前塵分別影事。且作麼生得超情離見去。木人騎竹馬。撞倒須彌山 小參。今朝五月十五。綠柳垂絲亂舞。黃鳥一聲兩聲。人人成佛作祖。拈拄杖曰。且道。拄杖是聖是凡。卓一卓曰。甜瓜徹蒂甜。苦匏連根苦(浮石賢嗣)。

鹽官真相無奇涵禪師

初參雪竇。看無字話。後參報恩。一日因水濺面。忽然有省。詣方丈。賢問。柏樹子意旨如何。師豎拳。賢曰。太遠生。師曰。將謂別有。賢曰。未在更道。師曰。和尚莫瞞人好。賢頷之。賢住棲真。師隨眾入室。賢問眾曰。棲真因甚不棲真。師代曰。死水不藏龍。賢曰。如何是活水龍。師曰。興波不作浪。賢曰。好與三十棒。師曰。起動和尚(浮石賢嗣)。

湖州清凉東暉淏禪師

俗名梅亮。東甌磐石。衛千戶也。鼎革後。投報恩剃染。參狗子話。契證。請益于西堂範圍澤。澤曰。甕裏何曾走却鱉。師曰。即今便是。澤便掌。師大悟。順冶丙申十一月。師忽告眾。付囑法嗣松巢衣拂。跏趺而逝(浮石賢嗣)。

海門廣慧均實水禪師

長洲沈氏子。繼席報恩。元旦上堂。舉古德曰。一年又一年。漸漸減容顏。始作兒童戲。看看白髮斑。古人恁麼道。雖為警世名言。未免逐事遷流。山僧則不然。去年年兮今年年。年年不改本來顏。寰中日月無新故。丱總期頤沒兩般 康熈辛丑。退居鳳飛嶺。至甲辰八月。擇日告眾而逝(浮石賢嗣)。

泰州光孝玉田潤禪師

西蜀合州湯氏子。首參天童。不契。再上報恩。打七。一日賢落堂。師出問。玉燭煇煌。金香馥郁。如何是今朝完七期的事。賢曰。汝自道看。師擬議。賢便打曰。何不道玉燭煇煌金香馥郁。師於言下領旨(浮石賢嗣)。

虞山福城雲漢滿禪師

邑之張氏子也。少為邑諸生。崇禎甲申。剃染於三峰。監院事三載。順治戊子。報恩賢赴廣慧。越海從之。授記室。隨受記莂。住報恩。再住通州之彌勒院。後遷虞山。著扶宗論。點華錄諸書。有功宗乘。堪為不朽。其和靜論略曰。威音那畔。休話如何。纔涉形聲。便分向背。四句割開。乃名外道。一團拋出。即曰全提。所以事落兩頭。物分彼此。有建立即有掃除。有掃除即有建立。昔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是建立也。吾不曾轉法輪。是掃除也。即心即佛。馬祖之建立也。非心非佛。馬祖之掃除也。種種法式。無不如是。何獨疑於天童三峰乎。莫謂師翁之一棒。不知宗旨也。葢以收宗旨於一棒。而以一棒全提宗旨也。不惜口業。試一言之顯提。一棒有句也。不作棒會無句也。遇之無不摧碎。正句也。一棒而全具三句。函葢乾坤也。一棒而踞斷要津。截斷眾流也。一棒而臨機應用。隨波逐浪也。用一棒而人不薦。奪人不奪境也。從棒下而翻身。奪境不奪人也。連棒而無可如何。人境兩俱奪也。一棒而有殺有活。人境兩不奪也。棒下時而情絕義忘。真佛也。一棒而透脫死水。真法也。一棒而縱橫自在。真道也。棒而賓主分。第一句也。棒而有截流機。第二句也。棒而具裏頭人。第三句也。一棒具眾美。開而合。合而開。三玄要也。不知一棒之落處。賓中賓也。唯用棒而不識操縱。賓中主也。以一棒而探其情形。主中賓也。一棒而全收末後。主中主也。行一棒而隨點之。先用後照也。徵至極而棒隨之。先照後用也。和聲便棒。照用同時也。用棒而與奪隨宜。照用不同時也。一棒而大用全提。金剛王也。棒下而萬靈振恐。踞地獅子也。一棒而驗彼來機。探竿影草也。一棒而棒頭有眼。一棒不作一喝用也。此三峰所曰臨濟一宗也。四宗可以類推矣。師翁非不知之也。既知矣。而掃之何也。從古以來。祇貴令人疑。不貴令人悟也。使人疑而自悟。得之快而守之堅。今有法授人。死語也。死語其能快人乎。古德曰。不重先師道德。祇重先師不為我說破。香嚴曰。當時若為說破。吾今日定罵渠也。若未悟。而冒以為快者。人皆知之。其禍猶淺。明宗旨。而實未悟者。說亦可通。其禍莫可窮也。是故痛為掃之。掃之而不足。則闢之。闢之而復救。并救而闢之。此則師翁扶持正法眼之苦心也。三峰非不知之。而建立不已者。亦以救瞞頇儱統之病。而綱宗不可著耳(浮石賢嗣)。

潁州弘戒鈍斧濊禪師

年逾七十。參究不衰。後參報恩賢於廣慧。得法。出主弘戒。上堂。生也不道。死也不道。螃蟹橫行。蝦蟇直跳。本分衲僧。不得草草。卓杖下座 一日寺僧涉訟。師亦被逮。拘執之時。師怡然。陞座說偈。別眾而逝。淮徐備兵使者聞之。率同官羅拜。士民集貲。建塔于寺後(浮石賢嗣)。

荊州玉泉景德楚雲漢禪師

吳江馮氏子。上堂。萬卉凋零到極則。羣機纔展動新容。分明昨夜東君說。要藉無心拄杖通。遂拈杖。顧大眾曰。這是無心拄杖子。且道。通箇甚麼。卓一卓曰。脫盡纖纖枝底葉。斬新條令有春風 小參。匝地濃霜如錦疊。一輪皓月似冰圓。雁聲嘹嚦頻催促。多少貧兒徹骨寒。正當恁麼時。滴水滴凍一句。作麼生道。閉門不管階前雪。衲被蒙頭正好休(浮石賢嗣)。

真州長蘆古余演禪師

[邱-丘+千]江姚太史思孝。請主善慶。上堂。舉僧問投子。如何是一大事因緣。投子曰。尹司空。與老僧開堂。提持箇事。須資本色鉗錘。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今日有人問山僧。如何是一大因緣。只向他道。姚太史。與山僧開堂。或謂長老何得依樣脫塹。祇對伊道。事存函葢合。理應箭鋒拄(浮石賢嗣)。

京口招隱鹿泉山衣瀇禪師

晚號獨癡。桐鄉王氏子。年十二。投竹林豫出家。參本來面目話。久之。一日聞舉僧問雲門。一念未生時。還有過也無。門曰須彌山。師於言下。忽有省入。乃徧參寶華天童雪竇諸叢席。最後參報恩賢。機契之下。即受記莂。出住長蘆。繼主鹿泉。迨賢示寂。遺命住報恩。上堂。一切障礙。即究竟覺。適纔二僧爭鬥不已。惹得報恩拄杖子怒發。即時頭破腦裂。血淋淋地。還有旁觀內省的麼。設或鴨聽雷鳴。爭怪青天太煞炎熱 上堂。一向埋頭雲壑。見面不如聞名。今朝全身敗露。聞名不如見面。所以佛祖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山僧亦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豎拂子曰這一大事。阿誰欠少 上堂。從上來事。且莫造次。說到不如見到。見到不如行到。故死心曰。一人所在也須到。囗人所在也須到。無人所在也須到。敢問諸人。阿那箇是說到底。見到底。行到底。檢點得出。招隱拄杖雙手分付。良久曰。莫道不受人瞞好 僧問。如何是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師曰。橫塘宿鷺斜飛起。幾隻銀瓶挂樹腰。僧又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內無一物。外無所求 師開法多年。門庭高峻。衲子望風奔競。亦稱一時之盛。有各會語錄。行世(浮石賢嗣)。

寧波七塔補陀拳石沃禪師

揚之通州葛氏子。僧問。如何是你有拄杖子。與你拄杖子。師曰。光影俱忘仔細看。曰如何是你無拄杖子。奪却你拄杖子。師曰。別有靈光照膽寒。曰恁麼則富嫌千口少。貧恨一身多也。師曰。你作道理會那(浮石賢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