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学研究是心灵的探索,思想的放牧,也是一种寻找与发现。
和慕金才先生相识自然离不开教育,知道他在民族地区教育教研的路上一如既往,摸爬滚打,研习最新的理念,深入不同的课堂,搜集多样的素材。今天,当这本散发油墨香气的集子呈现在面前时,不禁萌生一种说不出的感动与惊讶。透过一行行隽秀的文字,似乎看到他本人行走在泾源各中小学间的身影,看到他在课堂上聚精会神的神情。读这本集子,不由得想起十年前的那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泾源县作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最少、文化积淀相对较薄弱,又是回族聚居的县,却成为了宁南山区率先进行课改的省级试验区。书中的案例、总结、分析也与这段时间的学习、观摩、调研分不开。鲜活的案例,具体的分析,前卫的思想,无不体现一个基层教研员对事业的执着,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思考,对民族地区教育未来的担当。
教学与教学研究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作,书是默默地教,人是默默地育,文自然也是默默地撰。将教育教学的探索与思考、成败与得失拾取下来,连缀成文,这是一种境界。躬亲案例的佳构之页,字里行间,每每使我感受到一种既敬业浓醇又清逸澹远,虽属不期邂逅却还似曾相识的况味,一种犹如云水相关的教诲情思。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显而易见,这本集子没有宏大的理论阐述,没有对教学的指手画脚。所体现出的三点值得称道,一是对回族聚居区素质教育的深层次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实践探索。二是作为一名教研员对地方教育阶段性成绩与不足的肯定与反思,这部分内容所折射出的又是泾源教研机制的建构与运行。从县级教学质量监测纵深的分析看得出他们的研究立足于实际,服务于教师,而不是哗众取宠的花拳绣腿。三是本身作为语文教师出身的作者,在文中向读者呈现出一条语文教学研究的绿色之路,那就是立足课堂,立足学生,关注怎样学,如何教。作者在《论增设回族史补充教材》中提出了增设回族史补充教材的学术建议,进而又以泾源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教育资源,提出了泾源民族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设想。这些充满民族特色本土化研究是具有开拓性和先导性的。语文教学是作者的专业,他的《对泾源县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正是基于语文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其思考不仅是对泾源语文教学实际的真实分析,而且充满理性的展望。而《从教学难点出发寻求教研突围》的教研案例研究,体现了作者在语文教学校本化研究中的实践与追求。在《甘肃静宁、会宁中学教育考察报告》和《泾源县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调研报告》中,他用理性的眼光,真实地分析了泾源教育的环境、现状与问题,以一名教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心提出了今后高中教育发展的路径与思考。作为我区资深的基层教研室主任,在近二十年的教研工作中,他始终围绕校本教研这一命题,以县级教研室如何发挥职能为研究重点,从教研室的“工作职能”“机制创新”,教研员的“工作方式”“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加强全区县级教研室建设,提升教研员队伍素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借鉴意义。
泾源可谓钟灵毓秀,自当是人杰地灵。有了这样一位献身教育事业的带头人,他的带动辐射作用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泾源教育呈现的新气象有目共睹,教中研、研中教的名师层出不穷,他们的文章在《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语文学习》《宁夏教育》等刊物上频频刊登,他们的身影在区、市教研活动的课堂上,在全区乃至全国优质课评选的赛场上亦不陌生。这些成绩的取得不能说与本书作者无关,至少其无私的奉献、真诚的激励与期待是必然的吧!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在经济大潮占据人的意识的当下,把心力付诸教学与研究的举措其实就是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这篇大文章无声的序言。掩卷遐思,于每一行文字、每一串数字倾听担当者前行的脚步声,我如此,期待更多的人亦如此。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