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武警建设讲座精选
13882900000011

第11章 准确把握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精神(1)

经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批准,新一代《中国人解放军司令部建设纲要》于2008年6月28日颁发施行。根据总参、武警总部通知要求,总队决定,集中5天时间,组织两级机关专题进行网上学习培训。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就准确把握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精神,与大家从四个方面作点研究探讨:一是讲一讲颁发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的重大意义;二是讲一讲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修改的主要内容;三是讲一讲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的基本特征;四是讲一讲抓好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学习贯彻应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讲一讲颁发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的重大意义

司令部是军事工作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首长的指挥机关,是军队的指挥中枢,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中肩负重要责任。因而以纲要形式,规范和指导司令部建设就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2000年,中央军委发布了第一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建设纲要》。随着形势发展和任务变化,中央军委又及时编发了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充分体现了信息化时代特征和组织指挥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要求,必将对军事工作和司令部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颁发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是贯彻落实胡主席和中央军委决策指示的有效保证

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高度重视司令部建设,是胡主席和中央军委的重要战略思想。胡主席在2004年9月召开的全军司令部建设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司令部建设摆在战略位置来抓,紧紧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推进新形势下司令机关建设,发展信息化指挥手段,努力建设高素质、高效能军事领率机关。胡主席的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司令机关建设的地位作用和特点规律,明确了司令机关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为加强司令部建设提供了根本指南,新《纲要》通篇贯穿了胡主席的指示精神。军委首长对司令部建设高度重视,强调要努力培养一批“理论通”、“政策通”、“业务通”、“技术通”、“文字通”,使参谋人员成为既懂机关又懂部队、文武兼备、能参善谋的复合型人才,新《纲要》明确规定以“五通”作为参谋人才培养的目标。《司令部建设纲要》把胡主席的治军思想和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精神以法规形式颁发部队执行,就是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各级司令部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胡主席关于建设高素质高效能军事领率机关的指示精神和军委的决策部署,确保司令部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二)颁发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是忠实履行职责使命的有效保证

军队履行使命任务的需要,是牵引和推动军队建设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加强司令部建设的必然要求。全面履行“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必须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近些年来,军队和武警部队不仅担负了军事斗争准备、武力威慑任务,而且还担负了抢险救灾、处突维稳、参加地方经济建设等任务,特别是2008年的抗震救灾、藏区维稳、奥运安保,充分说明部队不仅仅承担对敌军事斗争的职能,而且肩负的任务在不断拓展。胡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建设,更好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武警部队处于职能任务的拓展期、创新发展的机遇期、部队工作的高风险期,面临政治要求的严格性、执行任务的多样性、执勤处突的经常性,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和党的大局,认真履行职责使命。新世纪新阶段的职责使命,对军事工作和司令部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司令部担负着组织指挥作战和组织领导军事建设的双重职能,司令机关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部队建设的质量,关系军事行动的成效。只有过硬的司令机关才能保证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才能保证职责使命的有效履行,而过硬的军事领率机关,又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法规保障。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就是适应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加强司令部建设的重要法规依据。新《纲要》把职责使命对军事能力的要求细化为对司令部建设的新要求,切实把这些要求体现到司令部建设具体内容和标准之中,从而为司令部有效履行组织指挥部队完成职责使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三)颁发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是大力推动司令部建设科学发展的有效保证

近年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各级司令机关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在各级党委、首长的统一领导下,不断加强全面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和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进步。随着部队建设深入发展,司令部工作和建设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与有效履行司令机关的职能任务相比,还存在“三个不相适应”:一是司令部谋划指导水平与遂行多样化军事行动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指挥手段信息化程度与建设信息化武警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参谋队伍的整体结构和素质能力与形势任务要求不相适应。据对司令部建设有关情况统计,总队、支队两级司令机关高学历人才都不是很多,距离新《纲要》规定“逐步实现师级以上单位司令部参谋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主体”的目标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照新颁发的《司令部建设纲要》,使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司令部建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新《纲要》针对司令部建设实际情况,认真总结、充分吸收全军和武警部队各级司令机关建设的成功经验,形成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标准要求,以此规范和推动司令部建设科学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讲一讲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修改的主要内容

军委2000年发布的《司令部建设纲要》是章条式结构,共8章35条。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根据内容所需改为文件格式,分3部分,6500余字,内容与新《条例》有机衔接,操作性、指导性更强。主要修改内容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体现党的军事理论创新发展,调整充实了司令部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纲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将司令部建设指导思想表述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始终坚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以信息化为发展方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科学筹划,科学组织,科学实施,努力实现司令部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新《纲要》对司令部建设的指导思想表述更加明确具体,更加顺应时代要求,调整增加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始终坚持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以信息化为发展方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实现司令部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等内容,使司令部建设的指导理论更加科学丰富,目的指向更加简洁明快,要点原则更加明确突出,方法要求更加凝练鲜明。根据实践发展的新要求,把司令部建设的原则重新规范为“六个坚持”,即:“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作战牵引、平战结合,坚持全面建设、协调发展,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坚持依法建设、规范指导,坚持科技推动、科学管理”。这些调整和充实,实现了司令部建设指导思想与党的军事创新理论相一致,与时代发展要求相一致,与部队履行职责使命需求相一致,充分体现了党对军队建设特别是司令部建设新的根本要求。

(二)按照胡主席提出的“建设高素质、高效能军事领率机关”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司令部建设的目标与标准

《纲要》认真贯彻胡主席指示精神,将各级司令部建设的总目标概括为:“围绕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全面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持走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道路,不断提高谋划指导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组训练兵能力、治军管理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逐步实现制度机制健全,参谋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指挥手段系统配套,努力把司令部建设成为高素质高效能的军事领率机关”。这个总的目标指明了司令部建设发展的打赢“信息战”目标、“三化”方向和复合道路,提出了提高“六个能力”、“三个实现”和“两高”的奋斗指标。依据总的目标,明确司令部建设的基本标准是“思想政治坚定”、“组织结构合理”、“素质能力过硬”、“指挥手段先进”、“作风纪律优良”。旧《纲要》没有集中明确司令部建设的目标和标准,只是在各章条内容里有一些分散的阐述。新《纲要》用一个大部分专门明确司令部建设的目标和标准,有利于各级从宏观上把握司令部建设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参照具体标准组织建设;同时,也便于各级组织司令部建设评估,搞好检查督导。

(三)适应组织领导信息化建设和组织指挥信息化战争的新要求,界定了信息化条件下参谋人员的素质能力标准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参谋人才是司令部建设的重点,提高参谋人员的能力素质是提高司令部建设水平的关键。新旧《纲要》对参谋人员的选拔、培训和素质能力等都提出了较多要求,而新一代《司令部建设纲要》更加具体,标准更高。明确提出:参谋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读、记、算、写、画、传新“六会”基本技能,要求参谋人员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分析判断、出谋划策、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研究创新等“六种能力”。新《纲要》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注意突出战时参谋业务技能、突出信息化素养、突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与运用、突出谋划指导信息化建设和组织指挥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等内容,在总结全军近年来司令部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汲取借鉴各方面的创新成果,对信息化条件下参谋人员的“六会”基本技能和“六种能力”作了具体规范,而旧《纲要》在这方面的表述则比较笼统,只规定了“五种能力”,新《纲要》增加了信息获取能力,这正是适应了时代要求,体现了“以信息化为发展方向”的重要思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旧《纲要》只规定了参谋长的职责要求,而没有明确的素质要求,新《纲要》对各级参谋长的素质能力提出“五个具有”等很强的明确要求。新《纲要》的规定具体、清晰,操作性也很强。这样具体分层规范参谋人员的素质能力标准,既是贯彻新一代《司令部条例》,对相关内容深化细化的需要,也有利于发挥《纲要》的规范引导作用,为各级加强参谋业务训练、提高参谋队伍素质能力提供了重要依据。

(四)围绕实现司令部建设的目标与标准,提出了信息化条件下规范和加强司令部建设的主要措施

《纲要》从“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格选调参谋人员”、“不断优化体制机制”等八个方面,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司令部建设的工作思路、工作制度和措施办法。如在参谋人员选拔上,提出“要逐步推行资格考察与专业考试相结合的选调方式”;在优化体制机制上,提出要“建立便于平战转换、统一指挥、高效稳定的指挥体系”;在参谋人员培训上,提出“加大各级参谋长送学培养力度,逐步使新任参谋长集中培训成为制度”;在指挥手段建设上,提出要在加强系统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健全信息采集、处理、共享、备份和数据维护、安全保密、检查评估等制度,逐步形成配置优化、安全可靠、按需共享、便捷高效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制”等。旧《纲要》由于采用章条式结构,仅分别在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作风纪律建设和指挥手段建设里进行了阐述,显得内容上不够全面,形式上不够清晰。新《纲要》的八条措施,既是对《司令部条例》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又是基于司令部建设实际提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普遍指导性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