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僧兵
13881600000001

第1章 忆童年僧兵出关 救蓝衣竹笛惊情

行囊里是几件僧衣,一卷常诵的《金刚经》,一支精致的竹笛。淳空拎起包袱,与师兄弟们一一辞别。十年了,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留下太多的故事。就要离开了,心底莫名感觉到酸酸的。

出寺门的时候,师兄向他手心塞了一个东西,展开一看,是一枚小小的玉观音。师兄三十多岁,身材瘦高,在庙里的日月,两人一起习武诵经,这些年除了师父,就和师兄最亲。

师兄神色清俊,目视淳空,欲言又止。

淳空合掌恭敬地说:“阿弥陀佛,我会很快回来的。”

师兄双掌合十,露出了惯常神秘的微笑。

山下大片的庄稼枯焦不堪。在烈日的映衬下,玉米和绿豆的叶子发出了惨白的光。黄尘滚滚的山道上,淳空仆仆而行,家现在会是个什么样子呢?眼前恍然出现了一幅画面……

隆冬腊月,朔风劲吹,雪如鹅毛,故都洛阳笼罩在白色的轻纱大幔中。一所大宅的后花园里,一只筛子斜斜地支在空地上,筛下撒着金黄的谷粒,一只满身喜气的画眉歪着脑袋警惕地打量着四周。禁不住美食的诱惑,它终于飞下了松枝蹦蹦跳跳地靠近筛子,欢快地啄食谷子。噗!筛子突然倒了,鸟儿被扣在了筛下。捉住了!捉住了!两个七八岁大的孩童兴奋地呼喊着从灌木丛后跑出来。女童头扎羊角辫,穿着紫色的碎花旗袍,男孩修着文明头,身着深蓝色的国民校服。我来!我来!两个人争抢着去揭筛子,忽然扑楞一下,机灵的鸟儿瞅了个空隙,唧地叫了一声逃走了。

都怪你!都怪你!两人互相指责。扎着羊角辫的妞妞呜地哭了起来。

怎么又欺负妹妹了!背后传来一个中年男子浑厚的声音。男童立刻垂首站立,俯首谛听。中年男子叮嘱了一句什么,匆匆地向外庭走去。

男孩见父亲走远,拉起女童的手哄道:“莫哭了,我们到书房玩去!”女孩破涕为笑,两人随即像两只兔子,跑进了书房。书房里放着大本大本的书籍和一些古旧的瓶瓶罐罐。两人乱翻了一阵,觉得无趣,便在储物架间捉起了迷藏。砰!一只陶器突然掠过妞妞的肩头,坠地而碎。呜!妞妞再次哭了出来,血从她的肩头不断沁出。你受伤了!男孩惊叫道。家人们闻讯赶来,父亲冲儿子大发雷霆,罚跪。大雪纷飞,男孩在雪地里跪了足足半日,腿脚都失去知觉,最后竟晕倒在刺骨的雪地里……

男童醒来时,迎面撞见一个银髯的老僧。他猛地跳下床来喊:“娘!娘!”却发现自己身处一所禅房之中。“咣”一记钟声,宛如空灵出穴,吓了他一大跳。男童怔怔地站在那里,心绪起伏难平:爹难道要用这种方式,惩罚他唯一的儿子?和尚踱步过来说,从今天起,你叫淳空。和尚就是师父,寂一法师。

想到这里,淳空从怀里摸出一张照片,照片很小,由于时间久了,有些微微泛黄,照片里娘坐在一株芭蕉树下,温和地冲他笑,淳空就笑了。在庙里青灯黄卷的岁月,他每天晚上都会拿出娘的照片,告诉娘这一天,自己练了什么拳,识了什么字,诵了什么经。娘总是认真地聆听,仔细地端详着他。

在庙里的头几年,淳空对师兄们光洁的头颅,灰色的僧衣,清虚的修为,实在难以理喻。一次在殿堂里打座,一大群乌鸦栖息在屋檐上哇哇乱叫,叫声粗厉刺耳。淳空偷偷瞟眼过去,看见两只乌鸦竟然不知为什么打起架来,一时黑云翻飞,煞是好看,禁不住奇怪地问:师父,您知道乌鸦为什么打架吗?下面,禁不住传来师兄们嗤嗤的笑声。师父翻开眼皮瞄了他一眼说,因为你。真是不可思议!淳空常常逃跑。一次偷偷溜出寺门跑到了后山上,可夕阳西下,林海莽莽,乡关何处?密林深处不时传来狼群的嚎叫,周围出现了几双阴森森、绿幽幽的狼眼!令他嗅到了一股死亡的气息。嗖嗖!突然有东西破空而出,随之传来几声低吟,狼群瞬间消失进黑暗之中。淳空惊喜地回转身,发现师父竟站在身后,手心里卧着几枚石子。自那以后,他便整日安心地侍在师父身边礼佛、诵经、习武。

师父有时会骂淳空六根未净,永远不会开悟。但淳空才不管这些,其实他的心里一直憋着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开悟?难道开悟就要忘记自己的感情吗?这个问题淳空一直不敢问,现在却要离开了。但爹还会惩罚自己吗?

砰!远处突然传来一记枪声,接着传来阵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淳空微微一愣,飞身上树藏进一片浓荫里,眺眼一望,只见前面征尘影里,几匹马铁蹄翻飞旋风似地奔将过来。前面的一个匍匐在马上,好像受了伤,后面几个正追得紧。

砰!又是一枪,最前面的突然在树下滚下马鞍。后面的赶了上来,“格喽、格喽”地叫骂着。这种腔调淳空从未听过,感觉像一些生硬的石子在滚动,令人牙根发痒。

淳空看见追上来的人身着黄色军服,应该是军人。坠落马下的人穿着山下百姓惯穿的蓝衣,仰躺在地上,好像死了,血从他的裤管里慢慢渗出来。一个兵“格喽”了一句什么,便上前端起刺刀,冲这人猛扎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地上的人,突然翻身而起,只见寒光一闪,端枪的士兵像醉了酒一样,不情愿地倒了下去,脖颈处迸出了一道血泉。

“小鬼子,老子和你们拼了!”奋身而起的蓝衣人放声吼道。

啊,日本人!淳空惊了一跳。听师兄讲,倭寇已占领了半个中国,而且他们已经到了中原。淳空仍然记得师兄语重心长地告诫他的话:有机会一定要向当年寺里的大脚和尚学习,痛杀倭寇。可没承想,倭寇现在居然就在眼前。

这时下面已打成一片。蓝衣人的身手,淳空看得出来,他练的是八极拳。这种拳动作简洁、长短相兼、发劲迅猛,“撞、靠、捆、跌”突出,长于实战。

转眼间,两个鬼子倒在了地上。剩下一人趁乱拔出一只匣枪顶住蓝衣人的脑袋,狞笑道:“你的,死啦死啦的!”

噗!突然有东西凌空飞去打在军曹的手上,匣枪应声而落。与此同时,蓝衣人手臂一扬,军曹诧异地瞪大眼睛,极为不甘地倒了下去。

蓝衣人丢下兵刃,疲惫地靠在树干上。看见地上的那只竹笛,他突然明白正是此物救了自己一命。出于警觉,他俯身想把它捡起来,想要弄清楚它的来历。

嗖!淳空从树上跃下,先一步将竹笛握在手中。他本来不想现身,但竹笛是母亲送的,自己将其视作宝贝,绝不允许外人碰。要不是刚才情况紧急,他才舍不得用它来做兵器呢。淳空仔细地擦掉笛子上的尘土,扫了一眼面前的蓝衣人。此人四十开外,身材高大,国字形的大脸上卧着一对浓眉,一双眼睛烁烁闪光。

“你怎么会有这种竹笛?”蓝衣人一脸疑惑地注视着淳空。

“阿弥陀佛!”淳空念了一声佛号,将笛子收进包袱中。

蓝衣人笑了笑,露出了一排雪白的牙齿,说:“知道么,笛子的材质分好多种,有水竹、苦竹、紫竹,还有湘妃竹,其中以湘妃竹为最佳。这种笛壁厚孔细,声音悠扬不失厚重,悦耳悠长。你那把笛子,属于湘妃笛,是笛中上品。”

啊!淳空惊异地望着他,没想到此人对笛子竟有这样深厚的研究。

蓝衣汉子低下头,咬牙掀开裤管。淳空看见他的小腿有一处伤洞,血还在往外涌。庆幸的是子弹穿肉而过,未伤及骨头。于是,他麻利地走到路边的草窠里,拔了几株刺儿菜和野红花一并递给他。

蓝衣人哈哈一笑,接过草药,合掌揉搓了一下,敷在伤处。又斜身撕下一缕布,包扎了伤口。

他最后直起身,又盯住淳空问:“你怎么会有那只竹笛呢?”

淳空别过头,没有言语。

蓝衣人“嘿嘿”地干笑了两声,俯身拾起了散落在地上的枪,然后利落地剥了日本兵的外衣摊在地上,挨个搜查遗物。小鬼子的口袋还真大,地上很快聚集起一堆东西,有眼镜、照片、地图、糖果等等。

蓝衣人从里面拣出一只水笔,递给淳空,说:“兄弟,留个念想吧。”

“不!”淳空拒绝道,“出家人从不受人财物。”

他仰头哈哈大笑,说:“这些东西都是战利品。送给你,不必推辞!”

淳空依旧摇头。

蓝衣人无奈地笑了笑,打了个唿哨,刚才的那匹骏马应声奔来。蓝衣人抄起包袱,拍鞍上马,冲淳空抱拳道:“大恩不言谢,后会有期!”说完一蹬马肚,伏腰勒缰,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