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不空罥索陀罗尼经
13795900000008

第8章 成就贤瓶法品

尔时复说咒贤瓶法。若欲受持其持咒人先求善人以为同伴。先如法住十善道已。然后一切宫殿空室。林地方所闲无人处。或于往昔人得道处。于中修理作坛之所极令平正。清净浴身著新净衣。吉祥持斋服乳大麦。当护同伴然后泥坛。应以香叶雄黄赤土紫檀等末。用布规界。其坛方正开作四门。于四方作四天王形。身著衣甲一切严具而为庄严。持刀弓箭。又于四面作诸器仗。当于东方作金刚杵。南方作螺。当于西方作圆头杵。北方作释枳底(二合)幡(竿上系幡)又于北方作螺轮盆莲花等物。其坛四角悬赤色幡散杂色花。正坛中心置其贤瓶。种种彩色以画瓶上。又以花绦系其瓶项。莲花及水充满其中。上妙香药诸名果子。及五谷子金银宝珠亦置其中。贤瓶四面周遍行列乳糜及酪蜜饼酥饼。简取五人胆勇不怯有威德者。堪可委付有信之人。以结为伴。执刀正立守护四方。令一人近持咒人边。持诸器仗以充驱使。而为供养供给。令净洗浴著新净衣。随持咒者所有处分。依命即作终不违背。应作拥护是持咒者。应依如法建立坛已。于其四方行列饮食。以为供养唯除酒肉。于此坛内当贤瓶前。敷俱赊草(云吉祥草)以为坐具。草上坐已持散粳米烧香供养。以此咒结一切方界。

第十一咒曰。

唵(一)阿谟伽波奢(二)阿钵啰(二合)底诃(上)哆(三)帝[口*禮]路计也(二合)毗社耶(四)啰(上)叉啰(上)叉么么(自称名五)虎吽(二合)虎吽(二合六)泮吒(吒半音七)

亦以此咒当护自身及于同伴。则作大印应诵圣者不空罥索心王之咒一百八遍。诵此咒时一日一夜。或三日三夜断食诵之。所有障碍毗那夜迦。悉皆恐怖不作障碍。其持咒者必须心定。不应惊恐默然诵咒。乃至南方闻于可畏夜叉之声。闻此声时取白芥子则咒七遍。向彼散抗其声。即得消除止息。终不敢而更作障碍。南方既尔东西北方亦如是抗。一切障碍皆悉消灭。

第十二咒曰。

唵(一)阿谟伽(二)阿钵啰(二合)视跢(三)诃(上)那诃(上四)虎[合*牛](二合五)泮吒(吒半音六)

以此咒咒贤瓶即动。若欲示现成就相时。其持咒者心莫动摇。亦不应起勿拟废坐。但当诵咒令彼贤瓶有大利益同摩尼宝珠。能与一切。所愿极难受持。若得成就有大威力。能得神通与于安乐。一切富饶令能积集。一切福德令其增长。是故受持勿使放逸莫令空过。若其贤瓶出火然焰。或若摇动亦勿惊怪。乃至从瓶吐出金银摩尼宝珠种种璎珞及种种色殊妙衣服庄严之具。吐出殊妙端正采女童男童女天胜丈夫具妙相者。吐出张乘及坐宫殿园苑城邑村巷大路象马车辂步人及饮食烧香花鬘涂香幢盖及幡。出生音乐歌咏之声。其持咒者亦不应起。乃至其观自在菩萨。变作普贤菩萨身形。从其贤瓶与诸菩萨眷属出时。先所出者由此神力。悉皆隐没不复更现。唯有普贤菩萨眷属现住。赞言善哉善哉持咒仙人。汝今已得成就此咒。随何所求皆当与汝。时持咒者即起合掌右绕作礼。礼已白言惟愿世尊。以此贤瓶垂授与我。则时圣者普贤菩萨告咒者言。汝当受取随意受用。咒者受已置于头上又置地上。则以花香烧香花鬘而用供养。寻当发愿归命世尊。令我及其同伴。满足一切诸愿。说此语已。随欲去处潜隐而去。其贤瓶者随持咒者。所欲之形随意而变此为成就贤瓶之法。贤瓶品第七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