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盛开宝典:自我实现的十二条智慧
13748600000009

第9章 启示: 有一种努力叫做应验

我们这代人最伟大的进化就是发现了人类通过改变内在态度,就能够改变他们的外在生活。

——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胡馨译)

如果你追随自己的喜乐之源,你就将自己放到了已有的轨道上,那个轨道一直等着你的光临,你应该享有的生活就是你的当下。追随你的喜乐吧,不要害怕,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会有一些大门向你敞开。——约瑟夫·坎贝尔(JosephCambell)(胡馨译)

电影《冰雪奇缘》中有一个情节,安娜去冰雪茫茫的山野中寻找姐姐艾莎。在阿克和雪宝的伴配下,安娜来到通向艾莎的城堡前的一座大雪山前。为了表现自己的无畏和坚定决心,安娜毅然开始徒手攀登冰雪覆盖的悬崖。这时,雪宝说,“我不知道是否有用——我在那边发现了一道台阶!”原来艾莎早就修筑了一道通往她的城堡的台阶。

有一种努力叫是求索,像安娜一个人带着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去孤零零地去爬那座冰山悬崖。求索展现的勇气和决心是宝贵的,那种投入能让你汇集所有的力量,但是却是一种封闭的能量,不接纳外在助力的可能、不信赖外在的指引和宇宙的呵护,所以她不知道近旁有一道早已修好的台阶。

有一种努力叫应验,信赖你有与生俱来的与宇宙之源的连接。信赖有一种冥冥的力量,你可以与之整合,并凭借腾飞。实践应验,就是回归你本具有的富足,就会让福报充满。这是自信和谦卑的整合,是最难实现的游戏。

如果你是一个努力攀登的人,不妨珍视停歇的价值,停歇让你有时间停下来,扩展你的意识,感受其实本是你一体的能量的转换和流动,看看周围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身边的事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看与思考,不是让大脑进行分析,而是让心去领悟,信赖每个人的出现都带着一个灵魂的功课给我们,我们领悟后,就能融入那个超越我们身体的冥冥智慧的涌动。我们与这个大智慧的是一体的,但是在强调理性、重视思维的文化正长大,我们容易以为我们就是大脑,不知道我们还有顶脉轮(第七脉轮)与大智慧的连接。这个大智慧远远超过了我们头脑智力。

如果你是一个攀登的人,还不妨听听内心的感受,情感有时是最有力的指南针,当你感觉不快、苦闷坚忍迷惘或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等待的未来的某个时刻,你就应该停下来反省。很多攀登的人,表面上看是一个勤劳不怕吃苦有毅力的人,内心却可能像赌徒一样,他们没有享受攀登的每一步,而是把每一步付出的努力,都像一个押注一样狠狠地押在自己向往的目标上。这种专注实际上没有整合、没有享受,有的只是讨债人一样恶狠狠的对未来的索取。真正的专注是与过程合一而享受过程,这样,享受才能变成一个海流将你追求的未来输送到你享受的脚下,让你不知不觉地应验梦想。你才发现其实真正的成功到来的时候,并不像你想想的那样惊喜,因为你在成功的势能里驾驭翻腾已经许久了。所有当你发现自己的快乐不在当下,而在未来时,你就应该看看自己的这个小帆船的坚实是否受到了侵蚀。这种对未来索取的能量,让你陷入“我没有”的势能中,这样的海流带给你的还是“我没有”的现实。从“我有”、“我快乐”的心态出发,攀登每一步。

所以,是否用功,其实都不是自我实现过程中应该关注的重点,真正的靶心是与与宇宙大智慧相连接而实现的合一。这就需要回归内在,投入自己。投入自己似乎是一个冒险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担心由于关注了自己,而迷失了在人群中的导航。其实不然。适应世界的自己,容易丧失了内心的简单,而其实如奥修所说,“只有在那种简单中,我们才与神同声吟唱”。我们再回到世界中时,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如果你觉得自己配得到安逸和美好,你就不会让自己回到劳作与挣得许可的心态中,真正的努力是一种自发的闪烁,如果你能够给自己以关注和空间,你的灵魂自己会闪烁。我知道当我放空自己的时候,我其实无所不有,一个沉入大海的篮子,我的篮子里的就是大海,当我像一个坚强的漂亮瓶的时候,我紧紧合闭着的瓶口,给我的就只是停滞发臭的潮汽,我勇气地漂流千里,最终还是一只拥有自己肚子里那点东西的瓶子。

当你与宇宙合一之后,就有了无所不能的能量。这种能量在身为人体验的二元对立的世界中,会自然找到趋利避害的方向,这时你带着这种能量追求入世的目标,就有了无以抵挡的力量。

在前言中提到的小说《悉达多》中主人公悉达多的故事,其实就是一个掌握了这个势能的例子。年轻的悉达多追随印度的隐士修行数年,整日打坐冥想,当他决定入世体验的时候,需要找到谋生的手段,别人问他能干什么的时候,他说,“我能等候,能思考、能禁食。”能等候就是能专注目标,不为形势左右,能思考就是能觉察和关注内在向往和使命,能禁食就能抵御外在诱惑。他“能像一颗投入湖中的石子那样穿透世间俗事,不做任何事,不为任何所动,他是被牵引着,他让自己坠下。”结果他世俗很快取得了别人都向往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