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武神录
13620300000022

第22章 :相忘于江湖

几天前,柔风乡飞龙山庄,龙府。

“夫君,你说那北龙与思仪妹子能相处吗?”秋菊问南龙道。

“这个嘛,暂时是不可能地,将来就说不定了。”南龙不答,却是一副天机不可泄漏的样子。

“什么暂时不可能的,将来却行,你给我老实说。”秋菊不依了。

秋菊伸手去抓南龙,现在秋菊自从产后,已稍恢复了曼妙身材,功力也恢复了几分,但饶是如此,也碰不到南龙分毫。

南龙一边大叫‘谋杀亲夫啦’,一边却与秋菊周旋,两人围着院中石桌转圈子。

不想却惊动了摇篮中的婴儿晶晶,女仆一个劲的哄着不住,秋菊上前道:“还是我来吧”。

谭晶晶这个名字,是南龙和夫人秋菊共同取的。

也许是二人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共同为女儿名字取一个字,然后结合为她名字,不想两人背对着写出来的都是‘晶’字。

于是,晶晶便成为南龙大侠谭飞龙的最小女儿,被南盟的人称之为‘龙女’或者‘龙公主’。

虽说带孩子辛苦了点,但是一家人却也夫妻和睦、其乐融融。

街上过往行人听到龙府中嘻笑不时驻足,听得院中次第传出来阵阵欢声笑语羡慕不已。

为了庆祝女儿诞生,在秋菊一再要求下南龙同意宴请乡民。

顿时敲锣打鼓,热闹非凡,一派欢天喜地的气象。

韩靖也在受邀之列,而祥叔与福婶仍然留在原地站岗放哨。

林傲天与外公一起参与了宴会,当看到粉妆玉琢一般的龙女谭晶晶时,突觉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涌上心头,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却不得而知。

左思右想后询问外公,而韩靖却是笑而不语,这让三岁的林傲天百思不得其解。

却不知,这个晶莹剔透,娇小可爱且日后古灵精怪的公主谭晶晶,与林傲天之间发生诸多故事,这却是后话了。

也就在这天,谭师傅把韩老头的小外甥林傲天收为记名弟子了,为何是记名,而不是正式的呢?这就不是本集所要讲的,后当续述。

当天南龙谭师傅便派人送了美酒前往武当,作为诞女庆生的一番薄礼。

武当后山,天风洞府。

由于自己临时搭就的茅屋被范思仪占住,北龙只好回到洞中。

这一天晚上,北龙便陪了刘英一晚,而范思仪小姐在他茅屋中一直就没有出来过。

次日晨,北龙起来后在洞口布置了一个简单的阵法,便往山上猎物去了。

北龙知道范思仪有自己送的玉笛,如遇危险自会通知。

范思仪醒来,见到北龙留下的标记,知道其去向,稍后取出玉笛看了看,本欲扔下,想了想,却又收入怀中。

然后想了想接着打开南龙给她的第五个纸团,掉出一个黑色的药丸,拾起后再看纸上的字。

只见上面写着:你既与北龙如此,那便做好另一个你吧……取你自身之纯血(破身后三日内才行)四两,然后连同纸团中黑药丸一块煎之,一个小时即好,将其吹凉再与刘英喝下,片刻即醒,此后刘英每月会沉睡两三天,虽不能痊愈,当能好个八九分了……

范思仪将药弄好后喂刘英喝下,最后看了看洞中一切和沉睡的刘英姐姐,似乎想记住洞中的一切。

伴随着无声的长叹,只身独影下山。

一如来时一样,未曾带走什么,空手而来,空手而去。

要说真的带走了什么,那便是无情的伤痛以及对北龙的无尽愁思……

北龙回来后,不见范思仪在,起初还以为在附近走走即回。

这天回来得早,其实是担心范思仪有什么事。

没想到居然不见了她,心里失落,觉得像是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等了许久,出了山洞在四周寻找,找遍范思仪可能去的地方,三里附近都找过,然而却是遍寻不见。

拖着疲惫的身子返回,北龙在山洞门口颓然坐下,轻叹一声不知如何是好。

听到后面脚步声,北龙回头一看,却是刘英醒来了,惊喜而问:“你怎么起来了,不是要半个月才醒吗?难道是……一定是思仪从南龙处带来了什么灵药治好的。”转而又问:“你看到思仪了吗?有可能走了,她有没跟你告别?”

“思仪,她不在吗?我刚醒来什么都不知道啊!不好,是不是你跟她说了些不该说的话?”

北龙只得实言相告,包括梦中的事情。

刘英听罢连说“坏了,坏了。”顿了顿又道:“思仪一定是走了,你知道昨日与你同房的是谁吗?就是思仪啊,我是答应了这事的,因为怕你不答应,所以起初没有告诉你。这次醒来便是要跟你商量呢,请原谅我私下里做出决定,我没想到她这么快就决定了……”

“啊!夫人你……唉!”长叹一声对刘英却又夫可奈何。

北龙知道,刘英是为了自己赵家着想,赵家一直就人丁不旺,到赵天枫这一辈,原本还有个哥哥,但却在一起火灾中死去。

因此,传宗接代的任务落到北龙肩上,谁成想,北龙不顾家人反对,还是与不能生育的刘英避世隐居。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均猜测范思仪可能走了,商量后刘英留守山洞而北龙下山去寻。

然而还是无果,北龙至此知道,范思仪是有意躲着自己,不然下山至少要三个小时以上,但以自己的速度却仍然没看到她。

由此可知,要么范思仪在他出洞后一早就下山去了,要么便躲在暗处不愿见自己。

而不管是哪一条,都注定二人现无缘分,也许自此一别再无相见之日。

因为与南龙有约,十年内不得下山,是以只能返回后山。

回到后山,北龙收拾洞外的茅屋。

忽然看到草席上用硬泥刻下的一段话,那是范思仪给北龙的留言:我身已伤,我心更伤,盼君与英姐白头到老!与君不能相濡以沫,唯有相忘于江湖!

一年以后,有人送来一个婴儿和一封素笺,里面提到婴儿为北龙亲子,并有玉笛为证,当是范思仪所生。

而在同时,南龙差人送来消息,称十年之约已解,北龙随时可以下山。

北龙夫妻对视一眼,均欣喜而笑。

但同时,北龙却想到了范思仪,他知道南龙是因为思仪的缘故才提前解约的。

北龙与刘英有些舍不得山洞生活于是又住了一年,到了孩子一岁才下山。

按照范思仪信中所说,北龙和刘英相互走访了赵刘两家。

两家重修旧好,亲如一家,又成中原一方豪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