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
13601400000059

第59章 其政悶悶

其政悶悶。其民醇醇。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熟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民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此章教人混沌養真。杳冥養神底意思。修真以柔。以弱。以無。以空。虛則靈。空則明。其道也。常常悶悶。以無我。悶字。關防我心。為道之要。其氣也。通貫融和。心無主也。謂之醇醇。政是道。民是氣。道和於氣。氣和於我。忘我合真。始為政也。察察者。惺惺之謂也。我能惺惺。我即為心所使。不能關防也。其氣散而不和。因有心也。而道不成。故有禍福兼行。禍者因福而至。福者防禍而得。禍福兼至。在於心也。我能防此一塊肉。無求福之心。其禍無門而入。我能惺惺常往。求福而返招禍也。如此推之。孰能明至極之道哉。惟無。可以為天下政也。我有淳化之風。感動其民。則民無不歸我之化。政若施於有為。好奇之心無不招禍。我能空洞善根。常常關防。不放半著。其德無不合天。無心之謂也。非道而何。我若修有為之善。好勝之心。生於妄念。則妖見矣。求福而禍隨之。我無奇。我無妖。只悶然而不放。氣通天下。水流九洲。湛寂真常。若迷其心。則我之氣。無不混然而民迷。常常握固之久。而道成矣。是以古之修道聖人。堅剛其志。而不割動絲毫。志不移也。謂之方而不割。清心靜意。常守其神。外不能動我之情。生死寄之於天。身形忘之於地。我不在天地間。天地未嘗生我。亦未嘗死我。清靜廉潔而不劌。劌者。碎割也。言其我成一片。不能分也。直立不斜。秉空性而不倚。虛我神而不搖。常常誠之正之而不肆。肆者。放逸也。言其我常關閉防閑。而不使出入。久而不肆。光者性生於內。我常收藏幽密之室而不耀。方者。道之機也。廉者。道之統。也直者。道之體也。光者。道之用也。全此四者。無道不成。關防心意。而心意醇醇惺惺放縱。而真元缺缺。泯心泯意。非道也。而又何求。意絶氣生。意至氣止。意寂氣勝。無意而氣和。沖滿天地。照徹乾坤。如此者。為政悶悶矣。意者心之苗。情者心之根。念者心之發生。絶心而意泯。忘心而情寂。空心而念無。為道者。可不悶我之心。而妄求至道。其道遠矣。嗟夫。欲學悶悶者。自求真心。忘其血心。而道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