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出曜经
13446100000066

第66章 沙门品(2)

如彼修行之人摄身口意。少欲知足不大殷勤。虽得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趣自支形不慕世荣。威仪礼节不失其度。床卧坐具恒知止足。莫受后世洋铜灌口。是故说曰。禅无放逸莫为欲乱无吞洋铜自恼燋形。

能自护身口护意无有恶

后获禁戒法故号为比丘

夫人习行。身不行恶。口不骂詈。意不妒嫉。具此三者乃为比丘。是故说曰。能自护身口护意无有恶后获禁戒法。故号为比丘也。

诸有修善法七觉意为本

此名为妙法故曰定比丘

如彼行人善修其法。先得无漏尽苦之源。便得七觉意华。渐至无为得近泥洹。是故说曰。诸有修善法。七觉意为本。此名为妙法故曰定比丘也。

如今现所说自知苦尽源

此名为善本是无漏比丘

于现法中而自观了。求其巧便尽于苦际。所谓尽苦际者灭尽泥洹。是故诸根具足成就无漏行。所行如意无所违失。是故说曰。如今现所说自知尽苦源此名为善法是无漏比丘也。

不以持戒力及以多闻义

正使得定慧不著于文饰

比丘有所持尽于无漏行

夫人习行不但精进忍辱。一心智慧求于解脱。亦复不以多闻解慧。知内外法至于无为。要得世俗定意。然后至于妙际。或在山野空闲之处。与善知识相遇。说其正径不说邪路。比丘当知此行习无漏法。所以尽苦际者。皆是漏尽罗汉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犹尚涉诸苦恼。是故说曰。不以持戒力及以多闻义正使得定意不著于文饰比丘有所持尽于无漏行也。

当观正觉乐勿近于凡夫

观此现世事分别于五阴

如彼学人观正觉乐。以自娱乐不近于凡夫。所以然者。非彼境界所有。观此世事者。知众生之类生者灭者进退所趣。知苦所由分别五阴成败所趣。是故说曰。当观正觉乐勿近于凡夫。观此现世事分别于五阴。

为之为之必强自制舍家而解

意犹复染行懈缓者劳意弗除

非净梵行焉致大宝

执行之人兴诸想著起结使本。或有分别计有今世后世之累。于苦而不自免。比丘莫著。此自谓清净之行。诸有沙门婆罗门不知出要之法。我不说此人应得度也。所以然者。不离缚著之所致。比丘当知非有而言有此习邪见非真谛法。何以故。皆由五阴身本而兴此病。以有此病复生恶行。由此诸病不得尽苦际。比丘当知究尽其源。解知无常为变易法。

夫学之人观此法者。无坚无牢为无有要。解知无身则知生死。不以为死魔之所沮坏。以得胜彼更不造有。尽一切之有。此名苦际更无有上。

心得永休息比丘摄意行

以尽老病死便脱魔缚著

如彼行人。永尽诸结意所染著不复造行。色声香味细滑之法。不复在怀。自知罪毕更不受胎。永离魔界亦不与欲尘相应。是故说曰。心得永休息比丘摄意行以尽老病死便脱魔缚著。

心以得永寂比丘摄意行

以尽老病死更不复受有

有者生死之累。所以沈漂周旋五道者。皆由意惑不尽其源故。是故说曰。心以得永寂比丘摄意行以尽老病死更不复受有。行人执意多有所济。常求方便以自济渡。

以断于爱根比丘摄意行

以尽老病死更不复受有

爱之为病多所危害。欲界爱者其事有二。一者食爱。二者欲爱。色界无色界禅味爱。是故说曰。以断于爱根。

无有结使心比丘摄意行

以尽老病死更不复受有

所谓结使者。众行之本漏诸秽浊。是故说曰。无有结使心比丘摄意行以尽老病死更不复受有。

不以断有根比丘摄意行

以尽老病死更不复受有

以度生死。更不受有。

比丘摄意行以尽老病死

更不复受有以脱于魔界

永离于魔界更不处于欲界。以脱永脱更不受有。

以胜丛林刺及除骂詈者

犹如凭泰山比丘不受苦

以胜丛林刺者。此名为色声香味细滑法。更复有者何者为林刺。所谓林刺者。淫怒痴病最为根本。唯有诸佛世尊乃能除耳。设彼骂我解知无形。内自思惟身为苦器内外无主。分别此身何可贪乐。一病以发四百四病同时俱作。此名身之内患。所谓外患者。荆棘丛林诽谤之名毁形污辱。或被挝打。如斯之类从外而至。或被蚖蛇毒害百足之虫。此皆外事来逼其身。犹若泰山不用幻咒奇术之法所可移动。是以比丘欲得离众苦之本。唯有真如四谛。彼比丘不知苦乐。所谓不知苦乐者。苦至不以为酸楚。乐到不以欢娱。是故说曰。以胜丛林刺及除骂詈者犹如凭泰山比丘不受苦。

不念今后世观世如幻梦

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

犹若明行人。意知今世后世变易不停。是故说曰。不念今后世观世如幻梦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

能断爱根本尽竭欲深泉

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

所以说此喻者。欲使行人知其深浅。料量正行皆顺于法。尔时世尊训以道德。恐后众生不别爱本。是故演说知其出源是故说曰。能断爱根本尽竭欲深泉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略说其要欲怒痴憍慢亦复如是。著欲者说其欲。著嗔者说其嗔。著騃者说其騃。

能断于五欲断于欲根本

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

犹如有人身被五系。愁忧苦恼无复情意。后得蒙赦得免危厄。是以如来为喻。欲使后生审知明白是故说曰。能断于五欲断于欲根本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

能断于五结拔于爱欲刺

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

所谓五结者。贪欲结嗔恚结睡眠结调戏结疑结。覆盖人心使不睹慧明。使人盲冥不睹光明。灭于智慧永断诸趣。不得至于泥洹。是故说曰。能断于五结拔于爱欲刺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拔于爱欲刺者。刺有三义。欲刺恚刺无明刺。尽断无余更不复生。无起灭法见断五盖。是故说曰。拔于爱欲刺也。

诸有无家业又断不善根

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

彼修行人执苦来久。修菩萨德终日不舍。舍家出学不贪世荣。是故说曰。诸有无家业又断不善根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

诸不有热恼又断不善根

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

所谓热恼者。一者欲热恼。二者嗔恚热恼。三者愚痴热恼。三热恼中恚最为上。火所焚烧从欲界乃至初禅地。三毒炽火烧欲界至无色界。能灭此三毒界者。乃为第一无为之乐。是故说曰。诸不有热恼又断不善根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

断欲不遗余如拔不牢固

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

人之著欲无不丧命。所以然者。皆由意断心惑之所致。是以圣人先制淫欲。是故说曰。断欲不遗余如拔不牢固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略说其要贪欲嗔恚愚痴憍慢亦复如是。

爱生而流溢犹蛇含毒药

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

人随爱意不自禁制。渐从欲界乃至三有。流转五趣不离四生。所以论比丘胜彼此者。彼者六尘此者六情。比丘能灭彼此者。如蛇脱故皮。

诸有断想观内不造其心

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

观有三观。欲观恚观无明观。能灭此者乃谓为道士。是故说曰。诸有断想观内不造其心比丘胜彼此如蛇脱故皮。

持戒谓比丘有空乃行禅

行者究其源无为最为乐

比丘执行以威仪为本。戒以检形服以法衣。所行法则不违先圣。有空定意然后名为禅不舍假号。如彼行人受则信解分别其义。求于无为快乐之处。无有饥寒苦恼之患。是故说曰。持戒谓比丘有空乃行禅行者究其源无为最为乐也。

比丘忧忍忧分别床卧具

当念无放逸断有爱无余

比丘修行处。乐不以为欢。遭难不以为苦。利衰毁誉无增减心。在闲静处一意端坐心不流驰。断诸结使念无想著。是故说曰。比丘忧忍忧分别床卧具当念无放逸断有爱无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