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奉先意
13327400000053

第53章 番外—《一刺焦兰》

天佑元年,长安文华阁内,屈公公跪地叩首道:”诸位阁老,奴才这里求各位了。不要听信谗言将奴才,送给逆贼啊!“方行言道:”今朱温篡逆,兵进长安,李茂珍,佯攻不战。圣上已然逃往凤翔府,张浩伟还算是人。死守一载,可此时也是兵困马乏,恐难以支撑。今朱温惧怕李克用,王瑞夹击其中原之地,打出什么清君侧的旗号。就是要杀你们二十几个太监,把圣上从张浩伟那接进长安就是。屈公公,你倒是一心护主,送圣上前往凤翔,就免死吧!“”多谢太傅大人啊!那二十几个阉货,愚弄圣上,轻薄朝臣,是该死啊!诸位大人放心,我已与北禁军的左羽林将军岳大人,商量过了,一举诛杀阉党。就等诸位阁老明旨。“此时走出一人,急道:”老恩师,杀几个太监不妨事。只是把圣上交给朱温带回长安,怕是大大的不妥啊!“”辅国知你与奉先交厚,但是前番他有弑杀太子之嫌,比起朱温也强不到哪去?“”老恩师,这引狼入室,遗祸无穷啊!“”引狼入室,那张奉先不比狼毒。些须私怨就敢弑杀太子的人,我大唐还没落魄到用此狼子野心之人护卫。“”这太子遇弑一案,还未坐实。奉先哥,一心为国,断不会行此忤逆之事。“”周朗,退下吧!准备迎接圣驾的事宜去吧!“”臣下,今冒死一谏,且不论奉先哥是否与弑杀太子一事有关,但这朱温莫说太子他敢弑君啊!“言讫周朗,跪地闭目道:”望诸位大人三思,莫要断送大唐三百年基业啊!“”来人呐!将周朗逐出长安,永不得入朝。“周朗闻言,慢慢站起一人缓步而出淡淡道:”哎!圣上危矣!大唐危矣!可怜圣上,外有藩镇相迫,内有家奴误国啊!家奴误国啊!“慢慢的走,眼前泪如雨下。”周朗,你要走把官服印绶留下。“周朗,回身怒道:”我自去太庙,归还于大唐一十八位先君。你是何人?我留下予你?“”你放肆。“”放肆的是你,本官乃圣上亲封安定县伯,正四品下户部侍郎,加通议大夫。你有何权能行废立之事?“”好好好!你走吧!“

辅国一人,跪在太庙,高呼:”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在上,臣眼见腐儒误国,却无力左右。臣失职,臣失职。“言讫叩首不断,磕出的血染红尺余。”正当时忽闻有人声道:“卿家,出城去吧!”周朗闻言,大惊道:“何人言语?”辅国抬眼上观,只见上挂太宗画像,并无异状。当下取白绫,悬于门上,准备自缢,奈何一阵阴风,将辅国吹下,太庙门闭,辅国大惊,连忙叩首道:“太宗救臣,看来臣命不该绝,臣这就出城。”言讫取了白绫包住伤口,匆匆离去。

后日夜,奉先正在小憩,忽梦到一枯竹下生新笋,长成龙形,却被一少年采去。连忙坐起穿衣,一人来在李晔门前,见烛火未熄,叩门道:“圣上,可曾安寝?”里面淡淡道:“还未曾休息,张卿找朕有事?”“臣倒也无事,就是担心圣上,故来问安。”“嗯!爱卿要是不累的话,进来陪朕说说话可好?”“臣,领命。”奉先推门进去,一步跪倒道:“臣,见过吾皇,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爱卿平身。”奉先慢慢站起,只见李晔,穿着文士服,手持战报。见奉先站起李晔道:“辛苦爱卿了,为了朕和那朱温为敌。”奉先躬身答道:“此臣分内之事,臣必定诛杀朱温这个反国逆贼,已报圣上天恩。”“哎!爱卿坐下说,坐下说。”“臣,不敢。”“坐下吧!还让朕给你搬凳子不成?”“这这这,臣,领命。”奉先自己侍坐一旁,李晔道:“爱卿,你说朕是个好皇帝么?”奉先闻言,连忙坐起叩首道:“圣上,乃明君圣君。”“你起来,今天你我非是君臣,乃是忘年知己,你直言就是。”“臣,不敢。”“哦!奉先是要抗旨不尊。”“臣,领命。”“莫要一口一个臣领命。”“奉先明白!”“嗯!坐下聊。”“圣上是个好皇帝。”“为何?”“阉党之祸,延即至今已有足足五十载,圣上登基数载,就诛除二百余。现根深势大者,不过区区数十人。圣上诛除这些余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嗯!阉党之祸,从祖父文孝皇帝起,到朕继位竟坐大到数百人。数百阉货外结藩镇,内欺百官。弄得大唐是民不聊生,百姓是怨声载道,百官纷纷流向藩镇效力。朕,为保家国社稷,不得不除。”“圣上,英明。”“还有么?”“圣上,登基之始,便重组北门四军,屡屡挑战强藩,并借朱温之手,打压李克用。借臣之手,打压李茂珍,又亲自征川,可谓是武德盖世。”“征川,朕,还不是败了。王瑞是坐大了啊!”“虽败犹荣,我大唐,积重缠身,臣非臣,民非民。圣上这一御驾亲征,激励是天下民心,告诉了天下人,这天下它姓李。臣,敬佩之至。”“可事到如今,朱温逆贼,兵临长安足有一载,朕躲在爱卿这里,连累爱卿被朱温大军包围,眼看败局已定朕却无能为力。哎!朕,对不起祖宗,对不起百姓,对不起爱卿啊!”言讫,李晔手把奉先,泪流不止。奉先站起,躬身道:“臣,必定以死相护圣上。朱温逆贼,臣就是死,也要替圣上将其带往九幽黄泉。”“爱卿,你不能死。你若死,大唐休矣!今早辅国来时,谓朕道:朱温老贼,要让百官诛杀阉党,并让爱卿将朕交予他手,由他护送入京,他便罢兵。”“这这这,圣上,这是朱贼之计啊!他这是要弑君啊!”“辅国也是这般言语,朕岂能不知?爱卿,你听朕一句,朕一死,王瑞,李克用,李茂珍,郭赟鹤之辈必然打着诛篡逆之名讨伐朱温,爱卿就有喘息之机,要是再能在混战之中,觅得一席之地。今后徐图缓进,必能替朕报此大仇。”奉先闻言跪倒于地,叩首泣道:“圣上,不必如此,臣,就是战至一兵一卒,也要护圣上周全,周全周全。”李晔见状,亦跪地道:“爱卿,王梓晗杀我子李钊,皆你筹谋的是么?”“是是是,罪臣该死。”“哎!朕不怪你,他非爱士守业之主,死了也好。朕,这就明发诏书赦王梓晗之罪。”“圣上英明,罪臣该死。还请圣上起来,莫要折煞罪臣了。”“爱卿,先听朕,把话说完,爱卿祖上,乃我大唐肱骨,爱卿业师,也是我大唐重臣。爱卿,平南诏,灭骠国,退王瑞,挡朱温足见爱卿,爱国忠贞之心。爱卿大才,不至困守凤翔寸地。朕有心托孤与你,奈何未在京中。爱卿,要还当我是皇帝,你就领命便是。”“此命臣实不敢领,圣上要一心寻死,臣当殉人就是。”“张奉先,李晔我求你,我死不可惜!要是在朕手里丢了大唐天下,朕又有何面目见我大唐,十八位先君。”李晔言讫,奉先扶着李晔站起,擦干泪痕淡淡道:“臣,领命。”“张卿浩伟,忠正纯良,救国扶危,保定社稷。今拜,张卿为雍州郡王,加太子太傅,开府理政,仪同三司。望卿不负恩泽。”“臣,领命。”“皇九子辉王李祚,品性良善,爱民敬父,为朕之后继。望卿,用心辅佐。”“臣,领命。”

翌日,奉先送李晔出营门,朱温在马上道以鞭指帝道:“陛下,可以啊!躲了一年,如今怎么不躲了。”“哈哈!君父见臣儿,还用躲么?全忠妄言了。”“呸!什么东西?也敢自称君父,恬不知耻。”奉先闻言淡淡道:“你又是什么东西?“”奉先小儿,我不与你计较。“”那我要和你计较呢?你是什么东西?见了圣上,还不下马跪迎。“朱温一怒,纵马而上,但见奉先身旁所立四将,无不杀气四涌,手持兵刃,朱温暗道:一群只会逞口舌之利的人,算了如今大事将成,就不再生枝节了。下马跪道:”臣,武兴郡王朱全忠,见过圣上,恭迎圣上还朝。“李晔毫不理会,只是谓奉先道:”张卿,珍重。朕,去了。“奉先跪地叩首,道:”三军恭送圣上还都。“言讫三军,诸将皆下马躬身齐道:”恭送圣上。“只有奉先久久不能抬头,直到李晔上得龙辇,朱温连忙起身,啐了一口,扬长而去。

三日之后,李晔于焦兰殿遇弑驾崩的消息,传到凤翔军中。奉先只是淡淡的支会,翰文三军吊孝,兵行雍州。

十日之后,李祚改名李祝,于长安登基的消息传入,雍州军中。王梓晗依旧练兵,吴柯依旧镇守陈仓,翰文和奉先一去汉中与王瑞结盟,一去寿春与郭赟鹤结盟。

二十日后,朱温建都开封,国号大梁,改元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