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奉先意
13327400000051

第51章 番外—《宣陵灭梁》

洛阳伊州,朱友贞,披发散衣,一脸血渍,手握长剑站在宣陵之上,高呼:“若“王铁枪”在,朕何止与此?“言讫自刎宣陵之上,李存勖,走马来在奉先身边,淡淡道:“先生,你看此人现在倒想起王彦章了。”奉先回身答礼:“王上所言甚是,前番用兵全仗王上麾下李绍奇,李将军英勇。一举生擒王彦章,要不然这“王铁枪”五百骑挡万军的事,怕又要重演了。对吧!子义。”子义闻言,颌首道:”末将失职。“一旁秦起,高声道:”要不是王梓晗和王彦章大战三日,就凭他李绍奇也能生擒那老家伙。大帅不知,那王彦章枪法纯熟,马战彪悍,一杆铁枪,死守黄河,我军虽众,不得过河。子义一人于黄河浮桥之上,亲自与王彦章对阵,二人日夜交战,累宿河上,三军将士无不动容。眼看二人胜负未分,精疲力竭之时,晋军的李绍奇突施偷袭,一槊刺进王彦章后腰,故而生擒。所以大帅,怨不得子义。“李存勖怒道:”那依秦将军之意,倒是怪我晋军暗施突袭,争抢战功了。要不是存信当年诬陷存孝,害的十三弟被父亲车裂而死,天下诸将可是我那十三弟的对手,还容你在此放肆。“奉先闻言,淡淡道:”当年六雄争霸,五王会战,贵弟李将军,威震五方,连王瑞都大呼好儿郎,真虎将。本王当年说:王不过霸,将不过李。对贵弟是赞赏有加,当年虽本王与尊父,王瑞,郭赟鹤,朱贼,互为对立,会战与襄州,邓州之地。但今日你我两家联手灭贼,愿续当年秦晋之盟。不管是明争也好,偷袭也罢!李绍奇将军生擒王彦章,是实情。待本王还朝必当奏表,晋王及其晋军将士大功,晋王如今还是息怒的好。“李存勖转怒为喜,笑道:”家父,在时常说叔父,明事理,辩清浊。如今看来是晚辈冒失了。绍奇他抢攻之事,待本王回去查明必当给叔父一个交代。倒是叔父,说谁先进洛阳,洛阳就给谁的话,现在还作数吧!“子义一旁,下马高声道:”末将不辱天恩,虽未生擒敌将,但领兵先克洛阳,逆梁王旗在此,请先生与晋王过目。“奉先闻言一惊,一眼看向秦起,秦起当下纵马奔上宣陵,一剑取下朱友贞首级,高呼道:”大唐威武,天策府威武,逆贼朱友贞今已受诛。“

李存勖一时看的目瞪口呆,奉先见此情状,慢慢道:”晋王,晋王,晋王。“李存勖才回过神来,道:”叔父这是何意?“奉先从车上走下,支会李存勖下马,李存勖下马后,奉先附在其耳边道:”还依原先承诺,魏州,潞州,属晋地。其余各州重归唐土。“李存勖闻言,面黑如墨,看向李绍奇,李绍奇这时面色更是难看,虽是无奈却也是颌首而立。只听李存勖,似是咬紧槽牙,硬是轻声道:”叔父的厚颜无耻,也与先父描绘的不差分毫,当真天下第一。“”哎!贤侄,话不是这么说,你要是拿着逆梁王旗,我也会依约只取郑州,许州。天意!天意!哈哈哈哈!“”叔父不怕我派兵来借?“”嗯!叔阳,上次王瑞和我比划的时候,说他日后要在哪里和我们再战?“”回禀先生,是太原。“”是三晋大地的太原么?“”是!上次走时王瑞说的真切,江湖游医,弄权小儿。今日之仇,某来日必在晋地太原奉还。“奉先闻言大骂:”痴儿,谁让你学他了。不过晋王也听见了,此时你我是继续联手抗敌,还是逼得我与王瑞在太原对阵,全看尊驾考量,“奉先言讫,只见叔阳谓子义道:”王梓晗,我说错话了么?我记着王瑞当时是这么说的啊!“”嗯!错倒没错,就是还少了一句,奸诈匹夫。“秦起闻言,连连点头,道:”就是!就是!我说差了点什么!“言讫高声道:”先生,王瑞的原话是,天策府令,治国安民,天策府兵,百战不殆,区区三晋,反掌之地,你我他日,一试刀枪。“子义闻言笑道:”你还不傻!可是气死李存勖了。“奉先闻言,心中暗道:装疯卖傻,尽给先生惹事。李存勖本就通黑的面色,这时又是黑了几分,怒道:“叔父,你是何意?”奉先闻言,握紧李存勖双手,登上宣陵,遥望三晋方向,淡淡道:“晋王你说这大好河山白白给你发展,不过我没办法。我要取三晋,王瑞会瓜分成果,郭赟鹤会渡江攻我,我到时会一败涂地。晋王我不骗你,当年五王会战,我就准备吞并朱温和你父亲,可惜我当年没实力。现在虽然他俩死了,逆梁灭了,但是王瑞北迁燕蓟,郭赟鹤南定诸夷,他俩越发的强大,你我也在灭梁之后,会更加强大,四方制衡的局面下,国内只得如此不是么?我现在一心放在西域和吐蕃上,你放心王瑞要是攻你,我和郭赟鹤必定来援,不过也是同理,不管哪一方挑起争斗都会面临,三对一的尴尬,所以你放心发展,只要不扩充领土挑起战争,就会远离战事。下次开战时,估计还早。努力吧!你看看这大好山河,你愿意为了一时之气拱手让人么?”“那叔父不会,效仿你我结盟,联合三家同伐晋地么?”“这是个好办法,但是无法实现。”“为何?”“其一四家比三家好,你们都各领一方,你叔父我可怜,现在还受制于朝廷,飞鸟尽,良弓藏,你们都灭了,我也该死了。其二师出无名,你家受赐国姓,为李唐皇族,比起和他俩,你我更在一条路上。其三就是你大哥李嗣源,那人隐忍老辣,足智多谋,虽是我晚辈,但比我还年长五岁。这人啊!不得不防,他那女婿石敬瑭与我子张缙同岁,但上次伴随你兄长,进京述职。虽然年少,但日后必成大器。我要是灭了你还好说,灭不了等他翁婿发迹,我比你还难受。”“敬瑭,他才二十二啊!上次随兄长进京时,才十几岁吧!”“晋王,外患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忧。我劝你要不然就把他二人收为己用,要不然就杀了吧!”“这这这,自家兄弟,不至如此。”“贵兄弟十三人,有一个是亲的么?”“晋王还记得十三太保的惨死,为何现在却说自家兄弟。”“此事我会三思。”“嗯!稍后等温韬一到,掘开宣陵,把朱温老贼,挫骨扬灰后,墓中金银都归晋王。”“这这这,小侄便却之不恭了。”是夜,温韬到后,掘开宣陵将朱温挫骨扬灰后,将赐物给奉先带回,其余尽皆交于李存勖。

“石敬瑭,你知道为何请你过来么?”“回雍州王话,怕是自陈仓一别,敬瑭失约并未回京就职。”“非也,我要是你我也不去。”“那是?”“我劝你,不要带坏你岳父。”“敬瑭,不知王上此言何意?”“即是聪明人,就别让我多费口舌。”“敬瑭,实不知啊!”“你岳父何时篡晋,我何时伐晋。”“这这这,晚辈惶恐。”“你翁婿二人不得军心,要是你二人内战一开,晋地大乱,到时王瑞,郭赟鹤岂会坐视,必将联合攻晋,到时我也会出兵伐晋,你若不想三家分晋,你就老老实实的经营自己的势力,等坐大了再说。”“王上传敬瑭来,就为了此事。”“然。”“我那岳父年纪大了,我是劝不住的,到时三家分晋,王上可要护我周全。”“我要不救呢?”“叔祖,英明。你是不该救我,你要救我,大唐迟早是我的。”“哈哈哈!好好好,你既然已经想好,贾允怕答应护你周全了吧!”“叔祖,英明。贾大人,可是个良善的好人。”“哈哈哈!你在他手下,一辈子怕只是颗棋子。”“叔祖,英明。敬瑭,已经做好了,再等三四十年,等贾允,王瑞和你归西的准备。”“你下去吧!”“敬瑭领命,我那三叔晋王,还是不忍杀我吧!”“嗯!”“敬瑭退下了,愿叔祖,福寿康宁,死在我后面。”石敬瑭走后,奉先高声道:“清风,明月,长公子,在营中何处?”“回先生,公子在辅国先生帐中和王,秦二位将军核算赏银。”“二先生呢?”“在李存勖营中犒军。”“等翰文回来,让他准备和我火速回京,把营中的二代子弟,尽皆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