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奉先意
13327400000042

第42章 番外—《山阳楼小二》

常言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这话着实是应在山阳楼小二孙富贵身上,这孙富贵三代前还在凤翔府宝鸡县当过刀笔小吏,到了他爹孙安仁这代也在县里官学当个教习,因而这孙富贵别看是个小二也读过书,识过字。到了富贵十岁,爹娘相继离世,家中又无亲人照顾,富贵小小年纪就到本县吴员外家当了吴小少爷的伴读,这段时光还算不错,在吴家吃得好,住得好,吴家少爷人也大方,时常还能游历一下关内风景,哎!人生就像开玩笑一样对着富贵,在富贵十二岁那年,吴少爷也有十四了,商贾之家不得科举,这伴读也就越来越没用了,有天吴老爷叫来富贵,说:“人生就像一条路,走着走着就不知道,没了个谁。”富贵机灵道了谢,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再去谋个生计,想吴少爷有个发小,在宁虚山上张小先生平日里虽然只是看病喝酒,不过他家住的那方老头以前还当过大官,给他当个书童现在虽然苦点,但是日后说不定还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一阵思量富贵就去集上,准备买了酒肉自己回家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才到城门就见,那宁虚山上的张小先生,望着乡贡的榜文发呆,富贵想上去套个近乎,万一事要成了当下就能陪他考试,然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出任个什么小吏,娶了卧龙寺的翠花,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正思虑时,就见有一人身骑红马,背负银枪到张浩伟面前说:“一文一武共济苍生,长安等你。”说完那人拍马就走了,还没等走过去,就见那方老头,拉着张浩伟就走。富贵是何等的机灵,暗想:“肯定是这张浩伟不学无术,这方老头怕丢人就不让他考了。还好没跟着他要不然迟早饿死。”

富贵买了酒肉就回家歇着了,过了三天翠花来找富贵,说自己本家三叔在山阳楼当个厨子,现在山阳楼缺个识字的小二,问富贵去不?富贵心中别提有多么不忿了,大骂道:“我好赖也是个读书人,让我去给人家跑堂当小二,想都别想。大不了你去找别人嫁了吧!”翠花无奈的哭泣,就像没人欣赏凤姐的美丽一样,哭的是那么无助,那么煽情,那么感天动地。富贵虽然刚毅,但也怕这一朵梨花春带雨,不想让心上人伤心,只能作践自己,第二天就和翠花的三叔一起走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富贵因为识字又识时务,一年的光景已经成为了山阳楼的头牌小二,但凡来在包间的客人,店主都让富贵伺候,富贵报菜的时候又快又准,让不少学弟只能望着其高大的背影,却不能逾越。这天张浩伟,邓翰文,吴柯三人因为庆祝翰文乡试头名,本县令当下留住在本县胜任主簿的事来庆祝。富贵急忙迎上去,一套阿谀请这三位到松字雅间。反正这一年中,但凡此三人来,必定在这。这对于专业性这么强的富贵来说,那个客人爱去那个包间,早已和烙印一样,记在心里。

富贵传了菜,就随侍门外,听见翰文当了主簿后,富贵暗想:“真是佩服自己的眼力,当初还好没跟这那张浩伟,要不真要饿死。”思量归思量,富贵赶紧下楼用自己半个月的工钱,买了一壶顶好的柳林,送了进来。但是富贵没想到的是,吴柯把酒钱给他,就把他赶出去了。这让富贵着实郁闷了一阵。这事过去,七八个月吧!当初赶他的吴柯也调任县尉了,他三又来吃饭。富贵这次长了个记性就不在献殷勤了。道了恭贺就乖乖的退了出去。

时间过的不能说不快,转眼离富贵来山阳楼已经两年了。店主已经能放心的把富贵留在店中,自己去长安报账了。富贵开心的过着山阳楼老大的日子,哎!富贵的命啊!店主才走两天,店里这天即将关门,就见一人,形容潦倒,锈甲钝枪来在店中,富贵上前招呼,那人也不理他只是自己进了雅间,点了酒菜就一通大嚼,完全不理富贵一旁报菜的辛苦,不但不给打赏,连饭钱也没结,吃完倒头就睡。“

到了第二天富贵急了,这人已经吃了三顿了,还是不肯结账,富贵上楼刚提要钱的事,那人就是一通大骂。富贵心里的苦闷也只有自己明白,含泪忍着痛来在县衙,击鼓鸣冤,然后出来了个小吏,问富贵带钱了没有。富贵错愕,说什么钱?小吏说:”这都不懂你还告什么状,诉讼费啊!“富贵大叫道:“告状还要诉讼费,那我用不用请个律师来,当官不为民做主,那我要是没有诉讼费冤死了,你也不管是不。”“哎呀!本来一钱银子的事,现在三钱。”富贵的心已经碎了,现在他的世界里,天是冷的,地是冷的,人也是冷的。

到了第三天中午,张浩伟那三又来店里了,富贵知道那军汉就在松字雅间,故意不提,想吴柯这脾气上去打跑那军汉,自己赔钱也算解气。谁知道那三怂货,看楼上客满就要去别家。富贵无奈坐地就哭,什么老母,孩子都说出来了。不说他妈早都死了,就是翠花跟狗剩跑了也有四个月了。反正就是一阵胡说,没想到吴柯真忍不住了,可那死胖子张浩伟非要拉住吴柯三思,这可急死富贵了。在又一番添油加醋之后。张浩伟还是没拦住,吴柯一脚就把门踢开了。拉着那醉汉领子,举拳就要打下去,可这时,这时.......。。

吴柯大惊竟然认识那人,这这这,富贵的天黑了,心碎了......不过好在他们三都讲理,不但把饭钱酒钱都结了,还给了点小费。

正是:百种人生百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