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奉先意
13327400000001

第1章 —未有功名德怎立 华年虚度宁虚山

宁虚山,位于唐关内道凤翔府宝鸡散关内三十里,昔汉太祖高宗刘邦由此地出蜀,唐玄宗由此入蜀。山虽不高但接要地,有嘉陵江水流于山下,夏不泛,冬不涸,虽是石山但草木匆匆,多有鸟兽只是一派清幽景象,此山原是玄宗贬谪张九龄之地,玄宗念其前功恩赐此山。因张九龄乃是罢黜之人,自此后此一族并无毫末微职,隐于此间药石为业倒也无事。

光阴匆逝,转眼间世事繁华不若,南柯一梦。百年已过,至僖宗光启年间。时至此代此一族往昔荣光更不见分毫,逐年没落此代更只剩独子,此人名曰:浩伟,取为人浩荡,处世不常之意,敬念先祖故小字奉先,以此山为号,宁虚先生便是,今由其父挚友方启教导,这方启,原是剑阁道奉节人,字伯明,本为朝中重臣,官至太傅,中书侍郎,因为人刚毅,触怒权贵获罪免官,此后便居于此处,本是心灰意冷。奈何故友有子相托,教导之策胜于己出。不但教习儒家典籍,黄老学问,就连兵法韬略也教习个通透。人生在世,难逃衣食住行。男儿更当立业顾己,年十八继承医理以药石为业。

然男儿立世,心怀大志。此般景象犹如困龙,奉先每日奔波乡里,粗布青囊总觉,耽误满腹才华,时而独酌长叹。一日奉先于山下断诊归来,见城楼发榜处,乡贡又至,想起前两次乡贡。不禁又勾起了满腹惆怅,沽了些须柳林酒,一路长叹回得山上。草庐之前有一,古槐冠大根深,树木之下置一小几,只见一人盘坐,一手撑地,一手把盏,散发无冠,浓髭少须,书生打扮。望月而叹,口中吟道:“天下事,天下人,乔木立荆丛,没有巧匠知。”正当提壶满杯之时,突闻听身后有人道:“奉先,夜深风凉在此何为。”奉先闻言,忙放壶盏起身施礼。口中答道:“闲来独酌,世叔还未休息。”来的不是旁人,正是那方启方伯明。方启言道:“方欲睡,便听得庸人长叹自扰,故来看看。”“世叔自幼教我,君子之道入世济世,为何前两次乡贡不许我应贡,还望世叔赐教这不仕而济民之理。”方启闻听此言,并未作答只是淡然道:“未到其时,还需静待。”“世叔,我年已十六,此前所学尽是你这大儒所教,更有许多善本古籍供我修习,比起这世间的凡夫俗子,不知强了多少,莫不是连一个小小乡贡都入不了么?整日问诊,虚度年华。”“奉先且住,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节浮屠,你以为这青囊活人之事小么?且不闻世上有才德之人,如海落现蛤比比皆是。如此自大,祸自不小,静待天时就是。”虽满腹不忿,念是长辈只得言道:“奉先明白,世叔早歇。”方启一捋长须,转身回去喃喃道:“终有一日,凤栖梧桐,急之无用。”这话奉先自是听不到的。

“陈伯,不怪小可说你,肝阳上亢,身如火燎,不能饮酒,你这又喝了吧!”“小子,不让我喝酒你就给我二两砒霜死了倒也干脆,我已经少喝了,就一口而已,估摸连二三两都不到,顶死四两。““这这,一口四两还算少饮,这我不必给你开什么砒霜,你这也就快了,回去还是禁酒就好别的倒也没什么,一会行过针暂时也就没有大碍了,有什么随时让人支会一生,这么大的年纪上山不易,我下去看你就是。”“奉先啊!你人又好,学识也不差这次发榜怎么又没去试试?”“这您老就别费心了,好好养病,把酒戒了才是。”

正是:“旁人怎知心中苦,大才常无施展处。

此时无奈此刻苦,转眼便落梧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