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悬崖上的舞者
13162200000072

第72章 地火发

虽然丰顺皮革公司为保住老厂区这个初制车间,明里暗里地都花了不少羊钱,但是由于有一个巨毒无比的镀锌厂作邻居,所以这个时候,王老板对村民的一切地解释最终都变得十分苍白无力,已经隐忍了五年之久的村民们,这次决定不再姑息养患了。

其实,说到底,王老板在林州办厂这二十多年里,并没有真正地给附近一般村民生活带来过多大的好处,那些受雇于丰顺皮革公司的村民们所得的少得可怜的报酬,那也是他们或她们付出辛勤劳动和汗水,乃至于大好年华后的应有所得,真正肥的,只有村里那个挺着“大肚子”的陆保长。

不过,林州的老百姓大多数还是很善良的,他们中的有些人偷偷告诉阿痴,其实,他们都的不是有意和丰顺皮革公司过不去,他们真正投诉的主要对象一直就是镀锌厂,只是由于那被当成垃圾堆放场的三十亩再也无法更种的良田,才将丰顺皮革公司一起算上的。

有个寓言故事是关于“坚持”的。

这个故事,发生在唐代大诗人李太白先生身上,说的是少时,顽劣成性的李太白,在一次偷跑出家游玩时,在一个街角遇到了一位慈祥的老婆婆,当时,老婆婆正弓着腰,一心一意地磨着手中的大铁棒,小小的李太白出于好奇,跑上前去询问老婆婆在干什么,老婆婆回过头来,笑了笑说是在磨针。

“这怎么可能?”李太白接着又惊愕地反问了一句。

“呵呵,孩子,只有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老婆婆微笑着回道。

所以,坚持的力量,

足矣,强大到,让有志者,事竟成。

在投诉镀锌厂的这漫漫五年半时间里,其实,有那么一个人一直没有放弃,他就是老田,一个有坚定信仰的“老霾”,镀锌厂虽然知道阿痴在投诉他们,但是,他们始终也不知道,老田所做的工作量远远是阿痴的几倍,甚至是几十倍。

老田,除了联合阿痴写投诉信外,还采用了华国三十年前的那个老办法:“广泛地发动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向万恶又巨毒的镀锌厂,开炮,开炮,再开炮。

开始还得意洋洋的镀锌厂老板,在第四年的时候,就已经笑不起来了,那个时候,老田还特意捧着他那只标志性的白塘瓷杯子,大大方方地潜入“敌人的司令部”里探查对方的口风,回来后,老田得意洋洋地对阿痴说:

“看来,他,马上就要完蛋了,我们,马上就要胜利了。”

对于,老田的话,阿痴从来不会多加怀疑,对于老田的自信,阿痴也是很有信心,毕竟,再怎么说,老田也是“神”的自已人,过了没几天,环保便真的对有“大伞”保护着的镀锌厂的例行检查,变得越来越频繁起来,频繁到连镀锌厂老板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程度。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差不多半年,直到了次年的第十三十四号台风登陆江南省为此,此时由于原先村里三十亩水田灌溉用的水渠的原先入河口早已被用水泥浇筑,所以,双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又将这片地区变成了一片泽国。

不仅如此,此时镀锌厂里的雨水也没处可去,这些雨水原本也是干干净净的,但是落到镀锌厂的厂区,再次经水渠流出来时,却已经变成得橙黄橙黄的了,正由于镀锌水,这种十分特别的颜色,才让人很容易就辩认了出来。

台风走后,没几天,镀锌厂的没敢持招牌的大门,便被气愤的村民用两车碎砖头土渣给堵住了,一时间,前一天还生意红火,热热闹闹的镀锌厂,便立马变成了一座没有出路的死围城,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也出不来,连平时飞扬拔扈的镀锌厂老板也不敢下令将这一人多高的土渣移开,因为老谋深算的他心理十分清楚,三年前,那轰轰烈烈地“砸厂子”事件,马上就要在这里重演了。

果然,到了下午大约一两点钟的时候,附近受其毒气危害的四五个村子的两百多号村民,像是事先约好了似的,纷纷聚拢到镀锌厂门口,在这些人手里,有的拿着扬镐,有的拿着铁锹与铁耙子,并且,还在镀锌厂大门口挂上了“死不要脸”这样一副用四个血红大字书写的白色挽联。

如此大的动静,站在加药池上的阿痴当然看了个真真切切,但是他并不想再次卷入其中,只是在安全的地方,远远地看看就好,和阿痴不同,老田,这个头发花白的华国倔强老头子,又一次捧着他那只白色的塘瓷杯向着事件中心,一往无前地冲去。

起初,镀锌厂的老板还想负偶顽抗,他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站门口,面对着对面十几个精壮,愤怒的村民的谩骂与攻击,阿痴想,此时这个恶贯满盈的家伙一定是寄希望于他的“陆乌鸡”保长与巡捕们来帮他解围。

可是,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四十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又过去了,除了他自己外,别的一个鬼影都没看到,一切的一切和三年前一模一样,一切的一切,对这个恶人来说,又是一场新的恶梦,尽管他这次收买了保长,可说到底,又有什么用呢?而此时,村民们愤怒的情绪却已经到达了极点。

“砰~”地一计过后,镀锌厂的西围墙被从里面砸出了一个大窟窿,被吓破胆的镀锌厂员工们,像一只只没脸见人的过街老鼠般,仓皇地从大窟窿里蹿了出来,见到他们现在的窘样,阿痴不经觉得好笑,因为,这个大窟窿其实就是两年前他们为赶走制锁厂才刻意凿出来的,如今,这群“东西”又神奇地选择在此处逃走。

这,难道不是报应么?

多年后,阿痴后来再回忆这段惊动人心的往事时,他其实很佩服老田的,因为,此时站在第一线上的他居然还能够如此的气定神闲,从容不迫。很快,一辆白色的小车子停在了没有招牌的镀锌厂大门口,然后从小车子走下五个人来,三男两女,他们来到镀锌厂老板面前,递给他一份文件并让他签定画押。

第二天,镀锌厂就被华国江南省省厅正式永久性地查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