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兵器科技解密
13146200000029

第29章 各国巡洋舰

巡洋舰是在排水量、火炮、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多用途大中型水面战舰,能在较长时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进行远洋机动作战。它装备有与其排水量相称的攻防武器系统、精密的探测计算设备和指挥控制通信系统,具有较高的航速、较大的续航力和较好的耐波性。通常由数艘组成编队,或参加航空母舰编队担任翼侧掩护,常作为编队的旗舰。必要时可单独执行战斗任务。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是一艘由美国建造,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侥幸逃生的巡洋舰,曾服役于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1951年,阿根廷花费780万美元才买下了这艘老舰,经现代化改装后,改名为“十月十七”号,于1951年10月17日编入阿根廷海军编队,1956年又改名为“贝尔格拉诺将军”号。

本舰全长184.4米,最大宽度21米,满载排水量13645吨,最高航速325节,能以15节的航速连续航行7600海里。装备两座4联装“海猫”式舰对空导弹和两架直升机以及近80门各种口径火炮,为阿根廷海军第2主力战舰。

“加利福尼亚”号巡洋舰

“加利福尼亚号”巡洋舰是美国海军第3代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本舰于1970年开始建造,1971年9月下水,1974年服役。

全舰长1817米,宽186米,满载时排水量1.1万吨,航速为30节,舰上人员编制540人,其中军官28人。

舰载武器装备有2座单管127毫米炮和2座6管20毫米密集阵武器系统;2座中程舰空导弹发射架和2座四联装“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架,配备导弹80枚;1座八联装反潜导弹发射装置和2座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

舰上的电子设备有作战指挥系统、雷达装置和声呐系统。作战指挥主要有海军战术数据系统和各种火控系统;雷达装置有对空警戒雷达,对海搜索雷达、导航雷达、电子对抗雷达等。

“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

“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是美国设计制造的一艘导弹巡洋舰。本舰于1980年开工建造,1981年下水,1983年开始在美国海军服役。它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航空母舰编队,对付空中攻击。

该舰满载时排水量9500吨,舰长1725米,宽168米,吃水深95米,采用常规动力,总功率8000马力,航速30节,续航力6000海里。舰员编制358人,其中军官33人。

舰内划分防火区,设有专门的电磁门隔离,上层建筑全部用钢制并加敷耐火毡,关键部位用高强度厚钢板保护。

舰上装备的全自动指挥控制中心“宙斯盾”系统,由雷达、计算机系统、指挥决策系统、武器控制系统、战备检查系统以及与武器配套的火控与发射系统等部分组成。

该舰的攻防火力很强,作战能力全面,有较先进的标准导弹,射程达48千米、舰载导弹122枚。舰上还装备有四联装“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架,2座127毫米炮,2座6管20毫米“火神——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2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此外,还装有两架“拉姆普斯”直升机。

美国班布里奇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班布里奇组仅造一艘,即“班布里奇”号,1962年服役。它是美国海军继“长滩”号巡洋舰与“企业”号航母后的第3艘核动力水面舰艇。其主要技术性能为:满载排水量为8592吨。长1723米、宽176米。吃水77米。动力装置为2座DZG型压水堆和2台蒸汽轮机,总功率6万马力,航速30节,当全速航行时续航力为15000海里,编制548N。该舰装有:2座四联装“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架;2座MK—10型双联装“标准”中程舰空导弹发射架,配各导弹80枚;1座MK16型八管“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装置和2具MK32型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2座6管20毫米“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

美国特拉科斯顿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

特拉科斯顿组仅建造一艘,即“特拉科斯顿”号。它于1963年6月开工,1967年5月服役,是美国海军第4艘核动力水面舰艇。其主要技术性能为:满载排水量9127吨。长1719米、宽177米、吃水94米。动力装置为2座D2G型压水堆和2座蒸汽轮机,总功率6万马力,航速30节,编制499人。该舰装有:2座四联装“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架;1座MK10型双联装“标准”舰空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架;2具MK32型三联装反潜鱼雷发射管;1座单管127毫米主炮和2座6管20毫米“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l架舰载直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