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驭海史话
13144500000002

第2章 涌动众海神

源远流长的人海文化

人海相依,演绎着人与海洋最炽热的情感。慢慢走过的岁月,仿佛是船儿在海面经过的划痕,转瞬间成为永恒。这里既有海洋的无限馈赠,更有人类铸就的恢弘而深远、博大而深邃的海洋文化。

1.海龙王的由来

对很多沿海居民来说,龙王不是一个陌生词。在他们心中,海龙王是有着非凡本领和神奇力量的海内天子,掌管着渔民的生产作业和旦夕祸福。所以,人们崇拜海龙王,希望龙王能让他们安居乐业。那么,海龙王从何而来?人们为何如此信仰龙王呢?

传说远古时代,中国有许多部落,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象征。

随着中原信奉龙的部落逐渐强大,东南沿海崇鸟、崇蛇的各个部落渐渐衰落,龙作为骁勇善战、智慧威严的象征逐渐统领了整个中国。到了唐朝,龙的地位已由远古时代的图腾转化为河海之君,于是从宫廷到民间,人们开始普遍祭祀龙神。

“鲤鱼跳龙门”是怎么一回事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个叫大禹的治水英雄。他为了治理好黄河,给人民造福,就从青海积石山开始疏导黄河。据说,当时龙门山与吕山相接,挡住了黄河的去路,使黄河水倒流而泛滥成灾。大禹治理黄河来到此处,就用神力把龙门山劈为两半,让河水从峭壁间流过,这就是龙门。

龙门往下几百千米就是著名的三峡。后来,大江大海中的大鲤鱼,在每年三月都会来到这里,然后用全身力气,狠命一跃,跳过龙门的鲤鱼就一举成龙,跃不过去的就仍然是鱼,这就是“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再后来,这句话成为吉祥用语,并用来比喻得到名人的援引而增长声誉。在科举时代,称会试得中者为登龙门。

中国汉代著名的大历史学家、文学家、《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是在龙门诞生的。

不仅如此,国外佛教的传入和推广也影响了海龙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西汉末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其中许多关于龙王称谓和事迹的经籍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反响,人们仿佛感受到冥冥之中神灵的存在,从此,海龙王成为人们新的信仰寄托。

2.小心翼翼敬元神

辽东半岛滨海民众自古以来将海龟视为海神,尊称其为“元神”。

都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龟一直以来就是长命百岁的象征,人们亲切地称海龟为“老帅”,期望沾点福气。古人传言海龟善于变化,可以给人祸福,所以渔民都不敢得罪它。船要下锚时,船长会高喊一声“给-锚-了”,再稍等片刻才下锚,就是怕伤到海龟。如果不小心捕捞到海龟,渔民立即虔诚地将其放回大海并念念有词请求宽恕。

福建一些客家人也信仰龟,把龟看成能带来幸福的圣物。他们还把人活百岁称做“龟龄”,庆寿用的糯米稞上也要印上“龟印”。

3.双面伊“神”波塞冬

希腊神话中,波塞冬是手握一把巨大三叉戟、乘坐金色战马的海神。他住在深海的金色宫殿里,拥有强大的法力,掌管着海洋。在人们心中,波塞冬既是“恐怖神”也是“保护神”。因为只要他不高兴了,便会挥动手中的三叉戟扰乱静谧的大海,引发海底地震和海啸。然而,有时波塞冬也会用三叉戟击碎岩石,让甘甜的泉水从岩石的缝隙中缓缓流出,滋润大地,灌溉农田。不仅如此,只要波塞冬的战马经过海面,波涛汹涌的大海立刻变得风平浪静。

镏金的龟印

而每当渔民在海上遇到危险的时候,波塞冬的吉祥物海豚也会奇迹般出现,帮助渔民化险为夷。

波塞冬的无边法力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也能带来丰收,保佑渔民航行顺利,所以爱琴海附近的希腊人都对海神波塞冬无比崇拜。他们真诚祭拜波塞冬,以期平复他的怒气;虔诚地信仰波塞冬,希望出海顺利安全。

4.圣洁女神伊曼雅

每年2月2日是巴西人的海神节。这一天,巴西人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祭祀海神,向海神祈福。他们祭祀的海神名叫伊曼雅,所以海神节又叫伊曼雅节。

海神伊曼雅是巴西人心中聪慧美丽、纯洁善良的女神,她拥有强大的法力,不仅能保驾护航,更能赐予人们幸福安宁的生活。节日清晨,里约维尔梅乌湾的伊曼雅神庙里聚集了许多人,伴随着鼓声响起,仪式正式开始。女祭司和一些侍女缓缓走来,她们穿着宽大的衣衫,带着闪亮的项圈,虔诚而优雅地跳起宗教舞蹈。人们认为伊曼雅喜欢玫瑰花、香水、镜子这些能代表她女性柔美的东西,便将香水、镜子、玫瑰花、酒和祈祷信装在篮子里献到祭坛上。中午时分,乐手奏起鼓乐,舞者跳起桑巴舞,人们纷纷涌向海滩。远处,一艘船缓缓驶来。

船靠岸时,女祭司和侍女们便把盛有祭祀礼品的篮子送到船上。这时,人们也纷纷涌到船边,虔诚地亲手把自己的祭品献到船上。满载着祭祀礼品的船在人们的祈祷声中再次驶向大海。船到达特定地点后,装满祭祀礼品的篮子被放到水面上。

人们只有看着篮子慢慢沉入海中,才会心里安定,因为这意味着伊曼雅接受了礼品,并会将幸福和安定赐予人们。日落时分,献完祭品的船返回岸边,给海边等待的人们带回他们期盼的消息——海神伊曼雅已全部接受了祭品。人们皆大欢喜,载歌载舞,直到天明。

5.北欧海神,传奇般的故事濒临北冰洋的北欧地区,孕育双面伊“神”波塞冬了世人惊叹的北欧神话,如安徒生的童话。北欧的深海之神名叫埃吉尔,他是一个白发飘须的老人,有着非常瘦长的手,掌管海中的波涛。

每当他到海面上时,便会追逐海船,把它们拉到水底的宫里。埃吉尔的妻子也是一名海神,她和埃吉尔一样贪婪而残忍,喜欢在海上暴风雨时撒网捕捉失事船只和亡者。临海而生的北欧人期待平静安宁的生活,他们一直敬畏海神埃吉尔及其妻子。

除了这两位主要的海神,中世纪时,北欧人还相信有一些有着鱼一样尾巴的海神。据说这些海神常常到陆上乡村中游玩,她们坐在岸旁,梳着金色的或绿色的长发,弹着竖琴,非常美丽。甚至有些故事还讲到这些美人鱼变成了鹅或海鸥,把她们的羽衣留在沙滩上,如果有人捡到了,就可以娶海神美人鱼为妻子。

6.笼罩王权光环的日本海神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的太平洋岛国,四面环海,岛屿众多。

与海相邻为伴的日本人,自然也信仰海神。据说,日本人信仰的海神身上笼罩着不一般的光芒,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们的海神信仰与王权有密切联系。关于山幸彦,日本民间有个神话故事。传说山幸彦钓鱼时,不巧被海中的大鱼拖跑了鱼钩。于是,山幸彦独自前往海神宫,希望找回鱼钩。在海神宫,山幸彦遇到了有鳄鱼身形的海神之女丰玉丹麦美人鱼像毗卖,山幸彦最终与她结下了良缘。

不久,丰玉毗卖生下一子叫鹈葺草葺不合命。鹈葺草葺不合命结婚后生了四个孩子,日本的首代天皇神武便是其中之一。所以,在这个神话中,日本天皇和他的母亲、祖母均和海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天皇即为大海之子。日本的《尘添壒囊钞》一书也说天皇是海神之子:“应神天皇乃海神之子,故留有龙尾。”

这句话不仅点明了日本海神与王权的关系,还暗示了日本海神是龙。

龙神和龙王信仰在日本的确很流行,日本至今还有许多龙宫龙神故事。

例如,日本志摩一带流传的海神中,最有权威的就是八大龙王。

日本还有哪些海神

除了原始海神和龙王,日本的海神中还有众多地方神和渔业神。例如,渔民尊奉山幸彦为潮神;日本山形县,每年要祭祀鲑鱼之王;居住在日本海北端的女真族后裔至今还保留着逆戟鲸崇拜的祭祀活动,当地居民相信逆戟鲸是大海的主宰,只有向它祈求平安和祝福,人们才能过上安定的日子;日本下北半岛和津轻半岛把狐仙作为渔神,尤其在津轻地区,当地渔民对狐仙的信仰非常盛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冲绳一带渔民也供奉妈祖神像,妈祖是冲绳渔民的船神娘娘。另外,在日本许多寺院里都供奉着天后神。由此可见,源于中国的天后娘娘已东渡日本,成为日本岛民中影响广泛的海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