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广义虚拟经济论文集1
12972100000005

第5章 虚拟价值的人类活动论依据[1](1)

林左鸣 吴秀生

摘要 从劳动价值论到生活价值论, 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从劳动对象化到生活对象化,从使用价值到虚拟价值,从物理时空到心理时空,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从物质财富到非物质财富,从财富标志到财富标志泛化,这些范畴也许正是解读今天的非生产价值或非劳动合法收入的重要环节,正是人们今天面临的“新”经济中最新颖和最重要的逻辑结点。将这些点串成一个体系,就是我们需要建构的以人为本的生活价值论的雏形。

价值理论的研究和争论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价值理论的“与时俱进”也从来没有停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理论,其价值理论自然不例外,同样是不断发展并且需要不断发展的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归纳总结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劳动价值理论成为时代的需要。现时代的社会经济生活与过去相比,发生的显著变化是:大批只具有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的商品已经涌入商品大家族。使用价值与虚拟价值相对应,分别构成物质财富与非物质财富,非物质产品的生产与物质产品的生产对于社会来说,同样重要。人们不再只是通过劳动及其产品与社会交往(交换所对应的广义形式),而是将生活的全部价值要素抽象为财富;并以此与社会进行交往(交换)。虚拟价值与使用价值同时进入交换领域,虚拟经济正以迅猛之势席卷而来,与实体经济并行发展。价值理论如果还停留在只能解释物质产品的生产、实体经济的运行,就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需要。面对这些情况,要准确地定位迅速发展的虚拟经济,就必须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从经济活动的历史原点和逻辑原点出发,回到马克思主义对价值问题的一般看法来探求对劳动价值论的创新与发展。

一、虚拟价值的哲学意义

按照马克思的理解,人首先是一种对象化的存在物,人必定会把自身内在的本质力量通过对象化的过程凝结于客观对象,人的本质力量不能自己确证自己,只能以对象化的形式来体现自身,而对象化的世界则一定体现了人类作为存在物的本质力量。这就是人类生活活动的全部解码。

人的本质力量在社会历史中的反映,一般体现为人类文化。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的世界,每个人毫无例外地是一个“文化人”。广义的文化,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无论是一个国家内的各民族文化,还是一个民族内的各个亚文化圈,其实质都是一种程序和取向,它是人的活动(生活)的全部内在规定性。这与我们日常所指称的狭义文化(比如教育、文艺、科技等)是不同的。广义文化的这种规定性,只能以对象化的形式表现在人的活动中,就像计算机的程序总是体现在程序的运行中一样。自然界万物所体现出的状态,都是其内在的规定性(往往表现为信息)的对象化产物。人类社会也一样,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存在显然是以自然存在为前提的,一种文化体系首先是人合乎自然规律的体现。人类的一切活动,即生活———社会存在,只能是其内在的本质力量(被指称为文化的人的活动程序和取向)的对象化产物。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既然人的内在本质力量一般表现为文化,人类所交往和交换的就只能是文化的载体。人不能改变物的存在与否,只能改变物的理化性质,而这种改变的依据和内在规定性即是文化。所以,人所能用以交往交换的,无一能离得开文化。因此,财富并非只由劳动所创造,因为劳动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并非生活的全部。构成交换的依据也不仅在劳动对象化的结果———产品之中,而且蕴含于人类文化,即人的本质力量(人类活动的程序和取向)中。没有这种本质力量的同一性,就没有交换的可能与依据。这是人类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的根本前提。换言之,正如劳动对象化使交换成为可能,也使价值(使用价值)成为可能一样,生活对象化使交往(交换)成为可能,同样也使价值(虚拟价值)成为可能。因此对象化过程所依据的文化一般(程序和取向)是价值的根本来源。当然,我们要把道德意义上的价值与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区分开来,前者是不能用交换价值来衡量的,后者则只能用交换价值来衡量。生活对象化的概念启示人们,人类活动的图式必须用本质、现象和过程的三元式思维来理解,价值产生于过程之中,过程是联结本质(普遍)与现象(个别)的中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价值时写道:“使用价值或财物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人类劳动对象化或物化在里面。”[1(p51)]那么今天就应该与时俱进地把价值扩展为:虚拟价值或社会生活形式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抽象的人类文化对象化或凝聚在人类社会生活里面。

从生活对象化的意义和从本质、现象、过程的三元式思维来理解价值,不难看出,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使用价值本身也有文化的意义,而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就更具有文化的意义。价值存在于文化之中。

应当指出的是,仅有对象化显然还不构成交换的全部必要条件,因为人将本质力量对象化于各种不同的事物中去,同一性又被差异性所肢解,没有同一性,人还无法进行交换,所以人类度过了一段只有交往没有交换(狭义的交往)的蒙昧年代。直到有一天聪明的人类将散落的同一性“二次对象化”于一些财富标志(贝壳、金银等)上,这才为交换创造了必要条件,同时也助推了人类交往的进程,从而使交换终于成为了现实。换言之,正因为有了财富标志化才使交换变成了现实。交换的出现,尤其是超越物物交换的以货币为中介的交换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而财富标志化的第二阶段,则是更能吸纳和表征财富的新财富标志形式的出现。我们的时代正处于这个第二阶段。纵观当今世界价值证券化、符号化的现实,可以看出,虚拟价值正是这种财富标志化的表现形态。那些被认为是财富的东西,实质上还是作为人类活动程序和取向的文化载体,只不过其形式在很大程度上非物化了。尽管文化不一定都是人类财富,但是人类财富则一定表现为文化。因此可以这么说,论及财富,几乎是除了文化人类一无所有。只不过财富标志的诞生使文化载体更加抽象,更加脱离使用价值。它使人的生活更加“人本”化(虚拟化),而非“物本”化了。当文化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共生的一种特殊形态独立出现后,就可以把内化于人类活动中的同一性的文化直接作为本质(体)抽象出来,而万事万物的差异性即是这个本体的表现形式(相),同一性的展开过程(用)即是本质表现出的新的信息,而这种信息又会凝固于文化本体之上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化。东方哲学中体、相、用的复杂而玄妙的概念,青年马克思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和“对象化”三个概念科学而准确地表达出来。马克思后来用的本质、现象、过程的哲学概念,实际上也源于以上三个概念,这三个概念解读了虚拟价值的深刻依据。

人类成功地将财富标志货币化、资本化,这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通过这个发明人类逐渐将经济生活的内容(即交换的内容)扩展到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原先不能货币化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现在也可以进入交换的领域了,这就必然要出现虚拟经济。甚至财富标志也不需要标记在硬通货或纸币上,它可以标记在许多类东西上,如地产、股票、字画等。这就是所谓的财富标志泛化,应该看到,这种财富标志泛化的现象一旦失控,就出现了泡沫经济。

之所以说人是一种对象化的存在物,正是由于人将自己的活动不断地对象化。人将同一性散落在差异的事物上,又会将差异的事物的同一性标记(标志)于某一类事物上,进行不断的交往和交换,这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人类不会把财富标志仅仅固定在一类事物上,它应是一个类组合,仿佛结成一个轮子牵动着人类的生活活动。虚拟价值之所以会凸显,就是财富标志出现了转移这样一种经济运动的结果。地产、股票、字画等都具有财富标志性质,不管它们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有多大(有人认为股票运动是实体经济运动的神经末梢、飞轮,也有人认为虚拟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提供效率的,这都是想把本来十分重要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边缘化,企图证明它们也是生产性的,是附着在实体经济上的,这实质上是一种本末倒置,殊不知表现为文化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就是主流),它们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需求的本质是一致的。将心理的乃至精神的需求纳入了交换的领域,这将大大拓展经济生活的领域,使人类财富又一次得以充分的拓展。

由于虚拟价值超越了劳动价值论的解释范畴,也越过了边际效应的分析框架,它不得不由非线性的心理时间和空间来度量。这种彻底的“以人为本”的经济学,显然将超越过去“以物为本”的传统经济学。而财富标志的意义也为经济学研究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财富是被外化的,价值则是内化的;将内化的虚拟价值标记在财富标志的类组合中———即出现新的财富标志,这既为经济活动打开了无比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使传统经济学的范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广义虚拟经济学作为超越甚至颠覆传统经济学的新范式,将经济学的发展推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二、马克思的虚拟价值观

人类活动图式的真正解读者是马克思,他提出的基本概念就是生活对象化。那么,马克思是否论及了虚拟价值?马克思的思想体系中,生活对象化到底占据什么样的位置?这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问题。纵观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笔者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其中的人本主义思想,是重要的闪光点。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类)的,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类存在物),而人的活动是社会性的活动。在这样的社会活动中,人和动物是有区别的。“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正是人与之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2(p57)]马克思实际上指出,人类和动物的重要区别在于,人类的活动不仅仅是肉体的(生理的),而且是基于精神的(心理的)活动。

正因为人类的活动图式是这样的,所以马克思认为,人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时,所进行的是全面的生产,甚至不受肉体(生理)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人正是这样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并且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并且使得人类可以“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2(p58)]。人类有能力把自己的理想通过社会活动去实现于自己的对象。而这个对象不仅仅是客观物质世界,还可以扩展到人类社会生活本身。马克思把这样一种人类活动的最一般图式称之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迄今为止,这恐怕是对“以人为本”的最经典的解释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类生活对象化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它是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个体和类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在资本主义社会,对象化只能以异化的形式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