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丑男的奋斗
12902000000187

第187章 龙语之苗木花卉市场

拥有了百万资金的龙语,第二天便约见了耿菁,她心中有一万个迫切,恨不得立刻展开创业,以赚取大量利润。

“菁姐,咱们现在有了资金,应该立刻租地建场,只有这样才能尽快的赚钱啊!”

“……,小语,投资从来都不是开玩笑,一旦把不住市场脉搏,我们的资金只会打水漂,因此,投资需谨慎,创业要心稳,你太着急了!”

“哎呀,您是国内少有的农艺专家,又刚刚结束了花店生意,难道对花卉市场还不了解吗?”

“……,唉,你啊真是一只小菜鸟,花店只是小本经营,属于区域性的营销业务,根本就接触不到花木市场的核心!如果我们想干出一翻大事业,就必须了解市场的核心,只有这样才能使投资有回报。

小语,你刚刚走出校园,思维还停留在墨香阶段,一切都太理想化了!其实在现实社会中,生存是极其残酷的,并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这一点非常重要,你务必要牢记!”

“……,呃,鸣哥不是成功了吗?当年他只有十六岁,而且只上到高二,手里还没有太多的资金,他的成功不值得我们借鉴吗?”

刚出校门的龙语,的确非常稚嫩,墨香的思维把一切都看得很理想,她深爱剑鸣,也崇拜剑鸣,剑鸣的创业经历,直接让她觉得有付出就有回报!

看着龙语满脸的疑惑,耿菁不由怅叹,这丫头分明是想借创业挣钱,继而赎回铭志请回剑鸣,根本就没有开创自己事业的雄心。

“唉,真不知道该说你天真呢,还是该说你白痴?剑鸣的确成功过,可最终还是失败了,其实和他一样少小创业的人并不少,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年英雄!”

“哼,你就会胡说八道!即使少小创业的人有很多,可谁又能比得上鸣哥呢?想当年鸣哥只有十六岁,刚刚出了校门,稚嫩的连火车都挤不上,手里也没有钱,可他硬是在一年之间,便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是何等的本事?!

更令人佩服的是,鸣哥事业初成,便创造了火焰旗帜,火焰盛开过的地方,谁不高竖大拇哥?焰旗飘扬过的地方,谁又不羡慕剑家军?这也就是在和平年代,如果鸣哥生在乱世,绝对就是第二个朱元璋!”

“……,呃,好吧,不说剑鸣了,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从中你也许能明白一些道理。”

龙语对剑鸣的痴迷,令耿菁颇感无语,为了能让合作伙伴不至于变成猪,她只能苦口婆心的讲真人故事,以企这家伙能悟明生存之道。

“这个故事的主角叫耿虎,是我老家里的一个后辈,他的年纪只比你和剑鸣大两岁,创业的时间比剑鸣还要早两年,整件事情是这样的……”

2002年,十六岁的耿虎初中刚毕业,就去了TJ市打工,可上班没有两个月,便觉得打工太苦太累,思维活泛的他立刻萌生了创业当老板的念头。

当时耿菁正在B市大展鸿图,观光种植园项目搞得有声有色,大名在家乡可谓是如雷贯耳!

这无疑启发了耿虎,这家伙虽然贪逸恶劳,但头脑极其好用,家境也算殷实,为了能顺利的创业当老板,他不仅请求耿菁指导,还假借家人的名义向耿菁借钱。

年轻就是资本,这句话一点也不假,耿虎一张口借钱,耿菁就知道这只是个人行为,可因心感少小壮志,她不仅毫不犹豫的答应,而且一借就是十万!除了提供创业资金之外,她还细心的为其做创业指导,几乎是手把手把耿虎引领到创业的道路上。

耿虎也的确争气,自花木市场创建,仅仅用了数月的时间就回了本还了帐,而且生意越来越红火,也算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耿虎买了车买了房,还早早的拥有了漂亮的女朋友,真可谓春风得意,可……

最难满足的是欲望,事业小成的耿虎,再也不满足营销盈利的模式,为了挣更多的钱,他毅然决定培育花木,以实现自产自销完全的占有利润。

也是因为这个时候耿菁已经入狱,没有人再指导的缘故,耿虎脑袋一热就在TJ市投入巨资租地培育花木,在一无技术,二无市场严谨考察的情况下,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唉,耿虎可真赔惨了,多年挣的钱赔光了不算,连他家里的积蓄都一块赔进去了,最终房子没了,车子没了,事业没了,漂亮的女朋友也跑了,比剑鸣还要惨!”

“……,啊,这么惨呀?!菁姐,你不会骗我吧?花木行业也算实业了,即使再不挣钱,也不可能赔这么多吧?!”

“哼,你脑袋里只有剑鸣,根本就没有一点智商!这样说吧,花木市场几乎和炒股票一样,挣与赔就是一瞬间的事。特别是在国内,我国小农思维根深蒂固,花木行业多是小户种植,没有统一的机制,跟风盲从现象、品质低劣现象、崇洋媚外现象极其普遍,这就让花木行业成了高危产业!

举个例子吧,这几年城市绿化大兴,冬青的价格几乎一夜飞涨,在利润的驱使下,此时肯定有大批农户正在盲目的大种冬青,这就是没有专门机构统筹的结果,普通农户根本就看不清市场的饱和,也看不清新品种的冲击,等待他们的只有眼泪!

唉,现在有了营养杯技术,又有了米兰的冲击,冬青在这一两年肯定要大降价,也许他们的冬青连人工费都挣不出来,即使赔不死,也得赔到大吐血!

小语,花卉苗木都是需要时间来培育的,而市场的需求却是随时可变的,没有前瞻性的目光,付出注定没有回报!这就是花木行业,其利润与风险是并存的,想要端这碗饭,就必须拥有冷静的头脑,就必须把目光放得长远,否则,只能和大多农户一样,成为可怜的牺牲品!”

“……,呃,……,菁姐,对不起,我的确太想当然了,以后会用心跟你学习的,再也不会夹杂多余的个人情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