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悬疑弈中易
12848700000002

第2章

转过夜市便是派出所,这条路,李近之再熟悉不过了,每次去夜市,他都要经过这里。

巨大的射灯正对着他进来的方向,透过强光,下面隐约立着“公平,正义”四个大字,在红蓝相间的闪光灯下,显得有些晃眼迷离,而这一切,对他来说,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

朱建停好警车,将手中的钥匙交给走过去的郭伟,径直来到李近之面前,说道:“你把车靠到旁边”。

李近之满脑子的狐疑,脑海中第一次闪过“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最坏的情况莫过于古小说里的情景,突然脸一翻,跟他来个“怀疑你…。。,协助我们……”。虽然若是那样的情况,朱健完全可以可以直接逮捕自己,不过以最小的警力,尽量避开刚才围观的人群,把自己“骗”过来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李近之天生有着狐狸一般敏锐的洞察力,两只眼睛滴溜溜地打量着面前的朱建,心里默数着“1秒,2秒……。”

“没变,没变,朱建的脸色没变,再坚持3秒,2秒,1秒,成功,最坏情况基本排除”。

“你跟我上来。”朱建也看了看面前乞丐一样打扮的李近之,轻声地说了一句就转身消失在强大的探照灯光中。

“难道这不是郭伟就是朱健的人也是超级棋迷,带自己过来送点生活费”,李近之的脑子像一台超级计算机飞速地运转,计算着各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和概率,刚才过去的每个人在每个时候的表情像幻灯照片一样一张张飞快地闪过,这是他在夜市摆摊算卦总结出来的。“欢迎投资,千万不要客气”李近之心里默念,爱开玩笑的本性显露无疑,即使出学校以后经历过多么凄苦的经历,始终没有改变他自娱自乐的性格,还有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虽然这一切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想到这里,他才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开玩笑了,也很久没有真正的笑过了,毕竟,他还只是个年轻人。

快到楼梯口的时候,李近之渐渐放慢了脚步,这才清晰地看见“公平,正义”四个大字,这用他的话来说,可是个吉兆。

老教授跟了上来,并排着他一起上了二楼。朱建在楼梯口等着,这一次,李近之可以肯定他并非怕自己跑掉而站在楼梯口。

三人都没有说话,一起往右到了走廊尽头,朱建走在前面,推门进了办公室。李近之微微抬头看了一眼门牌,赫然是“所长办公室”。

“坐”,朱建在李近之进去的时候,已经坐在了正前方的椅子上,老教授没有说话,仿佛很熟悉地坐上了旁边的沙发。

办公室陈设简单干练,一桌,一椅,一电脑,一饮水机,一长沙发,一垃圾篓。

朱建刚要开口,开着的门口有人敲了一下后就直接进来了,是郭伟,手里拿着一副李近之的象棋。

郭伟轻轻地把象棋放在朱建面前的办公桌上,没有说话,转身离开了,仿佛有急事的样子,连看也没看李近之一眼。

朱建微微起身,拉过面前的象棋,边拆开,边问道:“你叫李近之?”

“警察同志……”李近之虽知今天生意是做不成了,但还是想尽快了事回去夜市一趟,也许是天生倔强的性格,也许是毕竟年轻,好面子,让一起“摆摊”的同事看看自己没事,也许还有他知道或者不知道会不会担心自己的一起摆摊的苏梅。

“我叫朱建,你可以叫我朱警官”,朱建一边说着,一边摊开满是尘埃的油布棋盘说道:“来,我跟你下盘棋”

“这朱建办案这么随意,上班时间还下象棋,还是跟自己这么个犯罪嫌疑人”下。虽是心想,但后面有句“看来也不是什么好人”李近之却在潜意识里逼着自己不要想出来,也许仅仅是因为这朱建一直对自己态度温和,让自己不忍想出,但也许还有李近之天生的直觉觉察到的一些东西,只是他现在还不敢清楚地告诉自己,但也许仅仅是他半生都没有被人“看重”,今天突然有个“大官”对自己“礼下于人”的缘故。

李近之想着没有起身,朱建又说了一句:“来”

李近之斜眼扫了一下旁边的教授,教授的眼镜仿佛遮住了他想要看见的眼神。

李近之慢慢地走到朱建办公桌前,因为没有凳子,他只好站着。

“请吧”朱建右手摊开,指向红子,示意李近之执红子。“逢人让子先行”看来要想尽快脱身是不可能的了,便突然毫不客气地说道。

朱建办案多年,哪里看不出这些小花招:李近之是在探自己的底,若是为了案子,这些话必定激怒自己。

“呵呵”,朱建也不生气,反倒笑了一下,提起红子便开始“排兵布阵”,“马二进二。”停了一下,朱健接着说道:“你很自大?”

李近之听到朱建柔和的笑声,不好意思再去试探,转而“谦虚”地说道:“要黑不要红,输了也光荣”。

“呵呵”又是一阵笑声,这一次,还有坐在后面沙发上的教授。

有一种人,行为总是走在思维前面,但后来却印证了他的选择,那是这种人潜意识里面的思维,也就是传说中的直觉。

李近之边走棋子,边讲起了故事:“彩金,也叫彩头,古时候叫做润金,源自元末明初,话说朱元璋有一晚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第二天一早起床便招来刘伯温解梦,刘伯温一早被叫过来,虽然心中有气,但哪里敢形于言色,于是要求与朱元璋对弈,边下棋边给朱元璋解梦,棋下了一半,梦也解了一半,刘伯温突然不再说话,专心下棋,朱元璋问是何故,刘伯温借势转过头向旁边的太监说道:口都说干了,劳烦公公沏碗茶来,朱元璋一听,哪里会不懂这意思,于是说道:再取十两黄金给丞相润润嗓子,自此便有了润金之说,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彩金,彩头,所以这并不是……。”李近之也故意暂停,专心下棋。这些虽然是他“不假思索”说出的话,但他在潜意识里早已打好了如意算盘,一则想试试朱建,自己这“夜市残局”到底是不是属于诈骗,二则印证自己来前的感觉,猜对了没有,三则看看这所长到底是不是真的“办案”随意,上班时间还敢“下棋赌钱”?四则自己正值“生意兴隆”之时被抓来,能捞点补偿也好,即使不能,也想“将”这警察一下。五则直奔主题,看看这警察把自己抓来到底想做什么,自己率先撩起话题。这种神来之笔,在李近之看来,早已习以为常。

“炮二平五?”朱建念了一遍李近之走的棋,然后微微一笑,抬头看了旁边教授一眼,这些对能以算卦混迹江湖的李近之来说,自然是看在眼里。

教授站起身,虽然很慢,但很精神:“你输了,答应我们一件事,我们输了,我不告你,你马上就可以离开,刚才我输的彩头也一并还你。”

“这生意划得来啊……。”李近之丝毫没有想问教授要自己答应什么的意思。

“你是个聪明人,我想你看得出我和老教授所作出的努力和我们的诚意”,朱建收起了一直挂着的笑容,严肃地说道。

一个让李近之不愿意去想的念头闪过脑海,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欠下一个人的人情。

“答应你们什么”,李近之不忍抬头去看朱建和教授的眼睛,突然收起了一直惯有的看似严肃但却嬉皮笑脸的神情接着说道:“以后不要在夜市招摇撞骗?”。

“既然说到这里了,我也不妨坦白给你说吧,我和老教授都希望你能够到派出所来上班。”

这次,李近之却没有惊诧的表情,那个脑海里早已闪过的念头逐渐变得清晰。但也许只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必胜无疑而已。

“可是我以前是学医的,说起案子我是一窍不通,说起法医学我又是半路出家,又半路还俗了……”李近之想继续说下去,但又故意停了下来,也许潜意识里,他知道原因和结果,但他毕竟年轻,想让朱建帮他解释下去。

朱建还是只看着眼前的象棋:“我也是个象棋爱好者,从你的棋风可以看出,你不拘泥于形式,古往今来,从没有人用过重炮开局,看似堵死自己的老帅,但所有兵力集中于一路,且抢先抢占有利位置,四六路双肋,不仅攻守兼备,还能在关键时刻舍子求先,然后将这一点点的优势慢慢扩大。”朱建顿了一下,继续念着自己和李近之走的路数:“车一平二”,又说道:“我想教授说的没错,对待棋局就好像对待人生,对待某一件事,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思路,有自己的规划,其实几次我都去夜市看过你下棋……。”朱建没有继续说下去,李近之自出校后,虽受尽冷漠,但毕竟年轻,此时也难免感动,也没有说话,只专注下棋,余光不时地借着低头看棋扫视着自己身上的破棉袄。

李近之听到伤心处,一直低头不语,朱建手起,他马上子落,二人熟练地下着象棋,这是他第一次站在象棋前,没有孤独感。

旁边的老教授看见,用手轻轻地放在李近之肩上,说道:“我们都希望你能慎重地考虑一下,还有,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诉你,我们是看中你的才能才请你来上班的。”一句话,解开了李近之一直犹豫着的心结。

摆摊种种,一件一件的涌上脑海,多少次遇到棋德低下的,输了彩金,要告自己,往往也是自己退钱了事。遇到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心生倦意。还有一次夜半回家,路口等红绿灯的时候,一辆标着旁边大学的校车右转别了他一下,丢下一句“傻瓜”后扬长而去,剩下路灯下李近之孤独的背影和满地洒落的影碟。那时的他是多么希望能够有人对他说:“我们看重的是你的才能?”。

李近之想着往事,突然,朱建提“帅”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