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76号特务实录
12432200000006

第6章 李士群的叛变之路(1)

跟日本帝国之花PK

1937年7月7日,南京城里和往常一样,繁花似锦,熙熙攘攘。然而就在这一天,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疯狂计划。

7月底,北平、天津接连沦陷。在中国共产党誓死捍卫民族威严,坚决要把抗日进行到底的同时,蒋介石却一面高喊抗战,一面向南撤退。

1937年8月13日,日本大规模入侵上海。中国军队与日军血战三个月,最终,上海失守。紧接着,中国华东地区的大片土地,受到了日军的疯狂蹂躏。

1937年11月初,南京遭受了日军飞机的偷袭与轰炸,南京市民处于一片恐慌之中,这时的国民党一边组织南京保卫战,一边开始准备转移。

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也就是中统,曾通令所有下属严密侦察汉奸和日本间谍的活动。

就在上海沦陷后,该局接到一名邮电检查员的情报,声称南京中华门内板桥火车站有一名女职员,逐日收到外地寄来的巨额汇款,形迹十分可疑。然而,眼看上海已经沦陷,南京危在旦夕,中统特务们纷纷逃窜,谁也不愿再待在南京,所以尽管情报确凿,却没有人愿意去调查。

可有人报告了,总得派人去调查调查吧!尽管当时的南京,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在准备撤离这个即将被日本人的炮火侵蚀的城市,难得有人会去做这件事,但偏就有人想去,比如李士群这样的中统小人物。

李士群在经历了马绍武一案后,对权势与金钱的渴盼,几乎已经达到了一种病态的崇拜。然而他自知,他李士群要在国民党的政治舞台上飞黄腾达,已是遥不可及了。他在马啸天手下,只能利用当年自己在苏联上学时学过的特工知识,干些盯梢、监视之类的杂活儿。所以,当马啸天把调查南京中华门内板桥火车站的女职员的任务交给他时,他也并没有太在意。李士群不想驳马啸天的面子,同时,哪怕走个形式,他也想向马啸天表表自己的忠心。于是,李士群揽下了这项任务。

然而,李士群要调查的这个女职员,却不是普通人,她是有“东方魔女”之称的川岛芳子。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川岛芳子的大名。川岛芳子出生于1906年,当时清廷大势已去,尽管真名叫爱新觉罗·显玗的川岛芳子,是肃亲王善耆的第十四位女儿,是清王朝的天潢贵胄,金枝玉叶,也只能落魄地跟着大清王朝一起在风雨中飘摇。

当时,肃亲王善耆为了实现“匡复清室”的夙愿,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分别送到了满洲、蒙古和日本,让他们伺机而动,为满洲独立“殚其力、尽其心”。也正基于此种目的,他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显玗,送给日本浪人川岛浪速做了养女,以图日后女儿能“有所作为”。川岛浪速给当时刚满6岁的显玗起名为川岛芳子。

川岛芳子生性机灵聪慧,深得川岛浪速喜爱。川岛浪速把能够给予川岛芳子的几乎全部都给了她。川岛芳子10岁左右,便开始和日本军官交际,她会骑马、击剑、柔道、射击,还会制造阴谋、跟踪盯梢等等。到了十几岁,川岛芳子就成了日本的“军中之花”,成了一名完美的女间谍。

作为特务,李士群虽然称得上“科班出身”,甚至可以去角逐特务界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但他这种特务天分几乎都是成年后锻炼出来的,跟川岛芳子这种从小就培养出来的特务高手是没有可比性的。川岛芳子一生都站在特务界的顶峰,她策划、导演和主演了“皇姑屯事件”、“一·二八事变”、满洲国建立等等重大事件,可以说,在中国,哪里有川岛芳子的影子,哪里就会出乱子。因此,她被称为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的一把战刀,日本“战争机器”的最佳润滑油……

李士群调查来调查去,终于查出了川岛芳子的真身。然而,在女谍王川岛芳子面前,李士群所有的出招都是班门弄斧。在被川岛芳子一一破解后,李士群眼看南京即将失守,国民政府准备转移到武汉,南京城人心惶惶,大小机关都在纷纷往后方撤退,达官贵人、巨商富贾或乘轮船、或乘汽车,带着全部家私,纷纷逃出南京,李士群也就不再跟川岛芳子较劲,赶紧回家,跟叶吉卿商量起逃离南京的事情来。

中统南京站留守主任逃离南京

李士群怎么说,也是国民政府的一名小小的公务员。按道理,南京要沦陷了,那么他也应该跟政府一起转移。跟政府转移,有大量的军队保护,一般不会出现什么安全问题,而一两个人单独转移,那就说不定了。

当时,上海、浙江以及整个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沦陷,从南京转移,只有往西北或者西南转移。李士群夫妇准备收拾东西,跟政府一起转移,没想到就在这时,徐恩曾钦点李士群。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接到徐恩曾的传唤,李士群心中忐忑不安,料想八成没什么好事,真要吩咐他什么事,直接派人传话就是了,徐恩曾也没必要亲自约见自己。当然,李士群也不敢不去,便硬着头皮去见了徐恩曾。

自从“马绍武”案件后,李士群还是第一次见到徐恩曾。

徐恩曾十分客气,先是对李士群一顿嘘寒问暖。如果是别的特务,见徐恩曾如此平易近人,对自己如此关怀,说不定会感恩戴德。可李士群却不仅没有心生感激,反而更加忐忑不安起来。

最后,徐恩曾终于切入了正题:“士群,我知道你是党国的好干部,一心想为党国效力,却苦于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有一个重要的任务,不知你是否愿意接受。”

“请吩咐。”李士群低头应答。

“好!我就知道你是好样的,党国会记住你所做的一切的。”徐恩曾喝了口茶,继续说道,“相信你也听说了,中统就要跟着中央转移到武汉去了,但我们在南京的工作,不能就此搁置啊!我们需要有人留守南京。士群,我和立夫研究过,你是老特务了,一直在前线工作,你留守南京最合适,所以我们决定,让你留守,担任中统南京站留守主任。”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李士群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听起来,自己是升官了,但这个官他李士群宁肯不要。当然,国难当头,自当为国效力,然而,日本的飞机、大炮和机枪就要来了,他李士群怎敢疯狂地往前冲。李士群可不想早早死掉,他还没有实现自己“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人生梦想呢!在这个时候,留在南京,就等于跟着南京一起沦陷。

最后,李士群吞吞吐吐地问道:“要是首都沦陷了,我怎么办?”

“那你就潜伏下来,在敌人的心脏里,寻找为党国尽忠的机会。”徐恩曾一改刚才的和蔼可亲,严肃认真地说道。

徐恩曾把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李士群再也无话可说。看来,这个任务是推脱不掉了,于是李士群只好耷拉着脑袋说:“士群愿接受任务。”

当然,徐恩曾也没让李士群做光杆司令,他还从侦察处调来了石林森和夏仲高两名特务和李士群一起留守南京。于是,李士群顶着中统南京站留守主任的新帽子,带着徐恩曾留给自己的两个兵——石林森和夏仲高,从总务处领了中统南京站的留守经费,到郊区的一处民房,去成立他的中统南京站留守站点了。之所以选择民房,是因为此时的南京城,已经危机四伏,到处都是日本特务,中统南京总部早已被日本特高课的特务们熟知,为了安全,也为了能够长久留守,李士群选了一处民房做办公地点。

让李士群倍感意外的是,叶吉卿在得知丈夫李士群被安排留守南京后,不仅不头疼,竟然还非常开心。叶吉卿有自己的心思,她认为,中统都搬走了,如今的南京,就剩下李士群这个留守主任,虽然官不大,但这个留守主任,却等同于中统驻南京站站长。当下的南京,除了唐生智将军比李士群的官大点,就没人能管得了丈夫李士群了。叶吉卿琢磨着,趁着这个时候,赶紧在南京城里捞点钱,把当年营救李士群出狱花光的家底再捞回来。

李士群自然知道妻子的心思,其实,他也想趁机捞点钱,毕竟他和叶吉卿早已从曾经的富甲一方变为一贫如洗了。但他非常清楚,如今根本就不是捞钱的时候,国民党中央都转移了,南京不久就要沦陷,即便留守南京的唐生智将军声言要带领15万将士与南京共存亡,可南京的沦陷,还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

淞沪会战,国民政府投入了75万军队,可最后还是被日本军队打败了。国民党中央的转移,意味着南京很可能会在短时间里失守,所以留在南京和送死差不多。

“那总能守几个月吧!有这几个月,我们就能在这里发一笔横财。”叶吉卿好不容易盼到了赚钱的机会,又怎么甘心就此走掉。

李士群怕妻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急得直嚷嚷:“我的姑奶奶,唐生智将军都说不准能守几个月,委员长还说绝不允许日本人侵犯我们国家的主权呢。我们还是赶紧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南京吧,迟了,想走都走不了了,日本人可不会对我们仁慈。”

叶吉卿看李士群着急的样子,沉思了片刻,说道:“不行,我们现在还不能走,徐恩曾给你的任务是留守南京,如果现在走了,他就可以借口违反纪律拿你问罪了。”

李士群一跺脚,说道:“什么纪律不纪律的,连命都快没了,还管什么纪律?”

叶吉卿声音缓和了下来,低声说道:“士群,别着急,我们想办法找个借口,顺理成章地离开南京,这样将来就是徐恩曾想拿你问罪,也无话可说。”

几天后,李士群夫妇宴请石林森、夏仲高吃饭。

席间,石林森和夏仲高不停地唠叨:“李主任,南京就快失守了,这里太危险了!如今南京到处都是日本特高课的特务,我们什么工作也开展不了。”

李士群好言安慰,劝二人安心工作,有唐生智将军在,大家不必紧张。

可是石林森和夏仲高还是劝说李士群,趁着日军刚刚攻到无锡,和太太赶紧做好撤离南京的准备。

最后,李士群笑着举起酒杯,说道:“两位的好意我李士群心领了。国难当头,承蒙器重,派我留守南京。我李士群必当誓死尽忠,完成党国交给我的任务。如果二位要走,我李士群不予阻拦。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们能留下来,同我一起完成任务。”说完,李士群一饮而尽。

李士群在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官场上好歹混了这么多年,话还是会说的,万一这二人是徐恩曾安插在自己身边的眼线呢?他可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万一这二人听说自己想逃离南京,扭头就给徐恩曾打了小报告呢?

不过,李士群倒是真心希望这两个人赶紧逃走,他们走了,自己的借口也就有了。

日军来势汹汹,1937年11月19日,日军兵临苏州城下,一天工夫,苏州、嘉兴、无锡等地接连沦陷。

到了11月29日,常州、宜兴沦陷,日军进军江阴要塞,分四路向南京逼近。

国民党的军队在南京城东75公里处,自镇江经丹阳、全坛、溧阳至兰谷,建立了弧形防御线,然而终究还是抵不过日军的炮火。南京城外的阵地接连失守,板桥镇、秣陵关等外围阵地也相继失守。

12月初,日寇的炮弹落到了南京城内。日军的飞机对南京城进行了上百次轰炸。轰炸过后,南京城内一片死寂。

李士群这次是真的慌了神,他催促妻子叶吉卿赶紧收拾东西,准备逃离。

当时,逃离南京只有渡江一条路,这条水面通道,由国民党第36师宋希濂的部队把守,只有持有国民党的特别通行证,才能由水面上通过离开南京。但是从下关到浦口的轮渡,早就被唐生智下令扣在了江北,所以,只有特别通行证还不够,还需要联系好船只,才能渡江。

为了逃离,李士群已经准备好了特别通行证和渡江的船只,只要叶吉卿收拾好东西,二人可以迅速离开南京。

然而,叶吉卿却问李士群:“他们呢?”

“他们是谁?”李士群反问。

“就是石林森、夏仲高啊。”

“兵临城下,我们都要没命了,还管他们干什么?”李士群皱起了眉头。

叶吉卿笑着摇摇头,说:“我们现在还不能走。”

“日本人马上就要打进南京城了,再不走就没机会了。”李士群急得直跺脚。

“士群,你得沉住气,你想,如果我们先走,就得把经费留给他们一部分,这还不算,万一他们去武汉告我们临阵脱逃怎么办?”

“这……”李士群无言以对。

叶吉卿接着说:“放心吧,石林森和夏仲高,也绝不会傻到坚守到底,这几天他们一定会溜走。等他们走了,我们再走。这样,我们到了武汉,不仅可以在徐恩曾面前状告石林森和夏仲高,说他们临阵脱逃,还可以说他们拿走了全部的经费,到时候,我们就不用担心徐恩曾会拿你兴师问罪了。”

结果,正如叶吉卿所料,第二天南京城疯传日本人马上就要攻进南京城了,等日本人大举攻城之时,南京城的各大城门都会关闭,那个时候,别说要逃出南京,连南京城的城门都出不去。于是,城里到处都是匆忙逃难的人,石林森、夏仲高一早就不见了踪影,到了晚上,李士群就听说这二人悄悄地溜出了南京。

于是次日,李士群夫妇逃离了南京。

一个星期后,李士群夫妇来到了武汉汉口。

12月13日,南京沦陷,紧接着,日军在南京城内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

勾结川岛芳子,只身奔赴香港

李士群到了武汉汉口,迅速面见了徐恩曾,把逃离的责任全部归罪于石林森和夏仲高二人,借口自己孤身一人,无法在沦陷区开展工作,开脱了自己临阵脱逃的罪责。徐恩曾没有责怪他,派他到汉口黄陂路“中统临时办事处”报到。自此,李士群又恢复了中统小喽啰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