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76号特务实录
12432200000004

第4章 为了“出人头地”,走上不归之路(4)

婚后,丁默邨发现赵慧敏脾气特别不好,稍有不顺心顺意的事情,就摔锅砸碗,别说自己了,就连自己的家人,赵慧敏都不给一丁点面子,说吵就吵,说闹就闹。丁默邨怎么说也是个男人,哪里受得了这般的婚姻生活,于是离家出走,奔赴上海。

1921年秋,丁默邨来到上海,结识了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施存统,并经施存统介绍,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丁默邨被中共湖南党团组织派回常德,开展建团工作。

1922年初,丁默邨在常德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小组,自任组长。

1922年6月,共青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成立。1922年10月,丁默邨被选为共青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

1923年,丁默邨在共青团常德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的改选中落选,从此,他跟中国共产党分道扬镳。

1924年,丁默邨叛变,在上海加入了国民党。

1926年,丁默邨在广州加入中统。后来,为配合北伐,陈立夫派中统特务丁默邨赴上海策反北洋军阀的三只军舰起义,临行前,陈立夫委任丁默邨为“特派专员”。

1930年,丁默邨被派到上海,以“民党中学”校长的公开身份,直接领导一个直属情报小组,并与李士群等人出版《社会新闻》。因为国民党改组派几乎把蒋介石搞下台,所以丁默邨等人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负责请一些文人写一些攻击国民党改组派的文章,间或也发表一些诋毁共产党人的文章。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丁默邨算是国民党的“老人”了,他加入国民党的时候,马绍武那小子还在学校里念书呢,而且丁默邨还做过蒋介石的红人陈立夫的机关秘书。可如今,他的光芒全都被马绍武给遮住了,他怎么能甘心身居其后呢。

如果马绍武死了,那么论资历,中统上海区的一把手就非他丁默邨莫属了。所以,丁默邨对于李士群所策划的这场戏,还是颇为满意的。不管李士群是不是为了取得共产党上海地下党组织的信任而为之,他丁默邨都因此暂时不再有被刺杀的危险。而一旦马绍武死了,他丁默邨又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成为中统上海站站长。所以,丁默邨自然不会拒绝李士群拿马绍武做自己的替死鬼。

那么,难道李士群就不担心中共特科的人怀疑自己瞒天过海暗度陈仓吗?李士群不担心,因为刺杀行动安排在夜晚,所以认错人也不算奇怪,再说,他也跟丁默邨商量好了,丁默邨到时候会站在马绍武身边,李士群完全有理由说自己没指认错人,不过是夜黑风高,执行的人看错了而已。再说,杀死一个给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党组织造成重创的中统上海站站长马绍武,总比杀死一个小小的中统情报小组组长丁默邨更能消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党组织的心头之恨吧。而且,每次中共特科执行一次刺杀行动之后,都会偃旗息鼓,隐蔽一段时间,等风声过后,再采取下一次行动。鉴于以上种种原因,李士群也觉得,选马绍武做替死鬼,再合适不过。

再说了,即使上海地下党组织因为李士群指认错了人,而对李士群产生怀疑,那也只是怀疑罢了,怎么说,杀了马绍武,李士群也算有功的。只要他李士群接下来不做什么对党组织不利的事情,党组织也不会认定他叛变了中国共产党。

更何况,为了表现自己“内线”的作用,李士群在做了中统上海站直属情报员后,还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党组织提供了好几次有用的情报。

包括营救红色女谍关露。提起关露,也许有读者会感到陌生,笔者在另一本书《中统特务实录》里提到过关露,她是和张爱玲、丁玲齐名的同一时期的中国女作家,当时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情报员。关露原名胡寿楣,又名胡楣,她的妹妹名叫胡绣枫,也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党员,而她的妹夫李剑华则是上海法学院教授。

这里,说说李士群营救关露的事情。这并不是为了说明李士群的确是中国共产党上海地下党组织在中统中的“内线”,而是说明李士群其实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信念不坚定的“骑墙派”。正因为这样,才导致了他在自己选择的那条不归之路上越走越远。

1933年,在蒋介石全力剿共时,发生了“闽变”,也就是国民党第19路军反蒋事件。为了巩固大后方,蒋介石把一切“左”倾分子和中国共产党的嫌疑分子统统关进了大牢。关露的妹夫李剑华,因为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工作而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为了救出丈夫,胡绣枫四处求人,虽然托关系找到了一些有权有势的人,但一听李剑华被国民党特务抓了去,都不愿意去蹚这摊浑水。

后来,胡绣枫通过关系找到了李士群。李士群给了胡绣枫一封信,是写给上海《申报》董事长潘公展的信,信中,李士群请潘公展出面营救李剑华,然而此举未能成功。后来,上海警备司令部军法处处长陶百川请李士群、唐惠民等三位编辑组成了临时法庭,前去审判李剑华,李士群特别卖力地替李剑华说了很多好话,还做了李剑华的担保人,才把李剑华保释出来。从那以后,李剑华和李士群这两家人经常往来,之所以这里交代这么多,是因为关于这两家,还有后话,这里暂且先说这些。

至于营救关露,则缘于关露给聂绀弩任编辑的《中华日报》的副刊《动向》投送抗日诗稿一事。当时,因为这组抗日诗稿,关露被中统特务盯上,李士群通过关露的妹妹胡绣枫,及时通知了关露,关露才逃过一劫,没有被捕。

所以,机会主义者李士群,在叛变初期,还是一个典型的“骑墙派”,他期望谁也不得罪,谁都能做他的保护伞。

财色做筹码,妻来救士群

按道理说,李士群和丁默邨设计的这出戏,也算是天衣无缝,不过,因为他们杀死的,并不是一个一般的特务,就算中统一下子查不出个所以然来,也不会放弃追究此事。毕竟马绍武是中统上海站站长,不是个小人物。所以他被枪杀的事,引起了国民党高层的关注。尤其是马绍武的顶头上司徐恩曾,怎么会让自己的得力助手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徐恩曾迅速下令,要求中统上海站全力以赴,限期一个月破案!

中统上海站接到命令后,迅速开展调查行动,经过多方调查,还真让他们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于是,李士群和丁默邨就此被“揪”了出来,被捕入狱。

当然,任凭中统特务们如何严刑拷打,这两人也不肯承认。作为中统特务,这二人自然清楚,承认比不承认结果更惨。还好,因为丁默邨官职较高,又是陈立夫手下的红人,虽说在上海只是领导一个情报小组,却是直接受陈立夫指挥的,所以徐恩曾也不敢对他如何。

而且在上海的官场里,丁默邨也有不少朋友,国民党上海党部常委兼社会局局长吴醒亚就是他的好朋友。后来,吴醒亚以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丁默邨是凶手或者同谋为由,力保丁默邨,丁默邨终于被保释了出来。

然而李士群就没有这么好运了,他没有太多关系,而且徐恩曾释放了丁默邨,自然不可能再释放李士群,所以在丁默邨好运的背后,意味着李士群只会越来越倒霉。于是,李士群惨了,“骑墙派”终于“骑”进了监狱。

为了完成徐恩曾“一个月破案”的命令,中统特务们争相拿李士群练起了手,可李士群也不傻,现在就剩他一个人了,他要是承认了,那所有的罪责就全得他一个人扛了,那他这条小命肯定是没得救了。而且当下,别说是老靠山季云卿,谁都救不了自己,所以只能咬紧牙关,坚持否认马绍武的死与自己有关。

结果,一来二去,中统特务们也失去了耐心,向远在南京中统总部的徐恩曾报告了情况,最后,李士群被押解到南京,押在瞻园路中统总部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