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76号特务实录
12432200000001

第1章 为了“出人头地”,走上不归之路(1)

究竟是谁杀了马绍武

每个人的人生都像一部戏,李士群也不例外,丁默邨、马绍武等人也不例外,只是有些人很可悲,在人家的戏里只充当了一个跑龙套的角色。如果说,李士群和丁默邨等人在日本人导演的戏中充当了一定分量的小角色,是一件令中国人感到耻辱的事情,那么马绍武死在自己的手下导演的戏里,就只能用可怜加可悲来形容了。当然,中统上海区区长马绍武对于国民党来说,他算是个英雄,死得光荣,不过也死得很悲催。

1933年6月14日晚,地点是上海的某一个高级妓院,这里上演了一部好戏。这部戏没有女主角,男一号是马绍武,男二号是丁默邨,而这部戏的导演兼男三号正是李士群。

按这部戏的故事情节来看,这里即将上演的是一场枪战戏。可事实上,这部戏从头到尾却只响了一阵枪声,虽然这一阵枪声只射出了七颗子弹,但由于对手还没来得及反击就倒下了,所以,严格地讲,这不能算是一部枪战戏,只能算是一个简单的刺杀游戏罢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场戏中最精彩的一幕:

这一天晚上,任中统上海区区长的马绍武和几个朋友,其中包括丁默邨,一起来到广西路小花园的一家高等妓院打麻将。当他打完麻将、吃完花酒,醉眼蒙眬地与丁默邨等人从妓院里踉跄地走出来时,在妓院外面早已经埋伏好的红队(中共中央特科组织的行动队)神枪手邝惠安及其带领的六个队员,就把枪瞄准了马绍武等人。

这时,李士群按照事前想好的剧本,走到马绍武身边,微笑地看着他,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转身迅速消失在夜色中。马绍武感到有些莫名,李士群是自己的情报员,是自己的下属,遇到领导不仅不打招呼,还在领导的肩膀上热情地一拍,拍了又迅速走掉,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让马绍武感到很疑惑。

马绍武喝得有点醉,并没有发现李士群的眼睛里尽是灰烬,看他的眼神似乎是在看一个死人。

事出反常必有妖,马绍武也并不是一个不小心的人,如果在平常,他觉察不对,会马上观察四周,寻找隐蔽的地方躲起来。然而这一天,他非常高兴,因为过几天,他就要被调回南京了。这两年来,他在上海的工作成绩非常好,中统总部很满意。所以,丁默邨邀请他喝酒,他想都没怎么想就答应了。他今天真的是太高兴了,酒喝得实在有点多,打麻将又打得晕头转向,反应自然迟钝了很多,还没等他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黑暗中已经有七颗子弹,从不同的方向向他飞来。

夜色里,只听到马绍武倒地的声音,随即,不远处的黑暗里,佯装中枪倒地的丁默邨大声地呼喊:“快来人啊!”跟在后面的那几个人听到枪声,匆忙赶来,拔出枪向凶手开枪的方向乱射一通。可是刺杀马绍武的那些人,早已经消失得不见踪影。如果马绍武知道一起策划刺杀自己的人中,还有他一直当作朋友的丁默邨的话,恐怕会死不瞑目吧。

那么,李士群和丁默邨为什么要杀马绍武?丁默邨是马绍武的朋友,李士群是马绍武的下属,丁默邨为什么要配合李士群,并且还装作没有参与这件事?而李士群为什么又要在马绍武临死前,出现在现场,难道他不知道,马绍武不是一个小人物,他的死一定会引起中统的严查,而在现场出现过的李士群,岂不是自投罗网?

事情当然不会那么简单,这一切的一切,还要从李士群这个人说起。

人穷命不穷的李士群

李士群,浙江遂昌人,生于1905年。李士群出生于江南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父亲是个秀才,在村里做教书先生。据说,老李家曾经也辉煌过,曾经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大地主,当年也算是乡村名流了。其实,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很多人往上推三代,爷爷或者爷爷的爷爷辈都有做官或者做地主的,因为穷人在乱世大都活不长久,很多穷人家的孩子,不是在军阀混战中战死了,就是被饿死了。

咱们回头再来说说老李家事,老李家的祖宗历代都有功名在身,偏偏到了李士群的祖父这一代却是好花开尽。李士群的父亲寒窗苦读30年,虽然得了一个秀才的名头,但是由于不善经营,不得不以啃老为业,到了李士群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家就只剩下几亩薄田了。

老李很重视对李士群的教育,五岁的时候,李士群就开始在私塾里念书,很显然,老李很希望他以后能出人头地,从“士群”这两个字,尽显读书出仕、出类拔萃的企盼意味。

不幸的是,在李士群幼年的时候,老李就得病去世了,扔给了李家一个大悲剧:挣钱的人死了,花钱的人还活着。李家家底薄,一家三口很快到了饥饿的边缘,三双眼睛全是逮什么吃什么的目光。当生存都无法保障时,李妈妈做了一个决定:下地种田为生。要知道,李爸爸在世的时候,虽然家里没钱,但是也能清贫地过着,他怎么说也是一个秀才,一个知识分子,自然不愿意让自己的老婆下地种田。

可是如今连饭都没得吃了,别说是下地种田了,如果当时医院可以卖血的话,恐怕李妈妈都愿意干。

父亲去世后,李士群失去了避风港,他不再是一个孩子了,作为家里老大的他不得不和体弱多病的母亲支撑着整个家,但靠着他们母子的力量,还是很难维持,如果不是邻居们予以救济,很可能小李在童年的时候,就已经饿死了。

你知道人生中最糟糕的是什么吗?是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解决家里的经济危机。有人总是说,困难只要挺一挺总会过去的,但是能一直坚持的人又能有多少呢?不过,李士群一家人只有咬着牙坚持穷困潦倒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唯有坚持才有希望。

李妈妈是一个识大体的人,知道知识的力量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所以,老李走后,即使饿着肚子,也四处借钱让小李在私塾里念书。

苦难是最好的老师,在李士群12岁那年,他考上了杭州有名的崇文中学。民国跟现在一样,有很多好人会资助一些肯读书的苦孩子。李士群在别人的资助下,进了崇文中学念书。在这里,他接受了不一样的教育,他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年少的脑袋总是能和新鲜事物合拍。李士群从报纸上或者别人的聊天中,知道了上海是一个遍地是黄金的宝地,就想考一所上海有名的大学。中学毕业后,他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结果却名落孙山。

考不上好的大学,那就只有考差一点的。1924年,李士群闯进了大都市上海,进入了上海美术艺术专科学校,成为一名绘画专业的“新时代艺术分子”。他希望自己能赶紧学到东西,然后找一份好的工作,赚了钱让母亲享福。

上天对谁都似乎很公平,年少的时候,让你经受了磨难,长大后,可能就会给你带来别样的幸福。而小李的幸福,是上天给了他一段美丽的爱情,他认识了他未来的妻子叶吉卿。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有什么样的男人,背后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女人。那么李士群背后的这个女人是个什么样的呢?要说这个女人,就得从她的家庭背景说起。叶吉卿,生于1904年浙江遂昌,和李士群算是老乡。她的祖上历代都有功名在身,在她父亲叶梦泽这一代,更是不凡。叶梦泽16岁中了秀才,19岁中了举人,之后又在会试中,以一甲第三十五名考上了进士,接着,叶梦泽先后被外放到浙江余杭和富阳两地任知县,之后又被擢升为山东学政。

然而后来,爆发了辛亥革命,清朝的大厦轰然倒塌,叶梦泽的坦荡仕途戛然而止,于是他就做起了商人,没想到,他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很快就富甲一方。

叶吉卿便是叶梦泽和他的恩师李之江之女李翠萍的爱情结晶,继承了两个人的优秀基因,不仅聪明伶俐,还长得非常漂亮。如此身家相貌的女子,不知道有多少男子曾经渴望成为她家的乘龙快婿。为什么叶大小姐偏偏就看上了来自乡下的李士群了呢?

据说,有一次,李士群回学校的时候,路过复旦大学,看到里面的学生在热热闹闹地举办同乡联谊会,就好奇地走了进去。李士群进门时,不小心撞到了从里面走出来的叶吉卿。李士群被叶大小姐的美貌所倾倒,便极力与之攀谈。

人有四缘,第一便是眼缘,一眼看去,相互有好感,这是缘的基础,决定着你想认识的人会不会跟你交谈。在这方面,李士群很有特点,他虽然没有民国第一美男汪精卫半分那么帅,但却长有一张老实人的脸,所以至少叶大小姐看到他的时候并不讨厌。第二是话缘,话不投机半句多,话都谈不拢,何来的缘?这决定着你能不能跟你想认识的人继续谈下去,在这一点上,李士群也是颇有优势的,李士群非常善于揣摩人的心理,跟别人交谈。第三是手缘,抚摸是直接的感觉,物质性的感觉。如果两个人不小心触碰到,双方都毫无感觉,最多说句拜拜就不错了,肯定不会有深一步的交往。第四是心缘,这是缘分的最高层次了,如果心灵相通、灵魂结合,其他就不用说了,也就真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后两点不说,光看前两点我们就知道,像李士群这种看起来相当老实,口才又相当好的男人,是很讨女孩子喜欢的。而且不知怎么的,叶吉卿在跟李士群的闲谈中,竟然看出眼前的这位青年志向远大、机敏过人,前途不可限量。于是一次偶然的相遇,让这对青年男女在刹那间碰出了爱的火花。

叶吉卿也着实不简单,不仅对乡下小子没有成见,而且能够从此刻李士群的言谈举止,揣度他的未来,也算得上一个目光长远的女子。后来,在第一次国民革命高潮的影响下,叶吉卿和李士群以及李士群的妹妹李维英、妹夫谢云巢等人,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这对情侣一起揭开了恋爱的人生篇章。从此,公园、影院、餐馆,处处都留下这对热恋男女的身影,他们谈论彼此的学习和革命工作,当然更多的还是人皆难免的浓情蜜意和卿卿我我。后来,两人正式确定了关系。

确立关系后,叶吉卿就要求李士群放弃所学的艺术专业,转学到更有“前途”的上海大学学化学专业。其实李士群何尝不想去上海大学学习,可他囊中羞涩,好不容易考上了艺术专业,怎肯轻易放弃。叶吉卿有的是钱,望夫成龙的她,毫不在意供养李士群,于是,李士群转入了上海大学。多亏有了这样一个富家千金的支持,才使得李士群在上海大学安然地又读了几年。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叶吉卿的父亲叶梦泽对于女儿恋爱自然不反对,然而,对于女儿和李士群这个乡下来的穷学生交往,却心中着实不甘。怎么说,叶家在上海也算有头有脸,对于自己的宝贝女儿在和穷学生李士群恋爱,他虽然口头上没有严令拒绝,但心里并不支持。叶梦泽倒也不是嫌贫爱富之人,而是眼看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他也希望自己的女儿早日出嫁,免得自己老去后,自己这个刁蛮任性的女儿孤身一人。但叶梦泽希望,自己才貌双全的女儿,能嫁得人中龙凤,即便不能,至少也要有权有势,最主要的是有发展前途。可李士群有什么?难道靠画画养他的女儿吗?作为一个商人来说,叶梦泽比谁都明白,文艺青年是这个世界上最会享受浪漫的人,但同样也是最不靠谱的人,他怎么忍心把自己的宝贝女儿嫁给李士群呢。

但叶吉卿从小被叶梦泽给宠坏了,未经世事的她,把爱情看得很重,她的思想也很进步,觉得自己的婚事就得由自己做主,所以就是跟定了李士群。还好,叶梦泽虽然不支持女儿和李士群这个来自乡下的孩子恋爱,但也算比较开明,见女儿铁了心要嫁给李士群,也就保持沉默了。在童年时期差点被饥饿困苦折磨死的李士群,能够得到如花似玉、智慧过人的叶吉卿的芳心,最终抱得美人归,还拥有一位富甲一方的岳父,李士群真算是人穷命不穷了。

有的人奋斗一辈子,也奋斗不出什么名堂,可有的人“嫁”或者“娶”对了,瞬间就身价倍增。李士群就是如此,在他后面的人生里,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投靠青帮的机会主义者

革命是一件很激情很热血,也很危险的事。当时间的车轮转到1927年,蒋介石掀起了反革命运动,国民党把屠刀挥向了共产党。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整个上海,枪声一次次响起,上海的地下党人,随时都有身陷囹圄、人头落地的危险。

眼看共产党的革命事业陷入了低谷,为了更好地保存革命力量,壮大革命队伍,1927年,新婚不久的李士群被派往苏联的东方大学去进修。李士群之所以受到如此的重视,不仅仅因为他工作努力,还因为当时的李士群,是中共特科领导周恩来的警卫员,一直被周恩来看好。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中共特科。

中共特科是1927年10月,由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的直属中央的特工机构,全称中国共产党特别行动科,简称中共特科,于1927年11月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指派周恩来领导中国共产党特别行动科,即中共特科。

当时,周恩来亲自为中共特科规定了三大任务一不许。

三大任务是:搞情报、惩处叛徒、执行各种特殊任务;

一不许是:不许在党内互相侦察。

据《苏联情报机构在中国》一书讲述,“中国共产党特别行动科,即中共特科的任务是与社会各阶层中国共产党的同情者建立联系,同奸细和叛徒做斗争,监视秘密接头地点,建立全国各级党组织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