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红蓝对抗
12421300000033

第33章 中将的情怀(三)

跟某国的那些特种兵训练场相比,这个训练场小的确实有些可怜。只有一座特别处理旧了的三层破旧小楼,一片类似模拟城市街巷,是根据“在一条街上攻击一座小楼”为目标建设的。

但还是应该给予肯定的,因为B8旅的特种作战小分队只有一个排的编制,根据作战条令规定,他们战时遂行的也只是保护军政主官和战场侦察的任务。类似于这种巷战性质的作战模式,所有的陆军部队都应该练习和学会,毕竟他们是战时的主体作战部队。特种作战小分队不过是类似于尖刀性质的小队,穿插一下,打掉敌主要目标就可以了。

此时,在这条“街”的周围,爆豆般的枪声越响越激烈。激光空包弹与实弹清脆响声不同,发出的是沉闷的“扑扑”声,战斗仿佛进入了更加激烈的程度,不断有士兵退了出来。

吸引包明他们目光的是两个三人小组,互相争斗着不分高下。躲闪、进击、隐蔽出击、交替前进射击等战术动作发挥的要好于其他小组。包明用手着指着问道,那两个交手的小组都是谁?他们还是不错的。

“目前看不出来,我会记下他们的,等演练结束后把名单报上来。”

“对这样的士兵要多鼓励,从他们的演练中我看到了一种灵性,一种战士天然的对战场的灵性,这种战士到了战场,会越打越勇,会在战争中快速地成长壮大。”包明听了赵志刚的话后接着说道。

“首长在南疆作战时曾带着一个团打出了良好的战绩,对此很有发言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马林啸说道。

“我知道,我就是那个团的最后一任团长。从当排长的时候,我就经常研究老团长当时指挥作战的笔记和手册,可以说学了非常多的东西。”赵志刚也不避讳地说道。

“军人天生为打仗,这是亘古不变的哲理。作为我们带兵人,练出一批让自己如臂使指的好兵来非常重要,战时会圆满顺利实现我们的作战意图。”

包明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我看这几个兵就不错,要好好培养。培养好一个,可以带动一大片。这种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战时,有一个兵勇往直前会带动一大批人往前冲;有一个兵悍不畏死,会带动一大批兵不顾一切地冲锋。因此,自古以来,各个部队都培养猛士、死士,要的就是他们那种一往无前、视死如归的气势。”

这时,随着“啪”的连续枪声响起,“红军”小队已攻破了“蓝军”小队的制高点,一名士兵将手从三楼的一个窗口内伸出后做了个“OK”的手势,表示任务完成。随后,所有的人全部撤了下来。

在一名指挥员的命令下,这支小队又快速的集结起来,直奔练兵场的另一头跑去。

包明拿起了手中的望远镜,看着小队正在奔跑时,从一侧快速地开过来一辆北京212吉普车,两名士兵从车上抬下一箱子弹。

包明从望远镜里清楚地看到,子弹已经分好,小分队的士兵们每人一个小包。撕开后,里面露出了黄澄澄的散发着金色光芒的实弹。士兵们抽出身上的弹匣,边跑边压子弹。

这时,一个士兵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又一次显现出来。有的士兵已经压完了子弹,向着前方露出的靶子射击;有的士兵却还在压着子弹。甚至有两名不熟练的士兵,停了奔跑的脚步压子弹。

侦察排实现了开门红。当第一个靶子飞过来时,只听啪的一声,就被击落下来。看台上的包明不由得叫出了一声好!

这就是所谓战场集束射击。这种战法对短兵相接的战场来说,首发命中非常重要,对打击和提振两方的士气都非常的重要。

一瞬间,这片射击区域内靶子在规定的片区飞速掠过,士兵们则不停地举枪射击,清脆的步枪子弹声不断在演练场响起。

这个时间只有短短的8分钟。也就是说,有的士兵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把子弹压进了弹匣,上膛后又开始射击,顺利完成了任务;有的士兵因个人综合素质的不足,一枪还没发时间便到了。

赵志刚转过头对包明说:“首长,上车吧,咱们到四营观摩步兵营沙盘攻防演练。”

包明点点头说:“等一会把集束射击时冲在最前,一枪就打掉靶子的那名士兵个人信息给我报一份过来,我看看。”

“好的。”赵志刚干脆地回应道。

四营是距离机关较近的下属单位,包明一行不到十分钟便赶了过来。

四营长马瑞带着营连指挥军官已经在沙盘前站好。看到包明一行走近时马瑞正想按规定过去报告一下,却见赵志刚向他摆了摆手,示意他直接开始。

马瑞回头便下达了沙盘模拟攻防演练开始的命令。

在战时,每个看沙盘的人都是站着的。因方便在外围观摩的包明一行看得更加清楚明白,这次马瑞根据参与演练人数的多少,设置了一批小马扎,让大家坐下来。

“同志们,敌军一部盘踞在转转山山麓,上级命令我营将其歼灭,夺回该山制高点和周边地域控制权。现在,由我把敌情先作一介绍。”马瑞手持指挥棒在沙盘上比划着,其他指挥员认真仔细地记录着他的作战部署。

“盘踞在此山麓的为M军一个加强营,全员兵力702人,转转山为其防守主峰,其在左右后三个其它高地均有兵力部署,与我部最大的不同是:一、敌具有先进的军地一体通讯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呼叫空中支援;二、敌在一战、二战时均有不俗的战绩,士兵作战勇敢,整体协防能力突出;三、敌防守位置险要,易守难攻。这给我部破敌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因此,结合我部实际,我命令!”

听到“命令”两字,全体指挥员全部站了起来。

“以十连为主攻,配属机枪连一个重机班一个轻机班,两名阻击手,配属炮连两个迫击炮班,在11时15分前进入攻击阵地,营部呼叫旅重炮团火力支援结束后,立即进攻。根据地形我认为,敌主要增援兵力应在其右侧高地,命令十一连一排二排配属轻重机各一挺,迫击炮一门,对其实施攻击,压制其火力,不得令其对主峰高地增援,待旅重炮火力支援后对其进行攻击。十二连对敌左侧高地和后方高地实施佯攻,令其不得增援主峰高地,机枪连和炮连剩余部队配属至十二连。十一连三排原地待命,作为预备队。完毕。”

下达完作战命令后,马瑞看了一眼所有的指挥员,大声问道:“听明白没有?”

“明白了!”

“好,我决定:在11时30分展开进攻,用第一个波次击溃敌第一道防线。执行!”

说完,马瑞把指挥棒交给了担任主攻任务的十连连长介阳。